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科技学术期刊)
《移动通信》杂誌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移动通信》面向全国发行,主要发表移动通信领域网路实践、技术研发、行业综述等方面内容的论文。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
2014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并公布“认定学术期刊名单”,《移动通信》位列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移动通信
- 外文名称:MOBILE COMMUNICATIONS
- 语言:汉文
- 类别:通信、电子、IT
-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编辑单位:《移动通信》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77年7月
- 出版周期:1月
- 国内刊号:CN 44-1301/TN
- 国际刊号:ISSN 1006-1010
- 邮发代号:46-181
- 定价:¥15
- 办刊地:广州市
- 主编:刘宗祥
- 发行範围:国内外公开
办刊宗旨
促进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普及和提高移动通信技术。
读者範围
公众、专业移动通信网路的标準制定、软硬体技术研发、工程实践、网路套用、运营管理等相关管理和实践人员。主要涵盖电信主管部门、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及软体生产集成企业、通信设计规划和研究院所、电子通信类高校等单位。
主要栏目
月度专题(Special Topics)
产业观澜(Industry Focus)
网规网优(Network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
研究与探讨(Research and Discussion)
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业务与运营(Business and Operation)
资料库收录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
投稿须知
为使来稿格式更符合国家科技期刊格式标準,根据常见的一些问题,敬请广大作者遵循以下要求:
1、字数
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简练,5000字以内,採用科技论文的标準格式。
2、题名
中文题名不应超过20个汉字,不宜用动宾结构,而常用偏正结构,并译成相应的英文题名。当一个标题不足以表现全文内容时,可以加副标题。
3、作者及工作单位
(1)中国作者的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不同工作单位的,在姓名的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中间用“,”隔开。
(2)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编。有多个工作单位的,工作单位之前加上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及“.”,中间用“;”隔开。工作单位的英译文给出全称,不用缩写词(系名除外)。邮编之后加“, China”。
4、摘要
(1)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等词语。
(2)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準确译出。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式。
(3)中文摘要前加“【摘要】”,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
5、关键字
(1)关键字3~8个,按GB/T 3860的原则和方法选取。
(2)中、英文关键字应一一对应。
(3)中文关键字前加“【关键字】”,英文关键字前加“[Key words]”。
6、中图分类号
在中文关键字的下一行,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文献标识码
在“中图分类号:”后标注“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理论与套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导、会议活动、专访等);E——档案、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8、图、表和公式
图(表)要有图(表)序、图(表)题和文中引用。图表中除指令、运算符、单位、特定标称外,字元均为中文。图不能用扫描方式录入,儘量用Visio绘製,并请投稿时附上图片原档案。公式不能用截图方式录入,除分式、微积分等之外,儘量在Word里直接输入,以便排版,其余请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
9、基金项目
获某项基金项目资助的稿件,请注明资助基金名称、项目编号和项目名称。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论文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弧中。採用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其形式主要分为6类:
(1)期刊:[序号] 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卷(期): 起止页码.
(2)专着:[序号] 责任者. 书名[M]. 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序号] 责任者. 论文题目[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
(4)会议论文集:[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5)技术标準:[序号] 起草责任者. 标準顺序号-发布年 标準名称[S].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6)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誌].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
11、作者简介
来稿须附有作者简介和相片。简介包括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任职单位、研究成果、研究方向等,相片是电子版,大小300kB以上。若作者多于3个,只列出前3名的简介与相片。
12、注意事项
(1)投稿:请至官网(百度“移动通信杂誌社”)查询投稿信箱。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E-mail。
(3)在校学生投稿必须先徵得导师同意;如有泄密、数据不实、一稿多投、剽窃等不良行为,由本人负责。
(4)审稿周期:30天;刊登周期:4个月。
(5)谢绝一稿多投,请保证稿件着作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
(6)本刊内容将提供给国内多家网站,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相关网站。本刊寄发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发表在《移动通信》杂誌上和相关网站上的稿酬。若有不同意见,请在来稿中注明。
《移动通信》编辑部
2012.10
用图规範
为进一步加强我刊出版质量,就投稿我刊的科技论文中的用图作如下规範要求:
(1)图的範式符合科技文献标準,图中信息清晰明确,物理量使用国际标準单位,图例完整,图题和图号準确对应。全文所有图中的字号、箭头大小保持一致,粗线、细线分明,各种线型粗细一致。
(2)绘图请使用Visio、PPT、PhotoShop等软体进行绘製,且提供图片的可编辑版本或矢量图(不可截图,Visio图可直接贴上在word里面,PPT图需提供原档案)。图中字型要求宋体、8磅。其他软体绘製的图片需导出解析度不低于300dpi*的tiff格式档案。
(3)实景拍照图片需保证照片的解析度不低于300dpi。建议使用800万像素以上相机或手机拍照,且以大尺寸格式保存。
(4)无法绘製只能截图的,应对原图的最大尺寸进行截图,或对图形各局部截图后拼接,以确保图片中所有线条和字元清晰、光滑,符合印刷要求。
(5)作者照片请使用正规证件照,解析度不低于300dpi,不能使用生活照。
(6)数学公式请用外挂的公式编辑器MathType编写,不可使用截图,不可使用word内置的编辑器。
*dpi数值可在图片的属性信息里查到。
《移动通信》编辑部
2014.12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移动通信(科技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