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低频噪音

低频噪音

低频噪音

频率是用Hz作单位读赫兹,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中国对低频噪音的声音频率範围订为 20~200Hz ,其中对人体影响较为明显之频率,主要为 3-50Hz 之频率範围。

在人耳範围内是在20Hz--200Hz是低频,就是在一秒内震动20到200次发出无规律的声音叫做低频噪音。频率在 500Hz~2kHz为中频,而高频式2kHz~16kHz。

频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低频噪音
  • 学科类型:物理学
  • 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
  • 计量单位:赫兹
  • 发生源:压缩机、输送带、变压器、地震等
  • 传播途径: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

定义

所谓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住宅小区的低频噪音源主要有5大类:电梯、变压器、高楼中的水泵、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等。普通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就是在在20Hz--20000Hz间,20Hz以下的是次声波,20000Hz以上的是超音波。

发声机构

1.平板的振动:如大型振动、道路桥樑、溢水水坝水流等。2.气流的振动:空气压缩机、真空帮浦等压缩膨胀。
水泵房低频噪声水泵房低频噪声
3.气体非常态激振:如大型送风机之旋转失速。
4.空气的急速压缩、开放:如爆破、铁路列车高速通过隧道等。

发生源

有压缩机、排风机,送风机、冷却水塔、引擎、抽水机、输送带、锅炉、冷气器、变压器、直升机、洗衣机、冰柜、汽车、铁桥、隧道、爆发、地震、打雷、风等。

传播方式

声学特徵

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声波又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振动、低频噪音和普通的噪声都有个共同的性质,都是种振动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传播途径

低频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驻波危害最重。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

危害综述

凡是噪声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低频噪音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幺明显,而低频噪音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但是,现在这种低频噪音所产生的危害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从国内外专家的科学研究中、在对生产企业现场接触低频噪音的工人调查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
低频噪音来源低频噪音来源

危害

1.1 对孕妇的健康危害 国内外的医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证明强烈的噪声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孕妇在怀孕初期可出现噁心、呕吐等反应,有些人的反应特别剧烈,以至于影响进食,有的甚至需要输液治疗[2];河南安阳市职业病防治所在对某市3个纺织厂布机车间作业女工的调查中发现接噪组妊娠贫血、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徵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P<0.05)[3]。见表1。表1 接噪组与对照组女工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比较注:经卡方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2 对胎儿的健康危害 接触强烈噪声不仅会对孕妇的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也会对胎儿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曾有人对居住在国际机场附近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居民所生婴儿的体重比其他地区新生儿的体重低,说明强烈噪声很可能影响了胎儿的发育[4]。营养学家研究人员发现,噪声不仅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B1、B2、B6、胺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
我国的学者对妊娠期间接触强烈噪声(95分贝以上)的女工所生子女进行测试,并把结果同其他条件相似的小儿作比较,发现前者的智商水平比后者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噪声经常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媒体报导媒体报导
河南安阳市职业病防治所在对某市3个纺织厂布机车间作业女工的调查时也发现接噪组足月低重儿和智力低下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该结论[4]。见表2。表2 接噪组与对照组女工子代发育情况比较 注:经卡方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此外,母亲接触强烈噪声还可对胎儿的听觉发育产生不良后果。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100分贝以上)使婴儿听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噪声对胎儿正在发育的听觉系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5]。

影响

次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是烦扰(annoyance),而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在较强次声刺激时,可引起中耳压迫感、耳痛、鼓膜损伤、耳鸣及头痛、噁心、呕吐、平衡失调、视觉模糊等。也有报导次声使血压、心律、呼吸出现异常变化。
随着工业、国防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噪声及低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次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虽然人的主观感受不到,但其对人体影响较为严重。据研究资料表明,次声对人体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达到不可逆的损伤,较噪声损伤更为严重。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外进行的较多,国内刚刚起步并且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系统,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提供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损伤的目的[6]。
对人的听力、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医学科研人员通过对某热电厂调查,了解中低频噪音接触对电力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低频噪音接触组工人在0.5~6 kHz各频段的听力损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接噪组工人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表3 接噪组与对照组听力测定比较接噪组工人以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为主的神经衰弱综合徵以及耳鸣、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4 接噪组与对照组自觉症状检出情况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中低频噪音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及心肌缺血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P<0.01),见表5。表5 接噪组与对照组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低频噪音低频噪音
中低频噪音接触导致作业工人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功能方面具有损害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热电厂的噪声危害採取切实有效的防範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7]。

对人的影响

某热电厂生产性噪声以中低频、宽频带的连续性稳态噪声为主,通过连续2次3个年度的劳动卫生调查结果可知,噪声刺激通过听觉通路传入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能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噪声对血脂的影响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增高。见表6。表6 接噪组与对照组血糖、血脂、胆固醇异常检出情况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经过对40岁以上电力生产工人调查显示,长期接触中低频噪音人员与对照人员间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FBS,TCP<0.01)和显着性(TGP<0.05),接噪人员血脂、血糖水平含量增高[8]。
对学生的危害
学生白天经过紧张的学习之余,晚上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如果长期处在超过4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 则无法集中精力,影响自学能力的提高,容易精神崩溃。长期的噪音困扰,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严重者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对成年人的危害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噁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慾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相关问题

目前低频噪音存在的问题:浙江大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在对杭州市典型的居住区对配套设备噪声源用声学仪器进行测试分析,选取供电系统、地下车库、电梯设备、供热系统、排水供水系统、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的噪声源,结果表明12种典型噪声源中9种最大声压级所在频段中是以低频段最多。因而低频噪音成为居住区中影响最大的噪声源。
目前城市住宅小区居民对环境噪声中的低频噪音的投诉越来越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噪声标準还没有针对低频噪音的标準。所以在对城市居住区的低频噪音测量时,声级计的分贝数显示往往符合现行的有关噪声标準,没有超标。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準》、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準》等测量方法都是用声级计的A声级来测量和评价环境噪声。
安装隔音玻璃安装隔音玻璃
由于A计权的频率特性曲线是对噪声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大幅度衰减,对中频段没有衰减。它的频率特性曲线像一个反盖的锅底,中间高两头低。因此,用A声级对低频噪音测量时,低频噪音的声级都已大幅度的被衰减了,仪表显示不出来。必须用线性档或用C声级档来测量,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低频噪音的存在,但目前国家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没有用线性档或用C声级档来测量环境噪声。这是国家环境噪声标準和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据了解国家正在蕴酿製定针对低频噪音的环境标準和测量方法。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论证说明城市低频噪音确实对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城市各级环保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城建设计规划部门、交通部门、房地产开发商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要儘快制定针对低频噪音的有关环境标準。重视城市的声环境保护工作,在各方面加强防护措施,保护妇女儿童、保护城市居民、保护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

治理

在城市中的低频噪声源主要有:电梯、变压器、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等。低频噪音对建筑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其“绵力”会给听者带来“内伤”。但是由于这种声音的分贝并不高,按照检测标準并不违规。
低频噪音的治理是噪声治理领域的公认难题之一。一般来说控制噪音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包括控制噪声源、保护被传播者和切断传播途径。如安装隔音窗是保护被传播者的一种方式,或可以理解为切断传播途径。而另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是从噪声源上进行控制。如在电梯轿厢、变电站上採取喷涂水性阻尼涂料的方式进行治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低频噪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