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客机A330
空中客车A330,是一款由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所生产、双发中远程双过道宽体客机,A330是空中客车公司新一代电传操纵喷气客机。
空客A330是与四发A340同时研製的机型。 採用带翼翘的后掠式下单翼;翼下两台通用电气CF6-80或普-惠PW4000或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遄达700涡轮风扇发动机,后掠式垂直尾翼和下置水平尾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空中客机A330
- 外文名:Air Bus A330
- 生产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 机长:58.8米
- 翼展:60.3米
- 飞机类型:双发中远程双过道宽体客机
- 首飞时间:1992年11月
- 运营国家: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
机型介绍
空中客车A330是一款由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所生产、双发中远程双过道宽体客机,A330是空中客车公司新一代电传操纵喷气客机。空中客车A330符合双发延程飞行(ETOPS)操作标準。A330是空中客车工业集团于1986年宣布研製的,主要是用作取代同厂的空中客车A300。
空客A330客机

空中客车A330和A340系列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研製生产的双过道宽机身中远程客机,空中客车公司在分析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对大型远程客机的需求后,于1986年1月对外宣布研製两种先进的双过道宽机身客机。1987年6月决定将A330和A340这两个型号作为一个计画同时上马。除了发动机的数量和与发动机相关的系统外,这两种机型有很大的共同性,它们有85%的零部件可以互相通用,採用同样的机身,只是长度不同,驾驶舱、机翼、尾翼、起落架及各种系统都相同,这样降低了研製费用,这两种机型保留了A300/A310机型的高效率机身截面设计,採用了与A320系列通用的机头、驾驶舱和电传操纵设计。
在1992年11月,双发中远程客机A330系列的第一个型号A330-300首飞。空中客车330/340系列投入运营的包括双发中远程客机A330-200/300、四发远程客机A340-200/300/500/600六种基本型号。这六种型号的飞机採用空客传统的共通性设计,驾驶舱配置布局几乎相同,飞行员只要接受相同的飞行训练,就可驾驶以上六种不同的客机。经过短时间的培训,飞行员也很容易从A330/A340系列改飞较小的A320系列飞机和大型的A380飞机。同时这种共通性设计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及备用航材的库存,大大增强航空公司的灵活性,深受用户的欢迎。
欧洲空客公司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即开始远程客机的研製,初定名A300B9,80年代重新开始该计画,新机定名为TA9,TA即双通道的英文缩写,1987年6月,正式宣布启动研製计画,并改名为A330,并决定与四发远程A340同时研製,儘量保持两种型号之间的共同性。
技术参数
翼展:60.3米
机长: 58.8米
高度:16.7米
最大起飞总重:233900千克
最大载油量:139100升
动力装置:两台CF6-80E1 或 PW4000 或 Trent 700型涡扇发动机
巡航速度: 0.86马赫
货舱容积:171立方米
载客量:253-380
客舱布局:2-4-2
最大航程:11850-16700公里
技术特点
A330飞机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与目市场上的其它机型相比,其在航程和效益方面更加紧密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在结构、气动性能和系统方面继续提供最高水平的技术。A330系列飞机从为A340-500和-600飞机研发的许多功能中受益,包括採用可降低机身重量的更轻、更坚硬的金属合金和複合材料。此外,机翼在气动性能方面也进行了最佳化,提高了飞机在中程和远程飞行时的燃油效率。A330飞机作为空客电传操纵飞机系列的正式成员,拥有该系列飞机的运营共通性,支持交叉机组驾驶资格(Cross Crew Qualification)或混合机队飞行(Mixed Fleet Flying)功能,具体要视机组人员转换时的飞机型号而定。
A330飞机在客舱的灵活性和舒适性方面也进行了最佳化。该机型拥有真正的宽体机身,能够满足不同运营商对客舱座位数和分级布局的各种需求。无论选择何种布局,都不会牺牲乘客的舒适性。与竞争机型相比,无论是头等舱、商务舱还是经济舱,A330飞机都拥有更大空间和更宽敞的座位。
得益于A340的技术,A330也拥有最安静的客舱,以及专门为流行的滚轴式旅行箱设计的宽敞的头顶行李舱。A330可配备最新型的机上娱乐系统以及新一代机载通讯功能,乘客和机组人员在空中能够保持和在地面一样的连线。
A330的底舱与主舱一样宽敞。A330系列飞机下层货舱的货运能力可使航空公司运载更多的赢利货物(固定在货盘上或并排的货柜),而同级别的竞争机型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例如,有了这一功能,一些运营商就能够在一天的客运飞行之后,使用A330进行通宵的支线货运飞行,并保证盈利。
主要型号
A330共有两个型号,它们分别为A330-300和A330-200。前者的机身全长63.6米,较后者的59.0米长。在续航距离方面,分别为10,500公里(5,650海里)及12,500公里(6,750海里)。
A330-300
双发中远程客机A330系列的基本型号,也是最初研製的型号,是在稍早启动的四发远程客机A340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机身与A340-300完全相同,原型机在1992年11月2日首飞,1994年6月2日获欧、美适航证书。
使用A330-300的航空公司,计有加拿大航空、越洋航空、美国西北航空、全美航空、加勒比航空、爱尔兰航空、西班牙Iberworld Airlines、德国汉莎航空、LTU国际航空、丹麦MyTravel Airways、北欧航空、布鲁塞尔航空、卡达航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中华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国泰航空、港龙航空、越南航空、马来西亚航空、亚洲航空、印尼嘉鲁达航空、菲律宾航空、泰国国际航空、新加坡航空及澳大利亚航空。
A330-200
A330系列的远程、短机身型,在A330-300型基础上减少10个机身隔框,较-300型机身短4.6米,机身与A340-200完全相同,由于机身长度变化而对垂直尾翼进行修改加大,加强了机翼结构,增加了中翼油箱,加大航程,这种机型的推出使空客公司的大型双发客机销售情况大为改观,同时空客也希望用此机型替代A300-600R,并与波音的767-300ER竞争。
使用A330-200的航空公司,计有爱尔兰航空、英伦航空(BMI British Midland)、英国汤玛士‧库克航空(Thomas Cook Airlines)、英国君主航空(Monarch Airlines)、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LTU国际航空、德国汉莎航空、瑞士国际航空、葡萄牙航空、西班牙彗星航空、义大利Eurofly、丹麦MyTravel Airways、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长荣航空、大韩航空、马来西亚航空、越洋航空、格陵兰航空、加勒比航空、奥地利航空、埃及航空、阿尔及利亚航空、叶门航空、黎巴嫩的中东航空、阿联国际航空、阿联联合航空、海湾航空、卡达航空、印度航空、印度的捷达航空(Jet Airways)、斯里兰卡航空、美国西北航空、澳大利亚航空、澳大利亚捷星航空、喀里多尼亚航空(Aircalin)、巴西天马航空,以及购置A332(A330-200)的土耳其航空、模里西斯航空、海南航空。
A330 MRTT
A330-200提供加油机版本,可用作空中加油及战略运输。2004年1月,英国国防部宣布会在未来30年的战略计画中,採用A330 MRTT加油机,为英国皇家空军军机作空中加油。另外在同年4月16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也订购了5架A330 MRTT军机,以取代机龄渐高的波音707。
另外,空中客车正在以一个与MRTT相似的A330变种,竞投一个美国空军的加油机採购契约;该契约包括採购600架加油机,以取代机龄已高的KC-135与KC-10。欧洲航空防务太空公司 (EADS) 正与美国的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共组竞投。若成功竞投,EDAS将需投资约6亿美元,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
最初,美国空军在採购加油机时,属意波音公司开发的KC-767(767的变种),但到了2003年12月,由于其中一名採购人员DarleenDruyun(于该年一月加入波音公司)涉嫌贪污而被调查,美国空军宣布冻结与波音公司的合作。波音的行政总裁Philip M. Condit引咎辞职,而行政副总裁Micheal M. Sears就因此而被解僱。
2006年初,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防卫法案,解除先前禁止空中客车参与竞投的禁令。为支持可能签订的契约,空中客车宣布,将会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莫拜尔(Mobile)设立工程与製作所。
运用事件
2000年3月15日,马来西亚航空一架A330-322(机身编号:9M-MKB,航班编号:MH085)从北京飞往吉隆坡,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着陆并停泊后,如常把行李和货物卸下飞机。当地勤人员把80罐,共重2000公斤的草醯氯(Oxalyl chloride)卸下时,有数罐被打翻,并漏出有毒气体。虽然事故中没有任何伤亡,但由于货舱被化学物侵蚀,引致机身严重损毁,故马来西亚航空把该客机即时退役而不作修复。该批化学品被错误申报为无毒性的8-羟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固体,因此北京人民法院判决货主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应赔偿6500万美元给马来西亚航空做为损失赔偿。
2001年7月24日,两架停放在斯里兰卡克伦坡国际机场的斯里兰卡航空公司A330-243,被泰米尔之虎游击队炸毁。同时被炸毁的,还有一架A320、一架A340与一些军机。另有一架A320与一架A340在事件中受损,但事后已被修理。
2001年8月24日,一架A330-243在大西洋上空,因为缺油而进行了一次至今为止最长的喷气飞机滑翔飞行。涉及事件的越洋航空236号班机,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飞行65海里(120公里),最后在葡萄牙属地亚速尔群岛降落。事件中没人死亡,但部分乘客受伤,而飞机结构与轮胎也受到轻微损坏。事后发现,事件是由于机上的其中一条燃料管道,因为维修不良而断裂,再加上人为误差与欠缺电脑的适当检查,使飞行员无法从燃料重量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现燃料管道断裂的问题。
2003年7月18日,港龙航空一架A330-342(B-HYA,航班编号HDA060)从马来西亚的亚庇飞往香港途中,在南中国海上空遇到与热带风暴“天鹅”相关的强烈气流,15名机员与乘客受伤,其中两名机员重伤,但无人死亡。飞机最后平安降落香港国际机场。由于有人受伤,香港民航处将此事件列为“意外事故”。
2005年3月28日,长荣航空一架A330-200(B-16306,航班编号BR2196)从台北飞往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途中,于35,000英尺高空遇上晴空乱流,机上25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中有56人受伤。最后飞机在当晚六时半紧急降落成田机场。
2007年2月17日,瑞典新星航空(Novair)一架A330-200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紧急降落。该航机从泰国布吉飞往丹麦哥本哈根,机上大部分乘客均为丹麦人。飞机在杜拜中途停站,起飞后,机长发现其中一具发动机出现奇怪震动,于是将有问题的发动机关掉,并折返杜拜。飞机平安降落,无人受伤。
2007年5月19日,一架中华航空由高雄飞香港的空中客车A330-300型客机在23000英尺高空中引擎发动机熄火,初步认定是天气恶劣,飞机行经雷雨区,飞机结冰速度太快。由于机长于下降前已做好所有防冰措施,因此一分钟内,两具引擎由系统自动点火后,即恢复正常飞行,没有人员伤亡,飞机正常降落香港机场,误点10分钟。同型发动机先前在全球已发生过8次类似事件,空中客车也发布过相关通告。
2007年11月22日,一架準备交付给模里西斯航空(Air Mauritius)的A330-202客机,载着10人在土鲁斯机场进行试飞时,疑因加压装置故障,飞机在高空突然降压。机长立即急降3,000米,以让机上随行人员可自行呼吸。事故中共有6人受伤,其中两人于高空失压时来不及取出氧气罩,一度失去知觉。
2008年3月30日,港龙航空一架空中客车A330-300(航班编号KA991)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前往香港不久,机身左边引擎着火,机舱内有烟冒出,迫使机长放下氧气罩协助乘客呼吸。飞机最后平安折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无人受伤。引擎着火的原因仍在调查中。
2009年6月1日,法国航空447号班机的一架A330-200客机(注册编号F-GZCP)在执行里约热内卢至巴黎航线时,在起飞三小时后失去联繫,预计到达时间过去1个半小时仍未到达,截至2009年6月1日台北时间21时,搜救人员仍未发现客机蹤迹。出事时,机上载有228名乘客及机员。若客机最终发生空难,将会是A330客机投入商业航班后首次发生的致命空难,也将是A330及法航史上最惨重的空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