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由北京邮票厂印刷,周令钊设计的,面值1.16元,小全张邮票,规格130mm*93mm,分为:4-1 面值 8分 黄鹤楼 发行量1734.15万枚;4-2 面值 8分 岳阳楼 发行量1693.65万枚;4-3 面值 10分 滕王阁 发行量929.4万枚;4-4 面值 90分 蓬莱阁 发行量652.4万枚,四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T121 中国历代名楼
  • 外文名:Famous Buildings of Ancient China
  • 发行时间:1987.10.30
  • 版别:影写版

基本信息

邮票名称:T121 中国历代名楼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齿孔度数:11
邮票尺寸: 40mm*27mm
设计者:周令钊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4-1 面值 8分 黄鹤楼 发行量1734.15万枚
4-2 面值 8分 岳阳楼 发行量1693.65万枚
4-3 面值 10分 滕王阁 发行量929.4万枚
4-4 面值 90分 蓬莱阁 发行量652.4万枚
同时发行了历代名楼小全张
小全张规格:130mm*93mm
面值1.16元 中国历代名楼 发行量364.1万枚

详细介绍

楼为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中国上古时代无楼,至旧中国晚期才开始出现楼。阁是风景区或庭院里的一种传统楼房建筑。阁多建筑在高处,四周开窗或设栏桿迴廊,可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名士便将登楼阁、揽胜景、吟诗作赋、抒情遣怀视为一项高雅活动。中国历代供登临观景的楼数不胜数,其中汉代的黄鹤楼、三国的岳阳楼、唐代的滕王阁、宋代的蓬莱阁中外驰名。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之地建楼,取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登楼一游,或际会四方之客,或酬唱应和之曲,放悲声,抒情怀,低吟浅唱,壮烈豪放,皆可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故中国古代凡名楼常有名诗佳作传唱,构成中国士大夫文化。
1987年10月30日,为展现中国历代名楼的建筑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编号T121,全套4枚,另发行小全张一枚。
第一图:黄鹤楼
在中国中部武汉市蛇山,相传是三国时代吴黄龙二年(223年)始建,历代屡毁屡修。传说中的神仙王子安、费文伟等均曾乘鹤经过这里,又传说曾有一个姓辛的老叟在此卖酒,有一道士常来饮酒,老叟不收酒资,道士走时便用橘子皮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以作答谢,酒客拍手,黄鹤便从壁上下来飞舞。
第二图:岳阳楼
在湘北洞庭湖畔,为我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称誉。相传此楼址最早是三国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楼,并定名岳阳楼。宋庆曆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此楼,请着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范仲淹在此文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所传诵。
第三图:滕王阁
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唐代显庆四年(659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修建,阁亦因其封号而得名。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都督阎伯与重修滕王阁,并大宴宾客,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这里临席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其文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情、景并具,更为后代推崇。
第四图:蓬来阁
在山东蓬莱城北丹崖山巅,殿阁凌空,俯视大海,云烟缭绕,素有仙境之称。蓬莱阁创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明代扩建,清代又重修,高15米,双层歇山顶,绕以迴廊。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东边的大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面有长生不老之药。据说秦始皇曾命徐福过海求仙,徐福的船队便是从蓬莱阁所在地启航的,从这里北望,澄波万里,虚无漂渺,有时还有海市蜃楼的奇景。
小全张邮票图案底色为木纹色,显得古色古香,将4枚名楼邮票集于一起,更显得美不胜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T121 中国历代名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