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恆庆
童恆庆,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数理统计学博士,计算数学、计算机套用技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基础数学、计算机套用技术、流体力学等的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 童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6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3项,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检索,40余篇被EI检索。出版了学术着作《经济回归模型及计算》、《理论计量经济学》与电子出版物《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软体DASC》(科学出版社)、《Developing Econometrics》(Wiley, 2011),两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童恆庆
- 出生日期:1947年09月
- 职业:教授、博导
- 代表作品:激励心理学—人类前进的推动器,理论计量经济学等
- 学位:学士,博士,硕士
- 主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经济数学等
人物简介
姓名:童恆庆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导
出生年月:1947.09
个人履历
1978-1982 武汉建材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3-1985 武汉工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5-1997 上海财经大学学习,获数理统计博士学位。
主持科研项目
地方项目
1、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虚假统计数据校验识别系统的研製》,1999.1—2002,为课题负责人。批准号:982P2003。已结题。
2、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投入产出表的实时编制技术与实证研究》,2001.1—2004.7,为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2001P2603。已结题。
3、湖北省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湖北省人口经济结构的综合比较分析》,2002-2004,为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2002AA401C56。已结题。
4、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分析系统》,2006.5-2008.5,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2006-352。已结题。
5、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项目“经济金融运行监测、预警、预测系统”,2005.6-2006.6,已结题。
6、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科研项目“中国人民银行X12项目图像模组”,2005-2006,已结题。
国家级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研究项目《计算统计若干算法的研究》,1993.1—1995.12,为课题负责人。批准号:19271060,已结题。
2、全国统计科研项目《经济指标的统计模型校验》,1997.7—1998.12,为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98005,已结题,项目评定为优秀。
3、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虚假统计数据校验识别系统的研製》,1999.7—2002,为课题负责人。批准号:99027(拨款编号K99-10-27)。已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研究项目《随机前沿面模型的统计分析》,1998.1—2000.12,为课题负责人。批准号:19771064,已结题。
5、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面向网路与资料库的数据分析计算软体》,2002.5-2004.5,为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02C26 21420 0218。已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消费心理分析中的顾客满意指数模型计算问题》,2006-2008,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30570611。已结题。
7、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R&D投入贡献率的测算与最佳化研究》,2007-2008,项目批准号:为课题负责人。2006GXS2D085。 已结题。
8、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分析系统》,2006.4-2008.12,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 07C26 21421 0684。已结题。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基于多维矩阵的智慧型计算相关研究》,2008.1-2010.12,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F020305。已结题。
10、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CSI测评与商务智慧型数据挖掘的CRM系统》,2008.9-2010.9,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 09C26 21420 1889。已结题。
11、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回报率的评价与相关政策研究》,2009-2010,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2009GXS1D012。已结题。
12、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语义挖掘的网路舆情监测分析系统》,2009.11-2011.11,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 10C26 21421 2230。已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效应分析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2013.1-2016.12,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8127 1513。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下社会群体心理与行为变化规律和机制》,2014.1-2016.12,为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9132 4201。
主要研究成果
1、解决了一些统计模型的大样本理论问题,如多参数指数族经验Bayes估计的收敛速度、方差分量模型参数经验Bayes估计的收敛性,方差分量模型的广义岭估计等,丰富了统计模型的大样本理论。
2、提炼出了一些新的统计模型,如因变数可变而自变数凸约束的评估模型,随机前沿面半参数模型和随机前沿面方差分量模型等,丰富了统计建模的理论。
3、推导出一些新分布和正交多项式,如负指数矩估计等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齿轮寿命分布(自由行程分布),在全空间连续和可导的正交多项式等,丰富了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
4、提出了一些新的统计算法,如提出了求解评估模型的凸集间的互动投影算法、路径分析的偏最小二乘的最佳叠代初值算法等,丰富了统计计算和数值计算的理论和实践。
5、解决了统计计算编程实现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套用堆叠技术解决了二叉树分析和函式式的编程后输入问题;提出了虚拟软体狗加密方法,为统计计算的广泛套用奠定了基础。
主讲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经济数学,线性代数,机率论与数理统计,複变函数,算法语言,随机过程,套用统计(研究生),高等数理统计学(研究生),统计计算(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生)。
出版着作
[1]童恆庆,经济回归模型及计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0万字,独着)(ISBN 7-5352-2053-3/C.42)
[2]童恆庆,统计计算软体(TJ),(电子出版物),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ISBN 7-900605-58-4)
[3]童恆庆等,机率论与数理统计,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1万字,合编)(ISBN 7-5629-1625-X/O.70)
[4] 童恆庆,理论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5。ISBN 7-03-015735-4
[5] 童恆庆,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软体,科学出版社,2005。ISBN 7-900185-47-X/O.10
[6] 彭四平,童恆庆,激励心理学—人类前进的推动器,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ISBN 7-216-04904-7/C.206)
[7] Hengqing Tong, T.Krishna Kumar, Yangxin Huang, Developing Econometric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2011年11月18日正式发行。(ISBN 978-0-470-68177-0)该书可以在网页搜到,世界着名的统计学家C.R.Rao为该书题写了序言。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合计15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20篇,EI检索40篇。
[1]童恆庆,线性模型回归係数经验Bayes估计的收敛速度,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7),9(3),269-278。
[2]童恆庆,线性模型回归係数与误差方差联立经验Bayesian估计的收敛速度,套用机率统计,(1990),6(3),242-248。
[3]童恆庆,多元密度核估计的连续性、光滑性与收敛性,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0),12 (2),89-96。
[4]童恆庆等,密度的求导插值估计,套用数学,1990,3(3),107-110。
[5]童恆庆,正态线性模型回归係数经验Bayes估计的计算与分析,数理统计与套用机率,(1991),6(2),219-222。
[6]童恆庆,分段Weibull分布的参数估计,数理统计与套用机率,(1991),6(4),448-455。
[7]童恆庆等,齿轮磨损过程的使用寿命的统计分析,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2,14(4),6-61。
[8]童恆庆等,统计量的机率分布函式表的M-C算法,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3,15(4),20-25。
[9]童恆庆,Evaluation model and its iterative algorithm by alternating projec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1993,18(8),55-60。(SCI检索)
[10]童恆庆,Gear wear life model by noise property and its statistical inference,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1994,20(7),13-18。(SCI检索)
[11]童恆庆,Modelling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a protei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1994,20(9),45-50。(SCI检索)
[12]童恆庆,方差分量模型参数的广义岭估计,套用数学学报,1995,18(3),453-460。
[13]童恆庆,理想区分及区分度计算公式,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8,81-84。
[14]童恆庆,储存问题异常点识别与变点分析,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17(4),87-90。
[15]童恆庆,产业结构的最优调整方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12(5),29-34。
[16]童恆庆,Convergence rates for empirical Bayes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in multiparameter exponential families,Commu.in Statist.,1996,25(5),1089 –1098。(SCI检索)
[17]童恆庆,Convergence rates for empirical Bayes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Commu.in Statist.,1996,25(6),1325-1334。(SCI检索)
[18]童恆庆,随机前沿面模型的统计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3(8),36-39。
[19]童恆庆,使用正交多项式核的密度导数估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6,21(3),302-305。
[20]童恆庆,线性模型的降维计算与病态分离,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套用,1997,18(4),241-245。
[21]童恆庆,The generalized ridge estimate of parameters in variance component model,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2002,31(1),119-128。(SCI检索)
[22] 高飞,童恆庆Gao F., Tong H. Q., Computing Two Linchpins of Topological Degree by a Novel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vol.5, No.3:335-350. 2005. (SCI检索)
[23] 高飞,童恆庆,基于改进粒子群最佳化算法的混沌系统参数估计方法,物理学报,2006年2期,pp.577-582(SCI核心版检索)。
[24] 高飞,童恆庆,Gao F., Tong H. Q., Control a Novel Discrete Chaotic System throug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Dalian, China, 2006.6, Volume: 1, On page(s): 3330-3334. (SCI检索).
[25] 高飞,童恆庆Gao F., Tong H. Q.,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racing Periodic Orbits and controlling chaos,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6.6, Wuxi, China (SCI检索).
[26] 高飞,童恆庆Gao F., Tong H. Q.,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n Efficient Method in Optimal PID Tuning and on--line Tuning,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6.6, Wuxi, China (SCI检索).
[27] 高飞,童恆庆,一类求解方程根的改进粒子群最佳化算法,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5期, pp.260-300
[28]高飞,童恆庆,一类推广的差异演化算法及其套用,武汉大学学报,2006, 52(5), pp.547-551
[29]高飞,童恆庆,基于改进粒子群最佳化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 28, No. 5,2006, pp.775-778.
[30] 童恆庆,邓艳芳,李自玲, Optimality of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of Prior Distribution in Bayes Network,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tⅠ660~669, October,2006 (EI核心版及SCI检索), ISBN: 978-3-540-46479-2.
[31] 童恆庆,熊丽,彭慧, Self-organized Path Constraint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t I, pp. 457~466, October,2006,(EI核心版及SCI检索)
[32] 高飞,童恆庆, A Novel Unit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Scheme,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t Ⅲ, pp. 772~780, October,2006,ISBN: 978-3-540-46484-6 (EI核心版及SCI检索)
[33] 王传美,童恆庆,Chuanmei Wang, Hengqing Tong, Best iterative initial values for PLS in a CSI model,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Volume 46, Issues 3-4, August 2007, Pages 439-444.(SCI)
[34] 田志康,赵旭杰,童恆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中国软科学,2008,(6)pp.34-39.
[35] Gao F., Li Z. Q., Tong H. Q. Parameters Estimation On-line for Lorenz System by A Novel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hinese Physics (ISI Impact Factor: 2.103 ) ,2008 17(4):1196-1201.(SCI检索)
[36] 高飞(Fei Gao), Ju-Jang Lee, Zhuoqiu Li, 童恆庆(Hengqing Tong), and Xiaohong Lü.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chaotic system with initial random noises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2(2): 1286-1291. (SCI检索,ISI Impact Factor: 3.315)
[37] 高飞(Fei Gao), Hongrui Gao, Zhuoqiu Li, 童恆庆(Hengqing Tong), and Ju-Jang Lee. Detecting unstable periodic orbits of nonlinear mappings by a novel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on-lyapunov way.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09, 42(4):2450-2463. (SCI检索,ISI Impact Factor: 3.315)
[38] 童乔凌, 刘天桢, 童恆庆. 结构方程模型的约束最小二乘解与确定性算法.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套用, 2009, 30(3):170-180.
[39] Qiaoling Tong, Xuecheng Zou, Chuanmei Wang, Hengqing Tong. A definite linear algorithm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10, 52(5-6): 744-751. (SCI)
[40] Qiaoling Tong, Xuecheng Zou, Qian Ding, Tianzhen Liu, Hengqing Tong. Latent Regression with Constrained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in Summary Index Model.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2012, SCI杂誌, 已录用,已签着作权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