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

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

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

《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罘、杨晓晋、张云杰。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
  • 作者:赵罘、杨晓晋、张云杰
  • ISBN:9787302183730
  • 定价:48元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图书简介

本书为SolidWorks 2008的基础入门书籍,内容包括:SolidWorks 2008基础、草图绘製、参考几何体、拉伸特徵、旋转特徵、扫描特徵、放样特徵、基本实体编辑、零件形变编辑、阵列与镜向特徵、曲线与曲面设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设计、钣金设计、渲染输出、製作动画、焊件设计等,最后以综合範例来说明实际的实体设计的构思与流程。
业内人士可以利用本书来学习如何以SolidWorks 2008创建一般的机械及电子零件的三维模型。另外,本书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教材或实习教材。

图书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套用。如今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努力掌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软体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CAD设计软体中,Pro/ENGINEER无疑是一款深受用户推崇的全方位三维产品开发软体,它以全参数化的设计思想着称。Pro/ENGINEER功能强大,集成了零件设计、组件设计(产品装配)、模具开发、钣金件设计、数控加工、机构模拟等功能模组,广泛套用于机械、汽车、模具、工业设计、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和玩具等各行业。
来自于一线产品设计师的经验之作是比较少的。一本好的培训教材,仅仅介绍软体选单和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套用知识与使用技巧等,也就是说要突出套用性、实用性和技巧性。
笔者使用Pro/ENGINEER从事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多年,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与心得,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奉献出一套经典的经验之作、精品之作。笔者特意编写了《零件设计经典教材丛书》,这将是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学与专业培训的精品图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SolidWorks 2008基础
1.1 SolidWorks概述
1.1.1 启动SolidWorks 2008
1.1.2 新建档案
1.1.3 打开档案
1.1.4 保存档案
1.1.5 退出SolidWorks 2008
1.2 SolidWorks 2008操作界面
1.2.1 选单栏
1.2.2 特徵管理区
1.3 SolidWorks 2008系统环境
1.3.1 工具列
1.3.2 工具列按钮
1.3.3 快捷键
1.3.4 背景
1.3.5 单位
1.4 实例操作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草图绘製
2.1 草图绘製基本概念
2.1.1 进入草图绘製状态
2.1.2 退出草图绘製状态
2.1.3 草图绘製工具
2.1.4 游标
2.2 绘製草图
2.2.1 绘製点
2.2.2 绘製直线
2.2.3 绘製中心线
2.2.4 绘製圆
2.2.5 绘製圆弧
2.2.6 绘製矩形
2.2.7 绘製多边形
2.2.8 绘製椭圆与部分椭圆
2.2.9 绘製抛物线
2.2.10 绘製草图文字
2.2.11 绘製草图尺寸
2.3 编辑草图
2.3.1 绘製圆角
2.3.2 绘製倒角
2.3.3 剪裁草图实体
2.3.4 延伸草图实体
2.3.5 分割草图实体
2.3.6 镜向草图实体
2.3.7 线性阵列草图实体
2.3.8 圆周阵列草图实体
2.3.9 等距实体
2.3.10 转换实体引用
2.4 实例操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参考几何体
3.1 建立基準面
3.1.1 建立基準面的基础知识
3.1.2 建立基準面的操作方法
3.2 建立基準轴
3.2.1 建立基準轴的基础知识
3.2.2 建立基準轴的操作方法
3.3 建立坐标系
3.3.1 建立坐标系的基础知识
3.3.2 建立坐标系的操作方法
3.4 建立参考点
3.4.1 建立参考点的基础知识
3.4.2 建立参考点的操作方法
3.5 特徵操作实例
3.5.1 建立基準面
3.5.2 建立基準轴
3.5.3 建立坐标系
3.5.4 建立参考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拉伸特徵
4.1 拉伸凸台特徵的基础知识
4.2 拉伸凸台特徵的操作方法
4.3 拉伸切除特徵的基础知识
4.4 拉伸切除特徵的操作方法
4.5 特徵操作实例
4.5.1 使用拉伸凸台特徵建立各轴段
4.5.2 使用拉伸切除特徵建立键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旋转特徵
5.1 旋转特徵基础知识
5.2 旋转特徵的操作方法
5.2.1 建立旋转特徵
5.2.2 旋转凸台特徵的操作方法
5.3 实例操作
5.3.1 创建旋转凸台特徵
5.3.2 创建拉伸切除特徵
5.3.3 创建旋转切除特徵
5.3.4 建立线性阵列特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扫描特徵
6.1 扫描特徵基本概念
6.1.1 扫描特徵使用的规则
6.1.2 扫描特徵的使用方法
6.1.3 扫描特徵的操作方法
6.2 实例操作
6.2.1 零件分析
6.2.2 创建扫描路径
6.2.3 创建扫描特徵
6.2.4 创建圆角特徵
6.2.5 创建拉伸凸台特徵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放样特徵
7.1 放样特徵的基本概念
7.2 放样特徵的操作方法
7.2.1 放样特徵的操作
7.2.2 用分割线放样的操作
7.2.3 使用引导线和空间轮廓放样的操作
7.2.4 使用中心线放样的操作
7.3 实例操作
7.3.1 零件分析
7.3.2 创建放样特徵1
7.3.3 创建放样特徵2
7.3.4 创建放样特徵3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本实体编辑
8.1 筋特徵
8.1.1 筋特徵的使用方法
8.1.2 筋特徵的操作方法
8.2 孔特徵
8.2.1 孔特徵的使用方法
8.2.2 孔特徵的操作方法
8.3 圆角特徵
8.3.1 使用圆角特徵的方法
8.3.2 圆角特徵的操作方法
8.4 倒角特徵
8.4.1 倒角特徵的使用方法
8.4.2 倒角特徵的操作方法
8.5 抽壳特徵
8.5.1 抽壳特徵的使用方法
8.5.2 抽壳特徵的操作方法
8.6 实例操作
8.6.1 零件分析
8.6.2 创建基体拉伸
8.6.3 创建抽壳特徵
8.6.4 创建孔特徵
8.6.5 创建筋特徵
8.6.6 创建倒角特徵
8.6.7 创建圆角特徵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零件形变编辑
9.1 弯曲特徵
9.1.1 折弯特徵的使用方法
9.1.2 折弯特徵的操作方法
9.1.3 扭曲特徵的使用方法
9.1.4 扭曲特徵的操作方法
9.1.5 锥削特徵的使用方法
9.1.6 锥削特徵的操作方法
9.1.7 伸展特徵的使用方法
9.1.8 伸展特徵的操作方法
9.2 压凹特徵
9.2.1 压凹特徵的使用方法
9.2.2 压凹特徵的操作方法
9.3 变形特徵
9.3.1 变形特徵的使用方法
9.3.2 变形特徵的操作方法
9.4 拔模特徵
9.4.1 拔模特徵的使用方法
9.4.2 拔模特徵的操作方法
9.5 圆顶特徵
9.5.1 圆顶特徵的使用方法
9.5.2 圆顶特徵的操作方法
9.6 实例操作
9.6.1 零件分析
9.6.2 创建基体拉伸
9.6.3 创建圆顶特徵
9.6.4 创建弯曲-锥削特徵
9.6.5 创建弯曲-伸展特徵
9.6.6 创建旋转体及圆周阵列
9.6.7 创建圆周阵列
9.6.8 创建压凹特徵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阵列与镜向特徵
10.1 草图阵列特徵
10.1.1 草图线性阵列使用和参数设定
10.1.2 草图线性阵列的操作步骤
10.1.3 草图圆周阵列使用和参数设定
10.1.4 草图圆周阵列的操作步骤
10.2 特徵阵列
10.2.1 特徵的线性阵列
10.2.2 特徵的圆周阵列
10.2.3 特徵的表格驱动阵列
10.2.4 特徵的草图驱动阵列
10.2.5 特徵的曲线驱动阵列
10.2.6 特徵的填充阵列
10.3 零部件阵列
10.3.1 零部件的线性阵列
10.3.2 零部件的圆周阵列
10.3.3 零部件的特徵驱动
10.4 镜向特徵
10.4.1 镜向特徵的使用和参数设定
10.4.2 镜向特徵的建立步骤
10.5 实例操作
10.5.1 零件分析
10.5.2 创建基体拉伸
10.5.3 创建安装孔
10.5.4 创建安装孔线性阵列
10.5.5 创建正面圆柱凸台
10.5.6 创建插针导柱
10.5.7 创建导柱圆周阵列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曲线与曲面设计
11.1 曲线的生成
11.1.1 投影曲线
11.1.2 组合曲线
11.1.3 螺旋线和涡状线
11.1.4 通过XYZ点的曲线
11.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11.1.6 分割线
11.2 曲面的生成
11.2.1 拉伸曲面
11.2.2 旋转曲面
11.2.3 扫描曲面
11.2.4 放样曲面
11.2.5 等距曲面
11.2.6 延展曲面
11.3 曲面编辑
11.3.1 圆角曲面
11.3.2 填充曲面
11.3.3 中面
11.3.4 延伸曲面
11.3.5 剪裁曲面
11.3.6 替换面
11.3.7 删除面
11.4 实例操作
11.4.1 零件分析
11.4.2 创建烧杯轮廓
11.4.3 创建烧杯上端部
11.4.4 创建烧杯杯体文字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装配体设计
12.1 装配体档案的建立
12.1.1 装配体档案的建立方法
12.1.2 设计装配体的两种方式
12.2 装配体的干涉检查
12.2.1 干涉检查的使用方法
12.2.2 干涉检查的操作步骤
12.3 装配体爆炸视图
12.3.1 装配体爆炸视图的
使用方法
12.3.2 装配体爆炸视图的
操作方法
12.3.3 装配体爆炸视图的
操作步骤
12.4 装配体轴测剖视图
12.4.1 装配体轴测剖视图的
使用方法
12.4.2 装配体轴测剖视图的
操作步骤
12.5 複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
压缩状态
12.5.1 压缩状态的基本方法
12.5.2 压缩零部件状态的
操作方法
12.5.3 压缩装配体状态的
操作方法
12.6 装配体的统计
12.6.1 装配体统计的使用方法
12.6.2 装配体统计的操作方法
12.7 实例操作
10.7.1 装配体建模过程
12.7.2 装配体的轴测剖视图
12.7.3 装配体爆炸视图
12.7.4 压缩状态
12.7.5 装配体统计
12.8 本章小结
第13章 工程图设计
13.1 工程图基本概念
13.2 建立工程图档案
13.3 图纸格式设定
13.4 线型和图层
13.4.1 线型设定
13.4.2 图层
13.5 工程视图
13.5.1 标準三视图
13.5.2 投影视图
13.5.3 辅助视图
13.5.4 剪裁视图
13.5.5 局部视图
13.5.6 剖面视图
13.5.7 断裂视图
13.5.8 相对视图
13.6 尺寸标注
13.6.1 注释
13.6.2 表面粗糙度
13.6.3 形位公差
13.6.4 基準特徵符号
13.6.5 中心符号线
13.6.6 孔标注
13.6.7 装饰螺纹线
13.6.8 焊接符号
13.7 实例操作
13.7.1 模型分析
13.7.2 设定图纸格式
13.7.3 创建视图
13.7.4 绘製螺纹及中心线,
添加剖面线
13.7.5 尺寸标注
13.7.6 标注零件序号,生成
明细栏
13.8 本章小结
第14章 钣金设计
14.1 基本术语
14.1.1 折弯係数
14.1.2 折弯係数表
14.1.3 k-因子
14.1.4 折弯扣除
14.2 钣金特徵
14.2.1 使用基体法兰工具生成
钣金特徵
14.2.2 基体法兰的使用方法
14.2.3 将零件转换为钣金特徵
14.3 钣金零件设计
14.3.1 使用特定的钣金工
设计钣金零件
14.3.2 将设计实体转换为
钣金零件
14.4 编辑钣金特徵
14.4.1 生成切口
14.4.2 展开钣金零件
14.4.3 摺叠钣金零件
14.4.4 放样折弯
14.4.5 编辑折弯
14.5 使用钣金成形工具
14.5.1 生成成形工具
14.5.2 将成形工具套用到
钣金零件
14.5.3 定位成形工具
14.6 钣金实例
14.6.1 建立底板部分
14.6.2 建立折边部分
14.6.3 切除孔系
14.7 本章小结
第15章 渲染输出
15.1 PhotoWorks基础知识
15.1.1 【管理程式】选项卡
15.1.2 【房间】选项卡
15.1.3 【背景/前景】选项卡
15.1.4 【环境】选项卡
15.5.5 【光源】选项卡
15.2 光源
15.2.1 线光源
15.2.2 点光源
15.3.3 聚光源属性
15.3 外观
15.3.1 【颜色/图象】选项卡
15.3.2 【映射】选项卡
15.3.3 【照明度】选项卡
15.3.4 【表面粗糙度】选项卡
15.4 贴图
15.4.1 【图象】选项卡
15.4.2 【映射】选项卡
15.4.3 【照明度】选项卡
15.5 渲染、输出图像
15.5.1 在SolidWorks图形区域
渲染模型
15.5.2 在SolidWorks图形区域
渲染部分模型
15.5.3 在SolidWorks图形区域
渲染所选区域
15.5.4 互动渲染模型
15.5.5 列印渲染的模型
15.5.6 渲染模型到图像档案
15.5.7 显示渲染的图像档案
15.6 库
15.6.1 外观库
15.6.2 布景库
15.6.3 光源库
15.7 实例操作
15.7.1 创建布景
15.7.2 设定光源
15.7.3 设定外观
15.7.4 设定贴图
15.8 本章小结
第16章 製作动画
16.1 运动算例基础介绍
16.1.1 时间线
16.1.2 时间栏
16.1.3 更改栏
16.1.4 关键帧和键码点
16.2 旋转动画
16.2.1 生成旋转动画的
使用方法
16.2.2 生成旋转动画的
操作步骤
16.3 装配体爆炸动画 374
16.3.1 装配体爆炸动画的
使用方法
16.3.2 装配体爆炸动画的
操作步骤
16.4 距离或角度配合动画
16.4.1 使用距离或角度配合
生成动画的方法
16.4.2 用距离或角度配合来
生成动画的操作步骤
16.5 物理模拟动画
16.5.1 引力
16.5.2 线性或旋转马达
16.5.3 线性弹簧
16.6 插值模式动画
16.7 播放、录製动画
16.8 动画製作实例
16.8.1 实例分析
16.8.2 生成旋转动画
16.8.3 生成爆炸动画
16.8.4 生成物理模拟
16.9 本章小结
第17章 焊件设计
17.1 焊件概述
17.2 结构构件
17.3 剪裁结构构件
17.3.1 操作方法
17.3.2 边角类型
17.3.3 要剪裁的实体
17.3.4 剪裁边界
17.4 添加焊缝
17.5 子焊件
17.6 焊件工程图
17.7 焊件切割清单
17.7.1 使用切割清单操作
方法
17.7.2 自定义属性
17.8 实例操作
17.8.1 建立结构件
17.8.2 生成焊缝
17.8.3 建立支腿
17.8.4 套用库零件
17.8.5 生成切割清单
17.8.6 生成焊件工程图
17.9 本章小结
第18章 综合範例(一)——箱体 设计範例
18.1 範例分析
18.2 範例製作
18.2.1 建立基体部分
18.2.2 建立孔系
18.2.3 切除内腔及轴承孔
18.2.4 建立底座
18.2.5 建立筋特徵
18.2.6 建立放油孔
18.2.7 建立吊耳
18.2.8 建立地脚螺钉孔
18.2.9 建立圆角特徵
18.2.10 分割实体
18.2.11 建立装配体档案
18.3 範例小结
第19章 综合範例(二)——话机 壳体设计
19.1 範例分析
19.2 範例製作
19.2.1 建立基体部分
19.2.2 建立抽壳和拉伸切除特徵
19.2.3 建立圆角特徵
19.2.4 创建布景
19.2.5 设定光源
19.2.6 设定外观
19.2.7 渲染输出
19.3 範例小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2008中文版基础设计教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