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olidWorks2010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

SolidWorks2010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

SolidWorks2010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

《SolidWorks 2010 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针对SolidWorks 2010中文版系统地介绍了草图绘製、特徵设计、曲面建模、钣金设计、装配体设计、有限元分析和工程图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内容安排上採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具体写作上,首先介绍相应章节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一个内容较全面的範例来使读者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该操作步骤翔实、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完成模型的创建,使读者既快又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体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2010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
  • 作者:赵罘
  • ISBN:9787121105043
  • 定价:56.0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4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三维CAD软体,该软体以参数化特徵造型为基础,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 《SolidWorks 2010 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SolidWorks自学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实训教材。随书附光碟一张,包含书中的实例素材档案和操作视频录像档案。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
1.1 概述 2
1.1.1 背景 2
1.1.2 主要设计特点 2
1.2 用户界面 4
1.2.1 选单栏 4
1.2.2 工具列 7
1.2.3 状态栏 7
1.2.4 管理器视窗 8
1.2.5 任务视窗 8
1.3 基本操作 9
1.3.1 档案的基本操作 9
1.3.2 选择的基本操作 10
1.3.3 视图的基本操作 11
1.4 参考坐标系 12
1.4.1 原点 12
1.4.2 参考坐标系的属性设定 13
1.4.3 修改和显示参考坐标系 13
1.5 参考基準轴 13
1.5.1 临时轴 14
1.5.2 参考基準轴的属性设定 14
1.5.3 显示参考基準轴 15
1.6 参考基準面 15
1.7 参考点 17
1.8 範例 17
1.8.1 生成参考坐标系 17
1.8.2 生成参考基準轴 18
1.8.3 生成参考基準面 19
本章小结 20
第2章 草图绘製 21
2.1 绘製草图基础知识 22
2.1.1 图形区域 22
2.1.2 草图选项 22
2.1.3 草图绘製工具 24
2.1.4 绘製草图的流程 24
2.2 草图图形元素 25
2.2.1 直线 25
2.2.2 圆 26
2.2.3 圆弧 27
2.2.4 椭圆和椭圆弧 29
2.2.5 矩形和平行四边形 30
2.2.6 抛物线 31
2.2.7 多边形 31
2.2.8 点 32
2.2.9 样条曲线 33
2.2.10 槽口 34
2.2.11 文字 35
2.3 草图编辑 36
2.3.1 剪下、複製、贴上草图 36
2.3.2 移动、旋转、缩放、複製草图 36
2.3.3 剪裁草图 38
2.3.4 延伸草图 38
2.3.5 分割、合併草图 39
2.3.6 派生草图 39
2.3.7 转换实体引用 39
2.3.8 等距实体 40
2.4 3D草图 41
2.4.1 简介 41
2.4.2 3D直线 41
2.4.3 3D圆角 42
2.4.4 3D样条曲线 42
2.4.5 3D草图点 43
2.4.6 面部曲线 43
2.5 几何关係 44
2.5.1 几何关係概述 44
2.5.2 添加几何关係 44
2.5.3 显示/删除几何关係 45
2.6 尺寸标注 45
2.6.1 智慧型尺寸 45
2.6.2 自动标注草图尺寸 47
2.6.3 修改尺寸 47
2.7 範例 48
2.7.1 进入草图绘製状态 48
2.7.2 绘製草图 48
2.7.3 标注尺寸 49
本章小结 50
第3章 基本特徵建模 51
3.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 52
3.1.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的知识点 52
3.1.2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的案例操作 53
3.2 拉伸切除特徵 59
3.2.1 拉伸切除特徵的知识点 59
3.2.2 拉伸切除特徵的案例操作 59
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 67
3.3.1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的知识点 67
3.3.2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的案例操作 68
3.4 扫描特徵 71
3.4.1 扫描特徵的知识点 71
3.4.2 扫描特徵的案例操作 73
3.5 放样特徵 79
3.5.1 放样特徵的知识点 79
3.5.2 放样特徵的案例操作 82
3.6 筋特徵 87
3.6.1 筋特徵的知识点 87
3.6.2 筋特徵的案例操作 88
3.7 孔特徵 90
3.7.1 孔特徵的知识点 90
3.7.2 孔特徵的案例操作 94
3.8 圆角特徵 99
3.8.1 圆角特徵的知识点 99
3.8.2 圆角特徵的案例操作 104
3.9 倒角特徵 107
3.9.1 倒角特徵的知识点 107
3.9.2 倒角特徵的案例操作 108
3.10 抽壳特徵 111
3.10.1 抽壳特徵的知识点 111
3.10.2 抽壳特徵的案例操作 111
3.11 範例 112
3.11.1 生成拉伸特徵 113
3.11.2 生成拉伸切除特徵 114
3.11.3 生成旋转特徵 115
3.11.4 生成扫描特徵 115
3.11.5 生成放样特徵 116
3.11.6 生成孔特徵 117
3.11.7 生成筋特徵 118
3.11.8 生成圆角特徵 118
3.11.9 生成倒角特徵 119
3.11.10 生成抽壳特徵 119
本章小结 120
第4章 高级特徵建模 121
4.1 草图阵列 122
4.1.1 草图线性阵列 122
4.1.2 草图圆周阵列 123
4.2 特徵阵列 125
4.2.1 特徵线性阵列 126
4.2.2 特徵圆周阵列 128
4.2.3 表格驱动的阵列 129
4.2.4 草图驱动的阵列 131
4.2.5 曲线驱动的阵列 133
4.2.6 填充阵列 134
4.3 零部件阵列 139
4.3.1 零部件的线性阵列 139
4.3.2 零部件的圆周阵列 140
4.3.3 零部件的特徵驱动 142
4.4 镜像 143
4.4.1 镜像草图 143
4.4.2 镜像特徵 144
4.4.3 镜像零部件 146
4.5 弯曲特徵 148
4.5.1 弯曲特徵的功能 148
4.5.2 生成弯曲特徵的案例操作 150
4.6 压凹特徵 154
4.6.1 压凹特徵的功能 154
4.6.2 生成压凹特徵的案例操作 154
4.7 变形特徵 156
4.7.1 变形特徵的功能 156
4.7.2 生成变形特徵的案例操作 159
4.8 圆顶特徵 162
4.8.1 圆顶特徵的功能 162
4.8.2 生成圆顶特徵的案例操作 163
4.9 包覆特徵 164
4.9.1 包覆特徵的功能 164
4.9.2 生成包裹特徵的案例操作 164
4.10 自由形特徵 165
4.10.1 自由形特徵的功能 165
4.10.2 生成自由形特徵的案例操作 166
4.11 分割特徵 168
4.11.1 分割特徵的功能 168
4.11.2 生成分割特徵的案例操作 168
4.12 拔模特徵 170
4.12.1 拔模特徵的功能 170
4.12.2 生成拔模特徵的案例操作 173
本章小结 176
第5章 装配体设计 177
5.1 生成装配体 178
5.1.1 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定 178
5.1.2 生成装配体的方法 178
5.2 干涉检查 179
5.2.1 干涉检查的属性设定 179
5.2.2 干涉检查的案例操作 180
5.3 爆炸视图 182
5.3.1 爆炸视图的属性设定 182
5.3.2 生成爆炸视图的案例操作 183
5.4 轴测剖视图 184
5.4.1 轴测剖视图的属性设定 184
5.4.2 生成轴测剖视图的方法 185
5.5 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 185
5.5.1 压缩状态的种类 185
5.5.2 压缩零件的方法 186
5.6 装配体统计 186
5.6.1 装配体统计的信息 186
5.6.2 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案例操作 187
5.7 範例 187
本章小结 194
第6章 工程图设计 195
6.1 线型和图层 196
6.1.1 线型设定 196
6.1.2 图层 196
6.1.3 图层的案例操作 197
6.2 图纸格式 198
6.2.1 图纸格式的属性设定 198
6.2.2 使用图纸格式的案例操作 199
6.3 工程图档案 200
6.3.1 设定多张工程图纸 201
6.3.2 激活图纸 201
6.3.3 删除图纸 201
6.4 标準三视图 202
6.4.1 生成标準三视图的案例操作 202
6.5 投影视图 202
6.5.1 投影视图的属性设定 203
6.5.2 生成投影视图的案例操作 203
6.6 辅助视图 204
6.6.1 生成辅助视图的案例操作 205
6.7 剪裁视图 205
6.7.1 生成剪裁视图的案例操作 206
6.8 局部视图 207
6.8.1 局部视图的属性设定 207
6.8.2 生成局部视图的案例操作 207
6.9 剖面视图 208
6.9.1 剖面视图的属性设定 208
6.9.2 生成剖面视图的案例操作 209
6.10 旋转剖视图 210
6.10.1 生成旋转剖视图的案例操作 210
6.11 断裂视图 211
6.11.1 断裂视图的属性设定 211
6.11.2 生成断裂视图的操作步骤 212
6.12 尺寸标注 213
6.12.1 绘製草图尺寸 213
6.12.2 添加尺寸标注的案例操作 214
6.13 注释 215
6.13.1 注释的属性设定 215
6.13.2 添加注释的案例操作 218
6.14 範例 219
本章小结 222
第7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 223
7.1 曲线 224
7.1.1 投影曲线 224
7.1.2 组合曲线 226
7.1.3 螺旋线和涡状线 227
7.1.4 通过xyz点的曲线 230
7.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231
7.1.6 分割线 232
7.2 曲面 236
7.2.1 拉伸曲面 237
7.2.2 旋转曲面 239
7.2.3 扫描曲面 240
7.2.4 放样曲面 242
7.2.5 等距曲面 244
7.2.6 延展曲面 245
7.3 编辑曲面 247
7.3.1 圆角曲面 247
7.3.2 填充曲面 248
7.3.3 中面 250
7.3.4 延伸曲面 251
7.3.5 剪裁曲面 253
7.3.6 替换面 254
7.3.7 删除面 255
本章小结 257
第8章 钣金及焊件设计 259
8.1 钣金设计特徵 260
8.1.1 基体法兰 260
8.1.2 边线法兰 262
8.1.3 斜接法兰 264
8.1.4 褶边 266
8.1.5 绘製的折弯 268
8.1.6 闭合角 269
8.1.7 转折 271
8.1.8 断裂边角 273
8.1.9 将现有零件转换为钣金零件 274
8.2 钣金编辑特徵 275
8.2.1 切口 275
8.2.2 展开 276
8.2.3 摺叠 278
8.2.4 放样折弯 279
8.3 成形工具 280
8.4 结构构件 282
8.5 剪裁/延伸 283
8.6 圆角焊缝 285
8.7 自定义焊件轮廓 287
8.8 子焊件 287
8.9 切割清单 288
8.9.1 生成切割清单的操作步骤 288
8.9.2 自定义属性 289
本章小结 290
第9章 模具及线路设计 291
9.1 模具设计 292
9.1.1 模具设计简介 292
9.1.2 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295
9.2 模具设计範例 296
9.2.1 导入模具模型 296
9.2.2 拔模分析 296
9.2.3 底切分析 296
9.2.4 设定比例缩放 297
9.2.5 创建分型线 297
9.2.6 关闭曲面 298
9.2.7 创建分型面 298
9.2.8 切削分割 299
9.2.9 创建模具零件 300
9.3 线路设计 302
9.3.1 线路设计基础 302
9.3.2 线路设计基本步骤 304
9.4 线路设计範例 305
9.4.1 创建第一条线路 305
9.4.2 创建第二条线路 306
9.4.3 创建第三条线路 307
本章小结 309
第10章 配置和系列零件设计表 311
10.1 配置 312
10.1.1 手动生成配置的方法 312
10.1.2 激活配置的方法 312
10.1.3 编辑配置 313
10.1.4 派生配置的方法 313
10.1.5 删除配置的方法 314
10.2 系列零件设计表 315
10.2.1 插入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方法 315
10.2.2 插入外部Microsoft Excel档案为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方法 316
10.2.3 编辑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方法 316
10.2.4 保存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方法 317
10.3 系列零件设计表参数 317
10.4 範例 320
10.4.1 显示特徵尺寸 320
10.4.2 重新命名特徵和尺寸 321
10.4.3 生成系列零件设计表 321
10.4.4 显示零件的配置 323
10.4.5 编辑系列零件设计表 323
本章小结 324
第11章 渲染输出 325
11.1 布景 326
11.2 光源 330
11.3 外观 332
11.4 贴图 335
11.5 渲染、输出图像 336
11.6 实例操作 337
11.6.1 创建布景 337
11.6.2 设定光源 340
11.6.3 设定外观 341
11.6.4 渲染 342
本章小结 342
第12章 动画製作 343
12.1 简介 344
12.1.1 时间线 344
12.1.2 键码点和键码属性 345
12.2 旋转动画 345
12.3 装配体爆炸动画 347
12.4 视像属性动画 348
12.5 距离或者角度配合动画 350
12.6 物理模拟动画 351
12.6.1 引力 351
12.6.2 线性马达和旋转马达 352
12.6.3 线性弹簧 355
12.7 範例 357
12.7.1 製作旋转动画 357
12.7.2 製作爆炸动画 359
12.7.3 製作物理模拟动画 361
本章小结 362
第13章 仿真分析 363
13.1 SimulationXpress 364
13.1.1 约束 364
13.1.2 载荷 365
13.1.3 材质 366
13.1.4 分析 366
13.1.5 结果 367
13.2 FloXpress 374
13.2.1 检查几何体 374
13.2.2 选择流体 374
13.2.3 设定边界条件 375
13.2.4 求解模型 375
13.2.5 查看结果 376
13.3 TolAnalyst 380
13.3.1 测量 381
13.3.2 装配体顺序 381
13.3.3 装配体约束 382
13.3.4 分析结果 382
13.4 数控加工 387
13.4.1 规则说明 387
13.4.2 配置规则 388
13.4.3 核准零件 389
本章小结 391
第14章 综合範例 391
14.1 装配支撑腿 394
14.2 装配人工搬运车 400
14.3 干涉检查 423
14.4 计算装配体质量特性 425
14.5 装配体信息和相关档案 426
14.6 图片渲染 427

图书前言

前 言
SolidWork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三维机械设计、工程分析、产品数据管理软体研发和销售的国际性公司。其产品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三维CAD软体,这是一套完整的 3D MCAD 产品设计解决方案,即在一个软体包中为产品设计团队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机械设计、验证、运动模拟、数据管理和交流工具。该软体以参数化特徵造型为基础,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是当前最优秀的三维CAD软体之一。
本书採用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法讲解SolidWorks 2010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步骤。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SolidWorks软体基础。包括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常用模组的功用。
(2)草图绘製。讲解草图的绘製和修改方法。
(3)特徵建模。讲解SolidWorks软体大部分的特徵建模命令。
(4)装配体设计。讲解装配体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
(5)工程图设计。讲解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6)曲面建模。讲解曲线和曲面的建立过程。
(7)钣金焊件建模。讲解钣金和焊件的建模步骤。
(8)模具和管路设计。讲解模具设计和管路设计。
(9)渲染和动画製作。讲解图片渲染和动画製作。
(10)仿真分析。讲解有限元分析、流体分析、公差分析和数控加工分析。
参与本书编着工作的有赵罘、王平、张梦霞、刘良宝、陶春生、龚堰珏、郑玉彬、李家田、郭新愿、秦志峰、刘斌、吴雪、林建龙、刘玉德、薛宝华、杨晓晋、刘晔辉、卢社海、马昊学,由赵罘、王平担任主编。
本书适用于SolidWorks的初、中级用户,可以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用书和CAD专业课程实训教材、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部门人员 自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2010中文版快速入门与套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