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CA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2012版)》提供了基本的有限元求解方法,是机械工程师快速有效地掌握Simulation套用技术的必备资料。

基本介绍

  • 作者:陈超祥 主编                       /            美DS SolidWor
  • 译者: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
  • ISBN:9787111383468
  • 页数:310
  • 定价:59.00元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7
  • 装帧:平装
  • 副标题:2012版
  • 丛书:  SolidWorks® 公司原版系列培训

内容介绍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CA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2012版)》在介绍软体使用方法的同时,还对有限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讲解。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作品目录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绪论有限元简介1
0.1SolidWorks Simulation概述1
0.2有限元分析概述1
0.3建立数学模型2
0.4建立有限元模型3
0.5求解有限元模型3
0.6结果分析3
0.7FEA中的误差4
0.8有限单元4
0.8.1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单元类型4
0.8.2在实体和壳单元中选择6
0.8.3实体及壳单元中的草稿品质与高品质7
0.9自由度7
0.10FEA计算7
0.11FEA结果解释 7
0.12测量单位8
0.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使用限制9
0.14总结10
第1章分析流程11
1.1模型分析的关键步骤11
1.2实例分析:平板11
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界面12
1.4SolidWorks Simulation选项14
1.5预处理16
1.5.1新建算例16
1.5.2夹具18
1.5.3外部载荷20
1.5.4符号的大小及颜色21
1.5.5预处理总结21
1.6划分格线23
1.6.1基于曲率的格线23
1.6.2格线密度23
1.6.3格线大小23
1.6.4圆中最小单元数23
1.6.5比率23
1.6.6格线质量25
1.7后处理26
1.7.1结果图解26
1.7.2编辑图解26
1.7.3节点应力与单元应力27
1.7.4显示向量图解选项27
1.7.5修改结果图解27
1.7.6其他图解29
1.8多个算例34
1.8.1创建新的算例34
1.8.2複製参数34
1.8.3检查收敛与精度36
1.8.4结果总结37
1.8.5与解析解比较37
1.9报告38
1.10总结39
1.11提问39
练习1-1支架40
练习1-2压缩弹簧刚度46
练习1-3容器把手48
第2章格线控制、应力集中、边界条件50
2.1格线控制50
2.2实例分析:L形支架50
2.3不带圆角的支架分析51
2.3.1运行所有算例52
2.3.2局部格线精细化分析53
2.3.3格线控制53
2.3.4结果比较56
2.3.5应力奇异性56
2.4带圆角的支架分析57
2.4.1压缩配置57
2.4.2自动过渡58
2.5实例分析:焊接支架60
2.6理解边界条件的影响61
2.7总结62
2.8提问62
练习2-1C形支架62
练习2-2骨形扳手68
练习2-3基座支架72
第3章带接触的装配体分析79
3.1接触缝隙分析79
3.2实例分析:虎钳79
3.3使用全局接触的虎钳分析80
3.3.1为装配体指定材料80
3.3.2零部件接触81
3.3.3观察装配体结果84
3.3.4手柄接触84
3.3.5所需的力85
3.4使用局部接触的虎钳分析85
3.4.1局部接触85
3.4.2局部接触类型86
3.4.3无穿透局部接触条件87
3.4.4接触应力89
3.5总结89
3.6提问89
练习双环装配体89
第4章对称和自平衡装配体93
4.1冷缩配合零件93
4.2实例分析:冷缩配合93
4.2.1项目描述93
4.2.2对称93
4.2.3关键步骤94
4.2.4特徵消隐94
4.2.5刚体模式95
4.2.6冷缩配合接触条件96
4.2.7在局部坐标系中图解显示结果97
4.2.8定义圆柱坐标系97
4.2.9保存所有图解99
4.2.10“什幺错”特徵99
4.3带软弹簧的分析100
4.3.1软弹簧100
4.3.2惯性卸除100
4.4总结101
练习4-1链扣(第一部分)101
练习4-2链扣(第二部分)112
第5章带接头的装配体分析115
5.1连线零部件115
5.2接头115
5.3实例分析:手钳116
5.3.1项目描述116
5.3.2关键步骤117
5.3.3销钉接头118
5.3.4弹簧接头120
5.3.5销钉/螺栓力123
5.4总结124
练习5-1升降架装配体125
练习5-2带有基座的分析(选做)130
练习5-3吸振器130
练习5-4点焊——实体格线133
第6章兼容/不兼容格线139
6.1兼容/不兼容格线划分:接合接触139
6.2实例分析:转子139
6.2.1项目描述139
6.2.2兼容格线140
6.2.3不兼容格线141
6.2.4不兼容接合选项143
6.3总结145
第7章格线细化后的装配体分析146
7.1装配体中的格线控制146
7.2实例分析:万向节146
7.3项目描述146
7.4第一部分:使用草稿品质的粗糙格线进行分析147
7.4.1远程载荷148
7.4.2螺栓的紧密配合150
7.4.3螺栓预载150
7.4.4局部相触面组153
7.4.5旋转和轴向刚度156
7.4.6知识库157
7.5第二部分:使用高品质格线进行分析160
7.5.1在薄壁特徵上需要的实体单元数量161
7.5.2高宽比例图解161
7.5.3雅可比162
7.6总结167
7.7提问167
练习7-1螺栓接头167
练习7-2遮阳篷170
第8章薄件分析172
8.1薄件172
8.2实例分析:带轮172
8.3第一部分:採用实体单元划分格线173
8.4第二部分:细化实体格线176
8.5实体与壳单元的比较176
8.6第三部分:壳单元——中面曲面177
8.6.1细壳与粗壳的比较178
8.6.2壳格线颜色179
8.6.3更改格线方向180
8.6.4壳单元对齐180
8.6.5自动重新对齐壳曲面181
8.6.6套用对称约束183
8.6.7变形结果185
8.7结果比较185
8.8实例分析:搁栅吊件186
8.9总结190
8.10提问190
练习8-1支架191
练习8-2使用外侧/内侧表面的壳格线194
练习8-3点焊——壳格线197
练习8-4边焊缝接头197
练习8-5容器把手焊缝202
第9章混合格线——壳体和实体204
9.1混合格线204
9.1.1接合壳体和实体格线205
9.1.2混合格线支持的分析类型205
9.2实例分析:压力容器205
9.2.1项目描述205
9.2.2分析装配体205
9.2.3模型準备206
9.2.4材料207
9.2.5体积模量和切变模量208
9.2.6连线有间隙实体209
9.2.7失败诊断212
9.2.8小特徵格线划分212
9.3总结216
9.4提问216
练习混合格线分析216
第10章混合格线——实体、梁和壳单元223
10.1混合划分格线223
10.2实例讨论:颗粒分离器223
10.2.1项目描述223
10.2.2单元选择223
10.2.3梁单元223
10.2.4关键步骤224
10.2.5横樑接点:位置226
10.2.6横樑接点类型226
10.2.7连线及断开的接点227
10.2.8横截面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233
10.2.9弯矩和剪力图表234
10.3总结235
练习10-1传送架 235
练习10-2柜子242
练习10-3框架结构刚度249
第11章设计情形250
11.1设计算例250
11.2实例分析:悬架设计250
11.2.1项目描述250
11.2.2关键步骤250
11.3第一部分:多载荷情形251
11.3.1多个设计算例252
11.3.2设计情形结果256
11.4第二部分:几何修改258
11.5总结262
练习矩形平台262
第12章热应力分析268
12.1热应力分析简述268
12.2实例分析:双层金属带268
12.2.1项目描述268
12.2.2材料属性269
12.2.3输入温度273
12.2.4平均应力274
12.2.5提问278
12.3在局部坐标系中检查结果(选做)278
12.4保存变形后的模型279
12.5总结280
第13章自适应格线281
13.1自适应格线简述281
13.2实例分析:悬臂支架281
13.2.1项目描述282
13.2.2几何体準备282
13.3h-自适应算例284
13.3.1h-自适应选项284
13.3.2h-自适应图解286
13.3.3收敛图表287
13.3.4回顾h-自适应求解287
13.3.5应变能误差并非应力误差289
13.4p-自适应算例289
13.4.1p-自适应求解方法289
13.4.2h-单元与p-单元290
13.4.3方法比较292
13.5h-单元与p-单元总结292
13.6总结293
第14章大位移分析294
14.1小位移与大位移分析的比较294
14.2实例分析:夹钳294
14.3第一部分:小位移线性分析295
14.3.1结果讨论296
14.3.2小位移及大位移分析中的接触结果296
14.4第二部分:大位移非线性分析296
14.4.1永久变形298
14.4.2SolidWorks Simulation Premium298
14.5总结298
14.6提问298
附录299
附录A格线划分、解算器299
附录B用户帮助30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教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