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穿越烽火线》是由钱晓鸿执导,沈傲君、丁海峰、倪虹洁 、张明健、果静林、徐黄丽等出演的抗日剧。

主要讲述六个女兵、一个男伤员和一群保育院的孩子,在日军大扫蕩的重重封锁线面前,他们踏上了前途未卜的转移之旅。

基本介绍

  • 集数:38集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年代、战争
  • 首播时间:2013年8月6日 央视一套
  • 导演:钱晓鸿、赵艺然
  • 编剧:卞智弘、吴欢静
  • 主演:沈傲君,丁海峰,倪虹洁,张明健,徐黄丽
  • 中文名:穿越烽火线
  • 其它译名:战火摇篮
  • 出品时间:2013年
  • 出品公司:中央电视台、山东影视传媒集团
  • 总出品人:罗明
  • 总监製:张子扬等
  • 总製片人:周亚平等

角色演员介绍

  •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王维若
    演员:沈傲君
    保育院院长,大户人家出身,师範毕业,对同事和孩子偏于严厉,但“外冷内热”。她亲人死于日军轰炸,唯一的弟弟也在逃亡中失散,和她一起投奔延安的男友神秘失蹤――这两件事是她心中最大的痛,所以她从不谈及个人感情。
  •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赵大鲁
    演员:丁海峰
    营长,与王维若常常在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和教育理念上各执己见,但在危险和困难面前却是思想一致。
  •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一枝花
    演员:倪虹洁
    保育院女战士,一直想当文艺兵,可被分到了保育院,心里很不服气,并且性格活泼的她和严肃的王院长互相看不顺眼,但在大战当前,两人还是携手一同保卫孩子们。
  •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魏永刚
    演员:张明健
    王维若昔日的恋人,身份神秘的国民党军官,被大家认为是“叛徒”,可能是八路派出的卧底。
资料来自:

幕后花絮

  1. 探班当天,正值全国大降温,剧组A组拍摄场地选在平邑县一座深山林场,较高的海拔让温度更低。
  2. 虽然倪虹洁和沈傲君剧中有矛盾,但在片场,她们俩和十几个孩子的关係都特别好。沈傲君的孩子目前两岁远在北京,靠微信、视频联繫。“这部戏拍摄地偏僻,也不容易回北京,之所以接拍就是因为剧本好。
  3. ”沈傲君还曾在片场为小演员做朱古力蛋糕,而孩子们在休息时也一直围着她。孩子也已7岁的丁海峰在片中饰演男主角赵大鲁,他表示,即使为了拍戏刻意和小演员保持距离,但时间长了还是很容易和他们有感情。
  4. 在本剧的收官之处,胖婶赵珈琪饰演)原本是安排去给一枝花倪虹洁饰演)採药,一枝花已经牺牲了,自责不已的胖婶疯了一样扑向墓地,嚎啕大哭,哭诉着战友的离去。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与一般抗战剧不同,战争只是《穿越烽火线》的背景,而不是重点要表现的内容,重点内容是抗战背景下如何保护这群孩子,在这个问题面前,不仅八路军,包括国民党军队、普通百姓甚至部分汉奸,都面临抉择。“让孩子远离战争”是编剧吴欢静写作该剧的原则,“孩子不能碰枪,不能和敌人斗智斗勇,更不能杀人,如何面对死亡也应该慎重表现”。
除了不同的战争描述,如何教育孩子也成了该剧的一大主题。在剧中,沈傲君饰演的保育院院长王维若和丁海峰饰演的士兵赵大鲁见面就掐,王院长希望儘可能保护孩子,让孩子远离战争,她绝不允许保育院中出现小英雄,而士兵赵大鲁则鼓励男孩子表现自己的血性和机智。编剧吴欢静表示,王维若的反思其实正是现实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母亲希望儘可能提供保护,父亲则希望更多的磨砺让孩子勇敢坚强,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双方的妥协和争吵,但仔细回想,这种冲突其实就是我们不断校正孩子教育的过程。”

拍摄过程

“这是一部试图以全新的角度营造的充满童话色彩的别样抗战情感正剧,反思战争的同时也深层解析人性。”而该剧的主创团队在戏里戏外也同样亲如一家,时刻上演温情戏码。在拍摄间隙,正值宋晓英老师的生日。剧组在其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她製造了一个巨大的生日惊喜。宋晓英在回忆这段庆生画面时称温暖如昨。当沈傲君与孩子们捧着生日蛋糕和鲜花出现在宋晓英面前的时候,惊喜与感动已经在瞬间充满了她的心。“我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生日惊喜,我们拍这个戏的时候是在山里,条件很艰苦的,战争戏更加如此,大家非常用心的为我庆祝生日,我非常感动。”
因为剧情需要,出演该剧的小演员多达十五个,为了维持好片场的秩序,确保拍摄的有序进行,宋晓英也就成了片场的孩子王。“这些孩子很可爱也很难控制,在片场要帮助导演控制他们才能正常拍摄。拍这个戏的时候是冬天,跨年的时候已经非常冷了,孩子们都很辛苦,很不容易。”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时间(播出时间)时间段
中央电视台八套(CCTV电视剧)
2013年08月06日
黄金时间
中央电视台一套(CCTV综合)
2013年08月17日
黄金时间

剧集评价

重故事而轻人物、重情节而轻细节、重表层叙事而轻思想深度、重讲述内容而轻表达方式,是不少电视剧创作止步于较低水準难有超越的原因之一。电视剧《穿越烽火线》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编创在剧本创作和视听呈现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透过战争挖掘人性中的正能量,以温暖的情怀关注战争中的人性美。
作品採用段落式设计,7个主体段落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关係。每个段落都围绕重点人物展开,比如在遭遇国民党军队段落,围绕护送保育院的负伤神枪手赵大鲁和国军团长郑秉臣的血仇展开故事,内容紧凑,情节转折点多。在日寇进逼的环境下,在民族大义面前,赵大鲁和郑秉臣艰难地完成了对个人恩仇、党派之争的超越,演绎了一曲荡气迴肠的英雄颂歌。又如沂城故事段落,以女主人公王维若和化名魏永刚潜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郭家顺的昔日恋情为背景,展开了一场生死营救的故事,丰富的情节紧紧围绕王维若、魏永刚及其未婚妻马新曼、马司令等人物展开,完成故事叙述的同时也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建构。剧作的分段结构设计别具匠心,有利于段落内部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更有利于在相对合适的篇幅里聚焦重点人物、编织人物关係,达到塑造人物、推进情节、渲染艺术效果的目的。
在人物塑造方面,《穿越烽火线》不仅描绘了战争环境中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进行了人生哲理的思辨。无论是对保育员李桂英怀揣“老师”理想的细腻表现,还是对胖婶为了保证其他孩子吃饱而长期饿着自己儿子的描绘,乃至吕医生让孩子经历风雨才能获得成长的见解,王维若和赵大鲁关于“粗神经”的辩论,这些人物塑造上的亮点,都带给观众以心灵的触动。后期剪辑还注意在动作的进程中插入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如一枝花去找秃三炮,抓起自己的花书包就走,一系列的动作中,插进了一个花书包的特写,强化了人物情绪,丰富了表现力:既符合剧作氛围的要求,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符合人物的身份。
整部剧的叙事节奏比较紧凑,即便是抒情段落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比如,大敌当前,赵大鲁被国军团长郑秉臣扣住,被放走的保育院孩子们轮流唱着“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声音稚拙,与赵大鲁和郑秉臣当前的处境平行剪辑,紧紧扣住了情节气氛,形成了鲜明衬托,升华出悲壮的民族情感。 (人民日报·邢戈评价)
电视剧《穿越烽火线》严格意义上讲也算是一部儿童题材的抗战大戏。不同的是,该剧选择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展现这段故事,以情节与情感并重的方式呈现给了观众一部与众不同的温情抗战剧。这样一个温情的基调,也给了任泽巍很大的创作空间。(搜狐娱乐评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穿越烽火线(2013年钱晓鸿导演电视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