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傲江湖(金庸长篇武侠小说)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作者没有设定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出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笑傲江湖
- 创作年代:1960年代
- 作品出处:《明报》
-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 作者:金庸
- 题材:武侠小说
情节梗概
《笑傲江湖》全书共四十章,其主要情节概括如下:
福建林远图以七十二路辟邪剑法称雄武林,创立福威镖局,驰骋江湖。远图死后,子孙无能,四方豪杰觊觎辟邪剑谱,纷至沓来。总镖头林震南一门被青城派屠戮殆尽。遗孤林平之拜投华山派掌门君子剑岳不群门下,一心学艺报仇。
华山派长徒令狐沖自幼失怙,与岳不群独女岳灵珊青梅竹马,情好甚笃。平之入门,灵珊乃移情于林。令狐失恋,又因豪放不羁,违反门规,被罚思过崖面壁一载,无意间得窥崖后暗洞中石刻,尽悉五岳剑派剑术秘诀,后蒙华山剑宗前辈——隐士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从此剑术通神。
其时武林之中,既有正邪之判,复存门户之别,少林、武当、青城、五岳自诩正教与魔教(日月神教)冤冤相报,誓不两立。五岳剑派名虽一体,实存芥蒂。嵩山掌门左冷禅野心勃勃,意欲吞併五岳,称霸江湖,自恃盟主身份,凌驾四岳掌门,挑拨华山剑宗争夺掌门之位,岳不群原属气宗,剑、气二宗素不相和,不群率本门弟子外出避祸,遭左道之士埋伏,俱被擒获。赖令狐沖以独孤剑法刺瞎对方十五人双目,化险为夷,然岳不群从此见疑于令狐沖。
先是令狐因行侠仗义,捨身救人,身负重伤,旋经江湖怪人“桃谷六仙”滥施救冶,伤势益重。及岳不群等至洛阳与林平之外祖王元霸家,令狐沖因怀有笑傲江湖曲谱复见疑于元霸父子,以为曲谱即林家祖传之“辟邪剑谱”。因曲谱深奥难解,令狐亦百口难辩,乃质诸洛阳隐士绿竹翁,并因而结识绿竹之姑,鉴定确係曲谱,释众之疑。绿竹之姑同情令狐遭遇,授以琴曲《清心普善咒》,助其疗伤,令狐于失恋遭嫉之余,得人眷顾,甚感欣慰,临去依依不捨,然始终未睹其面,离洛赴闽,一路之上,江湖左道帮派,踵武相接,馈赠奇珍秘药,来助令狐疗伤。口称令狐公子,礼敬有加,唯置岳不群于不顾。后于五霸冈聚众数千,掳劫名医,为令狐诊治。令狐既不明所以,岳不群更猜忌重重,终弃之而去。群豪至晚皆散,令狐独处冈上,落拓无依,百无聊赖。忽闻琴声出于草舍,知绿竹之姑亦在冈上,心下窃喜。问答之际,少林派辛国梁等上冈搜查魔教余党,令狐力阻辛等入草棚凌欺绿竹之姑,再受重创。与姑下冈避难,辛国梁等复来寻仇,绿竹之姑力杀四人,亦受重伤。令狐负之落荒而走,及涧水倒映其面,始知绿竹之姑竟为妙龄少女,该女羞赦不胜,自称盈盈。经此变故,二人互生情愫,然令狐以其行事怪异,颇存疑惑。
一日,令狐伤重昏厥,及醒已身处少林寺中,方证方丈许以上乘内功“易筋经”救其性命,然须改投少林门下。令狐不肯背师,方证乃出岳不群手书相示,内云因令狐结交左道,已将其逐出门墙,武林正派人人得而诛之。令狐睹此,万念俱灰,觉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处,一股倔强之气油然而生,乃婉辞方证,惨然离去,途遇一白衣老者力敌正邪二教数百人,凛然不惧。令狐心中钦仰,拔剑相助,脱困之后,遂成生死之交。老者名叫向问天,为人豪爽洒脱,闻令狐身患不治之疾,乃引其赴杭州梅庄,允荐一人医治,令狐悉遵向问天安排,二人先谒“江南四友”,向问天投其所好,以琴棋书画珍品诱“四友”与令狐比剑赌胜,“四友”不敌,然为珍品所诱,遂引令狐由地道入一囚室,使被囚之人与令狐赌斗,其人长身黑髯,武功超卓,虽不能胜令狐独孤九剑,然振膈一呼,令狐当即昏厥。及甦醒,已身陷囚室之中,于其间始末因由,懵无所知,无意中发现身下石板刻有内功口诀,乃照之修习,一月后,竟觉伤病爽然若失,旋以李代桃僵之法,赚得“四友之一”黑白子入室,换其衣帽逃出。值向问天并先前被囚之黑髯大汉前来救援,制服“四友”。乃知被囚之人竟原魔教教主任我行,向为其属下左使,因东方不败篡夺教主之位,囚任我行于梅庄,令“四友”看守,向不满东方诛除异己,乃穷十二年之力,探得任我行被囚之所,方欲施救,为东方发现,四出追捕,得与令狐邂逅。令狐所习之内功口诀,即任我行独创能于打斗之际吸人内力之“吸星大法”,其法世间传人仅令狐沖而已。然任我行云吸星大法后患无穷,劝令狐沖入教,方能授其化解之法,令狐不为要挟所动,谢绝而去。
令狐沖独行仙霞岭,乔装泉州参将吴天德,恰逢恆山弟子遇魔教埋伏,乃拔剑相助,击退强敌。后于廿八铺救出被魔教掳劫之恆山女尼,领队师太定静苦战力竭而亡。遗言嘱令狐护送门下弟子赴福建水月庵。令狐遵嘱将群尼安顿,即往福威镖局寻师,见岳灵珊与林平之于镖局查找辟邪剑谱,被蒙面二人点倒,二人寻出一红色袈裟,逾墙而出。令狐寻蹤追赶,杀死二人,夺回袈裟,因上有字迹,意必为辟邪剑谱,急欲呈送岳不群,终以负伤昏倒于镖局门外。及甦醒,得见师父母及同门兄弟,大慰情怀,然袈裟已不见,遂被不群诬指其偷窃辟邪剑谱,刺伤林平之,杀死师弟英白罗,令狐力白其冤,不获谅解。几死于不群掌下,赖师母佑护,逃离镖局。
值恆山群尼接掌门定闲信鸽传书告急,令狐乃率众前往铸剑谷驰援,救出定闲、定逸,二人皆已负伤,审讯俘虏,始知恆山弟子屡次中伏及定静死难,皆嵩山派伪装魔教所为,盖欲迫胁恆山派听其驱使,进而吞併华山、衡山、泰山三派。阴谋既败露,令狐乃护送恆山群尼乘舟返回北岳。归途舟次夏口,令狐登岸饮酒,遇衡山掌门莫大先生。莫告以盈盈乃魔教教主任我行之女,当日为救令狐之伤,只身背负令狐入少林寺,甘愿捨身乞方证大师以“易筋经”救令狐之命,至今幽囚寺中,言下颇责令狐负义。令狐闻此如大梦初觉,始知当日群豪请医送药皆受任盈盈指使,发誓救其出寺,以报再生之恩。即让莫大护送恆山群尼,只身奔赴少林。江湖左道帮派,亦结队赴少林营救盈盈。为使双方免于流血,定闲、定逸自告奋勇,前往少林说项,乞方证释放盈盈,双方罢战,令狐率群豪继至少林,然寺内已空,仅定闲、定逸在内,定逸已死,定闲亦受人暗算奄奄垂毙,遗言请令狐接掌恆山门户,旋即逝去。令狐发誓报仇。
少林寺已被正教各派围困,令狐率众几番冲突,不能突围。幸由“桃谷六仙”发现寺中地道,群豪得以脱困。令狐辞别大众,再入少林,窥见任我行父女及向问天与正教各派掌门,正唇枪舌剑,争执不下。方证欲消饵仇恨,劝任我行等皈依佛门,武当沖虚道长则提出比武以决三人去留。众可其议,乃由方证、左冷禅、沖虚出手。任我行狡智先胜方证,后中左冷禅暗算,负于左。而令狐早已被任发现,任我行使其与沖虚比剑,沖虚自认不敌。方证乃如约放任等下山,而岳不群忽邀令狐较量,令狐不忍伤师,只守不攻,岳则明知不敌,仍纠缠不休,甚而以当日令狐与灵珊自创之“沖灵剑法”乱其心神,令狐终以救盈盈心切,误伤岳不群。四人出寺,任我行再诱令狐加盟魔教,且愿将盈盈许配,令狐以其有要挟之意,断然拒绝。径赴恆山践其诺言,接任掌门,盈盈因恆山一派尽皆女弟子,恐有损令狐声誉,亲率大批江湖豪士投于恆山门下。方证、沖虚推重令狐为人,亦来祝贺,并与其计议抵制左冷禅称霸武林之策。东方不败遣部下偷袭悬空寺,包围方证等三人,任盈盈解救,制伏魔教群敌。
令狐与盈盈辞出,会同任我行、向问天乔装入魔教总坛——黑木崖,杀死东方不败,任我行乃得重登教主之位。令狐不满任我行威福自用,不辞而别。值左冷禅举行五岳并派大会,令狐率恆山弟子齐赴嵩山,左事先策划周密,挑动泰山派内讧,诛除掌门天门道人,自认已稳坐五岳派掌门之位。盈盈乔装混入恆山人群,以传音之术唆使“桃谷六仙”搅乱会场,议定比剑以定掌门。岳不群则使灵珊出场,分别以诸派剑法力胜泰山玉玑子、玉磐子、及衡山掌门莫大先生。时灵珊已与林平之成婚,令狐见灵珊忽忽不乐,乃登场以“沖灵剑法”与之对舞,终至于自伤。而岳不群突然发难,以如鬼如魅之辟邪剑法刺瞎左冷禅双目,夺得五岳派掌门。群雄散讫,令狐沖与盈盈相聚,二人几经生死患难,终成知心情侣。
广州花城初版

下山途中,二人目睹林平之夫妇口角及平之以辟邪剑法屠戮青城派弟子之残酷,不解林平之何以亦能习练辟邪剑法,因尾随其后,复亲聆平之述说岳不群如何诱其入门,如何以女儿为钓饵,如何攫取剑谱嫁祸令狐沖,如何杀死英白罗,砍伤平之以灭口,如何自宫练剑掩人耳目种种阴谋险恶,令狐得知,始恍然大悟。继知平之以偶然之机缘得见辟邪剑谱并自宫习剑以图报复之始未嗣后。平之因双目已盲,欲投左冷禅,为明心迹,刺死岳灵珊,令狐与盈盈安葬灵珊。
岳不群以华山思过崖洞内石刻武功秘诀诱引诸派高手入观,旋用巨石封洞,欲尽诛异己,令狐与盈盈亦陷洞中,颇历兇险,几遭岳不群毒手,赖恆山女尼仪琳刺死岳不群,始得脱困。任我行倾巢来攻,欲称霸五岳,胁迫令狐入教,令狐凛然不屈。五岳剑派以自相残杀,纷纷零落。任我行终因心力交瘁而亡。令狐与盈盈终成眷属,正邪双方亦因此化干戈为玉帛。
作品目录
01.灭门 | 02.聆秘 | 03.救难 | 04.坐斗 |
05.治伤 | 06.洗手 | 07.授谱 | 08.面壁 |
09.邀客 | 10.传剑 | 11.聚气 | 12.围攻 |
13.学琴 | 14.论杯 | 15.灌药 | 16.注血 |
17.倾心 | 18.联手 | 19.打赌 | 20.探狱 |
21.囚居 | 22.脱困 | 23.伏击 | 24.蒙冤 |
25.闻讯 | 26.围寺 | 27.三战 | 28.积雪 |
29.掌门 | 30.密议 | 31.绣花 | 32.并派 |
33.比剑 | 34.夺帅 | 35.复仇 | 36.伤逝 |
37.迫娶 | 38.聚歼 | 39.拒盟 | 40.曲谐 |
创作背景
《笑傲江湖》自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连载于《明报》。“笑傲江湖”语出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渔夫的“西江月”词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笑傲江湖》的写作从1967年开始。当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正在高潮。“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开始,1966年、1967年、1968年这三年是高潮期。或者根据一部分学者的看法,这三年是“真正的文革”。中共九大以后,其实已经和前面很不一样,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文革不仅在中国大陆进行,也波及到香港。持右派立场的《明报》受到左派的围攻,而金庸本人一直就关心着天下大事,关注着中国的政治风云,所以他把当时对“文革”的思考,自觉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其实与此同时,金庸每天写的社评,本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评论着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他对“文革”中政治局势的判断每每都是出人意表,结果也被证明具有很高的準确性。
此书是在“文革”时期写的,但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影射文学”,而是受“文革”启发,以生动的艺术画面浓缩了一部中国政治斗争史。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令狐沖
华山派大弟子。由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抚养长大,传授武功,后一度任恆山派掌门。生性放蕩不羁,爽朗豁达,豪迈潇洒,不拘小节,喜欢乱开玩笑,却有高度的忠义心,天生侠义心肠,并且深情不移。钟情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岳灵珊,后因缘际会结识并爱上了“老婆婆”任盈盈,至此成为灵魂伴侣,最终与其结为夫妻,退隐江湖。
令狐沖爱说笑话,那是他内心不将任何事情看得严重的表现。在令狐沖这样性格的人看来,天下无不可拿来说笑之事,天塌下来,也可以当被子盖。这是岳不群骂令狐沖的话。令狐沖是一个什幺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根本没有什幺事是正经的,说话又何必正经。这种想法,世人目之为轻佻,其实是最看得开的想法。岳不群始终认为令狐沖“狡猾”,令狐沖固然花样百出,但样样是真。
倪匡评《笑傲江湖》主角令狐沖狐沖性格的最可爱处是在于不羁,名门正派的戒律,能使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约束,但是在行为上,他却处处在突破这种约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他的真性情。他不执着,不在乎,潇洒浪漫之处,在金庸笔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称第一。他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乔峰多了几分潇洒。金庸认为“令狐沖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
任盈盈
日月神教圣姑。日月神教前教主任我行独女,东方不败夺权后尊为“圣姑”,隐居洛阳,后嫁令狐沖为妻。
任盈盈出身邪派,身份尊贵,然而这位集权利与美貌于一生的女子,却不失少女的纯真。她率性天真。虽然是日月神教的圣姑却一个人到洛阳绿竹巷隐居。层层丛丛的绿竹林,半隐于其中的竹楼,涓涓流水;优雅的琴音,连岳灵珊的母亲都讚叹“是个会享福的人”。然而任盈盈的纯真中依然带着几分邪气。在令狐沖认为她是位老婆婆时,她不加更正,以后更因此事生出许多笑语。在五霸岗她让令狐沖带她走,但不许令狐沖回头看,甚至连一片衣角也不许看。后来将毒药三尸脑神丹强餵给多次构陷令狐沖的岳不群,将杀死六猴儿、间接害死岳灵珊的的劳得诺和两只马猴锁在一起。
任盈盈高傲任性,目空一切,言行之间透出一个失去父母护持的自尊与自保。她是一位年轻气盛的小姐,任何东西都进不的她的眼,所有人都只有讨好她的份。她身处高位却不迷恋权位,还腼腆害羞。东方不败把黑木崖搞得乱七八糟,她便跑到洛阳隐居。她爱上令狐沖却不许别人提。
岳灵珊
华山派掌门人岳不群和女侠宁中则的独女,与令狐沖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后嫁于师弟林平之为妻,被林平之所杀。
岳灵珊的一生是短暂而绮丽的,她对爱情有着浓丽的描绘与憧憬,她嚮往纯洁美丽和平和简洁的爱情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她给自己未来的丈夫描了像,要和父亲一样,沉稳、端庄、严肃、沉默寡言、身形端正,符合一个君子做事风範。她曾经崇拜过自己的师兄。可惜令狐沖与她理想中的丈夫相差甚远。于是林平之成了她的丈夫的不二人选。她认为林平之可以带给她採茶民歌中那种生活。可是她婚后生活一直不如意,林平之非但无法给她那种生活,还亲手毁灭她,同时破灭了她的爱情梦。在遭青城派围攻她时,林平之弃她不顾,她也决意离他而去,但在他瞎眼之后却甘愿留下照顾他。面对她深爱的林平之,她是不愿相信林平之的背叛有欺骗。至死她都深深记挂着林平之,记着採茶民歌那安宁和平的感情。
林平之
福州福威镖局少主,林震南独子,后改投华山派岳不群门下,娶岳灵珊为妻,被木高峰毒液所伤而失明,又投入左冷禅麾下,最后被囚禁于杭州西湖底之梅庄密室。
林平之生在富庶的商人家庭,自幼被万千宠爱,不识人间险恶,武功不高却任侠好义,纯净高傲,至美至孝。因为祖传《辟邪剑谱》遭武林中人觊觎而被灭门,血海深仇加身、被迫踏入江湖,在颠沛流离中得遇“仙人”,却被连番利用谋害,终于发现自己竟是腥风血雨的江湖里人人想要掠夺的“物品”,唯一的依靠是一门灭绝人性的武功,在无止境的厄运洪流中,逆流而上的林平之也逐渐为险恶残酷的江湖所沾染,走向另一毁灭性的极端,杀伐残酷,狠辣绝决。因为无情地杀害深爱自己的女子,最终走上主角的对立面。
其他人物
史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头,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郑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头,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白二:福州福威镖局趟子手,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陈七:福州福威镖局趟子手,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老蔡:福州城郊酒馆店主。
劳德诺:“萨老头”,嵩山派左冷禅派往华山派之卧底,拜在岳不群门下。
余人彦:四川青城派掌门、松风观观主余沧海幼子,被林平之所杀。
贾人达:青城派余沧海弟子,被林平之以马蹄踏死。
林震南:福州福威镖局第三代传人,林平之父亲,被余沧海、木高峰虐待致死。
余沧海:四川青城派掌门,余人彦之父,因觊觎林家之《辟邪剑谱》,复为杀子之仇,将福威镖局灭门,被林平之所杀。
王夫人:林震南之妻,林平之母亲,触柱殉夫。
祝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头,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崔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季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王元霸:“金刀无敌”,洛阳金刀门掌门,王夫人之父,林平之外祖父。
富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钱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吴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高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褚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黄先生:福州福威镖局帐房。
林福:福州福威镖局男僕,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狄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
华师傅:福州福威镖局厨子,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霍镖头:福州福威镖局镖师,被林震南剖尸验伤,死于青城派摧心掌。
刘镖头:福威镖局浙江杭州分局主持人。
易镖头:福威镖局江西南昌分局主持人。
方人智:青城派余沧海弟子,被林平之刺中眉心而死。
皮师哥:青城派,消灭福威镖局江西南昌分局。
吉人通:青城派,消灭福威镖局湖南长沙分局。
申人俊:青城派,消灭福威镖局湖南长沙分局。
刘正风:衡山派“刘三爷”,酷爱音律,擅长吹箫,因结交日月神教曲洋而金盆洗手,与之合作《笑傲江湖》之曲,被丁勉、陆柏掌力震伤,与曲洋自绝经脉而死。
蒋师哥:青城派,消灭福威镖局广东广州分局。
马师哥:青城派,消灭福威镖局浙江杭州分局。
莫大:衡山派掌门“潇湘夜雨”,擅拉胡琴,使一柄薄剑。
彭大哥:衡山城某茶馆茶客,花白鬍子。
王二叔:衡山城某茶馆茶客。
梁发:华山派岳不群三弟子,药王庙中被黑衣人斩首。
施戴子:华山派岳不群四弟子。
高根明:华山派岳不群五弟子。
陆大有:华山派岳不群六弟子“陆猴儿”,与令狐沖交情深厚,被劳德诺所杀。
岳不群:华山派掌门“君子剑”,宁中则师兄兼丈夫,岳灵珊之父,诬陷令狐沖《辟邪剑谱》,实为自己暗中盗去习练,后于嵩山封禅台打败左冷禅,当上五岳剑派掌门,被仪琳杀死。
侯人英:青城派余沧海四大弟子“青城四秀”之一。
洪人雄:青城派余沧海四大弟子“青城四秀”之二。
于人豪:青城派余沧海四大弟子“青城四秀”之三,被林平之所杀。
罗人杰:青城派余沧海四大弟子“青城四秀”之四,于衡山城回雁楼头被令狐沖所杀。
长青子:青城派前任掌门,“三峡以西剑法第一”,余沧海师父。
林仲雄:福威镖局林远图养子,林震南之父,林平之祖父。
何三七:浙江雁荡山人,卖馄饨为生。
仪琳:恆山派,定逸弟子,不戒和尚与哑婆婆独女。
仪光:恆山派,仪琳师姊,令狐沖就任掌门前派往华山接应于嫂、仪文者。
田伯光:採花大盗,与令狐沖交情不浅,后拜仪琳为师,号“万里独行”,后号“不可不戒”。
天松道人:泰山派,掌门天门道人师弟,在衡山城回雁楼被田伯光刺伤。
向大年:衡山派刘正风弟子,米为义师兄,被丁勉以银针杀死。
米为义:衡山派刘正风弟子,向大年师弟。
天门道人:泰山派掌门,嵩山封禅台上沖断经脉,与青海一枭同归于尽。
黎人洪:青城派余沧海弟子。
迟百城:泰山派天门道人弟子,于衡山城回雁楼头被田伯光所杀。
定静:恆山派,“恆山三定”之一,定闲、定逸师姊,于福建廿八铺被嵩山派暗算而死。
定闲:恆山派掌门,“恆山三定”之二,定静师妹,定逸师姊,临终命令狐沖执掌恆山派,于少林寺被岳不群以金针所杀。
定逸:恆山派白云庵庵主,“恆山三定”之三,定静、定闲师妹,仪琳师父,于少林寺被岳不群以金针所杀。
闻先生:陕南人,使判官笔。
东方不败:日月神教教主,自宫为练《葵花宝典》,“当世第一高手”,宠信杨莲亭,被任我行和令狐沖长剑贯胸杀死。
木高峰:“塞北明驼”,被林平之杀死。
曲非烟:曲洋孙女,被嵩山派费彬杀死,初版没有死。
不戒和尚:仪琳之父,哑婆婆丈夫。
曲洋:日月神教长老,酷爱音律,擅长弹琴,与刘正风结交,合作《笑傲江湖》之曲,被丁勉、陆柏掌力震伤,与刘正风自绝经脉而死。
费彬:嵩山派,左冷禅四师弟,“嵩山十三太保”之一,“大嵩阳手”,被莫大杀死。
陶钧:华山派,岳不群七弟子。
英白罗:华山派,岳不群八弟子,于福州向阳巷林家祖宅外被岳不群杀死。
宁中则:华山派,岳不群师妹兼妻子,“华山玉女”,岳灵珊之母,以匕首自刺胸口而死。
张金鳌:丐帮副帮主,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夏老拳师:郑州六合门掌门,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铁老老:川鄂三峡神女峰,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潘吼:东海海沙帮帮主,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白克:“神刀”,与卢西思合称“曲江二友”,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卢西思:“神笔”,与白克合称“曲江二友”,刘正风金盆洗手贺客之一。
张大人:推荐刘正风为参将者之一,宣读圣旨。
方千驹:衡山派。
左冷禅:嵩山派掌门,五岳剑派盟主,后被岳不群刺瞎双目,于华山思过崖山洞中被令狐沖重伤后自杀而死。
史登达:“千丈松”,嵩山派左冷禅弟子,于嵩山封禅台上被左冷禅杀死。
刘菁:刘正风之女,被万大平杀死。
万大平:嵩山派,史登达师弟。
刘夫人:刘正风妻子,被狄修杀死。
丁勉:嵩山派左冷禅二师弟,“托塔手”,“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陆柏:“仙鹤手”,嵩山派左冷禅三师弟,“仙鹤手”,“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狄修:嵩山派左冷禅弟子,于嵩山封禅台上被左冷禅杀死。
刘公子:刘正风长子,被狄修杀死。
刘芹:刘正风幼子。
舒奇:华山派岳不群弟子,年纪最幼。
风清扬:华山派剑宗传人,岳不群师叔,授予令狐沖“独孤九剑”。
于老拳师:江西人,满门被日月神教钉在树上而死。
赵登魁:山东济南府龙凤刀掌门,娶儿媳妇宴上被日月神教偷袭。
纪师叔:泰山派,赵登魁娶儿媳妇宾客之一,被炸断一条手臂。
孙师叔:嵩山派,被日月神教剜去双眼,手足被截断。
范松:日月神教偷袭华山十长老之一“大力神魔”,使斧头,曾破恆山派剑法。
赵鹤:日月神教偷袭华山十长老之一“飞天神魔”,使雷震挡,曾破恆山派剑法。
张乘云:日月神教偷袭华山十长老之一“白猿神魔”,张乘风之弟,使熟铜棍,曾破华山派剑法。
张乘风:日月神教偷袭华山十长老之一“金猴神魔”,张乘云之兄,使熟铜棍,曾破华山派剑法。
封不平:华山派“剑宗”传人,与岳不群争夺掌门之位。
桃根仙:“桃谷六仙”之一。
桃乾仙:“桃谷六仙”之二。
桃枝仙:“桃谷六仙”之三。
桃叶仙:“桃谷六仙”之四。
桃花仙:“桃谷六仙”之五。
桃实仙:“桃谷六仙”之六。
鲁连荣:衡山派“金眼雕”、“金眼乌鸦”。
成不忧:华山派“剑宗”传人,封不平师弟,被桃谷四仙撕成四块。
平一指:“杀人名医”,“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死于五霸冈上。
汤英鹗:嵩山派左冷禅七师弟,“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丛不弃:华山派剑宗传人,封不平师弟,药王庙中被令狐沖以“独孤九剑”打败。
王伯奋:洛阳金刀门王元霸长子,王夫人之弟。
王仲强:洛阳金刀门王元霸次子,王夫人幼弟。
陈歪嘴:洛阳无赖,与令狐沖赌钱。
王家驹:洛阳金刀门王仲强幼子,王元霸之孙。
王家骏:洛阳金刀门王仲强长子,王元霸之孙。
易师爷:洛阳金刀门帐房师爷,酷爱音律。
绿竹翁:洛阳篾匠,任盈盈师侄。
莫星:郑州八卦刀掌门,与洛阳金刀门为数代姻亲。
华老镖头:河南开封府武林中人。
海老拳师:河南开封府武林中人。
豫中三英:河南开封府武林中人。
平夫人:平一指之妻。
祖千秋:本名宗、字千秋,与老头子并称“黄河老祖”。
老头子:本名爷,字头子,与祖千秋并称“黄河老祖”,老不死之父。
计无施:“夜猫子”、“无计可施”。
老不死:老头子独女。
诸某:百药门掌门“毒不死人”,擅长用毒。
白熊:“漠北双熊”之一,身材高大,肤色白净,嗜吃人肉。
黑熊:“漠北双熊”之一,肤色黝黑的和尚,嗜吃人肉。
蓝凤凰:云南五毒教教主。
仇松年:长发头陀,使一对弯成半月形的虎头戒刀,围攻余沧海者之一,于恆山悬空寺上被玉灵道人所杀。
张夫人:使两尺来长的短刀,围攻余沧海者之一,于恆山悬空寺上被游迅所杀。
西宝和尚:使纯钢钵钹,穿血红僧衣,围攻余沧海者之一,于恆山悬空寺上被严三星所杀。
玉灵道人:使八角狼牙锤,围攻余沧海者之一,于恆山悬空寺上被“桐柏双奇”杀死。
严三星:“双蛇恶丐”、“双龙神丐”,肩上盘两条三角头青蛇,围攻余沧海者之一,于恆山悬空寺上被“桐柏双奇”杀死。
周孤桐:“桐柏双奇”之一,瞎左眼,使黄金拐杖。
吴柏英:“桐柏双奇”之二,瞎右眼,使黄金拐杖。
游迅:“油浸泥鳅,滑不溜手”,于恆山悬空寺上被任盈盈所杀。
司马大:长鲸岛岛主。
黄伯流:天河帮帮主“银髯蛟”。
谭迪:崑仑派,五霸冈上被令狐沖毒血溅入口腔,中毒而死。
辛国梁:少林派,方生师侄,被任盈盈杀死。
易国梓:少林派,方生师侄,被任盈盈杀死。
方证:少林寺方丈。
方生:少林派,方丈方证师弟。
觉月:少林派,方生师侄,被任盈盈杀死。
黄国柏:少林派,方生师侄,被任盈盈杀死。
向问天:日月神教光明右使,“天王老子”“童化金” ,与令狐沖结拜为兄弟。
天乙道人:泰山派,与天门、天松同辈,围攻向问天者之一,被令狐沖剑法吓晕。
乐厚:嵩山派“孝感”、“大阴阳手”,围攻向问天者之一,被令狐冲刺穿相掌。
点苍双剑:点苍派使剑好手“点苍双剑,剑气沖天”,在浓雾中被向问天掌击而死。
何某:追捕向问天者之一,擅放飞锥。
王崇古:追捕向问天者之一。
张芙蓉:追捕向问天者之一,擅放袖箭。
松纹道人:峨嵋派,追捕向问天者之一,被向问天的“吸功入地小法”吓倒。
任我行:日月神教教主,任盈盈之父,被东方不败刺瞎右眼,后内力反噬而死。
丁坚:杭州梅庄家丁之一“一字电剑”,擅使剑。
施令威:杭州梅庄家丁之一“五路神”,擅使紫金八卦刀。
丹青生:日月神教,“江南四友”之四,好酒、好画、好剑,号“三绝”,奉东方不败之命看守任我行。
莫花尔彻:西域剑豪,丹青生曾以三招剑法向其换取十桶三蒸三酿的吐鲁番葡萄酒。
黑白子:日月神教,“江南四友”之二,好围棋,奉东方不败之命看守任我行。
御厨:北京皇宫御厨,曾被丹青生抓到杭州梅庄生火蒸酒。
秃笔翁:日月神教,“江南四友”之三,擅书法,奉东方不败之命看守任我行。
黄钟公:日月神教,“江南四友”之首,好音律,奉东方不败之命看守任我行,以匕首自戕而死。
鲍大楚:日月神教长老,任我行脱困后向“江南四友”兴师问罪者之一。
秦伟邦:日月神教长老,任我行脱困后向“江南四友”兴师问罪者之一,从江西青旗旗主升任,被逼服脱去药壳的三尸脑神丹。
王诚:日月神教长老,任我行脱困后向“江南四友”兴师问罪者之一。
桑三娘:日月神教长老,任我行脱困后向“江南四友”兴师问罪者之一。
郝某:日月神教,任我行被囚前一年被东方不败处决。
丘长老:日月神教,任我行被囚前两年离奇死于甘肃。
文长老:日月神教,任我行被囚前三年被逐出教,其后为嵩山派、泰山派及衡山派围攻而死。
吴天德:原为河北沧州游击,调往福建泉州府升任参将,被令狐沖劫去衣衫坐骑。
仪和:恆山派大弟子,仪琳师姊。
仪清:恆山派二弟子,仪琳师姊。
仪质:恆山派,定静弟子。
秦绢:恆山派,定静关门俗家弟子,年纪最幼。
郑萼:恆山派俗家弟子,笑容可掬,能言善道。
于嫂:恆山派,原为白云庵中服侍定闲之僕妇,后为定闲收为弟子。
仪真:恆山派,定静弟子,与仪灵折返福州向岳灵珊送药。
钟镇:嵩山派,左冷禅师弟,“九曲剑”,“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邓八公:嵩山派,左冷禅师弟,“神鞭”,“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高克新:嵩山派,左冷禅师弟,“锦毛狮”,“嵩山十三太保”之一。
卜沉:嵩山派“白头仙翁”,于福州被令狐冲杀死。
沙天江:嵩山派“秃鹰”,于福州被令狐冲杀死。
白剥皮:浙闽交界某镇大财主,令狐沖带领恆山众人向他“化缘”,筹措盘缠。
仪灵:恆山派,与仪真折返福州向岳灵珊送药。
赵某:嵩山派,于浙南龙泉铸剑谷围攻恆山派定闲、定逸等人。
张某:嵩山派,于浙南龙泉铸剑谷围攻恆山派定闲、定逸等人。
司马某:嵩山派,于浙南龙泉铸剑谷围攻恆山派定闲、定逸等人。
仪文:恆山派,定闲弟子。
清晓师太:浙南龙泉水月庵住持,嵩山派大举来袭时,将五柄龙泉宝剑交予定闲、定逸御敌,因保护恆山众人,被嵩山派杀死。
易堂主:九江白蛟帮,“长江双飞鱼”之一,满脸鬍子。
齐堂主:九江白蛟帮,“长江双飞鱼”之一,脸蛋又长又尖。
史帮主:九江白蛟帮帮主。
沖虚:武当派掌门。
清虚:沖虚师弟,于武当山下扮挑柴汉子,擅长机器削器。
玄高:沖虚师侄,于武当山下扮挑菜汉子,擅制炸药。
震山子:“乾坤一剑”,崑仑派掌门。
解风:丐帮帮主。
青莲使者:丐帮,传说为解风私生子。
白莲使者:丐帮,传说为解风私生子。
卢大哥:日月神教,少室山下围攻林平之、岳灵珊者之一,被令狐冲杀死。
史老三:日月神教,少室山下围攻林平之、岳灵珊者之一,被岳灵珊所伤,被令狐冲杀死。
闵老二:日月神教,少室山下围攻林平之、岳灵珊者之一,被令狐冲杀死。
仪识:恆山派,令狐沖就任掌门前派往华山接应于嫂、仪文者。
贾布:“黄面尊者”,日月神教青龙堂堂主,奉东方不败之命上恆山擒拿令狐沖,于恆山翠屏山被方证大师杀死。
上官云:“雕侠”,日月神教白虎堂堂主,奉东方不败之命上恆山擒拿令狐沖,后归顺任我行。
晓风师太:恆山派创派祖师。
哑婆婆:原为尼姑,不戒和尚之妻,仪琳之母,后佯聋作哑,扮作僕妇,隐于恆山。
红叶禅师:福建莆田少林寺方丈,渡元禅师林远图师父,百余年前取得《葵花宝典》。
岳肃:华山派,蔡子峰师兄,曾偷阅《葵花宝典》,后为气宗之祖。
蔡子峰:华山派,岳肃师弟,曾偷阅《葵花宝典》,后为剑宗之祖。
渡元禅师:俗家姓林,即“林远图”,原为福建莆田少林寺红叶禅师弟子,还俗后创办福威镖局,以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威震江湖。
杨莲亭:日月神教,东方不败男宠,位居总管,权势极大,被任我行脚踢而死。
童百熊:日月神教,风雷堂堂主,与东方不败交情极厚,被东方不败以绣花针刺中眉心、左右太阳穴及鼻下人中而死。
包某:日月神教,假扮东方不败者。
潞东七虎:在太行山围攻东方不败者。
罗长老:日月神教,朱雀堂堂主,因不服东方不败接任教主,被童百熊一刀杀死。
东灵道长:泰山派创派祖师,以黑铁短剑为信物。
玉矶子:泰山派天门道人师叔,被左冷禅收买,封禅台上激得天门道人交出掌门之位。
玉磬子:泰山派,天门道人师叔,死于华山思过崖山洞。
玉音子:泰山派,天门道人师叔,死于华山思过崖山洞。
建除:泰山派,天门道人二弟子。
青海一枭:白板煞星弟子,封禅台上被天门道人扭断颈骨而死。
白板煞星:大恶人,没有鼻子,脸孔平平,像一块白板,青海一枭师父。
史香主:日月神教头目之一。
葛长老:日月神教,于桃谷中布下陷阱捉拿岳不群者之一。
薛某:日月神教,于桃谷中布下陷阱捉拿岳不群者之一。
杜长老:日月神教,于桃谷中布下陷阱捉拿岳不群者之一,被岳不群杀死。
莫长老:日月神教,于桃谷中布下陷阱捉拿岳不群者之一,被岳不群杀死。
玉钟子:泰山派,华山思过崖山洞中观剑法者,于思过崖山洞中被左冷禅等人杀死。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笑傲江湖》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其叙事状物,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为了达到目的,夺取《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最后两派都败在《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上。
新修版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複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捨生取义的令狐沖;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沖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金庸在阐述剑法的最高境界时用了“无招胜有招”来表达剑术的精妙,即最高明的防备是永远不要让对方猜到你要出什幺招,于无招可破中一剑进攻。这种思想与老子《道德经》对“道”的至高至极境界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在略带政治色彩的小说中,在争权夺利的江湖中,不论是江湖名门正派明争暗斗,还是天涯过客,世人皆为《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痴狂,于是阴谋、算计、仇杀占据了江湖的主流。青城派的“灭门”,嵩山派的“五岳并派”,岳不群暗练“辟邪剑谱”,劳德诺偷“紫霞神功”嫁祸令狐沖,师弟陆大有去世,岳灵珊误会令狐沖,岳不群逐令狐冲出师门……种种祸患、委屈,让令狐沖独立于江湖漩涡的中心,却保持着高贵而清醒的信念。事实上,令狐沖在最后也只能做到独善其身。
从《笑傲江湖》整体人物来分析,总是处处出现着这样的情况:所谓的“名门正派”大多背地里却是阴险狡诈之徒;而被正派所鄙夷的“魔教”却不乏仁人志士之士。比较典型的如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便是以“君子”之名做着小人之事,崇山派的左冷禅、陆柏打着“五岳剑派,同气连枝”的旗号到处干预江湖之事,实则是想吞併江湖,做着天下第一的美梦。与此相比,魔教圣姑任盈盈倾心令狐沖,挚情慧黠;魔教长老曲洋与刘正风琴箫合奏,白首同归;诙谐风趣、纯真的“桃谷六仙”……金庸所传递的“正邪之分”,不在门派归属,而在于人品高低。令狐沖的侠义率真就在于“正”自在心中,他所敬佩的是品性高洁诚挚、率义情侠之士。
《笑傲江湖》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众生纷纭,为了所谓的江湖名利争相奔走,抢夺《辟邪剑谱》而不惜灭林家之门,他笔下的江湖纷争不断、恩怨不止,人浮于江湖,命若悬丝。金庸赋予武侠江湖以现实意义,劝谕世人江湖险恶,人心难测。
《笑傲江湖》也许是金庸对儒家正统文化的最后一次批判性审视。此时英雄主义已随着大英雄大豪杰萧峰的自杀而日薄西山,但金庸仍试图为他笔F的英雄探讨一条可能的出路。在《笑傲江湖》中,金庸放弃了其重要小说一贯採用的虚实相生的叙事模式,取消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意在展示文化、人性和政治中某些永恆的东西。东方不败一任我行、左冷禅一岳不群之间的转换暗示了一种历史的循环,儒家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理念,在专制制度的框架中,或者演变为不择手段追求权力的贪慾,或者萎缩成理想消逝但求自保的处世哲学。令狐沖是作品中唯的一亮点,他本可以成为超乎正邪之外的孤胆英雄,但是,文化失败主义的阴影已经给此时金庸的英雄创造设定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令狐沖再也无法承担起像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那样的恢复江湖秩序使命。他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英雄。表面上看,令狐沖的选择是个性使然,但其中也潜隐着作者对儒家文化深刻的失望与悲观。令狐沖身上兼具儒家的英风侠骨和道家的仙风道骨。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道家从来都是作为儒家的对立补充面,从而获得存在的合法性。这两种文化共同塑造了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双重人格。金庸后期的小说中,悲观主义日益浓重,令狐沖的自我放逐已不再是培养大侠的精神途径,而是对现实社会的绝望,对江湖世界血雨腥风的永远告别,是道德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全面退却和溃败。儘管令狐沖最终获得了真挚的爱情,但这温馨的一笔,依然未能改变整部小说的苍凉和凝重。
名家评价
严家炎:《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中运用象徵寓意最纯熟的一部作品,金庸不想影射,但有寓意,他运用丰富表达手段,展示多层次意蕴,扩充小说容量。
陈墨:这里没有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使你根本无法明自这个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而书名为《笑傲江湖》,书中人物与故事又都是些纯粹的武林人物及江湖上事,似乎只有这一部小说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十足十的“武侠小说了。
作者简介
金庸(1924年-2018年),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原名查良镛(zhāliangyōng,英:LouisCha),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2018年10月30日卒于香港。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併入华东政法大学),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金庸小说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
金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笑傲江湖(金庸长篇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