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渗透探伤

渗透探伤(PT检验)

渗透探伤

PT检验一般指本词条

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检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验方法。

渗透性探伤是工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套用技术,该技术是除了进行目视检查之外,所套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措施。由于渗透探伤自身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简答操作性,促使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且在当前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渗透性探伤技术已经逐渐拓展成为了多孔性材料的检测技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渗透探伤
  • 外文名:penetrant inspection
  • 套用领域:检查机车零件裂缝、钢材裂缝等
  • 性质:材料损伤检验方法
  • 流程:渗透→清洗→显象→观察。
  • 原理:毛细作用

简介

20世纪初,最早利用具有渗透能力的煤油检查机车零件的裂缝。到40年代初期美国斯威策(R.C.Switzer)发明了
萤光渗透液,这种渗透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用于检查军用飞机轻合金零件,渗透探伤便成为主要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获得广泛套用。
渗透探伤渗透探伤
渗透探伤是将一种含有染料的着色或萤光的渗透剂涂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由于液体的润湿与毛细管作用使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然后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再在零件表面涂上一层薄层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剂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图象显示,在黑光灯(萤光检验法)或白光灯(着色检验法)下观察缺陷显示。
渗透探伤的基本流程:渗透→清洗→显象→观察。

分类

渗透探伤包括萤光法和着色法。萤光法是将含有萤光物质的渗透液涂敷在被探伤件表面,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表面缺陷中,然后清洗去表面的渗透液,将缺陷中的渗透液保留下来,进行显象。典型的显象方法是将均匀的白色粉末撒在被探伤件表面,将渗透液从缺陷处吸出并扩展到表面。这时,在暗处用紫外线灯照射表面,缺陷处发出明亮的萤光。着色法与萤光法相似,只是渗透液内不含萤光物质,而含着色染料,使渗透液鲜明可见,可在白光或日光下检查。一般情况下,萤光法的灵敏度高于着色法。这两种方法都包括渗透、清洗、显象和检查四个基本步骤。
渗透探伤渗透探伤
根据从被探伤件上清洗渗透液的方法,渗透探伤的萤光法和着色法又可分别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种。
常用的渗透探伤方法有着色渗透探伤、萤光渗透探伤、水洗型渗透探伤、溶剂去除渗透探伤。乾式显像渗透探伤、湿式显像渗透探伤,实际探伤时经常是将几种不同方法的组合套用。例如水洗型、溶剂去除型的渗透剂组合,既可以使用乾式显像也可以用湿式显像。

各种渗透探伤方法的特点

着色法

着色法(V)只需在白光和日光下进行,在无水无电的场所下工作。
1.水洗型着色法(VA):适用于检查表面较粗糙、要求不太高的零件。 探伤灵敏度低,不易发现细微缺陷。
2.后乳化型着色法(VB):套用广泛;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查较精密的零件。

萤光法

萤光法(F)需要配合紫外灯和暗室,无法在没电的场所工作。
1.水洗型萤光法(FA):
① 水洗型萤光渗透法检验工艺的主要优点:
A、缺陷显示在黑光灯下有明亮的萤光和高的可见度。
B、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可直接用水去除,相对于后乳化型渗透检验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检验费用低等优点。
C、用于粗糙表面的零件和形状複杂的零件的检验,能检出零件的拐角、键槽、螺纹等部位的缺陷。
D、高灵敏度的水洗型萤光剂能检查出非常细微的缺陷。
②水洗型萤光渗透法检验工艺的主要缺点:
A、所用材料多数是可燃的,不宜在开口槽中使用。
B、相对于水洗型和后乳化型而言,不太适合于批量零件的连续检验。
C、很难在粗糙表面上使用,特别很难用于吹砂表面。
D、擦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要细心,容易将浅而宽的缺陷中的渗透剂擦除掉,造成缺陷漏检。
E、重複检验效果差。
F、需要暗室和黑光灯,并要求在黑光灯下检验。
2.后乳化型萤光法(FB
① 后乳化型萤光渗透法检验工艺的主要优点:
A、缺陷显示在黑光灯下有明亮的萤光和高的可见度。
B、能检出浅而宽的开口缺陷。
C、渗透剂中不含乳化剂,有利于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可发现更细微的缺陷,检验灵敏度高。
D、渗透剂中萤光染料的浓度高,故显示亮度比水洗型萤光渗透剂要高。
E、不含乳化剂的渗透剂渗透速度较快,渗透时间比水洗型要短。
F、酸和铬酸盐对乳化型渗透剂的影响较小。(因为酸和铬酸盐仅在有水的情况下与萤光染料发生反应,后乳化型渗透剂中不含乳化剂,不能吸收水分,故酸和铬酸盐对乳化型渗透剂的影响较小。)
G、重複试验效果较好。
H、后乳化型渗透剂中因不含乳化剂,水进入后将沉澱槽底,故水对后乳化型渗透剂污染影响小。
I、乳化型渗透剂中因不含乳化剂,温度变化时,不产生分离、沉澱、和凝胶现象。
②后乳化型萤光渗透法检验工艺的主要缺点:
A、要进行单独的乳化工序,操作周期长,检验费用大。
B、必须严格控制乳化时间,才能保证检验灵敏度。
C、零件上的键槽、螺纹、拐角、凹槽等部位的渗透剂不容易被清洗掉。为保证这些部位的灵敏度,乳化前,这些部位的渗透剂需充分滴落乾净。
D、大型工件用后乳化型渗透检验比较困难。
E、需要暗室和黑光灯,并要求在黑光灯下检验。

优缺点

渗透探伤操作简单,不需要複杂设备,费用低廉,缺陷显示直观,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能发现宽度1微米以下的缺陷。这种方法由于检验对象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因而广泛套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锻件、铸件、焊接件、机加工件以及陶瓷、玻璃、塑胶等表面缺陷的检查。它能检查出裂纹、冷隔、夹杂、疏鬆、摺叠、气孔等缺陷;但对于结构疏鬆的粉末冶金零件及其他多孔性材料不适用。图1为用着色法发现的壳体上的热应力裂纹;图2为用萤光法发现的焊缝裂纹。
渗透探伤渗透探伤

操作规程

1)清洗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準备工作範围应以探伤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及溶剂去除法等。
2)渗透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渗透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与温度範围对探测裂纹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渗透温度为15~50℃範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去除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乾燥
乾燥的方法有用乾净布擦乾、压缩空气吹乾、热风吹乾、热空气循环烘乾装置烘乾等方法。被检物表面的乾燥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範围内。
5)显像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显像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检验
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被检零件上的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除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渗透探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