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端州(中国古代行政区)

端州(中国古代行政区)

端州,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辖区最大地域约相当于现广东省肇庆市、云浮市大部。

秦朝前,境域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境域隶南海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境域所设的广信、高要、端溪、封阳等县隶属苍梧郡。
南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九月,高要县升为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隋时废郡置州。开皇九年(589年)置端州,高要废郡改为县,端州辖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7县。开皇十年,改成州为封州;开皇十八年,改梁信县为封川县。大业三年(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置州,信安郡复称端州,辖高要、平兴2县。属岭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至德三年(758年)废高要郡,复置端州,仍以高要为治所。
五代十国时期,境域属南汉,端州辖高要县、平兴县2县。
宋代,境域属广南东路。开宝五年(972年),废平兴县入高要县;废康、泷、勤等州置端溪(并晋康、悦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庆县)、泷水2县,端州辖高要、端溪、泷水3县。熙宁六年(1073年)端溪县从端州分出,复置康州;原属广州之四会县划入端州,端州辖高要、四会2县。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政和三年兴庆军升为兴庆府。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兴庆府易名肇庆府,辖高要、四会2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端州(中国古代行政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