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S-N一21战略巡航飞弹
"石榴石"战略巡航飞弹,编号为SS-N一21,是前苏联新型海基战略巡航飞弹,具有反舰和打击战略目标的双重能力,主要用以攻击敌方机场、地下指挥所和军港。1978年起研製,1981~1982年进行多种发射试验,1983年装备海军6艘Y I级飞弹核潜艇。飞弹可由艇身垂直发射装置或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SS-N一21战略巡航飞弹
- 研製时间:1978年
- 服役时间:1983年
- 国家:前苏联
- 飞弹射程:约为3000千米
装备介绍
SS-N-21远程巡航飞弹是一种核常兼备、战略战术一体的多用途巡航飞弹,是冷战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的产物。该弹在产生背景、外形,性能以及作战使用上,与美国的BGM-109/AGM-86“战斧”巡航飞弹都有相似之外,同时对俄巡航飞弹武器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俄重新对SS-N-21远程战术巡航飞弹给予重视,表明俄将突破冷战时期制约该弹发展的条约羁绊,强化其核力量建设,应对美国的威胁。SS-N-21潜射巡航飞弹是苏联从1978年开始研製的各种巡航飞弹之一。1981至1982年进行过多次试验,1983年装备于退役的6艘“Y-Ⅰ”级弹道式飞弹核潜艇,从原来发射SS-N-6弹道飞弹垂直发射管发射,由于其直径和苏联标準鱼雷发射管的内径相近,因此亦可从水面舰和“O”、“C”两级巡航飞弹潜艇的鱼雷管发射,可能主要用作战区进攻力量,从欧洲和远东的苏联海域或公海发射并攻击敌方的加固或非加固目标以及敌人后方的地下指挥所、机场、低速行进的装甲编队和集结中的部队、海军港口设备,海军基地及海洋监视设施;也可用作战略飞弹,对付美国部署于欧洲的中程核飞弹或在离美国本土较近的海域攻击美国沿海城市或军事目标。西方国家有的资料把它比作美国的“战斧”和“捕鲸又”飞弹,认为它兼有反舰和打击战略目标双重能力。
技术特点
AS-15"撑桿"式新型双重能力战略巡航飞弹,系SS-N-21飞弹的空射型,1984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1985年装备轰炸航空兵,现配备于"逆火式"、"海盗旗式"、"熊H"式重型轰炸机部队。
飞弹的射程约为3000千米,直径533毫米,命中精度(CEP)约为120米。制导系统採用等高线地形匹配(TERCOM)辅助惯性导航系统,发动机採用小型涡扇发动机,战斗部为热核弹头。系前苏联首批採用固态计算机技术和小型涡扇发动机的巡航飞弹。
1.发展潜力大,三军通用
SS-N-21是前苏联按一弹多型原则设计的一种战略战术巡航飞弹。在海基飞弹服役的同时,空基和陆基飞弹也完成了试验。海基型主要用作海上发射的战区攻击力量,设计从欧洲和远东的前苏联海域或公海发射。攻击敌方高价值加固和非加固目标,如纵深地区的地下指挥中心,核、化学、生物武器生产设施,装甲编队集结地,海军基地及港口设备等严密设防目标,也可作为战略潜地飞弹在离美国本土较近海域攻击美国沿海城市和军事目标。空射型的飞弹和系统编号分别为Kh-55和PKB一500,主要装备“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用于增强和改善前苏联空中战略力量在战区或洲际作战中的攻击力,可从低空或有效防区外攻击各种加固和非加固战略目标或高价值严密设防军事目标。陆基型被称为SSc-x-4“弹弓。飞弹,在1983年12月美国BGMll09G”战斧。陆射巡航飞弹开始部署于北约5国后不久,该弹开始部署于与北约对峙的前苏联欧洲本土阵地。
整体上看,海基型SS-N·21。石榴石“与SSC-X-4。弹弓”飞弹的发射系统和弹体都非常接近,但空射型Kh-55(及其前身AS-15)与这两者有较大差别:一是由于Kh-55从飞机发射,不需要像陆射和海射巡航飞弹那样在尾部串接固体火箭起飞加速器,因而其弹长和发射质量都有所减小二是尾翼由“十”字形尾翼改用像飞机一样的上垂尾加平尾方案。应该说,从新材料和工艺技术发展获得的较小的外观尺寸和发射质量,是SS-N-21多样性发展和多平台兼容性的物质基础,这使该型飞弹在以后发展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2.平台兼容性好,适用性强
SS-N-21飞弹设计时为达到三军通用的目的(即考虑到了多平台兼通性,特别是利用潜艇发射时)开发了多种发射系统。
潜射型SS-N-21飞弹最初设计利用已退役的SS-N-6弹道飞弹垂直发射管发射的,但考虑到国际条约的限制和以后的推广套用,开始仿照美国研製从国际通用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当潜艇处于最佳发射深度时,飞弹连同助推器一起被弹出鱼雷发射管,然后靠助推器喷管偏转产生的推力矢量控制作用,将飞弹从水平状态转向出水状态,并以某一个出水角冲出水面。
飞弹连同助推器出水后,爬升到离水面30米高度时,爆炸螺栓起爆,助推器与飞弹主体分离。此后飞弹弹翼和尾翼展开,抛掉发动机进气道密封罩。涡扇发动机启动。当达到最大爬升高度后,飞弹在高度表控制下转弯,下滑至离地200米高度转入巡航飞行状态,飞弹在地形匹配辅助惯导系统的引导下最后击中目标。正是由于可从通用鱼雷发射管发射,SS-N-21飞弹在1987年以后很快装备了苏,俄的三种攻击型核潜艇。
空射型SS-N-21,即Kh-55,可装备在“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机内的旋转式发射架上。载机可在500米至12千米高度发射,飞弹发射后在高度表控制下下降至40米至100米高度,然后在涡扇发动机推进下以马赫数0.48-0.77巡航飞行。
陆基型SS-N-21飞弹可沿地物上空40米至100米的高度起伏飞行,当飞弹飞抵距目标预定距离时,飞弹先爬升至较高高度,打开主动雷达导引头。搜寻、捕获、识别、锁定目标后,俯冲至较低高度,通过横向或俯仰规避机动躲开敌防空武器的攻击,最后实现对目标俯冲攻击。虽然发射方式不同,但飞弹部件通用率非常高,这不但降低了系统研发,生产,维护成本,而且使作战套用更加简单。
3.制导更加複杂,打击精度高
由于SS-N-21飞弹的作战使用与“战斧”类似,发射前需要任务规划和航迹规划两个步骤,因此其需要建立专门的情报和指挥中心,製作巡航飞弹整个飞行路径的数字地形图。SS-N-21在1984年交付海军时,前苏联海军专门为其建立了用于航迹规划,製作假想敌领土数字地图的作战情报指挥综合中心。该中心在飞弹发射前将重要地物场景装订到飞弹制导系统中,这与前苏联以往开发的弹道飞弹和巡航飞弹截然不同。但这种地形相关匹配製导(TERCOM)方式大大提高了SS-N-21的打击精度,CEP可达到150米,这在前苏联当时的飞弹武器中属于高精度打击武器了。
这种制导方式以后套用到了其衍生型Kh-55和SSC-X-4“弹弓”上。其中,Kh-55在打击目标时,载机探测设备确定发射平台到达发射点后相对目标的方位,并将其输入弹上计算机。载机在发射点发射飞弹后,靠雷达高度表控制,下滑至巡航飞行高度,此时涡扇发动机启动并推进飞弹慢速巡航飞行。在某些预定的修正点上,地形匹配系统确定出航向和位置误差,形成控制指令,操纵飞弹回到预定的正确弹道,最后到达目标区上空。由此可见,地形相关匹配製导方式使过去只使用惯性或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前苏联飞弹增加了一种精度更高,射程可以更远的全新制导方式,虽然较为複杂,但其使打击精度更高。
4.体积小,整体火力强
SS-N-21飞弹的整体布局与“战斧”近似,都採用长细比较大的“一”字形弹翼,弹身头部是半球体,中段是圆柱体,尾部收缩,尾部装“十”形摺叠尾翼,其后串接一台直径相同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前,中弹翼后折于弹体两侧的贮翼槽内,尾翼则从翼根处横折于尾部周围,发射后自动展开。
SS-N-21飞弹头部装有惯导系统,TERCOM辅助修正系统和低空飞行用的雷达高度表系统,之后为战斗部舱,可装核弹头,也可装常规弹头。战斗部舱之后依次为燃油舱、发动机及舵机控制舱。总体来看,飞弹结构设计较为紧凑,特别是涡扇发动机的使用,大大缩小了飞弹整体尺寸,使其可在多种平台上兼容使用。
虽然SS-N-21飞弹整体体积小,但由于装备了核弹头和多种常规战斗部,飞弹威力却十分强大。该弹的核弹头当量为200千吨TNT。俄罗斯在冷战后为潜射型SS-N-21和空射型Kh一55开发的常规弹头包括杀伤爆破弹和子母弹等多种类型。由于SS-N-21飞弹体积小,无论是载机还是潜艇携带的数量都较大,因此整体火力较强。
发展现状
1.陆射型已退役
由于战技性能优异,特别是突防性能强,因此陆射型SS-N-21“石榴石”(SSC-X-4“弹弓”)服役后,前苏联将其部署在靠近欧洲的前苏联西部地区。首批部署80枚飞弹和6辆运输一起竖一发射车(TEL)。由于该弹打击欧洲国家的时间甚至比前苏联的战略弹道飞弹还快,而且不像弹道飞弹那样可以预警,因此美国将该弹纳入了正在与前苏联进行的《中导条约》谈判的框架。
按照1987年12月8日美苏签订的消除中短程核武器条约,前苏联的SSC-X-4和美国的BGM-109G“战斧”陆射巡航飞弹以及“潘兴”中程弹道飞弹均在3年内全部销毁。不过,由于SS-N-21“石榴石”飞弹是按一弹多型原则发展的一种多用途巡航飞弹,技术上有很高的通用性,因而一旦需要,海射和空射型号完全可以很快地重新改装成陆射型号。
2.进一步发展潜射型
SS-N-21飞弹的服役增强了前苏联巡航飞弹潜艇的整体实力,但是由于前苏联将巡航飞弹潜艇的主要使命定义为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队,而不像美国将潜射巡航飞弹作为对陆打击的首选武器之一,因此前苏联未像反舰巡航飞弹那样重视发展SS-N-21飞弹。该弹在服役后只装备于各种攻击型潜艇。1989年,根据美苏各自提出的战术核武器削减倡议,前苏联海军把装备在V3级(671PTM)核潜艇上的“石榴石”飞弹全部撤除。
另一方面,目前俄罗斯仍在进行SS—N-21的发展研究。俄罗斯除了会增加装备数量、扩大装备範围外。还会研究常规SS-N-21飞弹的改进型,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需要。新近服役的俄罗斯“鲨鱼”级(971型)攻击核潜艇上部署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21飞弹。另外,根据2009年3月23日俄罗斯海军副参谋长布尔采夫的讲话,俄将强化SS-N-21巡航飞弹的战术作用,增加其射程,採用卫星制导方式以提高其精度,为之安装低当量核弹头。预计于2010年开始服役的“亚森”级(885型)新型攻击型核潜艇也可能装备SS-N-21潜射巡航飞弹。该艇的艇体中段装有650毫米和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而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即可发射SS—N一21飞弹,新火控系统可以在预先知道坐标的情况下攻击地面固定目标和有限的移动目标。
3.空射型仍是主要空基核力量
目前,各国空射巡航飞弹基本发展了飞机式、改进式,主力式和隐身式共四代。Kh-55“撑桿”(空射型SS-N-21“石榴石”)和“战斧”属于其中的第三代。Kh-55于1984年至1987年装备”图一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是俄空军目前唯一的现役远程空射巡航飞弹,约有1500枚。由于常规战术型Kh-55巡航飞弹射程只有600千米,根本无法与美国的巡航飞弹对抗,因此俄罗斯开始在Kh-55基础上发展Kh-555和Kh-101巡航飞弹。
Kh-555飞弹採用可携带核弹头的Kh-55战略巡航飞弹的基本弹体和动力装置,但通过增加两个外挂式220升保形油箱将最大射程增加到了3500千米。其他的差异包括在弹身、弹翼和弹尾部分增加使用雷达吸收材料。由于Kh-555飞弹採用常规战斗部(包括钻地,定向爆炸,碎片弹及高爆等有效载荷),因此弹头重量大幅增加。Kh-555巡航飞弹採用地形匹配(使用预製的数字地图)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圆机率误差(CEP)只有20米。该弹可与“图-160”自带的导航系统连线,该导航系统内也安装了飞弹飞行数据的程式。Kh-555常规空射巡航飞弹已于2004年开始交付部队。
Kh-101属于第四代空射巡航飞弹,採用隐形化设计,将全面替代Kh-55。该飞弹比Kh-55/555系列要长(比Kh-55长约1米),外形更苗条,头锥部分更尖锐,主弹体外形剖面为三角形扁平设,3个摺叠尾翼安装在逐渐变细的锥形尾部上。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由于Kh-101飞弹比Kh-55飞弹长,无法用“图-95"‘和“图-160”中标準的MKU-6-5内置式投弹架挂载,因此常规型“图-95”可能採取外挂Kh-101和内挂Kh-555的混合挂载方式。
2008年10月,俄空军出动了“图-95MS”和“图-160“等20多架俄战略轰炸机,以最大战斗载荷飞抵演习2区域。并发射了Kh-55和Kh-555巡航飞弹。在历史上“图,95MS“轰炸机只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全载荷发射,而“图-160“从来没有举行过类似演习。这次发射表明Kh-55“撑桿”及其衍生型飞弹仍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主体之一,是应对美国战略威胁的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S-N一21战略巡航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