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国栋(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国栋,1943年7月11日出生于上海,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程国栋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工作;1978年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后,程国栋先后担任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副主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1996年担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199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程国栋长期从事冻土学和乾旱区生态水文和生态经济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程国栋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43年7月11日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北京地质学院
-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3年7月11日,程国栋出生于上海。
程国栋 院士

1965年9月,程国栋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至1978年6月)。
1978年6月,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单独建所,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程国栋先后担任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6月至1983年9月);室主任、副研究员(1983年9月至1986年12月);室主任、研究员(1986年12月至1990年10月);副所长、研究员(1990年10月至1991年12月);所长、研究员(1991年12月至1998年9月)。
1993年,程国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8月,担任WDC-D冰川冻土分中心主任研究员。同年由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表决,一致选举程国栋为国际冻土协会主席。
1996年,程国栋担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8年9月,程国栋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1999年9月,程国栋担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至2001年11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程国栋在热水煤矿论证富冰高温冻土路段应採用保护冻土原则修筑路堤,并提出有效措施。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和识别标誌。创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複分凝机制(程氏假说)和冻土三向地带性理论。前者解决了冻土学界长期悬念,被广泛套用于解释多种冰缘和寒区水文现象。后者指明冻土随纬度、海拔和乾燥度变化。近年来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西北水资源形成、变化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课题研究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系国家组织的联合攻关项目。程国栋院士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在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在"青海热水煤矿厚层地下冰地段路提试验"研究中,他率先将系统的实体工程观测、近似解析计算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既成功地解决了生产问题,又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该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有关文章在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上发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程国栋在交通部主持的项目"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修筑技术"中的"青藏公路改建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冻土问题研究"中成绩卓越。该项目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程国栋荣获荣誉证书。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由程国栋作为第二作者编撰的专着《冻土路基工程》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黑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程国栋主持完成的"黑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建议已成为水利部向国务院提高建议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宣传西部、发展西部,他主持主办了《西部论坛》,为更多的学者、专家提供了西部开发论谈的园地。他从1999年到现在已在《西部论坛》上发表论文20多篇,被一些高校、科研单位邀请作了10多次学术报告。
程国栋的"程氏假说"解决了冻土学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近地面厚层地下冻的成因"。这是冻土学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见解,但均未能如愿。程国栋院士则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验证了当时还鲜为人知或被常识所不易接受的新思想,如正融土中的水分适移和成冰,同时发现了温度波动条件下未冻水的不等量迁移规律,并将这些新思想、新发现有机地结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複分凝机制,圆满地解释了这类冻的分布、组构和性状等特点,同时也将冻融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程国栋创造性地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理论也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引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此1991年应邀在两瑞典召开的"山地多年冻土和冰缘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山地多年冻土与气候"的综述报告。
科研领域
程国栋院士在冻土学研究的同时,还进一步拓展科研领域,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西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的恢复与重建等方面作出了贡献。面对国家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建设山川秀美新西北的需求。他站在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以西部地区和重点,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曾多次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内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明了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含量,并成为"黑河流域水月月生态月月经济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示範"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争取经费1000万元。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授奖单位 |
---|---|---|---|
1978年12月 |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 | 全国科学重大科技成果奖 | 国家科委 |
1978年12月 | 热水煤矿厚层地下冰地段路堤试验 |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 中国科学院 |
1980年12月 | 青藏公路改建沥青路面工程中路堤高度研究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1984年3月 | 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研究 |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1987年 |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黑色路面修筑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国家科委 |
1990年2月 | 《冻土路基工程》 | 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 | 国家科委 |
1993年 | 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複分凝机制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人才培养
程国栋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积极担任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经他培养的博士生已毕业9人,硕士生已毕业12人,博士后已出站3人,这些毕业生有的已成为科技骨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他正培养的博士生19人、博士后12人,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2011年 | 甘肃省科技功臣 |
2001年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199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甘肃优秀专家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3年—1998年 | 国际冻土协会主席 |
1995年— |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主任 |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师範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主任、荷兰杂誌《寒区科学与技术》编委、英国杂誌《多年冻土与冰缘过程》编委、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等职。
人物评价
程国栋已成为国际着名冻土学家,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映中国冻土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程国栋(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