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伺服器CPU

伺服器CPU

伺服器CPU

伺服器CPU,顾名思义,就是在伺服器上使用的CPU(Center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众所周知,伺服器是网路中的重要设备,要接受少至几十人、多至成千上万人的访问,因此对伺服器具有大数据量的快速吞吐、超强的稳定性、长时间运行等严格要求。所以说CPU是计算机的“大脑”,是衡量伺服器性能的首要指标。目前,伺服器的CPU仍按CPU的指令系统来区分,通常分为CISC型CPU和RISC型CPU两类,后来又出现了一种64位的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架构)指令系统的CPU。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伺服器CPU
  • 外文名:Center Process Unit
  • 释义:中央处理器
  • 分类:CISC\RISC

分类

CISC型CPU

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複杂指令集”,它是指英特尔生产的x86(intel CPU的一种命名规範)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厂商如AMD,VIA等生产的CPU),它基于PC机(个人电脑)体系结构。这种CPU一般都是32位的结构,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IA-32 CPU。(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构)。CISC型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伺服器CPU和AMD的伺服器CPU两类。
(1)intel的伺服器CPU
(2)AMD的伺服器CPU

RISC型CPU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複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複杂性,使处理器的研製时间长,成本高。并且複杂指令需要複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採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并行处理是指一台伺服器有多个CPU同时处理。并行处理能够大大提升伺服器的数据处理能力。部门级、企业级的伺服器应支持CPU并行处理技术)。也就是说,架构在同等频率下,採用RISC架构的CPU比CISC架构的CPU性能高很多,这是由CPU的技术特徵决定的。目前在中高档伺服器中普遍採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伺服器全都採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伺服器的作业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作业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体和硬体上都不兼容。
伺服器CPU
目前,在中高档伺服器中採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
(1)PowerPC处理器
(2)SPARC处理器
(3)PA-RISC处理器
(4)MIPS处理器
(5)Alpha处理器

VLIW型处理器

VLIW是英文“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长指令集架构”,VLIW架构採用了先进的EPIC(清晰并行指令)设计,我们也把这种构架叫做“IA-64架构”。EPIC处理器主要是Intel的IA-64(包括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和AMD的x86-64两种。

优点

从当前的伺服器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IA架构(CISC架构)的PC伺服器凭藉可靠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套用。在网际网路和区域网路领域,用于档案服务、列印服务、通讯服务、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资料库服务、套用服务等用途。

缺点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体,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CPU是决定伺服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配件的支持和配合,CPU也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

区别

1.指令集不同
家用或者用工作用电脑配备的普通CPU,通常为CISC複杂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儘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但是调用速度和命中率相比伺服器CPU较低一些。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最佳化,能效更高。
2.快取不同
快取也决定着CPU的性能,由于伺服器CPU对运算性能要求高,所以伺服器CPU往往套用了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并且配备了一二三级快取,运行能力更强。伺服器CPU很早就用上了3级快取。普通cpu是近几年才用上了快取技术。
3.接口不同
伺服器cpu和普通cpu接口往往不同,目前伺服器CPU接口大多为Socket 771、Socket 775、LGA 2011、LGA 1150相比普通CPU接口儘管不少相同,但实际上搭配的主机板并不相同。伺服器cpu配备的主机板通常没有显示卡卡槽,因为CPU自带的核心显示卡即可满足需求,并且其CPU汇流排频宽比家用CPU高。
4.稳定性要求不同
伺服器CPU是为了长时间稳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设计为能常年连续工作的。伺服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一般伺服器都是365天开机运行,只有偶尔停机维护,对稳定性要求极高。
普通CPU则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家用电脑在不使用时,我们还是习惯让他保持关机状态,一般每天都会关机。
5.多路互联支持不同
多路互联是伺服器上的一项技术,比如伺服器主机板可以同时拥有多个CPU插槽,可以同时安装多个CPU,这个就是CPU多路互联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只有伺服器CPU才支持,普通家用电脑,一块主机板只可以安装一个CPU,不支持多路互联。
6.价格不同
由于伺服器CPU针对高稳定性设计,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选用优质材质,并且支持多路互联和长时间工作,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价格自然也是更高。此外,高端伺服器CPU更上运用大量的最新先进技术,价格更贵,因此一般伺服器CPU价格都在千元以上,高端伺服器CPU都是在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伺服器CPU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