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Solid Works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一般指本词条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详细地介绍了工业领域的三维设计软体SolidWorks 2010简体中文版的基本功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48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 装帧:平装
- 丛书名:机械设计院从入门到精通
- 开本:16
- ISBN:7115229775, 9787115229779
- ASIN :B003U3N08I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3篇,12章。入门篇包含读者入门必学的相关章节,其中第1章介绍了SolidWorks 2010最新的界面环境和一些基础设定与操作;第2章告诉读者如何创建各种操作常用的基準;第3、4章介绍草图的创建,这两章也是入门篇中最重要的两章。
提高篇包含读者进一步提高的相关章节。第5章介绍了各种基础特征与工程特徵的用法,如拉伸、旋转、放样、扫描、抽壳等特徵,这一章是创建零件必须学会的内容;第6章讲述了在现有特徵上进行编辑操作,将现有的特徵编辑修整至符合设计要求,如对特徵进行变形、组合等操作;第7章介绍了拉伸、旋转、放样、扫描等曲面的特徵;第8章介绍了如何将各种曲面编辑修整达到设计要求的状态,如修剪、圆角、等距等曲面编辑操作。
高级篇包含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相关模组。第9章介绍了如何套用SolidWorks 2010创建钣金零件;第10章讲述了在SolidWorks 2010中如何进行装配设计;第11章讲解了在SolidWorks 2010中如何进行模具设计;第12章主要介绍在SolidWorks 2010中如何创建各种工程视图。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选用了大量实例,叙述清晰,由浅入深,适合初学者学习SolidWorks软体,也适合其他想学习SolidWorks 2010简体中文版的使用方法与建模技巧的读者学习用书。
编辑推荐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完全案例教程,每个功能点的讲解都配合经典而实用的大量实例,快速提升读者实战技能。技术参考手册,《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採用分模组类型方式编排,内容全面。覆盖Solidworks的常用功能模组。专业老师讲解,超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光碟,典型案例的全程同步语音视频教学。看清楚、讲明白、学透彻!246个案例模型档案和结果档案。56个典型实例教学录像,全程语音讲解。视频总长达365分钟!
目录
第1篇 入门篇
第1章 SolidWorks设计环境与常用操作3
1.1 界面环境预览4
1.1.1 起始界面环境4
1.1.2 选单栏4
1.1.3 空白背景视窗5
1.1.4 资源管理器5
1.1.5 状态栏6
1.2 操作界面环境6
1.2.1 命令管理器7
1.2.2 管理集群7
1.2.3 前导视图工具10
1.3 常用视图操作12
1.3.1 选择特徵12
1.3.2 缩放视图12
1.3.3 旋转视图12
1.3.4 平移视图13
1.4 开启与关闭程式13
1.4.1 开启程式13
1.4.2 关闭程式13
1.5 文档操作14
1.5.1 新建档案14
1.5.2 打开档案14
1.5.3 保存档案15
1.5.4 关闭与删除档案16
1.6 系统选项设定16
第2章 基準的创建方法20
2.1 基準面21
2.1.1 基準面套用场合21
2.1.2 操作流程与对话框参数定义22
2.1.3 创建基準面的方法24
2.2 基準轴27
2.2.1 基準轴套用场合27
2.2.2 操作流程与对话框参数定义28
2.2.3 创建基準轴的方法29
2.3 基準点31
2.3.1 基準点套用场合31
2.3.2 操作流程与对话框参数定义32
2.3.3 创建基準点的方法33
2.4 坐标系35
2.4.1 坐标系套用场合35
2.4.2 操作流程与对话框参数定义36
2.4.3 创建坐标系的方法36
2.4.4 坐标系——实例示範38
第3章 草图的绘製39
3.1 认识草图环境40
3.1.1 草图基本概念42
3.1.2 套用草图的形式44
3.1.3 创建/编辑草图的常见步骤45
3.1.4 智慧型推理45
3.1.5 草图捕捉46
3.2 绘製基础草图47
3.2.1 绘製直线系列几何48
3.2.2 绘製矩形系列几何53
3.2.3 绘製圆系列几何56
3.2.4 绘製圆弧系列几何58
3.2.5 绘製样条系列几何60
3.2.6 绘製椭圆系列几何63
3.2.7 绘製圆角及直角几何67
3.2.8 绘製多边形几何70
3.2.9 创建点几何73
3.2.10 创建文字几何74
3.3 绘製参照草图78
3.3.1 引用实体创建78
3.3.2 相交创建草图79
3.3.3 偏距创建草图79
3.3.4 转换构造线81
3.3.5 创建参照草图——实例示範81
3.4 编辑草图83
3.4.1 删除草图83
3.4.2 修剪草图83
3.4.3 延伸草图85
3.4.4 镜向草图85
3.4.5 阵列草图87
3.4.6 移动/複製草图90
3.4.7 旋转草图91
3.4.8 缩放草图92
3.4.9 编辑草图——实例示範93
3.5 形状约束95
3.5.1 水平约束96
3.5.2 竖直约束97
3.5.3 共线约束97
3.5.4 垂直约束98
3.5.5 平行约束98
3.5.6 相等约束99
3.5.7 固定约束99
3.5.8 相切约束100
3.5.9 几何约束——实例示範100
3.6 编辑约束101
3.6.1 显示与删除约束101
3.6.2 完全定义草图104
3.6.3 编辑约束——实例示範105
3.7 尺寸标注106
3.7.1 智慧型尺寸标注106
3.7.2 水平尺寸标注110
3.7.3 垂直尺寸标注110
3.7.4 尺寸链标注111
3.7.5 水平尺寸链约束112
3.7.6 垂直尺寸链约束112
3.7.7 尺寸标注——实例示範113
第4章 3D草图与3D曲线的绘製115
4.1 3D草图116
4.1.1 3D草图与2D草图的区别116
4.1.2 3D草图工具117
4.1.3 3D草图——实例示範122
4.2 3D曲线126
4.2.1 分割线127
4.2.2 投影曲线128
4.2.3 组合曲线129
4.2.4 螺旋线/涡状线130
4.2.5 通过xyz点的曲线133
4.2.6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134
4.2.7 3D曲线——实例示範135
第2篇 提高篇
第5章 创建基础特徵141
5.1 基础特徵142
5.1.1 拉伸创建/修剪142
5.1.2 旋转创建/修剪149
5.1.3 扫描创建/修剪152
5.1.4 放样创建/修剪156
5.1.5 厚度创建/修剪158
5.1.6 曲面修剪160
5.2 工程特徵163
5.2.1 创建圆角特徵163
5.2.2 创建倒角特徵169
5.2.3 拔模172
5.2.4 抽壳176
5.2.5 加强筋179
5.2.6 简单直孔183
5.2.7 异型孔188
5.2.8 扣合特徵194
第6章 编辑实体208
6.1 变形编辑209
6.1.1 弯曲209
6.1.2 包覆215
6.1.3 圆顶221
6.1.4 变形225
6.1.5 压凹233
6.1.6 缩放236
6.2 组合编辑238
6.2.1 组合239
6.2.2 分割242
6.2.3 移动/複製实体247
6.2.4 删除254
6.3 阵列254
6.3.1 线性阵列254
6.3.2 曲线驱动的阵列260
6.3.3 草图驱动的阵列265
6.3.4 表格驱动的阵列268
6.3.5 填充阵列271
第7章 创建曲面特徵275
7.1 拉伸曲面276
7.1.1 拉伸曲面参数详解276
7.1.2 拉伸曲面——实例示範279
7.2 旋转曲面281
7.2.1 旋转曲面参数详解281
7.2.2 旋转曲面——实例示範283
7.3 扫描曲面284
7.3.1 扫描曲面参数详解285
7.3.2 扫描曲面——实例示範288
7.4 放样曲面291
7.4.1 放样曲面参数详解292
7.4.2 放样曲面——实例示範296
7.5 边界曲面299
7.5.1 边界曲面参数详解299
7.5.2 边界曲面——实例示範303
7.6 直纹曲面305
7.6.1 直纹曲面参数详解305
7.6.2 直纹曲面——实例示範307
第8章 编辑曲面309
8.1 延伸曲面310
8.2 修剪曲面312
8.3 解除修剪曲面313
8.4 圆角曲面316
8.5 等距曲面317
8.6 填充曲面317
8.7 替换面320
8.8 自由形320
8.9 中面324
8.10 分型面326
8.11 缝合曲面327
8.12 延展曲面329
8.13 曲面编辑——实例示範330
第3篇 高级篇
第9章 钣金设计337
9.1 钣金基础套用338
9.1.1 创建钣金的形式338
9.1.2 创建钣金的流程339
9.1.3 钣金折弯係数339
9.2 钣金主壁特徵340
9.2.1 基体-法兰/薄片340
9.2.2 边线法兰342
9.2.3 斜接法兰344
9.2.4 放样折弯346
9.2.5 钣金主壁——实例示範1347
9.3 插入钣金特徵350
9.3.1 插入折弯350
9.3.2 切口351
9.3.3 插入钣金特徵——实例示範352
9.4 钣金成形特徵353
9.4.1 转折353
9.4.2 褶边355
9.4.3 绘製的折弯356
9.4.4 成形工具357
9.4.5 钣金成形——实例示範358
9.5 钣金返原359
9.5.1 展开局部折弯359
9.5.2 摺叠局部折弯360
9.5.3 展开整个零件361
9.5.4 钣金返原——实例示範361
9.6 钣金细节362
9.6.1 断开边角/边角剪裁363
9.6.2 闭合角364
9.6.3 焊接的边角365
9.6.4 钣金细节——实例示範367
第10章 装配设计369
10.1 添加零部件370
10.1.1 直接插入零部件370
10.1.2 在装配中创建新部件373
10.1.3 插入子装配体374
10.1.4 随配合複製376
10.2 配合零部件378
10.2.1 标準配合378
10.2.2 高级配合380
10.2.3 机械配合381
10.2.4 配合零部件——实例示範382
10.3 编辑零部件384
10.3.1 移动或旋转零部件384
10.3.2 零部件阵列与镜向387
10.3.3 装配体显示控制390
10.3.5 编辑零部件——实例示範391
10.4 装配体特徵394
10.4.1 创建孔系列特徵394
10.4.2 创建异形孔特徵398
10.4.3 创建简单直孔特徵399
10.4.4 创建拉伸切除特徵400
10.4.5 创建旋转切除特徵400
10.4.6 装配体特徵——实例示範401
10.5 装配检验405
10.5.1 干涉检查405
10.5.2 孔对齐407
10.5.3 测量距离408
10.5.4 计算质量410
10.5.5 AssemblyXpert(装配报表)411
10.6 爆炸视图411
10.6.1 创建爆炸视图412
10.6.2 编辑爆炸视图413
10.6.3 创建直线爆炸草图414
10.6.4 编辑直线爆炸草图416
10.6.5 爆炸视图控制416
第11章 模具设计418
11.1 模具设计选单与工具条419
11.2 分析420
11.2.1 拔模分析420
11.2.2 倒扣分析423
11.2.3 分析——实例示範424
11.3 整理零件426
11.3.1 分割特徵面426
11.3.2 拔模特徵面428
11.3.3 移动特徵面429
11.3.4 设定收缩率431
11.3.5 整理零件——实例示範432
11.4 自动创建分型特徵434
11.4.1 创建分型线435
11.4.2 创建孔位分型面437
11.4.3 创建最大分型面438
11.4.4 自动创建分型特征——实例示範439
11.5 手动创建分型面441
11.5.1 平面区域442
11.5.2 直纹曲面443
11.5.3 填充曲面444
11.5.4 延展曲面445
11.5.5 等距曲面447
11.5.6 缝合曲面447
11.5.7 手动创建分型面——实例示範448
11.6 拆分模具零件450
11.6.1 拆分动定模仁450
11.6.2 拆分型心零件454
11.6.3 转换模仁零件459
第12章 工程图设计461
12.1 工程图概述462
12.1.1 设定工程图选项462
12.1.2 创建工程图463
12.1.3 图纸格式/大小463
12.1.4 工程图界面464
12.1.5 图纸属性465
12.1.6 多张工程图466
12.2 创建标準视图467
12.2.1 标準三视图467
12.2.2 模型视图468
12.2.3 相对视图470
12.2.4 预定义视图471
12.2.5 空白视图472
12.3 派生工程视图473
12.3.1 投影视图473
12.3.2 辅助视图474
12.3.3 局部视图475
12.3.4 剪裁视图477
12.3.5 断开剖视图477
12.3.6 断裂视图478
12.3.7 剖面视图480
12.3.8 旋转剖视图481
12.4 编辑工程视图482
12.4.1 工程图属性482
12.4.2 更新视图484
12.4.3 移动视图484
12.4.4 对齐视图485
(以下内容见光碟)
12.4.5 旋转视图487
12.5 视图显示控制488
12.5.1 隐藏与显示视图488
12.5.2 图层显示套用489
12.5.3 视图线型控制490
12.5.4 切边线型控制491
12.6 工程图设计——实例示範492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