
伏牛山生态旅游区
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大的着名山脉,也是河南省森林面积最大、覆盖率最高、蓄积量最大、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山区。伏牛山东西绵延400千米,素称“八百里伏牛”。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覆盖洛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5市15县,区内共有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河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品种最齐全、综合品位最高、面积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地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伏牛山生态旅游区
- 外文名称:Funiu Mountain Ecotourism Resort
-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部
- 气候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
基本概况
伏牛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但伏牛山旅游资源丰富,这既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也是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基础建设开发力度的加大,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在河南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带以及南太行生态旅游区各占优势,交相辉映,初步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局面。2005年,该区共接待游客15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8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近10万人,发展态势强劲。
景区特色
伏牛山为秦岭山脉东延最大的支脉,地质历史悠久,历经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形成了大褶皱断裂带,经流水侵蚀和剥蚀形成沟深坡陡的地貌形态。悠久的成陆历史,複杂的地形,使得本区记载了地球上十亿年以上的沧桑演变史,发现于本区西峡、内乡的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即是例证;也使得本区保留了大量古老动植物种类,如古老孑遗植物有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灵春木、山白树、青檀、三尖杉等,又如大鲵,乃两栖动物中残存下来的古老种类。自然原始的动植物资源赋予了本区自然原始的自然本底,相对较少的人文活动为本区的自然山水景观保刘了质朴、天然去雕饰的特质,这一切造就了伏牛山在中原地区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丰富资源
伏牛山绵延八百余里,资源优势独特,兼具“北雄南秀”特色。区域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山被全国34家主流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西峡恐龙蛋化石群体被称为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和“世界第九奇蹟”。内乡县衙、武侯祠、张衡墓、墨子故里、南水北调 工程水源地等人文景观与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辉,温泉在区内分布较广,鲁山上汤、中汤、下汤温泉群乃中原最大的温泉群。区内发育了为数不少的喀斯特洞穴景观,或以观赏面积大、气势宏伟成为北国之首,或以景致独特成为溶洞一奇,或以栖息大量生物成为中原奇观。
伏牛山生态资源丰富,景区範围大,在中原地带独具特色,市场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河南省新的精品生态旅游景区。从资源稟赋条件看,伏牛山区地处华夏腹地, 位居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紧靠关中、武汉和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独特。伏牛山北有郑汴洛“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南有武当山、神农架和长江三峡等着名景区。伏牛山与这些景区相比,有很强的资源互补性和客源互换潜力,是国内外游客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地理位置
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北西西-南东东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公尺。
气候环境
伏牛山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区。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複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规划建设
建设範围
洛阳伏牛山旅游区地跨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新安六县。其中,栾川、嵩县、汝阳三县是洛阳伏牛山旅游区的主体部分,宜阳、洛宁、新安三县作为洛阳伏牛山旅游区的辐射区也被纳入本规划範围内。
定位
以打造“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群”为目标,实施大旅游战略,积极推进洛阳伏牛山国家级生态公园的建设力度,在洛阳伏牛山旅游区建设一批国家公园,将“国家公园”理念贯穿于洛阳伏牛山旅游区的保护与开发始终,高起点规划、高标準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洛阳伏牛山旅游区建设成一个高品质的国家级中央生态公园,促成洛阳伏牛山旅游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