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稜镜(光学)

稜镜(光学)

稜镜(光学)

稜镜,一种由两两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用以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稜镜是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多面体。在光学仪器中套用很广。稜镜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若干种。例如,在光谱仪器中把複合光分解为光谱的“色散稜镜”,较常用的是等边三稜镜;在潜望镜、双目望远镜等仪器中改变光的进行方向,从而调整其成像位置的称“全反射稜镜”,一般都採用直角稜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稜镜
  • 外文名:prism
  • 定义:由两两相交平面围成的透明物体
  • 用途: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 分类:等边三稜镜、直角稜镜等
  • 学科:光学

定义

稜镜是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做成的多面体。在光学仪器中套用很广。稜镜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若干种。例如,在光谱仪器中把複合光分解为光谱的“色散稜镜”,较常用的是等边三稜镜;在潜望镜、双目望远镜等仪器中改变光的进行方向,从而调整其成像位置的称“全反射稜镜”,一般都採用直角稜镜。

稜镜的发现

牛顿在1666年发现光的色散现象,而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又领先于外国人。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这是世界上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最早认识。它表明人们已经对光的色散现象从神秘中解放出来,知道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是对光的认识的一大进步。比牛顿通过三稜镜把日光分成七色,说明白光是由这七色光複合而成的认识早了七百年。

透镜的分类

透明材料製成的多面体,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光线入射出射的平面叫侧面,与侧面垂直的平面叫主截面。根据主截面的形状可分成三稜镜、直角稜镜、五角稜镜等。三稜镜的主截面是三角形,有两个折射面,它们的夹角叫顶角,顶角所对的平面为底面。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经过三稜镜,将两次向底面偏折,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q叫做偏折角。其大小由稜镜介质的折射率n和入射角i决定。当i固定时,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偏折角,在可见光中偏折角最大的是紫光,最小的是红光。

稜镜的作用

现代生活中,稜镜被广泛套用于数码设备、科学技术、医疗仪器等领域。
常用数码设备:照相机、闭路电视、投影机、数位相机、数码摄录机、CCD镜头以及各类光学设备;
科学技术:望远镜、显微镜、水準仪、指纹仪、枪械瞄準镜、太阳能转换器及各类测量仪器;
医疗仪器:膀胱镜、胃镜及各类雷射治疗设备。

稜镜常数

概念

光在反射稜镜中传播所用的超量时间会使所测距离增大某一数值,也就是说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空气中慢,通常我们称这增大的数值为稜镜常数。
稜镜常数分为两种,通常我们所用的国产稜镜为-30mm,而进口稜镜为0mm。至于如何区分稜镜常数,你可以看看稜镜的屁股,如果稜镜的锚固螺栓与塑胶壳平,则为-30mm。如不是则为0mm;另外教你一个小窍门,在后视确定之前其方向或者说是角度能儘量的看坐标点,不能取稜镜的中心,因为距离远的话你是看不到稜镜的中心的,另外距离的测设是无需对準稜镜的中心的,只要看着稜镜的反光面得任何一点都可以。

稜镜常数基本知识

反射稜镜的作用:在利用反射稜镜(或者反射片)作为反射物进行测距时,反射稜镜接收全站仪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去。全站仪发出光信号,并接收从反射稜镜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计算光信号的相位移等,从而间接求得光通过的时间,最后测出全站仪到反射稜镜的距离。
反射稜镜的原理:反射稜镜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在相同介质中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光由一种介质垂直两介质平面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不会发生折射。

稜镜常数设定

1.找一已知基线分别在基线两端安置仪器及稜镜把仪器中的稜镜常数设定为0(注意有些全站仪当把稜镜数设定为0时,实际上已经默认了一个配套的稜镜常数此时,你应该把这个参数设定为其它合适的数值)测量下水平距离观测值与一直值的差数即为稜镜常数当然这个结果是包含了测量误差的所以应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近似的稜镜常数事实上,一般厂家的稜镜常数都不会精确到mm的,所以毫米以下的小数四捨五入好了。
2.在两个点上安设仪器及一个已经稜镜常数的稜镜测出这两点的距离,再用方法一进行操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弄清楚当把仪器中的稜镜常数设定为0时,它所隐含的稜镜常数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稜镜(光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