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秧坝镇

秧坝镇

秧坝镇

秧坝镇位于贵州省册亨县中南部 ,距县城约24公里 ,原国道324线从腹地穿过,是全县杉木林区。镇人民政府驻秧坝。东与弼佑乡相连,南与八渡镇接壤,东北与岩架镇和达央乡交界,北倚者楼镇。西与丫他镇毗邻。东西长22多公里,南北宽16多公里,周长82多公里,总面积193多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高程940米。最高海拔1390米,最低海拔740米。

秧坝布依语称“冗赛”,因寨民多由秧望、坝许、坝岳、坝纳迁徙,建乡时以秧望和“三坝”合称命名为秧坝,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秧坝镇位于册亨县南部,东与达央乡、岩架镇连线,南与八渡镇相邻,西与丫他镇接壤,北与者楼镇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8千米,总面积182.1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8.01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秧坝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贵州省册亨县
  • 电话区号:0859
  • 邮政区码:552205
  • 地理位置:册亨县中南部
  • 面积:193多平方公里
  • 人口:16032人(2011年)
  • 火车站:册亨站
  • 车牌代码:贵E

历史沿革

秧坝清代属册亨州同百弼甲者景亭,本州半甲打韦亭、打舍亭。民国2年(1913年)属册亨县一区、五区;民国24年(1935年)属册亨县一区、六区;民国31年(1942年)设秧坝乡,乡公所驻秧坝,辖8保。1951年5月16日,设册亨县二区,区公所驻秧坝,辖秧坝、乃言、弼佑、板坝、丁里5乡;1953年设秧坝区,区公所驻秧坝,辖秧坝、板用、大伟、弼佑、板牙、央兵、者岳、秧项、各江、团丰、乃言、板坝、巧马、板街、板其、者告、孔屯17乡;1958年12月29日,随册亨县併入安龙县,设秧坝人民公社,辖秧坝、大伟、乃言、弼佑、秧项5管理区;1961年8月18日,恢复册亨县建制,设秧坝区,区公所驻秧坝,辖秧坝、大伟、弼佑、乃言、秧项5人民公社;1963年秧坝区辖秧坝、板用、大伟、弼佑、者岳、秧项、乃言、团丰8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乡,秧坝区辖秧坝、板用、大伟、弼佑、者岳、秧项、乃言、团丰8乡;1991年1月,撤区建镇并乡,撤销秧坝区,合併秧坝、板用、大伟三乡设秧坝镇,镇人民政府驻居委会,辖居委会、秧坝、者术、福尧、根昌、秧望、昂涛、大板用、小板用、宜哨、坝舍、伟帮、内舍、八艾、坝湾、坝朝、干这、顺汉1居委会17村;2007年9月,村级整合,秧坝镇辖居委会、秧坝、者术、福尧、秧望、昂涛、板用、宜哨、伟帮、大伟、坝朝、顺汉1居委会11村,75个自然村寨、83个村民小组。人民政府驻居委会,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52205,距县城册亨24千米,距州府兴义市区157公里。
秧坝镇秧坝镇
秧坝镇秧坝镇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603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7人,城镇化率3.41%。另有流动人口16人。总人口中,男性8038人,占50.14%;女性7994人,占49.86%;14岁以下3475人,占21.68%;15~64岁12728人,占79.39%;65岁以上967人,占6.03%。总人口中,以布依族为主,达13781人,占85.96%;有汉族、苗族、彝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等7个民族,共2251人,占14.41%;超过1000人的有汉族,人口217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76%。2011年人口出生率17.2‰,人口死亡率5.98‰,人口自然增长率11.22‰。
秧坝镇秧坝镇
秧坝镇位于册亨县南部,距县城24公里,省道“312”线过境15.5公里,国土面积182.16平方公里,共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83个村民小组,75个自然村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耕地面积9176亩,其中水田5359.7亩,旱地3816.3亩。现有3229户150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98%),人口自然增长率9.31‰,农业人口1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口8480人),劳务外出人口1178人,劳动力中脱盲率为98.5%,贫困人口1921人。

地理环境

镇内平均海拔1033米,最高海拔1390米,最低海拔740米,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400—1697mm,气候温和,无霜期351天,年积温6083.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土质深厚 ,适宜多种植物和农作物 ,主产水稻、玉米、油菜、油桐、杉木、云南松、马尾松 、桉树、黄花梨、李子、大板栗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

经济发展

秧坝镇属林业大镇,有林面积24万余亩,其中杉木林19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4.4%。木材蓄积量达110万立方米以上,当地经济收入60%以上来自林业。林业产值上100万元的就有10多户,10万元以上的多达300余户。林业强有力地拉动了镇里相关产业的发展,5个木材加工厂为100多名富余劳力找到出路,24户农民购买了车辆。
秧坝镇林业秧坝镇林业
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274万元,第一产业产值1875万元,第二产业产值59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808万元,农业总产值2988万元,粮食总产量476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38元,人均占有粮359公斤。
秧坝镇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乡镇,沟河纵横,特别是秧坝河纵贯全镇20多公里,沿河村寨多,由于没有过河桥,老百姓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镇政府出资9.5万元,组织当地村民投工投劳建桥。通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共投工1666个,完成了长21米、宽3.5米、高4米,共有4个桥墩的便民桥。
公路通村率100%,通组率86.7%;农用电通村率100%,通组率89.1%,目前有9个组246户未通用电。自来水通村率88.2%,通组率80.7%;电视覆盖率96%,使用率89%;村村通电话,农户使用电话率28%。

领导分工

经2017年10月9日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作分工如下:
岑南峰(镇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风廉政建设、政法、武装、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联繫秧望村。
王定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安全生产、财政、金融、税务、粮食、国防教育、徵兵工作等项目建设。联繫顺汉村。
李治贵(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分管工会、整髒治乱工作,联繫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联繫昂涛村。
李达泽(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主持镇综治、信访、维稳、禁毒、普法等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镇政法委全面工作、党建与扶贫、组织人事、机构编制、精神文明建设、统战、外事侨务、机要、保密、史志、宣传、小康创建和分管党政办等工作。联繫者术村和坝朝村。
魏文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主持镇人武部全面工作;协助镇长分管安全生产、交通、住建、国土、电力、水利、企业、粮站、供销、环保、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繫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商分局、供电所等工作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联繫大伟村、伟帮村。
吴 红(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协助镇长分管党政办、卫计、妇女儿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文化信息、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旅游、电商、社会事务(老龄、慈善事业)、危房改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中心、锦绣产业等工作。联繫通信、邮政等工作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联繫福尧村。
罗 能(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主持镇纪委全面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
杨 洁(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协助党委副书记抓党建、组织人事等工作。分管档案、关工委、老年大学、离退老乾、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信息调研、远程教育等工作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联繫居委会、秧坝村。
钱秀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协助镇长分管脱贫攻坚、教育、移民、农业、林业、畜牧和统计等工作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联繫金融系统,联繫板用村、宜哨村。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

一、负责党委、政府日常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协调好政府与各单位之间的关係。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二、承担党委、政府的档案、文稿的起草、修改、校核、列印、分发管理工作;做好档案的收发、传阅、催办等各项工作;做好机要保密、档案归档、文电处理等工作。
三、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收集信息,反映动态,综合调查研究。
四、负责党委、政府各种会议事务工作和接待工作。
五、负责党务(组织、纪检、监察、宣传、统战)工作。
六、办理党委、人大、政府有关建议和议程,负责群团和妇联等工作。
七、负责政务公开和接待民众来信来访工作。
八、做好各部门、各站所室协调工作。
九、负责印章的使用管理,认真执行印章管理制度。
十、做好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一、严格执行和督促其他部门遵守国家保密法的有关规定。

民政办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抗灾救灾工作,制定本乡的抗灾救济应急预案,及时,準确上报灾情,管理、分配、发放救灾款物,负责本镇救济对象的生产、生活困难和社会临时救济。
三、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的审核、报批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该保才保。农村低保资金、五保资金按季或按月按社会化发放程式及时将资金髮放到户。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做好敬老院管理工作,使鳏寡孤独人员应保尽保,幸福地安度晚年。
四、做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宣传工作、审核上报工作。
五、落实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政策,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民民众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观念。指导民众性拥军优属活动,按时将优抚对象的优待定期抚恤金足额发放到人。
六 、负责婚姻、收养登记等有关规定的宣传和谘询工作。
七、负责基层政权建设的指导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推动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八、严格贯彻执行财务制度,按高民政财务规範化管理操作规程管理好民政事业各项资金。
九、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保障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指导各村抓好老龄工作,推进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解决来自家庭中的矛盾,维护、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工作。
十、宣传贯彻民间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宣传发动工作。
十一、对来信来访的要热情接待,认真登记,做好答覆办理工作,同时按时完成镇党委、镇政府和民政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生态建设

秧坝镇林业
秧坝镇现有林面积25.9万亩,其中杉木林17.84万亩,经济林和灌木林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油桐、油茶等经济林就有3.3万余亩。50亩油茶品种改良种植,引进的4260株新品种苗木规範化种植程度高、效果好,成活率达75%以上。
镇採取国家、集体、联户、个人一起上的办法,狠抓植树造林。20余年坚持不懈,人们依靠造林而富了起来。人均占有林地面积20亩,人均年林业收入在800元以上。成为省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人均林业收入最多的乡镇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4%。有3个村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镇”称号,镇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
镇里林业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有11户,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农民人均占有林地面积近15亩,年人均林业收入达800元以上,林业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全镇财税收入均达60%以上。通过发展林业,秧坝镇贫困人口从1996年的3852人降到2003年的98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609元上升到2003年的1256元。林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镇现有木材加工厂5个,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问题。

教育事业

2008年年底,秧坝镇奖学基金已累积金额10.2万元。基金以奖学金为主,助学为辅,本镇籍学生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的奖励1500元;第二批录取本科院校的奖励1000元;国小升国中考试进入全县前100名的奖励200元;国中升高中录取兴义八中、一中的奖励500元。奖学基金的成立,推进了秧坝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秧坝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