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穆拉·巴赫拉姆

穆拉·巴赫拉姆

穆拉·巴赫拉姆(Mullá Bahrám)——原本是袄教徒。他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具有广博的农业知识和高超的园艺鉴赏水平。他枪法奇準,在一次旅行中救了他。他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非常的鼓舞人心。

基本介绍

  • 本名:Mullá Bahrám
  • 所处时代:17世纪波斯
  • 民族族群:袄教徒
  • 出生地:波斯
  • 信仰:巴哈伊
袄教是摩尼教之源,中国称为“祆(xiān)教”。琐罗亚斯德教(英文: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1885年尼采所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认为是人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着作之一,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中国古书中则称为“苏鲁支”)。
德国作曲家理察·施特劳斯1896年谱写了同名的乐曲,成为音乐史上的名篇。
对袄教经典的学习研究使穆拉·巴赫拉姆深信,各圣书上所言的那位至伟圣使很快显现。在这样一个人人等待圣使再临的社会环境中,他有机会通过在亚玆德城(波斯)的一位朋友认识他的第一位巴哈伊导师马勒米里(Málmírí)成为亚玆德地区最早皈依巴哈伊信仰的袄教徒之一。
当时的波斯社会以回教为主,异教徒普遍受到迫害,尤其是处于萌芽期的巴哈伊信徒。为了避免受迫害,穆拉·巴赫拉姆去了印度,后来收到巴哈欧拉(巴哈伊信仰的显圣者)的指示,又回到亚玆德城。为了躲避继续被迫害,穆拉·巴赫拉姆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往卡尚,后来在德黑兰工作。他是事迹和坚韧不拔影响了很多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穆拉·巴赫拉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