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thank you(Galbraith歌曲专辑)

thank you(Galbraith歌曲专辑)

thank you(Galbraith歌曲专辑)

《thank you》是2006年12月发行的专辑,由Declan Galbraith演唱。4岁开始展露歌唱天赋;8岁那年,他开始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并在14个月中获得了16个大奖。他获得了词作家Barry Mason(写过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的作者)的欣赏,从此一发不可收。我们听到的Walking In The Air 是2001年录製的,那时 他才9岁。据传好几家唱片公司争相与他签约,最后EMI以超过百万英镑的身价,签了他三年,并承诺了三张唱片。 大家都相信这个小男孩的音乐天赋和对爱尔兰传统音乐的理解和热爱,来自他的祖父Ben。Ben常常在酒吧演奏六孔笛和爱尔兰鼓,并常常带上他。Declan从小就耳濡目染;祖父96年去世,可是Declan忘不了他,他的第一章专辑《Declan》就是献给他的祖父的 Declan Galbraith的声音,清凉脱俗,演唱歌曲的範畴也很广泛。从流行的Angels之类到Carrickfergt这样传统的爱尔兰歌曲,他都把握的不错。而这个童星的心愿确实有一天能够不再翻唱别人的歌曲,能有几首真正属于Declan Galbraith的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谢谢
  • 外文名称:thank you
  • 专辑语言:英语
  • 专辑歌手:Declan Galbraith
  • 专辑时长:4:05
  • 曲目数量:15
  • 发行时间:2006年12月
  • 音乐风格:流行,蓝调
  • 唱片公司:Saban
  • 製作人:Declan, Galbraith
  • 发行地区:欧洲, 美国

基本信息

专辑名称:Thank You
Thank You 封面Thank You 封面
发行时间:2006年12月
专辑歌手:Declan Galbraith
发行地区:欧洲 美国

《THANK YOU》专辑简介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纯歌声,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厌倦于一般流行歌曲的爱好者。2002年,来自英国的十岁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以下简称DEC)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据说就连「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以他受欢迎的程度,照理说唱片公司应该会趁热打铁,趁着他还没有变声,赶快继续推出他更多的专辑,不过也不知道是什幺原因,虽然他在这几年来仍然不断的在欧洲各国公开演唱,他的新专辑却迟迟不见有什幺动静,直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发行第二张专辑「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发行,更选在德国推出,让其他地区的歌迷们几乎是望眼欲穿。而儘管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看见那家德国公司进一步的动作,至少这张新专辑已经在德国获得良好的反应,打进了德国专辑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满十五岁前夕发行第二张专辑的DEC,有着标準的居尔特血统,父亲来自苏格兰,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由于外公是一支爱尔兰传统民俗乐队的成员,他从小跟着外公,不但爱上了音乐,也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在他的家乡,人们每年一度会举行一项为期两天的「狄更斯庆典」活动,所有人都穿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用各种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DEC七岁那年,自己坚持要参加节庆的表演,而当他打扮成小小扫烟囱工人的模样开始歌唱之后,所有的人都为他喝彩。不久,他更开始参加各种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契约。他所参与录製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艾尔顿强(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让那些「老前辈」们专美于前,引起了广大的瞩目,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导,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为了争取DEC的契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也藉此给予适当的报导,让他不会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人或许曾经留意到,这两个国家的音乐界,对于处理少年歌手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国人倾向于发挥那些少年的清纯特质,安排他们演唱的曲目,在风格上也显得比较典雅,而美国方面则似乎商业得多,让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乐比较靠拢一些。从DEC的第一张专辑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综合了英美两国的路线,有传统民谣和一些比较贴近「儿童」的曲目,但同时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从他所挑选、声称自己最喜爱的流行经典来看,他显然非常偏爱一些「超龄」的内容,因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论是对于爱情的探讨、或者是对于生命的观感,都应该是由年纪至少比较成熟一点的人来演唱才对的。但儘管如此,他对对于这一类歌曲的诠释,仍然相当不错,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跟当代其他备受瞩目的少年歌手比起来,可说非常的不同,因此,当原先的唱片公司没有进一步动作的时候,一位媒体大亨就决定将他网罗,当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进军市场的法宝,并且选择在德国第一个推出。
许多男性的青少年,都会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尴尬的变声期。DEC在开始录製这张专辑的时候才十四岁,得天独厚的还没有开始变声,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嘹亮高音。当然,历经了前后这几年在演艺圈的打滚,我们仍然会发现,他的演唱技巧与风格,跟四年前又不太一样了,「流行」的感觉更为浓厚。而在曲目的挑选上,也延续着上一次的模式。专辑开头,我们首先听到崛起与70年代,在欧洲各国尤其特别受欢迎的家族团体「凯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团脍炙人口的「An Angel」。这是一首动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纯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现也的确很好。接着,「超龄」的歌曲开始出现,他先后唱出「皇后」(Queen) 合唱团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乐团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经典,当他以还很稚嫩、带着颤音的歌喉唱出这些歌曲的时候,也许一些观念比较保守的人就要有点不以为然了。还好,他的表现中规中矩。然后我们听到艾力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悼念爱儿的经典「Tears in Heaven」,他们採用了崭新的编曲,吉他和和声的部分尤其动人,令人激赏。
一连三首比较流行的曲目之后,DEC改变口味,挑选了许多位 少年美声歌手都几乎不会放过的「Bright Eyes」,这是1978年一部英国卡通「Watership Down」里面的插曲,虽然卡通的内容不是很适合儿童,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着,DEC再度「超龄」,演唱了民歌经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内容描述一个浪子在纽澳良一家风月场所断送美好前途的感叹,幸好製作人很讨巧的把歌词稍加修改,变成一个少年叙述自己父亲的遭遇,把令人争议的程度降低,而DEC的表现也显示出他多年以来喜爱经典老摇滚,确实让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经典,DEC对于「比吉斯」显然相当偏爱,因为他在后面又挑选了另外一首他们早年谱写的「Only One Woman」,当然,内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又是见仁见智了。同样受到DEC偏爱的,则是「凯利家庭」合唱团。这支当年由一对夫妻率领这十多位儿女组成的团体,向来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DEC也翻唱了他们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于同样有着居尔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当讨好的。
才刚刚「清纯」了一下,DEC马上又再度超龄,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们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长大了,真的有了失恋的经验,重新诠释这样的歌曲,会不会有什幺不同呢?接着,他带来了R&B女歌手Toni Braxton与「娃娃脸」(Babyface)携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儘管他的歌声仍然充满着稚气,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时候有点「性别错乱」,为了配合他身为「男性」的身份,他把歌词中的第三人称予以修改,但或许是因为他习惯Toni Braxton的原唱,经常忘记应该修正的部分,变成从女性的角度来叙述,稍微有那幺一点可惜,不过还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说是这张专辑最佳的演出之一。
这张专辑总共收录了十五首歌曲,其余曲目还包括Don McLean向梵谷致意的经典「Vincent」、90年代电影「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主题曲,曾经由「亚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华(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经典「Sailing」等等,最后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经轰动歌坛的「Where Did Our Love Go」当作结束。整体来说,还算是相当悦耳动听的。只是,DEC目前已经年满十五岁,变声的尴尬应该随即就要开始,但我们相信,DEC在变声之后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期待吧!

专辑曲目

01. An Angel
02. Love Of My Life
03. Nights In White Satin
04. Tears In Heaven
05. Bright Eyes
06.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07. Saved By The Bell
08. David`s Song (Who`ll Come With Me)
09. All Out Of Love
10. 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11.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12. Only One Woman
13. The Last Unicorn
14. Sailing
15. Where Did Our Love Go
中文名称:Thank You
资源类型:APE
发行时间:1995年4月4日
专辑歌手:Duran Duran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1995年,英伦新新浪潮(BNWONW)的领军人物Duran Duran乐队出版了一张翻唱专辑《Thank You》,虽然当时评论不佳,但我个人觉得这还是一张非常值得一听的CD。特别是其中的'Drive By'是唯一一首原创,放在专辑的倒数第二首歌,主唱极具磁性的念白和末尾的voilin solo都很别致。
专辑曲目:
1. White Lines
2. I Wanna Take You Higher
3. Perfect Day
4. Watching The Detectives
5. Lay Lady Lay
6. 911 Is A Joke
7. Success
8. Crystal Ship
9. Ball Of Confusion
10. Thank You
11. Drive By
12. I Wanna Take You Higher Again
此外,还有有些歌曲的名字也是thankyou,神秘园的专辑indside I'm Singing的一首歌的名字就是thank you,令dido一曲成名的thankyou。。。。。等等还有其他的歌曲也叫thankyou,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请大家自行寻找。

专辑背景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纯歌声,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厌倦于一般流行歌曲的爱好者。2002年,来自英国的十岁小男孩迪克兰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据说就连「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以他受欢迎的程度,照理说唱片公司应该会趁热打铁,趁着他还没有变声,继续推出他更多的专辑,不过也不知道是什幺原因,虽然他在这几年来仍然不断的在欧洲各国公开演唱,他的新专辑却迟迟不见有什幺动静,直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发行第二张专辑「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发行,更选在德国推出,让其他地区的歌迷们几乎是望眼欲穿。而儘管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看见那家德国公司进一步的动作,至少这张新专辑已经在德国获得良好的反应,打进了德国专辑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满十五岁前夕发行第二张专辑的迪克兰,有着标準的凯尔特血统,父亲来自苏格兰,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由于祖父是一支爱尔兰传统民俗乐队的成员,他从小跟着祖父,不但爱上了音乐,也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在他的家乡,人们每年一度会举行一项为期两天的「狄更斯庆典」活动,所有人都穿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用各种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迪克兰七岁那年,自己坚持要参加节庆的表演,而当他打扮成小小扫烟囱工人的模样开始歌唱之后,所有的人都为他喝彩。不久,他更开始参加各种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契约。他所参与录製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艾尔顿强(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让那些「老前辈」们专美于前,引起了广大的瞩目,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导,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为了争取迪克兰的契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也藉此给予适当的报导,让他不会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人或许曾经留意到,这两个国家的音乐界,对于处理少年歌手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国人倾向于发挥那些少年的清纯特质,安排他们演唱的曲目,在风格上也显得比较典雅,而美国方面则似乎商业得多,让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乐比较靠拢一些。从迪克兰的第一张专辑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综合了英美两国的路线,有传统民谣和一些比较贴近「儿童」的曲目,但同时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从他所挑选、声称自己最喜爱的流行经典来看,他显然非常偏爱一些「超龄」的内容,因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论是对于爱情的探讨,或者是对于生命的观感,都应该是由年纪至少比较成熟一点的人来演唱才对的。但儘管如此,他对于这一类歌曲的诠释,仍然相当不错,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跟当代其他备受瞩目的少年歌手比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同,因此,当原先的唱片公司没有进一步动作的时候,一位媒体大亨就决定将他网罗,当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进军市场的法宝,并且选择在德国第一个推出。
许多男性的青少年,都会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尴尬的变声期。迪克兰在开始录製这张专辑的时候才十四岁,得天独厚地还没有开始变声,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嘹亮高音。当然,历经了前后这几年在演艺圈的打滚,我们仍然会发现,他的演唱技巧与风格,跟2002年又不太一样,「流行」的感觉更为浓厚。而在曲目的挑选上,也延续着上一次的模式。专辑开头,我们首先听到崛起与70年代,在欧洲各国尤其特别受欢迎的家族团体「凯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团脍炙人口的「An Angel」。这是一首动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纯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现也的确很好。接着,「超龄」的歌曲开始出现,他先后唱出「皇后」(Queen) 合唱团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乐团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经典,当他以还很稚嫩、带着颤音的歌喉唱出这些歌曲的时候,也许一些观念比较保守的人就要有点不以为然了。还好,他的表现中规中矩。然后我们听到艾力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悼念爱儿的经典「Tears in Heaven」,他们採用了崭新的编曲,吉他与和声的部分尤其动人,令人激赏。
一连三首比较流行的曲目之后,迪克兰改变口味,挑选了许多位少年美声歌手都几乎不会放过的「Bright Eyes」,这是1978年一部英国卡通「Watership Down」里面的插曲,虽然卡通的内容不是很适合儿童,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着,迪克兰再度「超龄」,演唱了民歌经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内容描述一个浪子在纽澳良一家风月场所断送美好前途的感叹,幸好製作人很讨巧的把歌词稍加修改,变成一个少年叙述自己父亲的遭遇,把令人争议的程度降低,而迪克兰的表现也显示出他多年以来喜爱经典老摇滚,确实让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经典,迪克兰对于「比吉斯」显然相当偏爱,因为他在后面又挑选了另外一首他们早年谱写的「Only One Woman」,当然,内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又是见仁见智了。同样受到迪克兰偏爱的,则是「凯利家庭」合唱团。这支当年由一对夫妻率领这十多位儿女组成的团体,向来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迪克兰也翻唱了他们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于同样有着皮尔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当讨好的。
才刚刚「清纯」了一下,迪克兰马上又再度超龄,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们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长大了,真的有了失恋的经验,重新诠释这样的歌曲,会不会有什幺不同呢?接着,他带来了R&B女歌手Toni Braxton与「娃娃脸」(Babyface)携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儘管他的歌声仍然充满着稚气,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时候有点「性别错乱」,为了配合他身为「男性」的身份,他把歌词中的第三人称予以修改,但或许是因为他习惯Toni Braxton的原唱,经常忘记应该修正的部分,变成从女性的角度来叙述,稍微有那幺一点可惜,不过还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说是这张专辑最佳的演出之一。
这张专辑总共收录了十五首歌曲,其余曲目还包括Don McLean向梵谷致意的经典歌 「Vincent」、90年代电影「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主题曲,曾经由「亚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华(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经典「Sailing」等等,最后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经轰动歌坛的「Where Did Our Love Go」当作结束。整体来说,还是相当悦耳动听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thank you(Galbraith歌曲专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