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税收学原理(第2版)

税收学原理(第2版)

税收学原理(第2版)
作者:王玮
定价:38元
印次:2-3
ISBN:9787302292401
出版日期:2012.09.01
印刷日期:2015.06.16
    本书以“为什幺要征(纳)税”——“征(纳)多少税”——“怎样征(纳)税”——“征(纳)税会产生什幺影响”为逻辑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税收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体包括税收概论、税收活动主体及其约束规则、税收原则、税收负担的分配及其调整、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税种设定与税制结构、商品税、所得税、财产及其他税、最优税收、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巨观经济效应等12章内容。
    目录
    第1章税收概论 1
    1.1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1
    1.1.1税收的产生 1
    1.1.2税收与社会公共需要 3
    1.1.3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税收的发展 5
    专栏1-1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 7
    1.2税收的概念 8
    1.2.1西方对税收範畴的界定 8
    1.2.2我国对税收範畴的界定 10
    专栏1-2“税”字的由来 10
    1.2.3对税收概念的基本认识 12
    1.2.4税收的形式特徵 13
    专栏1-3税收为民生撑起一片绿荫 14
    1.3税收根据 16
    1.3.1西方的税收根据理论 16
    1.3.2我国的税收根据理论 18
    1.3.3对税收根据的基本认识 20
    专栏1-4我国确立利益赋税思想的难点 21
    1.4税收职能与作用 22
    1.4.1税收职能 22
    1.4.2主流经济理论对税收职能认识的演变 24
    1.4.3正确认识税收的作用 25
    专栏1-5是是非非“筵席税” 27
    本章小结 28
    重要概念 29
    複习思考题 29
    课堂讨论 30
    阅读与参考文献 31
    网路资源 31
    第2章税收活动主体及其约束规则 32
    2.1税收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32
    2.1.1税收活动主体的细分 32
    专栏2-1我们都是纳税人 33
    2.1.2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34
    专栏2-2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吗? 35
    2.2税收活动主体的约束规则 37
    2.2.1重新界定税收制度 37
    专栏2-3制度的基本逻辑 37
    2.2.2税收正式制度安排 39
    专栏2-4纳税人参与政府预算,遏止“白宫”肆意建设 40
    2.3税收非正式制度安排 41
    2.3.1税收非正式制度安排概述 41
    2.3.2税收观念 42
    专栏2-5纳税人观念·徵税人观念·用税人观念 44
    2.3.3税收惯例 45
    专栏2-6国际税收惯例与我国的税收实践:以税收法定主义为例 45
    2.3.4我国与税收紧密相关的其他非正式制度安排 46
    专栏2-7革命导师有关税收的部分经典论述 47
    专栏2-8中西文化差异与税制改革 49
    本章小结 50
    重要概念 51
    複习思考题 51
    课堂讨论 52
    阅读与参考文献 52
    网路资源 53
    第3章税收原则 54
    3.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 54
    3.1.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 54
    专栏3-1我国古代的治税原则:以傅玄的赋税思想为例 56
    3.1.2华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 56
    3.1.3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理论 59
    3.2税收的财政原则 60
    3.2.1充裕原则 60
    3.2.2弹性原则 61
    专栏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弹性 63
    3.3税收的公平原则 64
    3.3.1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 64
    3.3.2受益原则 64
    3.3.3支付能力原则 66
    专栏3-3税收公平原则在我国的实现:基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 69
    3.4税收的效率原则 70
    3.4.1税收的经济效率 71
    专栏3-4税收超额负担 71
    专栏3-5人头税 73
    3.4.2税收的行政效率 75
    专栏3-6我国的徵税成本 75
    专栏3-7从“燃油税”的徵收看现代税收原则的不足 76
    本章小结 77
    重要概念 78
    複习思考题 78
    课堂讨论 78
    阅读与参考文献 79
    网路资源 79
    第4章税收负担的分配及其调整 80
    4.1税收负担概述 80
    4.1.1税收负担的实质及其分类 80
    4.1.2巨观税收负担 81
    专栏4-1我国的巨观税收负担水平 85
    4.1.3微观税收负担 86
    4.2税收负担的分配 87
    4.2.1税收负担基本分配格局的确立 88
    4.2.2税收负担分配的局部调整 89
    4.3纳税人对税收负担分配的局部调整 90
    4.3.1税收负担转嫁 91
    4.3.2税收筹划 91
    专栏4-2一个转让定价案例 94
    4.3.3偷逃税 96
    4.4政府对税收负担分配的局部调整 97
    4.4.1税收优惠 97
    专栏4-3税式支出理论的产生与套用 97
    4.4.2最低税负制 102
    专栏4-4最低税负制的实践 104
    专栏4-5美国最低税负制的负面效应 106
    4.4.3重複徵税的免除 106
    专栏4-6我国增值税制中的重複徵税 108
    4.4.4反避税 110
    专栏4-7我国反避税进入新阶段 110
    4.4.5反偷逃税 112
    专栏4-8美国强大的反偷逃税体系 112
    4.4.6税收赦免 113
    专栏4-9各国的税收赦免措施 114
    4.4.7税收负担分配局部调整过程中的政策选择 115
    本章小结 116
    重要概念 117
    複习思考题 118
    课堂讨论 118
    阅读与参考文献 119
    网路资源 119
    第5章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 120
    5.1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120
    5.1.1税负转嫁 120
    专栏5-13%的税收让网上交易价格稍微涨了一些 121
    专栏5-2税收负担转嫁两种不同的观点 124
    专栏5-3税负转嫁与房地产市场中的税收调控 125
    5.1.2税负归宿 125
    5.2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26
    5.2.1税收负担的分担与税负转嫁 126
    5.2.2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127
    专栏5-4消费税制改革会令车价大涨吗? 132
    5.2.3市场结构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132
    5.2.4市场期限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135
    5.2.5其他因素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136
    5.3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37
    5.3.1商品税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37
    5.3.2生产要素税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39
    专栏5-5为什幺穷人会反对课徵奢侈品税? 141
    5.4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141
    5.4.1税负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概述 141
    专栏5-6税负转嫁和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发展 142
    5.4.2税收等价关係 143
    5.4.3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144
    本章小结 146
    重要概念 147
    複习思考题 147
    课堂讨论 147
    阅读与参考文献 148
    网路资源 148
    第6章税种设定与税制结构 149
    6.1税种设定与税种分类 149
    6.1.1国民经济循环中的税种设定 149
    专栏6-1我们需要缴纳哪些税? 154
    6.1.2税种分类 155
    6.2税种制度要素 159
    6.2.1纳税人 159
    6.2.2课税对象 160
    专栏6-2课税对象、税目与计税依据:以我国的营业税制为例 161
    6.2.3税率 161
    专栏6-3比例税率:以我国的营业税制为例 162
    专栏6-4定额税率:以我国的车船税制为例 163
    6.2.4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168
    6.2.5税收优惠 168
    专栏6-5“起征点”还是“免徵额”? 169
    6.2.6税务违章处理 171
    6.3税制结构 171
    6.3.1税种制度的类型 171
    专栏6-6越来越受青睐的“单一税” 173
    6.3.2各国税制结构的演变 174
    6.3.3税制结构的现实选择 179
    专栏6-7双主体税种:我国税制结构改革的目标模式? 182
    本章小结 183
    重要概念 183
    複习思考题 184
    课堂讨论 184
    阅读与参考文献 185
    网路资源 185
    第7章商品税 186
    7.1商品税概述 186
    7.1.1商品税的特点 186
    7.1.2商品税的设定 188
    7.1.3商品税的分类 190
    7.1.4商品税的内部结构 191
    7.2增值税 192
    7.2.1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 192
    7.2.2增值税的课税对象与类型 193
    专栏7-1我国增值税制的变迁 196
    7.2.3应缴增值税的计算办法 197
    7.2.4增值税的税率 198
    7.2.5有效推行增值税的社会经济条件 200
    7.2.6增值税的经济效应 200
    专栏7-2美国为何不引入增值税? 202
    7.3消费税 203
    7.3.1消费税概述 203
    专栏7-3我国消费税制的历史沿革 204
    7.3.2消费税的类型 204
    7.3.3消费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205
    7.3.4消费税的效应 207
    专栏7-4消费税制改革对百姓生活有什幺影响? 207
    7.4关税 209
    7.4.1关税的类型 209
    7.4.2关税的经济效应 211
    专栏7-5世界各国重用进出口关税措施 212
    7.4.3关税壁垒 213
    专栏7-6各国竞相构筑新的关税壁垒 214
    本章小结 215
    重要概念 215
    複习思考题 216
    课堂讨论 216
    阅读与参考文献 217
    网路资源 217
    第8章所得税 218
    8.1所得税概述 218
    8.1.1所得税的特点 218
    8.1.2“应税所得”的界定 219
    8.1.3所得税的课税範围 221
    专栏8-1税收原则与应税所得的合法性 221
    8.2个人所得税 224
    8.2.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24
    专栏8-2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富人税”向“大众税”流变 224
    专栏8-3韦唯为何在瑞典被指控涉嫌逃税? 227
    8.2.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 228
    专栏8-4国家税务总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现阶段不宜以家庭为
    纳税单位 229
    8.2.3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模式 229
    专栏8-5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 231
    8.2.4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31
    专栏8-6为什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对工资、薪金所得採用“定额
    扣除法”? 233
    专栏8-7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中有哪些费用扣除? 234
    8.2.5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236
    专栏8-8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的设计 238
    8.2.6个人所得税的课徵方法 239
    8.2.7个人所得税的效应 240
    8.2.8负所得税 241
    8.3公司所得税 242
    8.3.1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公司(企业、法人)所得税的设定 242
    8.3.2公司所得税存在的必要性 243
    8.3.3公司所得税的类型 245
    8.3.4公司所得税的课税範围 246
    8.3.5公司所得税的应税所得 247
    8.3.6公司所得税的税率 249
    8.3.7公司所得税的主要激励措施 250
    专栏8-9我国企业所得税制中的税收优惠 250
    8.3.8公司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251
    8.4资本利得税 252
    8.4.1资本利得概述 252
    8.4.2资本利得的课税形式 253
    8.4.3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 254
    专栏8-10我国的资本利得课税 256
    8.5社会保障税 256
    8.5.1社会保障税的产生与发展 257
    8.5.2社会保障税的特点 257
    8.5.3社会保障税的类型 258
    8.5.4社会保障税的制度要素 259
    专栏8-11我国的社会保障:缴税还是缴费? 260
    8.5.5社会保障税的效应 261
    本章小结 262
    重要概念 263
    複习思考题 263
    课堂讨论 263
    阅读与参考文献 264
    网路资源 264
    第9章财产及其他税 265
    9.1财产税概述 265
    9.1.1财产税的特点 265
    专栏9-1我国的财产税 267
    9.1.2财产税的发展 267
    9.1.3财产税的分类 268
    9.1.4财产税的徵收管理 270
    9.2财产保有税 270
    9.2.1一般财产税 270
    9.2.2特别财产税 271
    专栏9-2我国的土地增值税 272
    专栏9-3我国房产税制的改革 274
    专栏9-4我国车船税制的历史及其改革 275
    9.3财产转让税 276
    9.3.1遗产税的性质 276
    专栏9-5为什幺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停徵遗产税? 277
    9.3.2遗产税的类型 278
    专栏9-6我国的遗产税:征还是不征? 279
    9.3.3赠与税 280
    9.3.4契税 280
    9.4其他税种 280
    9.4.1环境税 281
    专栏9-7OECD国家的环境税制 281
    专栏9-8我国也应开徵环境税 283
    9.4.2资源税 285
    专栏9-9我国资源税制的改革何去何从? 286
    9.4.3印花税 287
    专栏9-10印花税的由来 288
    本章小结 288
    重要概念 289
    複习思考题 289
    课堂讨论 290
    阅读与参考文献 290
    网路资源 291
    第10章最优税收 292
    10.1最优税收理论概述 292
    10.1.1最优税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92
    专栏10-1米尔利斯和维克里对最优税收理论的贡献 293
    10.1.2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94
    10.2最优商品课税 295
    10.2.1商品税的最优徵税範围 295
    10.2.2商品税的最优税率 297
    10.3最优所得课税 300
    10.3.1埃奇沃思模型 300
    10.3.2最优所得课税论的现代研究 301
    专栏10-2最优税收理论与税收征管 303
    10.3.3最优税收理论的积极意义 304
    专栏10-3税制最佳化的理想与现实 305
    本章小结 306
    重要概念 307
    複习思考题 307
    课堂讨论 307
    阅读与参考文献 308
    网路资源 308
    第11章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309
    11.1税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09
    11.1.1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309
    11.1.2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11
    专栏11-1欧美用税收引导消费 312
    11.2税收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312
    11.2.1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13
    专栏11-2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实证研究 316
    11.2.2税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318
    专栏11-3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需求的负面影响 319
    11.3税收与家庭储蓄 319
    11.3.1家庭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 320
    11.3.2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20
    专栏11-4我国开徵“利息税”的目的为何没有达到? 323
    11.3.3其他税种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324
    11.4税收与私人投资 325
    11.4.1对私人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25
    11.4.2税收对私人资本使用成本的影响 326
    11.4.3税收对资产组合和风险承担的影响 328
    专栏11-5税收与外国直接投资 329
    本章小结 329
    重要概念 330
    複习思考题 331
    课堂讨论 331
    阅读与参考文献 332
    网路资源 332
    第12章税收的巨观经济效应 333
    12.1税收与经济成长 333
    12.1.1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税收因素 333
    12.1.2税收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335
    12.1.3巨观税收负担与经济成长 337
    专栏12-1拉弗曲线的提出 337
    专栏12-2近年来各国的减税实践 340
    专栏12-3最优巨观税收负担率的估计 342
    12.2税收与经济稳定 342
    12.2.1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343
    12.2.2税收政策的类型 345
    12.2.3税收政策的时滞 346
    12.2.4税收政策的局限性 348
    专栏12-4相机抉择还是自动稳定 348
    12.3税收与收入分配 349
    12.3.1收入分配的衡量 349
    专栏12-5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350
    12.3.2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351
    12.3.3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评价 353
    本章小结 353
    重要概念 354
    複习思考题 354
    课堂讨论题 355
    阅读与参考文献 35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税收学原理(第2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