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话
秦皇岛方言是秦皇岛四区方言的统称,秦皇岛三县的方言与秦皇岛四区的方言不尽相同,主要是在韵母和声调方面有所不同,声母和辞彙、语法方面几乎一样。秦皇岛东接辽宁、西接唐山、北接承德,因此秦皇岛四区的方言更接近东北方言,卢龙县、昌黎县方言接近唐山方言,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接近承德北京方言。
秦皇岛方言体现着冀鲁官话和东北官话大融合的现象,秦皇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造就了秦皇岛方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秦皇岛方言既属于冀鲁官话中的保唐片也属于东北官话中的哈阜片,其方言在语言和辞彙方面都深深受着唐山方言和辽西方言的影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秦皇岛话
- 外文名:Qinhuangdao Dialect
- 分类:冀鲁官话,东北官话
- 分布区域:秦皇岛市四区及周边区域
语音
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汉语国语声母(不包含零声母)共有21个。秦皇岛方言的声母的数量与汉语国语声母的数量一样。
(1)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在秦皇岛方言中大多读成双唇送气清音/p'/。
(2)在秦皇岛方言中舌尖前音/ts/、/ts'/、/s/与舌尖后音/tξ/、/tξ'/、/ξ/混读。
(3)一些零声母开口呼的字在秦皇岛大部分方言中读成带有声母/n/的字
(4)在大多数秦皇岛方言中,个别字的读音与汉语国语的读音完全不同,而与东北官话相似。
韵母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秦皇岛方言与汉语国语一样,共有39个韵母。(1)在卢龙县、昌黎县和抚宁区一部分地区的方言中,/u/或以/u/起头的韵母读成/v/。

(2)在秦皇岛方言中,一些字的韵母发生改变。
(3)国语双唇音开口呼中字的韵母/o/在秦皇岛方言中大部分读成/y/。这与大部分河北方言和东北方言不尽相同。
(4)秦皇岛部分方言无捲舌元音/ar/。
(5)国语中发后鼻音/η/的字在秦皇岛方言中读音不同。
声调
(1)大部分国语读阴平的字在秦皇岛方言中读成阳平,个别读成上声。
(2)一些国语读阳平的字在秦皇岛方言中读成上声。
辞彙
秦皇岛方言中的大部分辞彙与冀鲁东北官话中的辞彙十分接近,并有着自己的特色。
词缀
(1)~性(形容词)
矫情: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小孩)闹脾气磨人,纠缠。
恼性:厌恶。喜性:高兴。酸性:脾气不好,好翻脸。
尿性:顽强,不服软;能干,厉害。
死性:呆板,不灵活;固执。
(2)~叽(动词)
吭叽:说话吞吞吐吐;要哭未哭地说话。
隔叽: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痒;比喻使用手段耍弄人。
磨叽:纠缠;磨叨;拖拉,不利索。
肉叽:不爽快;磨蹭。
方言词
秦皇岛方言词具有河北方言的特色,也受到东北方言一些辞彙的影响。
妗子:舅妈 棒子麵:玉米面 苞米:玉米 沫子:泡沫 本儿喽:额头
抬:藏 忒:太、很 贼:很 盛:舀 干啥:乾什幺、做什幺
玩意:东西 唠嗑:聊天
老庄:农村人 二流子:地痞流氓
邪呼:严重夸张 溜须:奉承
刺挠:痒 黄了:没成,泡汤了
太海:富余够戗:没把握 求(三声):拿
急眼:生气,发怒 脖楞盖儿:膝盖 地蛆:蚯蚓
浪:1、形容词,指女人美丽、风情万种、温婉可人。2、动词,玩。
拉倒:撒手,阻止或停止某一行动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