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26弹道飞弹
RS-26弹道飞弹 RubezhРС-26Рубеж(又称或程式AvangardАвангард内)SS-X-31,是俄罗斯固体燃料,MIRV-equipped(或MARV机动再入飞行器绕过防弹道飞弹或高超音速快速全球打击型武器),热核洲际弹道飞弹有报导超音速弹头在发展的高级阶段为2015年年初,基于以前的RS-24 YARS。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导,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说,浮桥技术意味着携带型核武器可以“克服几乎任何水上障碍”转移至新地区。他声称,这些飞弹具有“全球覆盖能力和极大的破坏力”,并补充说,“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情形下,战略核部队是保证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国的安全,以及其外交和国内政策独立性的力量”。
RS-26弹道飞弹与伊斯坎德尔飞弹、沃罗涅日-DM雷达、UR-100N弹道飞弹、MR-UR-100弹道飞弹、RT-2PM弹道飞弹、R-36M弹道飞弹、RT-2PM2弹道飞弹、RS-24弹道飞弹、RS-28弹道飞弹、S-500防空飞弹系统、A-235反弹道飞弹系统一起构建起俄罗斯陆基攻防系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RS-26弹道飞弹
- 英文名称:RubezhРС-26Рубеж
- 国家:俄罗斯
- 原型:RS-24 YARS
简介
据俄罗斯《独立报》10月9日报导,上周末俄军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进行一系列飞弹射击演习,总共发射8枚飞弹,全部成功命中60-400公里外的目标。其中949型“安泰”级战略飞弹核潜艇K-226“奥廖尔”号和K-119“沃罗涅日”号在水下发射“花岗岩”巡航飞弹,1144型“彼得大帝”号核动力飞弹巡洋舰在水上发射“花岗岩”飞弹,舰艇攻击编队发射4枚反舰飞弹,包括两枚“白蛉”和两枚“孔雀石”,岸防火箭兵炮兵部队则发射“棱堡”战役战术岸防系统使用的飞弹。
RS-26弹道飞弹射程

在美国积极全球部署反导系统的背景下,俄罗斯为保持战略威慑能力,开始加速研製新型洲际弹道飞弹,加强反导突防能力,特别是最新型的RS-26“边界”飞弹,据称能够携载数枚高超音速分导核弹头。
俄国防部近期在2013-2014年战略飞弹发射投保招标活动中,列出了一系列参保的洲际飞弹,包括RS-20V(SS-18)、RS-24“亚尔斯”、RS-18(SS-19)、RS-12M“白杨-M”(SS-25),另外还有此前公开信息中从未提及的新飞弹RS-26,而且后者发射失败的保费高达1.8亿卢布(约合555万美元)。
可以说,代号RS-26的战略飞弹此前从未公开报导过,也未列入2010年4月8日签署的第三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之列。该条约第3章第8款指出的俄陆基洲际弹道飞弹包括RS-12M(公路机动式“白杨”)、RS-12M2(机动式和井式“白杨-M”)、RS-18(井式“三棱匕首”)、RS-20(井式“撒旦”)和RS-24(机动式“亚尔斯”),只字未提RS-26,无论是陆基版,还是海基版。
性能
不难猜测,这就是数月前俄军总参作战总局局长扎鲁德尼茨基向普京总统汇报的新型战略飞弹。当时他指出,根据俄总统批准的军事建设计画,莫斯科时间6月6日21时45分(台北时间7日1时45分),俄军在阿斯特拉罕州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成功发射“边界”前景战略飞弹武器系统使用的RS-26高精度洲际弹道飞弹,命中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靶场内的目标。与现役飞弹系统相比,前景飞弹系统拥有大幅提升的能力和更高的机动性能,能够明显扩大俄战略核力量潜力,保证解决战略威慑任务。在完成必要的试验后,“边界”飞弹系统将装备俄军战略火箭兵,第一个新型洲际飞弹团将从2014年起开始部署。目前正在建设相应基础设施,培训人员,协调作战班组。
俄副总理罗戈津强调“边界”是“反导杀手”,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前景反导系统都没有能力拦截其战斗部。RS-26飞弹战斗部与飞弹本身脱离后将沿不可预测的轨迹超音速飞行,个别媒体称其甚至能以高超音速飞行。
研製企业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总设计师索罗门诺夫表示,俄拥有独一无二的战略飞弹战斗部,这种弹头此前已经在“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飞弹上使用。为了能在RS-26新型洲际飞弹上使用,弹头将会大幅升级,尺寸也将大出一到两倍。
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指出,这种战斗部展现了遂行突破飞弹防御系统的任务能力,在整个飞行的所有阶段都难以被敌方拦截。“边界”新型洲际飞弹使用高效机动的制飞弹头,配备更加先进的突防设备,能在任何国际环境下确保国家安全。
俄飞弹行业一名讯息人士10月5日向媒体透露,RS-26能够携载几枚新型高超音速分导式多弹头,具备高度和航向机动能力。此前这种全新的弹头已经在其他飞弹上顺利进行了发射试验。截止目前,“边界”新型洲际飞弹至少已经进行了三次成功的试验,第4次试射预计在今年年底前进行,2014年还将进行数次试射。
据悉,RS-26“边界”新型洲际飞弹可能使用更换新元件的传统惯性控制系统,保证在飞弹发射前及时改变飞行任务,重新分配目标。新飞弹和弹头预计都将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配备主动制导系统。飞弹发射重量估计约为60吨或更高,最短射程估计2000公里,最大射程估计至少在6000公里以上。
机动性
据《俄罗斯报》讯息,俄战略火箭部队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日前宣布,俄将恢复生产“巴尔古津”军用铁路飞弹系统。升级后的俄新型铁路飞弹系统将装载6枚RS-26“边界”飞弹,可在俄境内漫长的铁路网上机动发射,计画于2020年开始战备值班。近期,美国加紧在欧洲部署反导防御系统。对此,俄总统普京曾明确表示:“俄罗斯将开发能突破任何飞弹防御系统的攻击性武器。”作为对美国在欧部署反导系统的直接回应,俄将重建“巴尔古津”军用铁路飞弹系统。这是提升路基机动核打击实力,维持俄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手段。
■“死亡列车”开向战争前台
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远距离输送兵力、装备等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1937年,德国就提出将V-2飞弹用于铁路列车发射的技术方案。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套铁路飞弹系统。但由于飞弹列车相对造价高,美国铁路网又相对简单,铁路飞弹系统最终失去了深度发展的空间。
1985年,美国一度计画将MX飞弹改装成飞弹列车系统,但此时美军潜射飞弹的迅速发展,再次将这一计画搁浅。历史上真正将这一“末日杀手”推上战争準备第一线的,是苏联的军用铁路飞弹系统。经过20多年的研製,1982年苏联成功进行了首次铁路飞弹系统的发射试验。1987年,飞弹列车系统正式装备部队。在2005年飞弹列车被完全拆解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共有4个师装备了12组铁路飞弹系统。俄罗斯的军用铁路飞弹系统包括牵引车头、指挥通信系统和发射系统等,每列火车装备3枚SS-24“手术刀”洲际弹道飞弹。这种飞弹最大射程1万公里,可携带10枚分弹头,由于其巨大威力,装备了该飞弹的列车也被称为“死亡列车”。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与英国签署的一系列协定,飞弹列车被限制在驻防区域内不得离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费一度捉襟见肘。藉此机会,美国趁机拔除这个“眼中钉”。在美国的压力下,俄罗斯签署了《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从2003年起不再生产和部署多弹头洲际飞弹,曾经辉煌一时的铁路飞弹系统最终也难逃被拆解的命运。
有趣的是,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却从来没有真正放弃铁路飞弹系统。2013年,美国空军曾提出“轨道飞弹”概念,利用无人驾驶的捷运列车运载飞弹,在庞大的捷运隧道网路内穿梭往来,似乎预示着“死亡列车”将又一次开向战争前台。
是苏联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研发,并于1987年正式定型投入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路机动方式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飞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道列车作为飞弹系统的陆基弹道飞弹系统,因此又被称为“末日列车”或“死亡列车”。
铁路机动再担战略威慑重任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关係持续紧张,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核大棒”被俄罗斯重新摆出。战略核飞弹可由不同的发射平台进行发射,其中安装在专用列车上,沿铁路机动发射的就是铁路飞弹系统。
俄军现有的路基战略飞弹主要为井式发射和公路机动两种类型。虽然铁路发射系统存在研製、维护和更新费用高等问题,在战时铁路、桥樑和隧道是敌方破坏重点,飞弹列车的机动範围受到限制,但其具备机动速度快、隐蔽性强等优势,仍然吸引了俄罗斯再度研製“巴尔古津”铁路飞弹系统,并成为俄平衡美国核飞弹力量的又一重要砝码。
铁路飞弹系统曾一度成为苏联打破美国核威慑,破敌突防的大国利剑。从2012年底,俄罗斯就已重启大规模铁路机动飞弹系统的研製。俄新版军用铁路飞弹系统採用RS-26“边界”多弹头飞弹,相比之前的铁路飞弹系统重量更轻,不再需要3个机车进行牵引,其机动灵活性和反侦察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打击範围更广。
铁路飞弹系统机动速度可达100到200公里/小时,一次机动可转移2000公里,具有灵活的机动能力。同时,铁路运输平稳性好,所需编制人员较少,发射阵地装备时间较短,可大幅度提高飞弹的生存机率。与其他发射平台相比,飞弹列车可实现全天候值班,携带了4-6枚弹道飞弹的发射系统,其攻击实力堪比一艘核潜艇,不容小觑。
是苏联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研发,并于1987年正式定型投入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路机动方式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飞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道列车作为飞弹系统的陆基弹道飞弹系统,因此又被称为“末日列车”或“死亡列车”。
成为大国复兴的“杀手锏”
目前,俄罗斯已充分掌握了军用铁路飞弹系统的製造技术,可实现铁路机动的洲际弹道飞弹发射。“巴尔古津”铁路飞弹系统可在遍布铁路网的俄罗斯国内任意地点发射,并巧妙躲避反导卫星监控。
俄罗斯全国铁路总长超过1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绵长的铁路线为路基弹道飞弹提供了广阔的发射空间,同时也更有利于整个发射系统的隐蔽反侦察。美国经过研究发现,要想摧毁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的单组飞弹列车,至少需要使用150枚弹道飞弹,且成功率较低。而要对飞弹列车实施跟蹤监视,更是需要数百枚侦察卫星仔细甄别。
“巴尔古津”铁路飞弹系统採用现有货运列车尺寸,无需建造超大车厢,可有效排除敌人的侦察和监视。此外,新型飞弹列车不再需要专门的发射準备和脱离高压接触网等操作,发射过程更加快捷。俄军总计划组建5个“巴尔古津”战略飞弹团,每个飞弹团配属6枚飞弹。预计到2018年,俄罗斯将完成“巴尔古津”铁路机动飞弹系统的研製工作,新版飞弹列车系统将至少服役到2040年。一旦俄新版“巴尔古津”飞弹列车投入现役,将掌握约3600万吨总当量的可移动全天候核武器发射系统,成为俄罗斯大国复兴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