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颖州(安徽颍州)

颖州(安徽颍州)

颖州(安徽颍州)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区国土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68万,辖1乡、7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颍州经济开发区、颍州工贸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颖州
  • 国土面积:529平方公里
  • 人口:68万
  • 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
  • 类型:地名

概述

颍州历史悠久

颍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颍州因临颍水而得名,始称于北魏,西周时期为鬍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颍州素有历史名城、黄淮新区、皖北明珠的美誉,以“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而着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在此为官多年,对古颍州西湖情有独钟,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和“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千古佳句。颍州文体事业繁荣,是“全国健身球之乡”、“安徽省剪纸艺术之乡”,民间舞蹈“肘歌”、“三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颍州籍运动员邓琳琳勇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体操个人全能金牌。颍州平坦开阔、河流纵横、城依碧波,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等内城河贯穿城区流入颍河,史有“三清贯颍”的美称。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颍州西湖,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古蹟众多,滨水景观、古城风韵为一体的颍州城市景观美丽如画。

颍州区位独特

颍州区位独特,物流运输通畅。颍州位居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的结合部,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颍州地处中原,自古为“梁宋吴楚之沖、齐鲁汴洛之道”,是现代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大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铁路构成“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是全国六大铁路路网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自动化程度居全国之冠,日编解能力达到1.8万节。阜阳“陆港”与上海、天津、连云港等港口建立“铁海联运”机制,出口货物在阜阳口岸可以“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通关手续,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高速公路:合淮阜、阜亳、界阜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并在颍州境内交汇进出;阜六高速正在建设,阜蔡高速即将开工,东抵京沪、西达京珠、南连沪汉、北接南洛两纵两横的“井”字形高速公路框架已基本形成。水路:通过淮河、颍河、泉河等6条航道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规划中的阜阳港花园码头位于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境内,可常年通航500吨至1000吨级船舶,经颍河入淮河,至京杭大运河可达苏南、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航空:4C级民航机场坐落区内,目前开通合肥、上海、广东、北京等航线,到达上海虹桥机场、广东白云机场仅需2个小时,到达北京南苑机场仅需1小时10分钟。

颍州资源丰富

颍州资源丰富,投资成本低廉。颍州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生姜、蔬菜等70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生猪、优质山羊、黄牛生产基地,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广阔空间。颍州人力资源丰富,常年有20万在外务工人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现有阜阳师範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等院校及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50余家,形成了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网路,可为企业提供定向式、订单式培训。颍州作为阜阳的政务中心区、城市拓展区、人口集居区和市场聚集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阜阳市主要供电、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企业都位于区内,金融、保险、证券、律师、会计等中介机构发达,水、电、热、气、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综合投资成本仅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颍州先后荣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和“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等称号,被誉为皖北投资首选地区之一。
——颍州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颍州距离宁、汉、郑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千公里路程,拥有独立的市场腹地和广阔的经济辐射範围,是连线苏、鲁、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贸易集散地。目前,颍州核心消费人口100万,辐射中心消费人口1000万,以颍州为中心可辐射周边约10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依託丰富的资源优势,颍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已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家具製造等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京九丝绸、海利集团、文胜肥业、三环电力、宏洋实业、百富安香料等一批骨干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独特的区位优势成就了颍州商贸流通的辉煌,区内各类专业街、特色街、商场超市交错林立,农产品批发中心、瑶海大市场、汇鑫家居广场、港利金茂广场人气旺盛,红星美凯龙、大润发、乐购等大型商业广场相继签约入驻,初步形成了“专业分明、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市场群落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周边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颍州定位清晰

颍州定位清晰,服务优质高效。新一届区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做优一产”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突出改革创新,打造活力颍州;突出政治生态,打造魅力颍州;突出发展为民,打造和谐颍州;突出区位优势,打造活力颍州”发展目标,着力推动颍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率先发展”。颍州区相继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产业扶持政策、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扶持政策、现代农业扶持政策,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速度、建筑密度分别给予奖励扶持,最高扶持资金累计达6万元/亩。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根据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小,5年内给予最高达80%以上的奖励。同时,对企业增资扩产、创新创优、品牌建设、上市融资等给予财税、金融支持,为把颍州区打造为中部地区“项目、资金、人才”降落的“洼地”、效益的“高地”、投资的“热土”,提供了有力保障。区委、区政府在全区上下全面开展“三在三比”活动,提升行政效能,最佳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行“零距离服务、零关係办事、零停留办公、零误差传递、零目标投诉”的“五个零”服务模式,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化、终身制、保姆型”服务。

颍州载体坚实

颍州载体坚实,前景广阔无限。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综合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位于阜合、阜六高速出口,105国道贯穿全境,北侧建有阜阳港花园码头,西距阜阳铁路货运南站6公里,距阜阳飞机场10分钟车程,是颍州经济腾飞的新载体,是阜阳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区委、区政府坚持高标準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品位发展,集中全区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五通一平”,最终实现“七通一平”。同时,按照“一主两翼”的产业规划和“一区八园”的产业布局,以打造一流现代装备製造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工作母机、成套设备、电子电器、汽摩配件等装备製造业;配套发展五金机电、建筑材料、汽车销售、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着力提升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名牌纺织服装、名牌家具製造等货物吞吐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努力把颍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基础设施一流、综合服务配套、产业集群效应彰显的现代化开发区。安徽颍州工贸园位于城市西部拓展区,阜城西三环新兴商圈中心带。区委、区政府着力落实安徽颍州工贸园“一核两业”产业规划和“一园四城”的产业布局。“一核两业”:“一核”即在阜城未来核心区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两业”即着力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着力构建大型购物商城、物流配送集群、高档品牌专卖店、星级宾馆等现代商贸服务业。“一园四城”:即在安徽颍州工贸园建设工业集中城、现代物流城、高档商务城、专业市场城,强力推进全区商贸物流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颍州辐射能力和集聚效应,着力打造皖西北中心城市。

自然地理

颍州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地跨北纬32°24′—33°35′、东经114°52′—116°30′之间。阜阳市西、西南部与河南省周口、信阳两市相邻,北、东北部与亳州市相连,南、东南部和淮南市、六安市为邻。全市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42公里,面积9775平方公里。阜阳城区位于市域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56′、东经115°50′。距徐州、蚌埠、郑州、武汉、合肥市分别为254、190、350、406、238公里。阜阳境内主要通航河流有颍河、泉河、茨淮新河、茨河、洪河等。Ⅶ级以上航道总里程486.09公里,其中Ⅴ级航道17.65公里、Ⅳ级航道242.89公里。颍州系淮河流域波及区,大部分属于沖积平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缓缓倾斜,坡降为1/7000—1/10000,地貌景观比较单调阜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实际日照数平均为2109.0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均无霜期为222天。年均降水量为890毫米。冬季盛行北至东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名胜古蹟

颍州西湖

颖州(安徽颍州)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
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 “ 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 ” 。《大清一统志》云: “ 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 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着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 113 首着名诗篇,加之 71 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 259 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 “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 。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 “ 会老堂 ” 等建筑。
颍州西湖 " 平湖十里碧璃 ", 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西北在地上。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名仕到此游览 , 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历史上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比美。
新建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 总体规划为 24.34 平方公里 , 形成二环三圈。已开发的西湖湖面为 5.74 平方公里,总投资 3.2 亿元。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 级风景区。南湖平远、水面广阔,清澈透底,湖中有岛、岛上有山,山间有寺、寺院钟声, 湖光山色、绿荫环绕,百花竞艳、草木争葱,亭台楼阁、或出其间,花鸟鱼虫、或没其中,非道之偏远,实留连忘返。北湖风光自然,水面开阔,柳绿桃红、苍松翠柏,摇曳菱荷、蕩漾碧波,人文自然、相映生辉,汀州楼阁、上下成趣。
新的西湖在阜阳城西 15 公里处,周长 11.5 公里 ,湖面约 5.74 平方公里,水深 1 -2 米 ,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主要景点有: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更是让 人流连忘返。

文峰塔

颖州(安徽颍州)
文峰塔位于城东南约2华里一座古庙基地上。据阜阳县誌所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清康熙三十五年(1796)于此始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在分类上属风水塔类型,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通高31.8米。各层均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一层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面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东南西面有三门。塔为密檐阁楼式,顶部超脊挑角,三叠珠式塔剎,由铁制五叉剎桿贯穿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既与“文”相共,又极富道教色彩。砖雕中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太极图案。对研究当时人的思想意识、审美心里和阜阳历史等方面,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实物材料。
文峰塔被阜阳市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星楼

颖州(安徽颍州)
奎星楼位于阜阳旧城东南城楼拐角处,又称拐角楼。登楼可南望霍山,又叫望霍楼,俗称“三蓬塔”。该楼为明万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时所建的一座故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风,六角系铜製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铃)。
奎星楼三层均有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南门楣砖雕有题额“文光射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
1980年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农业

骨干工业

阜阳三环水泥製品厂
阜阳华丰电器厂
安徽京九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重点市场

阜阳瑶海大市场
汇鑫家居广场
阜阳农产品批发市场

特色农业

颍州区天康蛋鸡养殖协会
颍州区九龙镇优质肉牛养殖小区
颍州区程集镇生猪标準化养殖小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颖州(安徽颍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