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符彦飈

符彦飈

符彦飈,男,出生于1969年3月19日,研究方向为原子与分子物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符彦飈
  • 出生日期:1969年3月19日
  • 毕业院校:西北师範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
  • 籍贯:湖南

个人经历

1987年—1991年:就读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获核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兰州市中兴电子仪器厂技术员。
1994年—1997年:就读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实验核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7年—1998年:西北师範大学物理系助教。
1999年—2006年:西北师範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2006年—2012年:西北师範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实验中心副主任。2005年在职攻读西北师範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获博士学位。
2012年—今:西北师範大学教授。

教学工作

1)《光学实验》,本科生,5学期教学。
2)《近代物理实验》,本科生及函授生,10届教学。
3)《光学理论》本科生,1学期教学。
4)《天文学概论》,全校公选课,8学期教学。
5)《大学物理》,本科生,1学期教学。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西部合作项目—中高Z离子的双电子複合过程的理论研究,2009.1-2011.12。
[2]参加北京套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原子分子数据联合研究基金项目-高离化态金离子辐射和非辐射跃迁参数的相对论计算。(批准号AMAF-06-07),2006.1-2009.12,经费9万元;排名第2.
[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画项目:锕系元素Np及其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91126007),排名第4. 2012.01-2014.12
[4]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电离及相关原子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10774122),排名第3,2008.01-2010.12。

获奖情况

1、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名称:複杂原子和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研究,排名第7,2010年。
2、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名称:强场中原子分子激发和电离特性的研究,排名第8,2006年。
3、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名称:超重原子及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和辐射特性的研究,排名第7,2004年。
4、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名称:双电子複合和电荷转移及其相关的原子过程的研究,排名第8,2000年。
5、2004年获西北师範大学教学成果奖一项,成果名称“创建西部基础天文学课程体系,推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排名第1。证书编号:20050085)。
6、2004年获西北师範大学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体大奖赛一等奖,课件名称“天文学概论CAI课件”,排名第1。
7、2005年获西北师範大学第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体大奖赛二等奖,课件名称“全息照相CAI课件”,排名第1。
8、2004年被评为西北师範大学第四十五届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发表论文

[1] . B. W. Li,G. O’Sullivan, Y B Fu and C Z Dong,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of Pd-like gadolinium Phys. Rev. A, 85, 012712 (2012) .
[2]. Y. B. Fu, C. Z. Dong, and M. G. Su et 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of Sn12+ ions Phys. Rev. A, 83, 062708 (2011).
[3].张义钊,符彦飙,董晨钟,苏茂根 类铷W37+离子双电子複合速率係数的理论研究强雷射与粒子束23(4) 1311 (2011).
[4]. Fu Y B,Dong C Z, Su M G, et al.,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of Sn10+ Ions and Related Satellite Spectra, Chin. Phys. Lett. 25 972 (2008).
[5].师应龙,董晨钟,张登红,符彦飙,高离化态Hg和U离子的双电子複合过程的理论研究,物理学报57 89 (2008).
[6]. Fu Y B, Dong C Z, Zhang D H, The influence from high-n dielectronic satellites to resonance line in helium-like aluminium, Chinese Physics 15 2583 (2006)
[7].符彦飙,董晨钟,张登红,高n双电子複合伴线对类氦镁离子Ka共振线贡献的理论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3 782 (2006).
[8].董晨钟,符彦飙,高离化Cu18+离子的双电子複合及共振转移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物理学报55 107 (2006).
[9].张登红,董晨钟,颉录有,丁晓彬,符彦飙,类氦离子的KLL双电子複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物理学报55 0112 (2006).
[10].董晨钟,符彦飙,颉录有,李鹏程,高离化类Ne铕离子的双电子伴线结构的理论研究,物理学报52 63 (2003).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符彦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