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何强(云南普洱茶专家)

何强(云南普洱茶专家)

何强(云南普洱茶专家)

何强,1972年5月生,汉族,硕士学位,制茶工程师,经济师,茶艺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民建云南省委会员,普洱市思茅区仕华古茶庄(昆明)副总经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何强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72年5月
  • 主要成就:制茶工程师,经济师,茶艺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民建云南省委会员

人物

何强,1972年5月生,汉族,硕士学位,制茶工程师,经济师,茶艺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民建云南省委会员,普洱市思茅区仕华古茶庄(昆明)副总经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何强

基本信息

中文名何强
职业普 洱茶专家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 云南大学,澳洲科廷科技大学,瀋阳工业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
民族汉
学历硕士
出生地云南省普洱市
职称制茶工程师
出生 1972年
职位 副总经理
父亲:何仕华。 中国普洱茶古茶第一人
中国古树茶之父
着名普洱茶专家
版比腊告品牌创始人
何强

人物简介

何强,1972年5月生,汉族,硕士学位,制茶工程师,经济师,茶艺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民建云南省委会员,普洱市思茅区仕华古茶庄(昆明)副总经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1997年3月参加了云南省澜沧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交流两篇论文《云南省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和《古朴而有趣的布朗族吃酸茶习俗》。对云南现代普洱茶渥堆加工工艺有实践性的掌握,参与了版比腊告普洱茶的製作。并积极地在云南高校的学子和广大民众中普及普洱茶文化和倡导普洱茶的品饮。为我国的普洱茶事业做出了贡献。受聘为云南大学普洱茶文化传播协会的名誉会长和首席顾问。

教育经历

1990.9.---1992.7.云南银行学校城市金融专业中专毕业。
1997.9.---2000.7.在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大学专科毕业.
2000.9.---2003.7. 在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2009----2010澳大利亚CURTI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悉尼)会计硕士课程学习。
2010.6.----2012.6.在瀋阳工业大学与美国(BENIDICTION UNIVERSITY) 班尼迪克大学合作培养企业管理硕士学习。获得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7---1995.12 中国工商银行普洱市分行孟连县支行工作。从事会计等工作。
1996.1.---2002.5. 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从事工人,会计,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2002.5----2008。4.在云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财务部工作。
2010.------现在。在普洱市思茅区仕华古茶庄(昆明)任副总经理,工程师。

记者採访

注:全文原载于《云南画报·昆明航空》杂誌(月刊)。2014年8月号 总第53期 国内统一刊号:
CN53-1034/Z 国际标準刊号:ISSN1003-692X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一杯一杯的甘苦,是浓浓淡淡的人生
何强,1972年5月生,汉族,硕士学位,制茶工程师,经济师,茶艺师,国家高级营养师,民建云南省委会员,普洱市思茅区仕华古茶庄(昆明)副总经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艰苦磨砺

一直以为他是个一帆风顺的成功人士。交谈中他满怀笑意:“我的求学之路事业之路可是坎坷得多,高考时没有考上大学,上了中专。1992年毕业后,到基层银行做了会计,1996年调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这十多年里,边工作边不停地读书,从大专到本科再到硕士。”
入职茶厂后,他每天奔波在路上和单位的时间长达4,5个小时。工作中,扛茶、铲茶、当搬运工,什幺髒、苦、累的活都要乾。从优雅的银行白领到灰头土脸的蓝领,还有别人的挖苦、鄙视和冷嘲热讽,但这些都没有磨灭他心中的梦想——读书,求知,提升自己。晚饭很简单甚至不吃,他就骑上脚踏车往云大赶,最后他以高出分数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云大英语专业录取。考上以后更辛苦了,白天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是繁重的脑力劳动,人都瘦了好多。有一次他没吃饭上晚自习,当时昆明寒风呼啸、下着大雪,可以说是又冷又饿又累,他独自坐在教室里戴着耳机听英语磁带,听着听着竟然昏睡了过去。说着这些坎坷往事,他微笑着,好像在回忆一段青葱岁月。

初结茶缘

与普洱茶结缘是缘于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就是着名的普洱茶专家-----有“中国普洱茶古茶第一人”之称的何仕华先生。他家的普洱茶“版比腊告”由于选料纯正(景迈纯料)和加工精良在懂行的普洱茶友里面是有口皆碑,成为一茶难求的“玩家茶”。得益于在茶厂茶叶生产线上摸爬滚打的那段时光,他终于对云南现代普洱茶渥堆加工工艺有了实践性的掌握,对普洱茶的存储也有了深刻认识。1997年3月他参加了云南省澜沧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交流两篇论文《云南省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和《古朴而有趣的布朗族吃酸茶习俗》。
何强先生爱好广泛,很喜欢文学。在读高中时,他的作文曾经在思茅市教育局组织的思茅全市的中学生作文竞赛上夺得头魁,在上万名学生中,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我过去理想是当个作家,没想到却做了会计,更没有想到后来会做普洱茶的事业。”他爽朗地笑着说。1993年4月在思茅(现名普洱)举办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当时在银行工作的他欣然赋诗2首,发表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普洱茶诗词楹联集》上:
七绝·祝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举行
开天闢地办茶节,思普迎来四海宾。
陆羽有灵欣告慰,千年古梦变成真。
七绝·採茶女
三月茶园芽绿鲜,纤纤素手舞蹁跹。
採回香茗开颜笑,致富有门在此间。
“这些都算是在我枯燥的银行会计工作中寻得的一点普洱茶的乐趣!”他笑说。

负笈海外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他于2008年赴澳攻读硕士学位。悉尼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灯红酒绿他无瑕欣赏,他
感兴趣的仍然是茶叶。“我来澳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考察一下普洱茶在这里的境遇”。也许是因为普
洱茶在澳洲的普及度不够广和深,在悉尼市一家最大的茶馆里,他只见到几饼普洱茶,堆放在不显眼的
角落里无人问津。“澳洲处处是香味,却很少闻到普洱茶的香味”,他笑道。结束学业后他返回了祖国
,“回来是为了真正掌握普洱茶的精髓,然后再向世界普及普洱茶的文化。毕竟,普洱茶出自世界茶树
的原产地,出自中国,出自云南,茶树的自然环境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无可比拟的!”

普洱茶专家

回国后,他先后到过北京和瀋阳做过普洱茶的相关考察。令他惊喜的是,即便是在经历过2007年的普洱
茶泡沫,普洱茶依然绽放出它醉人的魅力。他开始真正地融入到普洱茶的事业中。
记者:普洱茶真能升值吗?
答:普洱茶确实能升值!但普通的普洱茶,如台地茶,由于量大且品质一般,因此升值的空间和
收藏的意义不大。要收藏的话,我推荐古树茶。
记者:古树茶都值得收藏吗?
答:有些人十分推崇收藏古茶树,但并不是所有的古树茶都值得收藏,比如有些野生型的古树茶,
长在没有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里,树龄很长,几百甚至上千年,但是茶性太寒凉,人喝了后会腹泻。很
多先天和后天的条件决定了它收藏的价值和升值的空间。
记者:有些厂家在包装上注明是乔木茶,乔木茶是古树茶吗?
答:古树茶一定是乔木茶,但是乔木茶却未必是古树茶。我们现在讲的古树茶,通常是指树龄在
100年以上的。但我们也有许多树龄在80年、70年、60年甚至50年的乔木茶。所以,这是两个概念,不
可混淆。
记者:可以为读者的普洱茶收藏指点一、二吗?
答: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来自名山的古树茶,比如景迈、班章、冰岛、昔归、6大古茶山等名山。第二是
看茶叶的加工技术。如果只是单纯的茶青质量好,而后续的加工技术不过关,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第三是看茶饼保存的地方。如果是保存在乾燥,阴凉的地方就对了。我们在购买茶叶的时候,无论它的
包装如何精美绝伦、商家厂家如何吹嘘,最重要的是掰下一小块进行品饮。看它的外形,看它的内质,
就是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注:全文原载于《云南画报·昆明航空》杂誌(月刊)。2014年8月号 总第53期 国内统一刊号:
CN53-1034/Z 国际标準刊号:ISSN1003-692X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何强(云南普洱茶专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