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在介绍TD-SCDMA标準技术的基础上,侧重于对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践操作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理论;第二部分(第4章)介绍TD-SCDMA接入网硬体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第三部分(第5~7章)介绍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践操作内容。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电子、通信及相关专业作为开展3G教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3G工作的人员作为岗前培训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289页
- 开本:16
- 定价:28.00
- 作者:黄一平
- 出版日期:2010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30267796, 9787030267795
内容简介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全国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规划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3G技术概述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準的发展
1.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套用
1.2.2 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的标準化过程
1.2.3 三大主流标準的技术比较
1.3 TTD-SCDMA标準的形成
1.3 1TD-SCDMA的里程碑
1.3.2 TD-SCDMA系统特点
1.3.3 TD-SCDMA的频谱规划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3G系统的网路结构
2.1 3G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2.2 UMTS的结构模型
2.2.1 概述
2.2.2 用户设备域
2.2.3 基本结构域
2.2.4 UMTS域问通信
2.3 UMTS接入网UTRAN的基本结构
2.3.1 UMTS系统逻辑结构
2.3.2 UTRAN结构及其接口的通用协定模型
2.4 UTRAN接口协定
2.4.1 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
2.4.2 UTRAN通用协定结构模型
2.4.3 Iu接口
2.4.4 Iub接口
2.4.5 1ur接口
2.5 UMTS核心网结构
2.5.1 主要功能实体
2.5.2 核心网内的接口
2.5.3 基于Release4的TD-SCDMA核心网路
2.5.4 基于Release5的TD-SCDMA核心网路
2.5.5 核心网演进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 TD-SCDMA物理层原理与关键技术
3.1 TD-SCDMA物理层概述
3.2 TD-SCDMA时隙结构
3.3 TD-SCDMA系统中的信道
3.3.1 逻辑信道
3.3.2 传输信道
3.3.3 物理信道
3.3.4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关係
3.4 信道编码和复用
3.5 数据扩频、加扰和调製
3.6 TD-SCDMA关键技术-智慧型天线
3.6.1 智慧型天线概念
3.6.2 智慧型天线的优点
3.6.3 智慧型天线技术与实现
3.7 TD-SCDMA关键技术——联合检测
3.7.1 CDMA系统中的干扰
3.7.2 联合检测的定义和特点
3.8 TD-SCDMA关键技术——接力切换
3.8.1 切换的概念
3.8.2 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
3.9 TD-SCDMA关键技术——动态信道分配
3.9.1 无线资源管理的概念
3.9.2 动态信道分配
3.1 0TD-SCDMA关键技术——上行同步
310.1 上行同步概述
3.10.2 上行同步的建立
3.10.3 上行同步保持
3.11 TD-SCDMA关键技术——功率控制
3.11.1 功率控制的目的
3.11.2 功率控制的类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 TD-SCDMA接入网设备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1 中兴TD-SCDMA系统RNC设备ZXTRRNC硬体结构与原理
4.1.1 ZXTRRNC的硬体体系结构
4.1.2 业务功能
4.1.3 技术指标
4.2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ZXTRB328和ZXTRR04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2.1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2.2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技术指标
4.2.3 ZXTRB328系统组成
4.2.4 ZXTRR04硬体结构
4.2.5 中兴Node B的操作维护
4.3 鼎桥TD-SCDMA系统RNC设备TRNC810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3.1 TRNC:810的硬体体系结构
4.3.2 TRNC:810系统的主要特性
4.3.3 TRNC:810系统的业务和功能
4.3.4 信号流程介绍
4.4 鼎桥TD-SCDMA系统Nobe B设备TNB610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4.1 TNB610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4.2 NodeB610的技术指标
4.4.3 TNB610的硬体结构
44.4 Node B本地维护终端(LMT-B)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 中兴TD仿真软体配置与网路规划实训
5.1 实训项目一 TD-SCDMA网路规划
5.2 实训项目二 RNC硬体数据配置
5.3 实训项目三 NodeB硬体数据配置
第6章 中兴B328+R04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训
6.1 实训项目一 中兴B328基站设备单板配置实训
6.2 实训项目二 中兴B328基站设备数据配置实训
6.3 实训项目三 中兴13328基站设备故障排除实训
第7章 鼎桥TNB610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训
7.1 实训项目一 TNB610基站LMT-B软体使用介绍
7.2 实训项目二 TNB610基站开通
7.3 实训项目三 TNB610基站维护
附录英文缩写释义表
参考文献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準的发展
1.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套用
1.2.2 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的标準化过程
1.2.3 三大主流标準的技术比较
1.3 TTD-SCDMA标準的形成
1.3 1TD-SCDMA的里程碑
1.3.2 TD-SCDMA系统特点
1.3.3 TD-SCDMA的频谱规划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3G系统的网路结构
2.1 3G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2.2 UMTS的结构模型
2.2.1 概述
2.2.2 用户设备域
2.2.3 基本结构域
2.2.4 UMTS域问通信
2.3 UMTS接入网UTRAN的基本结构
2.3.1 UMTS系统逻辑结构
2.3.2 UTRAN结构及其接口的通用协定模型
2.4 UTRAN接口协定
2.4.1 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
2.4.2 UTRAN通用协定结构模型
2.4.3 Iu接口
2.4.4 Iub接口
2.4.5 1ur接口
2.5 UMTS核心网结构
2.5.1 主要功能实体
2.5.2 核心网内的接口
2.5.3 基于Release4的TD-SCDMA核心网路
2.5.4 基于Release5的TD-SCDMA核心网路
2.5.5 核心网演进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 TD-SCDMA物理层原理与关键技术
3.1 TD-SCDMA物理层概述
3.2 TD-SCDMA时隙结构
3.3 TD-SCDMA系统中的信道
3.3.1 逻辑信道
3.3.2 传输信道
3.3.3 物理信道
3.3.4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关係
3.4 信道编码和复用
3.5 数据扩频、加扰和调製
3.6 TD-SCDMA关键技术-智慧型天线
3.6.1 智慧型天线概念
3.6.2 智慧型天线的优点
3.6.3 智慧型天线技术与实现
3.7 TD-SCDMA关键技术——联合检测
3.7.1 CDMA系统中的干扰
3.7.2 联合检测的定义和特点
3.8 TD-SCDMA关键技术——接力切换
3.8.1 切换的概念
3.8.2 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
3.9 TD-SCDMA关键技术——动态信道分配
3.9.1 无线资源管理的概念
3.9.2 动态信道分配
3.1 0TD-SCDMA关键技术——上行同步
310.1 上行同步概述
3.10.2 上行同步的建立
3.10.3 上行同步保持
3.11 TD-SCDMA关键技术——功率控制
3.11.1 功率控制的目的
3.11.2 功率控制的类型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 TD-SCDMA接入网设备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1 中兴TD-SCDMA系统RNC设备ZXTRRNC硬体结构与原理
4.1.1 ZXTRRNC的硬体体系结构
4.1.2 业务功能
4.1.3 技术指标
4.2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ZXTRB328和ZXTRR04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2.1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2.2 中兴TD-SCDMA系统Node B设备技术指标
4.2.3 ZXTRB328系统组成
4.2.4 ZXTRR04硬体结构
4.2.5 中兴Node B的操作维护
4.3 鼎桥TD-SCDMA系统RNC设备TRNC810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3.1 TRNC:810的硬体体系结构
4.3.2 TRNC:810系统的主要特性
4.3.3 TRNC:810系统的业务和功能
4.3.4 信号流程介绍
4.4 鼎桥TD-SCDMA系统Nobe B设备TNB610的硬体结构与原理
4.4.1 TNB610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4.2 NodeB610的技术指标
4.4.3 TNB610的硬体结构
44.4 Node B本地维护终端(LMT-B)
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 中兴TD仿真软体配置与网路规划实训
5.1 实训项目一 TD-SCDMA网路规划
5.2 实训项目二 RNC硬体数据配置
5.3 实训项目三 NodeB硬体数据配置
第6章 中兴B328+R04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训
6.1 实训项目一 中兴B328基站设备单板配置实训
6.2 实训项目二 中兴B328基站设备数据配置实训
6.3 实训项目三 中兴13328基站设备故障排除实训
第7章 鼎桥TNB610基站运行与维护实训
7.1 实训项目一 TNB610基站LMT-B软体使用介绍
7.2 实训项目二 TNB610基站开通
7.3 实训项目三 TNB610基站维护
附录英文缩写释义表
参考文献
序言
通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加速全球信息化的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当前,通信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挑战,以NGN、3G、LTE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套用,极大地促进了通信产业的发展,宽频化、智慧型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等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电信重组吹响了3G移动通信产业的号角,各大运营商对3G网路的大力兴建,促使通信类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设备生产、测试、网路运行与维护、网路最佳化等套用型人才需求的缺口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3G套用的广泛拓展,其增值业务的开发和销售岗位所需人才也将持续增加,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在通信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综上所述,面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通信产业又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通信专业人才的供应缺口以及通信行业人才的结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9年3月,我们组织了全国25所设有通信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北京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在如何进行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决定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BJA060049)的子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通信类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为平台,组织全国相关院校,对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教材建设进行系统研究。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2009年6月,课题组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会议强调要做好专业市场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结合各个学院相关专业教学的实践,在深刻理解通信类专业製造类、工程类、运行维护类和业务类四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体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构建了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认真剖析了每门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类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T作项目构成、学习情境等,制订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準,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材编写大纲,并决定开发立体化教材。全国有25所高等职业院校的60多位通信类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和行业代表参与了课题研究。
当前,通信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挑战,以NGN、3G、LTE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套用,极大地促进了通信产业的发展,宽频化、智慧型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等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电信重组吹响了3G移动通信产业的号角,各大运营商对3G网路的大力兴建,促使通信类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设备生产、测试、网路运行与维护、网路最佳化等套用型人才需求的缺口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3G套用的广泛拓展,其增值业务的开发和销售岗位所需人才也将持续增加,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在通信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综上所述,面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通信产业又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通信专业人才的供应缺口以及通信行业人才的结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9年3月,我们组织了全国25所设有通信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北京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人员在如何进行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决定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BJA060049)的子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通信类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为平台,组织全国相关院校,对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教材建设进行系统研究。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2009年6月,课题组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会议强调要做好专业市场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结合各个学院相关专业教学的实践,在深刻理解通信类专业製造类、工程类、运行维护类和业务类四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体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构建了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并认真剖析了每门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类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T作项目构成、学习情境等,制订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準,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材编写大纲,并决定开发立体化教材。全国有25所高等职业院校的60多位通信类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和行业代表参与了课题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