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 Motion运动仿真教程
《SolidWorks Motion运动仿真教程》是201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超祥、胡其登。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 Motion运动仿真教程
- 作者:陈超祥、胡其登
- 译者: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
- ISBN:9787111393115
- 页数:231
- 定价:59.80元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01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16开
- 副标题:(2012 版)
-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
《SolidWorks Motion运动仿真教程(2012版)(附盘)》,本书是根据DS SolidWorks○R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R 2012:SolidWorks Motion》编译而成的,是使用SolidWorks Motion 对SolidWorks装配体模型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的入门培训教程。本书提供了基本的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求解方法,是机械工程师快速有效地掌握SolidWorks Motion套用技术的必备资料。本书在介绍软体使用方法的同时,对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进行了讲解。
编辑推荐
《SolidWorksMotion运动仿真教程》(2014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2014:SolidWorks Motion》编译而成的,是使用SolidWorks Motion对SolidWorks装配体模型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的入门培训教程。本书提供了基本的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求解方法,是机械工程师快速有效地掌握SolidWorks Motion套用技术的必备资料。本书在介绍软体使用方法的同时,对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进行了讲解。本教程配有助学助教光碟,内含:11个典型实例、150分钟高清操作视频、533个配套实例素材,方便读者学习和培训。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合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合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胡其登先生 SolidWorks公司大中国地区技术经理
胡其登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製造工程系,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CAD/CAM)”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CAD/CAM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套用、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工作,以及PDM/PLM技术的实施指导与企业谘询服务。具有20多年的行业经历,经验丰富,先后发表技术文章10余篇。
胡其登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製造工程系,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CAD/CAM)”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CAD/CAM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套用、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工作,以及PDM/PLM技术的实施指导与企业谘询服务。具有20多年的行业经历,经验丰富,先后发表技术文章10余篇。
图书目录
序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绪论1
0.1SolidWorks Motion概述1
0.2基本知识1
0.3SolidWorks Motion机构设定基本知识2
0.4总结3
第1章运动仿真及力4
1.1基本运动分析4
1.2实例:千斤顶分析4
1.2.1问题描述4
1.2.2关键步骤5
1.2.3驱动7
1.2.4引力8
1.3力9
1.3.1外加力9
1.3.2力的定义9
1.3.3力的方向9
1.4结果11
练习3D四连桿16
第2章配合及其后处理19
2.1生成本地配合19
2.2实例:曲柄滑块分析19
2.2.1问题描述19
2.2.2关键步骤19
2.3配合20
2.4本地配合23
2.4.1函式编製程序26
2.4.2输入数据点27
2.5能量29
2.6图解显示运动结果31
2.6.1绝对和相对数值的对比31
2.6.2输出坐标系32
2.6.3角位移图解35
2.6.4角速度及加速度图解37
2.7总结38
练习2-1活塞38
练习2-2跟蹤路径42
第3章接触、弹簧及阻尼简介45
3.1接触及摩擦45
3.2实例:抛射器45
3.2.1问题描述45
3.2.2关键步骤45
3.2.3检查干涉48
3.3接触49
3.4接触组50
3.5接触摩擦51
3.6平移弹簧53
3.7平移阻尼53
3.8后处理55
3.9带摩擦的分析(选做)57
3.10总结58
练习3-1甲虫58
练习3-2关门器59
第4章实体接触63
4.1接触力63
4.2实例:锁装置63
4.2.1问题描述63
4.2.2使用马达限定运动64
4.2.3马达输入和力输入的类型66
4.2.4函式表达式66
4.2.5力的函式66
4.3步进函式67
4.4接触:实体69
4.4.1泊松模型(恢复係数)70
4.4.2冲击模型70
4.5接触的几何描述72
4.6失稳点75
4.7修改结果图解75
4.8精确接触79
4.9积分器79
4.9.1GSTIFF79
4.9.2WSTIFF79
4.9.3SI279
4.10总结81
练习4-1掀背气动顶桿81
练习4-2传送带(无摩擦)88
练习4-3传送带(带摩擦)94
第5章曲线与曲线的接触99
5.1接触力99
5.2实例:槽轮机构99
5.3曲线与曲线接触的定义100
5.4实体接触和曲线与曲线接触的比较103
5.5实体接触求解104
5.6总结104
练习传送带(带摩擦的曲线与曲线接触)104
第6章凸轮合成107
6.1凸轮107
6.2实例:凸轮合成107
6.2.1问题描述107
6.2.2关键步骤108
6.2.3生成一个凸轮轮廓108
6.3跟蹤路径109
6.4输出跟蹤路径曲线110
6.5基于循环的运动112
练习6-1Desmodromic凸轮115
练习6-2摆动凸轮轮廓119
第7章运动最佳化124
7.1运动最佳化概述124
7.2实例:医疗检查椅124
7.2.1问题描述125
7.2.2关键步骤125
7.3感测器127
7.4最佳化分析129
第8章柔性接头134
8.1柔性接头简介134
8.2实例:带刚性接头的系统134
8.2.1问题描述134
8.2.2关键步骤134
8.2.3车轮输入运动的计算137
8.2.4理解前束角138
8.3带柔性接头的系统141
8.4总结143
第9章冗余144
9.1冗余概述144
9.1.1冗余的概念146
9.1.2冗余的影响146
9.1.3使用积分器移除冗余147
9.2实例:门铰链147
9.2.1问题描述147
9.2.2自由度计算149
9.2.3实际自由度和估计的自由度149
9.2.4使用柔性连线选项移除冗余151
9.2.5柔性配合的局限151
9.3如何检查冗余153
9.4典型的冗余机构154
9.4.1双马达驱动机构154
9.4.2平行连桿机构154
9.5总结154
练习9-1动力学系统1155
练习9-2动力学系统2156
练习9-3运动学机构157
练习9-4零冗余模型——第1部分160
练习9-5零冗余模型——第2部分(选做)163
练习9-6使用套管移除冗余164
练习9-7抛射器170
第10章输出到FEA174
10.1输出结果174
10.2实例:驱动轴174
10.2.1问题描述174
10.2.2关键步骤174
10.2.3FEA输出178
10.2.4承载面178
10.2.5配合位置178
10.3输出载荷178
10.4在SolidWorks Motion中直接求解186
10.5总结189
练习闭锁机构189
第11章基于事件的仿真197
11.1机构基于事件的仿真197
11.2实例:分类装置197
11.3伺服马达197
11.4感测器198
11.5任务200
11.6总结204
第12章设计项目(选做)205
12.1设计项目概述205
12.2实例:外科剪——第一部分205
12.2.1问题描述205
12.2.2切割导尿管的力205
12.2.3操作指导(一)206
12.2.4操作指导(二)207
12.2.5问题求解(一)208
12.3实例:外科剪——第二部分219
12.3.1问题描述219
12.3.2关键步骤219
12.4总结226
附录227
附录A运动算例收敛解及高级选项227
附录B配合摩擦230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绪论1
0.1SolidWorks Motion概述1
0.2基本知识1
0.3SolidWorks Motion机构设定基本知识2
0.4总结3
第1章运动仿真及力4
1.1基本运动分析4
1.2实例:千斤顶分析4
1.2.1问题描述4
1.2.2关键步骤5
1.2.3驱动7
1.2.4引力8
1.3力9
1.3.1外加力9
1.3.2力的定义9
1.3.3力的方向9
1.4结果11
练习3D四连桿16
第2章配合及其后处理19
2.1生成本地配合19
2.2实例:曲柄滑块分析19
2.2.1问题描述19
2.2.2关键步骤19
2.3配合20
2.4本地配合23
2.4.1函式编製程序26
2.4.2输入数据点27
2.5能量29
2.6图解显示运动结果31
2.6.1绝对和相对数值的对比31
2.6.2输出坐标系32
2.6.3角位移图解35
2.6.4角速度及加速度图解37
2.7总结38
练习2-1活塞38
练习2-2跟蹤路径42
第3章接触、弹簧及阻尼简介45
3.1接触及摩擦45
3.2实例:抛射器45
3.2.1问题描述45
3.2.2关键步骤45
3.2.3检查干涉48
3.3接触49
3.4接触组50
3.5接触摩擦51
3.6平移弹簧53
3.7平移阻尼53
3.8后处理55
3.9带摩擦的分析(选做)57
3.10总结58
练习3-1甲虫58
练习3-2关门器59
第4章实体接触63
4.1接触力63
4.2实例:锁装置63
4.2.1问题描述63
4.2.2使用马达限定运动64
4.2.3马达输入和力输入的类型66
4.2.4函式表达式66
4.2.5力的函式66
4.3步进函式67
4.4接触:实体69
4.4.1泊松模型(恢复係数)70
4.4.2冲击模型70
4.5接触的几何描述72
4.6失稳点75
4.7修改结果图解75
4.8精确接触79
4.9积分器79
4.9.1GSTIFF79
4.9.2WSTIFF79
4.9.3SI279
4.10总结81
练习4-1掀背气动顶桿81
练习4-2传送带(无摩擦)88
练习4-3传送带(带摩擦)94
第5章曲线与曲线的接触99
5.1接触力99
5.2实例:槽轮机构99
5.3曲线与曲线接触的定义100
5.4实体接触和曲线与曲线接触的比较103
5.5实体接触求解104
5.6总结104
练习传送带(带摩擦的曲线与曲线接触)104
第6章凸轮合成107
6.1凸轮107
6.2实例:凸轮合成107
6.2.1问题描述107
6.2.2关键步骤108
6.2.3生成一个凸轮轮廓108
6.3跟蹤路径109
6.4输出跟蹤路径曲线110
6.5基于循环的运动112
练习6-1Desmodromic凸轮115
练习6-2摆动凸轮轮廓119
第7章运动最佳化124
7.1运动最佳化概述124
7.2实例:医疗检查椅124
7.2.1问题描述125
7.2.2关键步骤125
7.3感测器127
7.4最佳化分析129
第8章柔性接头134
8.1柔性接头简介134
8.2实例:带刚性接头的系统134
8.2.1问题描述134
8.2.2关键步骤134
8.2.3车轮输入运动的计算137
8.2.4理解前束角138
8.3带柔性接头的系统141
8.4总结143
第9章冗余144
9.1冗余概述144
9.1.1冗余的概念146
9.1.2冗余的影响146
9.1.3使用积分器移除冗余147
9.2实例:门铰链147
9.2.1问题描述147
9.2.2自由度计算149
9.2.3实际自由度和估计的自由度149
9.2.4使用柔性连线选项移除冗余151
9.2.5柔性配合的局限151
9.3如何检查冗余153
9.4典型的冗余机构154
9.4.1双马达驱动机构154
9.4.2平行连桿机构154
9.5总结154
练习9-1动力学系统1155
练习9-2动力学系统2156
练习9-3运动学机构157
练习9-4零冗余模型——第1部分160
练习9-5零冗余模型——第2部分(选做)163
练习9-6使用套管移除冗余164
练习9-7抛射器170
第10章输出到FEA174
10.1输出结果174
10.2实例:驱动轴174
10.2.1问题描述174
10.2.2关键步骤174
10.2.3FEA输出178
10.2.4承载面178
10.2.5配合位置178
10.3输出载荷178
10.4在SolidWorks Motion中直接求解186
10.5总结189
练习闭锁机构189
第11章基于事件的仿真197
11.1机构基于事件的仿真197
11.2实例:分类装置197
11.3伺服马达197
11.4感测器198
11.5任务200
11.6总结204
第12章设计项目(选做)205
12.1设计项目概述205
12.2实例:外科剪——第一部分205
12.2.1问题描述205
12.2.2切割导尿管的力205
12.2.3操作指导(一)206
12.2.4操作指导(二)207
12.2.5问题求解(一)208
12.3实例:外科剪——第二部分219
12.3.1问题描述219
12.3.2关键步骤219
12.4总结226
附录227
附录A运动算例收敛解及高级选项227
附录B配合摩擦23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Motion运动仿真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