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世界车王争霸赛
ROC(Race of Champions)的中文名称为“世界车王争霸赛”,又称“王中王挑战赛”,是每年世界职业赛车界的压轴大戏和年终庆典。该赛事邀请世界各类顶级职业车赛(包括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世界拉力锦标赛、勒芒拉力赛、纳斯卡系列赛、印地车赛、欧洲房车锦标赛等)中最具影响的新老冠军同场竞技、颠峰对抗,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全球车迷岁末最为瞩目的经典赛事。2009年11月4日,为期3天的2009年“王中王”世界车王争霸赛进入最后一天的比赛,包括舒马赫在内的众多国际车手展开了车手杯的争夺。舒马赫成功闯入决赛,但最终败于艾克斯特罗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ROC世界车王争霸赛
- 外文名:Race of Champions
- 又称:王中王挑战赛
- 类别:赛车竞速赛
简介

ROC包括“车手杯”和“国家杯”两项比赛:
车手杯赛由车手以个人身份参赛,进行一对一对决,最终的获胜者赢得“车手杯”,并将被授予当年世界车坛的“王中王”的头衔。
国家杯赛由两位同国籍的车手组队,与其他国的车队进行比赛。夺冠车队获得“国家杯”,而他们的祖国则封以“世界上最快国家”的称号。
发展
2004,ROC首次从专业赛道移至体育场内举办,大大提高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可将比赛全貌尽收眼底!整个赛道由专业施工队伍在4天时间内搭建完成,对体育场草坪毫无伤害。特殊的赛道和统一的车型使比赛精彩激烈、冷门叠报。而“国家杯”赛的引入增加了赛事厚度,对国家荣誉的竞争使ROC更加激动人心。
“国家杯”由东道主及7支世界赛车强国代表队(每队两名车手)通过抽籤确定对阵后两两对抗,胜者晋级,负者淘汰,直至决出冠军车队。车手杯由16名世界顶级冠军车手经过抽籤后捉对斯杀,胜者晋级,负者淘汰,直至决出“车王之王”。比赛间歇期,世界顶级特级车手将现场表演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的机车、汽车特技表演,令现观众叹为观止!
历届冠军
年份 比赛地点 车手杯冠军 国家杯冠军 国家 车队成员 2010 德国杜塞道夫 思捷环球竞技场 阿布奎尔(FilipeAlbuquerque阿尔布开克)[1]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9 中国北京 国家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8 英国伦敦 </p> 温布利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7 英国伦敦 </p> 温布利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6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芬兰 海基-科瓦莱宁 </p> 马库斯-格伦霍姆 2005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 斯堪迪那维亚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p> 汤姆-克里斯滕森 2004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海基·科瓦莱宁 法国 让-阿莱西 </p> 塞巴斯蒂安-勒布 2003 西班牙加纳利 塞巴斯蒂安·勒布 联合队 冯西-内托 </p> 克里斯蒂亚诺-达马塔 吉尔-潘尼斯 2002 西班牙加纳利 马库斯·格伦霍姆 美国 吉米-詹森 </p> 杰夫-戈登 科林-爱德华兹 2001 西班牙加纳利 哈里·罗万佩拉 西班牙 赫苏斯-普拉 </p> 鲁本-索斯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0 西班牙加纳利 托米·马基宁 法国 雷吉斯-拉科尼 </p> 伊万-穆勒 吉尔-潘尼斯 1999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芬兰 托米-马基宁 </p> 莱托 卡里-蒂埃宁 1998 西班牙加纳利 科林·麦克雷 1997 西班牙加纳利 卡洛斯·塞恩斯 1996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5 西班牙加纳利 弗朗索瓦·德勒库 1994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3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2 西班牙加纳利 安德列·阿基尼 1991 西班牙马德里 朱哈·坎库宁 1990 西班牙巴塞罗纳 斯蒂格·布隆姆奎斯特 1989 德国纽伯格林 斯蒂格·布隆姆奎斯特 1988 巴黎 朱哈·坎库宁
年份 比赛地点 车手杯冠军 国家杯冠军
国家 车队成员
2010 德国杜塞道夫 思捷环球竞技场 阿布奎尔(FilipeAlbuquerque阿尔布开克)[1]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9 中国北京 国家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8 英国伦敦 </p> 温布利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7 英国伦敦 </p> 温布利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德国 麦可-舒马赫 </p>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06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芬兰 海基-科瓦莱宁 </p> 马库斯-格伦霍姆
2005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 斯堪迪那维亚 马蒂亚斯-埃克斯特罗姆 </p> 汤姆-克里斯滕森
2004 法国巴黎圣丹尼 </p> 法兰西体育场 海基·科瓦莱宁 法国 让-阿莱西 </p> 塞巴斯蒂安-勒布
2003 西班牙加纳利 塞巴斯蒂安·勒布 联合队 冯西-内托 </p> 克里斯蒂亚诺-达马塔 吉尔-潘尼斯
2002 西班牙加纳利 马库斯·格伦霍姆 美国 吉米-詹森 </p> 杰夫-戈登 科林-爱德华兹
2001 西班牙加纳利 哈里·罗万佩拉 西班牙 赫苏斯-普拉 </p> 鲁本-索斯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0 西班牙加纳利 托米·马基宁 法国 雷吉斯-拉科尼 </p> 伊万-穆勒 吉尔-潘尼斯
1999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芬兰 托米-马基宁 </p> 莱托 卡里-蒂埃宁
1998 西班牙加纳利 科林·麦克雷
1997 西班牙加纳利 卡洛斯·塞恩斯
1996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5 西班牙加纳利 弗朗索瓦·德勒库
1994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3 西班牙加纳利 迪迪埃·奥里奥尔
1992 西班牙加纳利 安德列·阿基尼
1991 西班牙马德里 朱哈·坎库宁
1990 西班牙巴塞罗纳 斯蒂格·布隆姆奎斯特
1989 德国纽伯格林 斯蒂格·布隆姆奎斯特
1988 巴黎 朱哈·坎库宁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温布利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温布利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法兰西体育场
马库斯-格伦霍姆
法兰西体育场
汤姆-克里斯滕森
法兰西体育场
塞巴斯蒂安-勒布
克里斯蒂亚诺-达马塔
吉尔-潘尼斯
杰夫-戈登
科林-爱德华兹
鲁本-索斯
费尔南多-阿隆索
伊万-穆勒
吉尔-潘尼斯
莱托
卡里-蒂埃宁
比赛形式
ROC比赛中,各路车手将暂时放弃自己的拿手“兵器”,而使用相同的房车在独一无二的平行双排赛道上比赛。由于装备相同,车手将完全依靠自身的驾驶技术进行公平竞争。
ROC包括“车手杯”和“国家杯”两项比赛:
车手杯赛 由车手以个人身份参赛,进行一对一对决,最终的获胜者赢得“车手杯”,并将被授予当年的“王中王”(The Champion of Champions)的头衔。16名世界顶级冠军车手经过抽籤确定对阵后捉对斯杀,一局定胜负,胜者晋级,负者淘汰,争夺两个决赛名额。决赛採取三局两胜制,决出世界车坛“王中王”。
车手杯赛
国家杯赛 由两位同国籍的车手组队,与其他国的车队进行比赛。夺冠车队获得“国家杯”,而他们的祖国则封以“世界上最快国家”的称号。(The Fastest Nation of the World)的称号。8支国家队(东道主及7个世界赛车强国,每队两名车手)通过抽籤确定对阵后两两对抗,胜者晋级,负者淘汰,直至决出冠军。所有比赛均採用三局两胜制。
国家杯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ROC世界车王争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