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2010完全自学手册
SolidWorks是一款三维设计软体,该软体因其易学易用、全中文界面,深受专业及非专业人士的喜爱。SolidWorks2010在SolidWorks2008、2007的基础上,增加了零件设计及装配,蒸脸机设计等实例。本手册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共包括14章。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2010完全自学手册
- ISBN:978-7-111-30770-9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图书信息
书 名:SolidWorks 2010完全自学手册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111-30770-9
开本: 16开
定价: 4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典型实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SolidWorks 2010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技巧。本书在初级篇中讲解SolidWorks基础知识,参考几何体,基础特徵,扫描和切除扫描特徵,放样、切除放样和自由形特徵;在进阶篇中讲解筋和孔特徵,装饰特徵,变形特徵,阵列与扣合特徵,特徵操作,曲线和曲面;在实战篇中讲解常用零件设计,零件装配,蒸脸机设计综合实例。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SolidWorks 2010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本书配套光碟中包含了书中的实例模型素材,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读者可以边看书边操作,加深记忆和理解,举一反三,从而掌握中高级难度的建模方法,提高建模效率,将所学知识套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展示产品,交流设计思想。本书学习门槛低,可被CAD初学者用于SolidWorks入门学习,而书中的进阶篇和实战篇又具有相当强的实用性,适合中高级读者参考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或培训班的CAD/CAM课程教材,也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CAD/CAM研究与套用人员参考。
前言
SolidWorks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三维设计软体,因其具有易学易用、全中文界面和价格适中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三维设计人员来使用。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初学者提供自学教材,使之能快速入门,并套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于中高级读者,可以通过书中的进阶篇和实战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高级工程设计。本书具有以下4个特点:(1)语言简洁,主要用图表和实例操作形式生动地讲解SolidWorks 2010的常用功能。(2)结合具体操作将重要的知识点嵌入到实例中,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地随学随用,边看边操作,动眼、动脑、动手,符合教育心理学和学习规律。在本书的配套光碟中还附有上机练习的答案,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3)书中体现了SolidWorks 2010的新功能。(4)符合时代精神,体现了创新教育常用的发散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书中数据单位均为毫米(mm),图中未显示的选项均为默认值。读者按照书中模型操作时,如果中途操作错误,可修改特徵名,使之与配套光碟一致。SolidWorks每个版本升级后一些命令的运算法则会改变,因此有可能出现在低版本中做的模型,在高版本中只是打开,如果不做任何修改,重新建模就会出错的情况。所以读者应该注意所使用的软体版本,当然也可以自己修改低版本的模型,使之能在高版本中通用。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江洪、郦祥林、赵跃生、孙丽琴、耿国庆、李美、张丛、唐宁、沈旭峰、隋旎、郭继伟、徐兴、张文娜、左燕群、赵水平、朱晶晶、廖学良、成中书、李坤、王广萍、余峰、祝兴良、唐梁。
目录
前言
第1篇 初 级 篇
第1章 SolidWorks基础知识 2
1.1 SolidWorks 2010用户界面 2
1.1.1 进入和退出SolidWorks 2
1.1.2 新建档案 3
1.1.3 打开档案和保存档案 6
1.2 SolidWorks用户界面 8
1.2.1 选单栏 8
1.2.2 工具列 8
1.2.3 快捷键和滑鼠 10
1.2.4 多视窗显示和任务窗格 10
1.3 模型显示 13
1.3.1 模型的显示和控制 13
1.3.2 给模型编辑外观 16
1.4 对象选择 19
1.5 八色球套用实例 21
1.6 上机练习 23
第2章 参考几何体 25
2.1 基準面 25
2.1.1 基準面基础知识 25
2.1.2 通过直线和顶点创建基準面实例 26
2.1.3 通过点和平行面创建基準面实例 26
2.1.4 创建通过面的边线并绕边线旋转的基準面实例 26
2.1.5 创建与面平行的基準面实例 27
2.1.6 创建垂直于曲线的基準面实例 28
2.1.7 创建曲面切平面的基準面实例 28
2.2 基準轴 29
2.2.1 基準轴基础知识 29
2.2.2 通过直线创建基準轴实例 29
2.2.3 通过两平面创建基準轴实例 29
2.2.4 通过两顶点创建基準轴实例 30
2.2.5 通过圆柱轴心创建基準轴实例 30
2.2.6 通过点和面创建基準轴实例 31
2.3 坐标系 31
2.3.1 坐标系基础知识 31
2.3.2 创建坐标系实例 32
2.4 基準点 33
2.4.1 基準点基础知识 33
2.4.2 通过圆弧中心创建基準点实例 33
2.4.3 通过面中心创建基準点实例 34
2.4.4 通过交叉点创建基準点实例 34
2.4.5 通过投影面创建基準点实例 34
2.4.6 选择沿曲线均分生成多个基準点实例 35
2.5 可乐瓶底套用实例 35
2.6 上机练习 40
第3章 基础特徵 41
3.1 基础特徵 41
3.2 拉伸和切除拉伸 42
3.2.1 拉伸/切除拉伸基本知识 42
3.2.2 创建凸台拉伸实例 44
3.2.3 创建薄壁拉伸实例 44
3.2.4 创建切除拉伸实例 44
3.3 旋转/切除旋转 46
3.3.1 旋转/切除旋转基本知识 47
3.3.2 创建凸台旋转实例 47
3.3.3 创建薄壁旋转实例 47
3.3.4 创建切除旋转实例 48
3.4 两拉伸特徵做出模型的套用实例 49
3.5 上机练习 52
第4章 扫描和切除扫描特徵 54
4.1 扫描概述 54
4.2 实体扫描 54
4.2.1 扫描基础知识 54
4.2.2 简单路径扫描实例 55
4.2.3 使用一条引导线的扫描实例 56
4.2.4 使用多条引导线的扫描实例 58
4.2.5 沿路径扭转的扫描实例 59
4.2.6 多轮廓扫描实例 60
4.2.7 薄壁特徵扫描实例 62
4.2.8 取消合併平滑面的扫描实例 65
4.2.9 竖扫实例 67
4.2.10 横扫实例 68
4.3 切除扫描 69
4.3.1 创建轮廓切除扫描实例 69
4.3.2 创建实体切除扫描实例 72
4.4 套用实例 74
4.4.1 五角螺旋弹簧 74
4.4.2 拉簧 77
4.5 SelectionManager组合选择功能 79
4.6 上机练习 81
第5章 放样、切除放样和自由形特徵 83
5.1 放样基础知识 83
5.2 放样方式 84
5.2.1 “无”约束和添加“垂直于轮廓”约束的放样 84
5.2.2 创建使用“方向向量”约束的放样实例 86
5.2.3 创建使用“与面相切”约束的放样实例 88
5.2.4 创建使用“与面的曲率”约束的放样实例 90
5.2.5 创建使用“中心线”控制的放样实例 92
5.3 切除放样 94
5.3.1 切除放样基础知识 94
5.3.2 用切除放样法创建螺纹收尾 94
5.4 套用实例 95
5.4.1 剃鬚刀基体 95
5.4.2 方形盘 98
5.5 自由形 101
5.5.1 自由形基础知识 102
5.5.2 用自由形特徵创建海星实例 103
5.6 上机练习 105
第2篇 进 阶 篇
第6章 筋和孔特徵 108
6.1 筋 108
6.1.1 筋基础知识 108
6.1.2 创建平行于草图的筋实例 108
6.1.3 创建垂直于草图的筋实例 108
6.2 简单孔 109
6.2.1 简单孔基础知识 109
6.2.2 创建简单孔实例 110
6.3 异形孔 111
6.3.1 异形孔基础知识 111
6.3.2 创建普通螺纹孔实例 112
6.3.3 创建平头螺纹孔实例 113
6.3.4 创建管螺纹孔实例 114
6.4 连线法兰套用实例 116
6.5 上机练习 118
第7章 装饰特徵 120
7.1 圆角 120
7.1.1 圆角基础知识 120
7.1.2 不能圆角的处理方法 122
7.2 倒角 125
7.2.1 倒角基础知识 125
7.2.2 用顶倒角做三十二面体实例 126
7.3 圆顶 129
7.3.1 圆顶基础知识 129
7.3.2 多边形圆顶实例 130
7.4 拔模 131
7.4.1 拔模基础知识 131
7.4.2 中心面拔模实例 132
7.4.3 分型线拔模实例 133
7.5 抽壳 133
7.5.1 抽壳基础知识 133
7.5.2 不能抽壳的解决方法 134
7.5.3 用放样法解决不能抽壳的问题 136
7.6 冲压件套用实例 138
7.7 上机练习 142
第8章 变形特徵 144
8.1 比例缩放 144
8.1.1 比例缩放基础知识 144
8.1.2 正方体变椭圆体实例 145
8.2 变形 147
8.2.1 变形基础知识 147
8.2.2 创建点变形实例 148
8.2.3 创建曲线到曲线变形实例 148
8.2.4 创建曲面推进变形实例 149
8.3 压凹 150
8.3.1 压凹基础知识 150
8.3.2 创建袋套压凹实例 150
8.3.3 创建切除材料压凹实例 151
8.4 弯曲 151
8.4.1 弯曲基础知识 151
8.4.2 创建折弯弯曲实例 152
8.4.3 创建扭曲弯曲实例 153
8.4.4 创建推削弯曲实例 153
8.4.5 创建伸展弯曲实例 154
8.5 包覆 154
8.5.1 包覆基础知识 154
8.5.2 用包覆创建旋转楼梯实例 155
8.6 球面文字套用实例 156
8.7 上机练习 161
第9章 阵列与扣合特徵 163
9.1 线性阵列 163
9.1.1 线性阵列基础知识 164
9.1.2 创建线性阵列实例 164
9.2 圆周阵列 165
9.2.1 圆周阵列基础知识 165
9.2.2 创建圆周阵列实例 166
9.3 表格驱动的阵列 166
9.3.1 表格驱动的阵列基础知识 167
9.3.2 创建表格驱动的阵列实例 167
9.4 草图驱动的阵列 168
9.4.1 草图驱动的阵列基础知识 168
9.4.2 创建草图驱动的阵列实例 169
9.5 曲线驱动的阵列 169
9.5.1 曲线驱动的阵列基础知识 169
9.5.2 创建曲线驱动的阵列实例 171
9.6 填充阵列 171
9.6.1 填充阵列基础知识 171
9.6.2 创建填充阵列实例 173
9.7 镜像 175
9.7.1 镜像基础知识 175
9.7.2 创建镜像实例 175
9.8 扣合特徵 176
9.8.1 装配凸台基础知识 176
9.8.2 创建装配凸台实例 177
9.8.3 弹簧扣和弹簧扣凹槽基础知识 177
9.8.4 创建弹簧扣和弹簧扣凹槽实例 178
9.8.5 通风口基础知识 179
9.8.6 创建通风口实例 180
9.8.7 唇缘和凹槽基础知识 181
9.8.8 创建唇缘和凹槽实例 182
9.9 一片叶套用实例 183
9.10 上机练习 189
第10章 特徵操作 191
10.1 组合 191
10.1.1 组合基础知识 191
10.1.2 创建添加组合实例 192
10.1.3 创建删减组合实例 192
10.1.4 创建共同组合实例 192
10.2 分割 193
10.2.1 分割基础知识 193
10.2.2 创建分割实体实例 193
10.2.3 创建消耗切除实体分割实例 194
10.3 实体移动∕複製 194
10.3.1 实体移动/複製基础知识 194
10.3.2 创建平移複製实例 195
10.3.3 创建旋转複製实例 196
10.4 删除实体 196
10.4.1 删除基础知识 196
10.4.2 创建删除实体实例 196
10.5 椭圆盒套用实例 197
10.6 上机练习 201
第11章 曲线和曲面 203
11.1 曲线 203
11.1.1 分割线 203
11.1.2 投影曲线 205
11.1.3 组合曲线 206
11.1.4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207
11.1.5 通过XYZ点的曲线 208
11.1.6 螺旋线/涡状线 208
11.2 曲面 210
11.2.1 曲面拉伸 211
11.2.2 曲面旋转 212
11.2.3 曲面扫描 212
11.2.4 曲面放样 214
11.2.5 边界曲面 216
11.2.6 填充曲面 217
11.2.7 平面区域 218
11.3 曲面编辑 219
11.3.1 等距曲面 219
11.3.2 直纹曲面 220
11.3.3 曲面延展 221
11.3.4 曲面延伸 222
11.3.5 中面 224
11.4 曲面操作 225
11.4.1 删除面 225
11.4.2 替换面 227
11.4.3 移动面 228
11.4.4 曲面缝合 229
11.4.5 剪裁曲面 231
11.4.6 曲面解除剪裁 232
11.4.7 曲面操作的其他常用工具 234
11.5 百合花套用实例 234
11.6 上机练习 239
第3篇 实 战 篇
第12章 常用零件设计 242
12.1 零件设计的控制和调整技术 243
12.1.1 建立方程式 243
12.1.2 创建方程式实例 244
12.1.3 建立共享数值 246
12.2 零件设计系列化 248
12.2.1 手工配置 248
12.2.2 系列零件设计表 251
12.3 零件设计重用技术 254
12.3.1 草图重用—派生草图 254
12.3.2 特徵重用—库特徵 256
12.3.3 零件重用—派生零件 259
12.4 零件分析和信息获取 260
12.4.1 测量 260
12.4.2 质量属性 262
12.4.3 剖面属性 263
12.4.4 检查 264
12.4.5 统计 264
12.4.6 误差分析 265
12.5 圆环对称变径圆周阵列套用实例 266
12.6 上机练习 269
第13章 零件装配 271
13.1 装配体操作 271
13.1.1 新建装配体档案 271
13.1.2 插入零部件 271
13.1.3 移动零部件和旋转零部件 273
13.2 配合方式 274
13.2.1 标準配合 274
13.2.2 高级配合 275
13.2.3 机械配合 276
13.2.4 对齐条件 277
13.3 干涉检查 278
13.3.1 干涉体积检查 278
13.3.2 运动碰撞检查 279
13.3.3 转子装配干涉检查实例 279
13.4 设计零件的两种方式 280
13.4.1 自下而上设计零件 280
13.4.2 自上而下设计零件 281
13.5 创建空心气缸装配爆炸图实例 281
13.6 套用实例 284
13.6.1 螺桿装配 284
13.6.2 自上而下设计电机风扇罩 295
13.7 上机练习 301
第14章 蒸脸机设计综合实例 302
14.1 创建主体部分 303
14.2 创建前端部分 317
14.3 创建提手和其他部分 32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2010完全自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