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 NX 10完全学习手册
本书是一本UG NX 10完全学习手册,从工程套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知识点讲解与实例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该软体的常用功能模组的使用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10完全学习手册
- 作者:陈志民
- ISBN:9787302390237
- 定价:59.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3-18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全书分为14章,内容包括:UG NX 10入门、草图设计、实体设计基础、特徵设计、特徵编辑和装配设计、曲面设计、钣金设计、工程图设计、模具设计、 NX中国工具箱和数控加工。本书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对于每一个功能都儘量详细地讲解对话框中各选项和参数的含义,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每章最后还提供了综合本章所学知识的综合实例,以提高读者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书配套光碟中提供了书中相关实战案例的高清教学视频,通过手把手的全程语音讲解,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特别适合读者自学使用。
本书可作为UG NX初、中级用户作为入门和提高的教材,实例操作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也可作为广大UG用户参考用书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和发展,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套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UG是当今套用最广泛、最具竞争力的CAE/CAD/CAM大型集成软体之一。其囊括了产品设计、零件装配、模具设计、NC加工、工程图设计、模流分析、自动测量和机构仿真等多种功能。该软体完全能够改善整体流程及该流程中每个步骤的效率,广泛套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和造船等工业领域。
本书内容
全书分为14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章名 内容安排
第1章 UG NX 10入门 介绍的内容是UG NX 10简介及入门的基本操作,具体包括UG NX产品概述、UG NX 10操作界面、档案管理基本操作、系统基本参数设定、视图布局设定、工作图层设定和基本操作等。
第2章 草绘设计 重点介绍草图基本曲线的绘製、草图的编辑和操作、草图的几何约束、尺寸约束、草图工作平面的定位、定向视图到草图、定向视图到模型、直接草图和草图範例等。
第3章 实体设计基础 具体介绍实体建模的入门概念,随后介绍体素特徵、简单的拉伸、旋转、扫掠特徵和布尔运算的相关知识。
第4、5章特徵设计、特徵操作和特徵编辑 重点介绍其余的特徵操作及编辑的基础与套用知识,具体包括各种细节特徵,如凸台、腔体、键槽、倒角、抽壳等。
第6章 装配设计 结合典型範例来介绍装配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装配设计基础、装配导航器和约束导航器、组件套用,以及爆炸视图等。
第7~9章 曲面设计 这3章由浅入深,重点介绍曲面建模的知识,具体包括简单的基础概述到複杂曲面的创建生成,以及对现有曲面的编辑操作,每一章都进行了独到而细緻的讲解。
第10章 钣金设计 具体介绍钣金相关设计内容,包括钣金设计基础、钣金设计基本特徵和钣金高级特徵等。
第11章 工程图设计 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製图模组切换、工程製图参数预设定、工程图的基本管理操作、插入视图、编辑视图、修改剖面线、图样标注/注释等。
第12章 模具设计 主要介绍模具板块相关的知识内容,详细分解模具的设计过程,包括模具的初始化、模具的工件设计、模具的型腔布局和模具的分型设计等。
第13章 NX中国工具箱套用 介绍NX中国工具箱中的工具套用,包括GB定製、以及齿轮、弹簧出图工具。
第14章 数控加工 介绍UG NX 10中CAM的基础知识及具体加工套用,包括创建刀具、创建工件体、创建加工方法和最后的模拟仿真等。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内容几乎涵盖了UG所有的常用功能模组,内容较其他相关书籍更详实。而且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对于每一个功能都儘量详细地讲解对话框中各个选项和参数的含义,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UG中庞杂的知识内容。每章最后还提供了综合本章所学知识的综合实例和思考练习,提高读者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知识点覆盖全面、讲解循序渐进。 本书包含了UG NX的入门操作、草图绘製、实体建模、曲线和曲面设计、装配、工程图等重点知识,除此之外还包含了钣金设计板块、模具设计板块、中国NX工具箱、数控加工板块等高级套用。知识的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複杂,符合一般读者的学习习惯。在难点、疑点位置均有提示内容,加深读者对该工具的理解。
2. 经典的实战案例、强调实战和实用。本书共有70多个实战演练,在知识点讲解之后,即用实战演示这些功能在实际中的套用。读者在操作实战中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积累宝贵的产品设计经验,拓展设计思路。
3. 多媒体视频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本书提供配套教学视频光碟,光碟中提供了所有实例配套的模型档案,以及全部实例操作的高清视频档案。结合书本阅读和光碟浏览,可以让读者轻鬆掌握UG NX 10的使用方法。
本书作者
本书由陈志民编着,参加编写的还有陈运炳、李红萍、李红艺、李红术、陈云香、陈文香、陈军云、彭斌全、林小群、刘清平、钟睦、江凡、张洁、刘里锋、朱海涛、廖博、喻文明、易盛、陈晶、黄柯、黄华、陈文轶、杨少波、杨芳、刘有良、张小雪、李雨旦、何辉、梅文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感谢您选择本书的同时,也希望您能够把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目录
第1章 UG NX 10入门
1.1?UG NX 10概述 2
1.1.1?UG简介 2
1.1.2?UG NX 10的新增功能 2
1.2?UG NX 10的操作界面 6
1.2.1?功能区 7
1.2.2?选单按钮 7
1.2.3?导航区 7
1.2.4?上框线条 8
1.2.5?状态栏 8
1.2.6?工作区 8
1.3?UG NX 10的基本操作 8
1.3.1?启动与退出 8
1.3.2?滑鼠和键盘操作 9
1.3.3?选择对象操作 11
1.3.4?编辑对象外观 12
1.3.5?档案操作 14
1.3.6?实战:档案操作 16
1.4?系统参数设定 18
1.4.1?对象参数设定 18
1.4.2?用户界面参数设定 19
1.4.3?选择参数设定 19
1.4.4?可视化参数设定 19
1.5?视图布局和工作图层设定 20
1.5.1?视图布局设定 20
1.5.2?实战:视图布局操作 21
1.5.3?工作图层设定 22
1.5.4?实战:工作图层操作 25
1.6?视图的基本操作 26
1.6.1?视图命令介绍 26
1.6.2?渲染样式 27
1.6.3?实战:定向视图 28
1.6.4?实战:视图操作 29
1.7?综合实战:观察零件模型 30
第2章 草绘设计
2.1 草图基本环境 34
2.1.1 进入草图环境 34
2.1.2 草图首选项 34
2.2 草图工作平面 35
2.2.1 指定草图平面 35
2.2.2 重新附着草图平面 39
2.3 绘製图形 40
2.3.1 绘製“轮廓” 40
2.3.2 绘製“直线” 40
2.3.3 绘製“圆” 41
2.3.4 绘製“圆弧” 41
2.3.5 绘製“矩形” 42
2.3.6 绘製“圆角” 42
2.3.7 绘製“倒斜角” 44
2.3.8 绘製“多边形” 44
2.3.9 绘製“椭圆” 45
2.3.10 绘製“艺术样条” 45
2.3.11 绘製“二次曲线” 47
2.3.12 实战:绘製弧形连桿草图 47
2.4 编辑图形 49
2.4.1 快速修剪 49
2.4.2 快速延伸 49
2.4.3 製作拐角 50
2.4.4 偏置曲线 50
2.4.5 阵列曲线 51
2.4.6 镜像曲线 52
2.4.7 交点 52
2.4.8 相交曲线 53
2.4.9 投影曲线 53
2.4.10 派生直线 54
2.4.11 添加现有曲线 54
2.4.12 实战:绘製并编辑机械垫片
草图 54
2.5 草图约束与定位 58
2.5.1 尺寸约束 58
2.5.2 几何约束 60
2.5.3 编辑草图约束 63
2.5.4 草图定位 67
2.5.5 实战:绘製链节草图并添加
约束 69
2.6 综合实战:绘製拨叉草图 72
第3章 实体设计基础
3.1 实体建模概述 79
3.1.1 实体建模的特点 79
3.1.2 特徵命令 79
3.2 基本体素 80
3.2.1 长方体 80
3.2.2 实战:创建长方体 81
3.2.3 创建圆柱体 82
3.2.4 实战:创建圆柱体 82
3.2.5 创建圆锥体 83
3.2.6 实战:创建圆锥体 84
3.2.7 创建球体 84
3.2.8 实战:创建球体 85
3.2.9 实战:创建简单球摆 85
3.3 拉伸体和旋转体 87
3.3.1 拉伸体 87
3.3.2 实战:拉伸创建支座模型 91
3.3.3 旋转体 92
3.3.4 实战:创建法兰插销 93
3.4 扫掠体 94
3.4.1 扫掠 95
3.4.2 实战:创建安装卡键 98
3.4.3 变化扫掠 99
3.4.4 实战:变化扫掠创建花瓶 100
3.4.5 沿引导线扫掠 101
3.4.6 实战:创建异形管 102
3.4.7 管道 103
3.4.8 实战:创建冷却管 103
3.5 布尔运算 104
3.5.1 求和 104
3.5.2 实战:求和创建轴 105
3.5.3 求差 106
3.5.4 实战:求差创建键槽 107
3.5.5 求交 108
3.5.6 实战:求交创建曲柄 108
3.6 综合实战:创建丝槓模型 109
第4章 特徵设计
4.1 特徵设计概述 114
4.1.1 特徵的安放表面 114
4.1.2 特徵的定位 115
4.2 孔特徵 117
4.2.1 孔的创建方法 118
4.2.2 孔的类型 118
4.2.3 实战:创建减速器上盖的
孔特徵 121
4.3 凸台特徵 123
4.3.1 操作方法 123
4.3.2 参数设定 123
4.3.3 实战:创建Z形连桿 124
4.4 腔体特徵 125
4.4.1 腔体特徵介绍 125
4.4.2 圆柱形腔体 126
4.4.3 矩形腔体 126
4.4.4 常规腔体 127
4.4.5 实战:创建模具型腔 128
4.5 垫块特徵 129
4.5.1 垫块特徵介绍 129
4.5.2 矩形垫块 130
4.5.3 常规垫块 130
4.5.4 实战:创建端盖上的垫块标誌 131
4.6 键槽特徵和槽特徵 132
4.6.1 键槽特徵 133
4.6.2 槽特徵 135
4.6.3 实战:创建阶梯轴上的键槽 136
4.7 综合实战:创建联轴器 139
第5章 特徵操作和特徵编辑
5.1 边特徵操作 144
5.1.1 边倒圆 144
5.1.2 实战:创建倒圆长方体 147
5.1.3 边倒角 149
5.1.4 实战:创建M12螺栓毛坯 149
5.1.5 移动边 151
5.1.6 偏置边 151
5.2 面特徵操作 152
5.2.1 面倒圆 152
5.2.2 拔模 153
5.2.3 移动面 154
5.2.4 偏置区域 155
5.2.5 调整面大小 155
5.2.6 替换面 155
5.2.7 删除面 156
5.3 其他特徵操作 157
5.3.1 抽壳特徵 157
5.3.2 实战:创建不同厚度的
??? 抽壳特徵 157
5.3.3 抽取几何体 158
5.3.4 实战:抽取压块的表面 159
5.3.5 阵列特徵 159
5.3.6 实战:收音机后盖上的
??? 特徵阵列 161
5.3.7 其他细节特徵 162
5.4 特徵编辑 163
5.4.1 编辑参数 163
5.4.2 抑制特徵和取消抑制特徵 164
5.4.3 替换特徵 164
5.4.4 编辑特徵位置 165
5.4.5 特徵重排序 165
5.4.6 编辑实体密度 166
5.4.7 移动特徵 166
5.4.8 实战:编辑轴套上的特徵 166
5.5 特徵表达式设计 168
5.5.1 表达式的概念 168
5.5.2 创建表达式 169
5.5.3 编辑表达式 171
5.5.4 实战:对轴套模型进行编辑 171
5.6 综合实战:创建凳子 172
第6章 装配设计
6.1 装配概述 178
6.1.1 装配的基本术语 178
6.1.2 装配方法简介 179
6.1.3 装配环境介绍 179
6.1.4 装配导航器 180
6.1.5 设定引用集 182
6.2 装配约束 183
6.2.1 接触对齐约束 183
6.2.2 同心约束 185
6.2.3 距离约束 185
6.2.4 固定约束 185
6.2.5 平行约束 186
6.2.6 垂直约束 186
6.2.7 对齐/锁定约束 187
6.2.8 胶契约束 187
6.2.9 中心约束 187
6.2.10 角度约束 188
6.3 自底向上装配 188
6.3.1 新建组件 188
6.3.2 添加组件与组件定位 189
6.3.3 阵列组件 190
6.3.4 显示自由度 191
6.3.5 显示和隐藏约束 191
6.3.6 实战:创建卡座装配体 191
6.4 自顶向下装配 195
6.4.1 装配方法一 196
6.4.2 装配方法二 196
6.5 对装配件进行编辑 198
6.5.1 移动组件 198
6.5.2 替换组件 198
6.5.3 删除组件 199
6.5.4 编辑装配约束 200
6.6 爆炸图 200
6.6.1 新建爆炸图 201
6.6.2 编辑爆炸图 201
6.6.3 自动爆炸组件 202
6.6.4 取消爆炸组件 202
6.6.5 删除爆炸图 202
6.6.6 隐藏和显示视图中的组件 202
6.6.7 追蹤线 203
6.6.8 实战:创建爆炸图 204
6.7 综合实战:齿轮泵的装配 205
第7章 曲面设计基础
7.1 曲面设计概述 212
7.1.1 曲面的常用术语 212
7.1.2 曲面的分类 213
7.1.3 曲面的数学基础 214
7.2 曲线设计 218
7.2.1 创建基本曲线 218
7.2.2 创建二次曲线 218
7.2.3 创建螺旋线 220
7.2.4 样条曲线 222
7.2.5 偏置曲线 224
7.2.6 面中的偏置曲线 225
7.2.7 分割曲线 226
7.2.8 缠绕/展开曲线 227
7.2.9 镜像曲线 228
7.2.10 截面曲线 228
7.2.11 相交曲线 228
7.2.12 实战:管道上创建相交曲线 229
7.2.13 投影曲线 229
7.2.14 实战:投影创建篮球曲线 230
7.2.15 桥接曲线 231
7.2.16 实战:创建时尚碗的曲面
????线框 232
7.3 创建基本曲面 235
7.3.1 直纹曲面 235
7.3.2 通过曲线组 236
7.3.3 通过曲线格线 237
7.3.4 实战:创建滑鼠曲面 239
7.4 综合实战:创建饮料瓶模型 241
第8章 複杂曲面设计
8.1 扫掠曲面 248
8.1.1 选择截面线 248
8.1.2 选择引导线 248
8.1.3 选择脊线 249
8.1.4 指定截面位置 249
8.1.5 设定对齐方式 250
8.1.6 设定定位方法 250
8.1.7 设定缩放方法 252
8.1.8 实战:扫掠创建勺子曲面 254
8.2 整体突变和四点曲面 256
8.2.1 整体突变 256
8.2.2 四点曲面 257
8.2.3 有界平面 257
8.2.4 N边曲面 257
8.2.5 实战:创建雨棚曲面 258
8.3 艺术曲面 259
8.3.1 艺术曲面基本介绍 259
8.3.2 实战:创建简易艺术曲面 260
8.4 样式扫掠 262
8.4.1 样式扫掠基本介绍 262
8.4.2 实战:创建手柄 264
8.5 综合实战:创建茶壶模型 266
第9章 曲面操作和编辑
9.1 曲面操作 271
9.1.1 延伸曲面 271
9.1.2 实战:创建延伸曲面 272
9.1.3 规律延伸 273
9.1.4 实战:创建锥螺纹 273
9.1.5 轮廓线弯边 274
9.1.6 实战:创建平板的弯边 275
9.1.7 偏置曲面 276
9.1.8 可变偏置 277
9.1.9 大致偏置 277
9.1.10 实战:创建针树叶曲面 278
9.1.11 修剪片体 278
9.1.12 实战:修剪水杯曲面 279
9.1.13 修剪与延伸 280
9.1.14 其他曲面操作 281
9.2 曲面编辑 282
9.2.1 X成形 282
9.2.2 实战:创建降落伞 283
9.2.3 扩大曲面 284
9.2.4 曲面变形 285
9.2.5 变换曲面 285
9.2.6 更改阶次 286
9.2.7 更改刚度 286
9.2.8 更改边 287
9.3 综合实战:创建钓竿支架模型 287
第10章 钣金件设计
10.1 钣金设计基础 296
10.1.1 钣金设计流程 296
10.1.2 钣金首选项 296
10.2 钣金基本特徵 297
10.2.1 突出块特徵 297
10.2.2 弯边特徵 298
10.2.3 轮廓弯边 300
10.2.4 实战:创建提手 301
10.2.5 放样弯边 303
10.2.6 折边弯边 303
10.2.7 实战:创建钣金基座 304
10.2.8 二次折弯特徵 305
10.2.9 折弯 306
10.2.10 法向除料 307
10.2.11 实战:创建前后侧板 307
10.3 钣金高级特徵 309
10.3.1 冲压除料 309
10.3.2 凹坑 310
10.3.3 实战:电饭锅盖 311
10.3.4 实体冲压 312
10.3.5 筋 313
10.3.6 百叶窗 314
10.3.7 封闭拐角 314
10.3.8 倒角 315
10.3.9 展平实体 316
10.4 综合实战:创建电錶盒 316
第11章 工程图设计
11.1 UG工程图设计概述 324
11.1.1 进入“製图”功能模组 324
11.1.2 製图首选项设定 325
11.2 新建工程图的管理操作 326
11.2.1 新建图纸页 326
11.2.2 打开图纸页 327
11.2.3 删除图纸页 327
11.2.4 编辑图纸页 327
11.3 视图操作 328
11.3.1 基本视图 328
11.3.2 实战:创建基本视图 329
11.3.3 投影视图 330
11.3.4 实战:创建投影视图 331
11.3.5 普通剖视图 331
11.3.6 实战:创建剖视图 333
11.3.7 局部放大图 334
11.3.8 实战:创建局部放大图 335
11.3.9 断开视图 336
11.3.10 实战:创建断开视图 336
11.4 编辑工程图 337
11.4.1 移动/複製视图 337
11.4.2 实战:移动/複製视图 338
11.4.3 对齐视图 339
11.4.4 实战:对齐视图 340
11.4.5 定义视图边界 341
11.4.6 实战:定义视图边界 342
11.4.7 编辑截面线 343
11.4.8 实战:编辑截面线 344
11.4.9 视图相关编辑 344
11.4.10 实战:视图相关编辑 346
11.5 图纸标注 346
11.5.1 标注尺寸 346
11.5.2 编辑尺寸 347
11.5.3 实战:编辑阶梯轴尺寸 348
11.5.4 插入中心线 349
11.5.5 文本注释 350
11.5.6 插入表面粗糙度符号 351
11.5.7 插入其他符号 351
11.5.8 形位公差标注 352
11.5.9 表格注释 353
11.5.10 创建装配明细表 353
11.6 综合实战:绘製阶梯轴工程图 354
第12章 模具设计
12.1 注塑模设计基础 360
12.1.1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60
12.1.2 注塑模设计界面介绍 361
12.2 模具设计初步设定 366
12.2.1 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 366
12.2.2 选取当前的产品模型 366
12.2.3 设定模具坐标系统 368
12.2.4 更改产品收缩率 368
12.3 工件设计与型腔布局 370
12.3.1 工件设计 370
12.3.2 型腔布局 370
12.4 产品分型 372
12.4.1 产品分型準备 372
12.4.2 产品分型 374
12.5 型芯和型腔 376
12.5.1 曲面补片 376
12.5.2 型芯和型腔设计 378
12.6 综合实战:壳体模具设计 379
第13章 NX 中国工具箱套用
13.1 NX 中国工具箱概述 388
13.2 GB标準定製 388
13.2.1 中文字型 388
13.2.2 模型模板和工程图模板 388
13.2.3 用户默认设定 389
13.2.4 GB製图标準 389
13.2.5 GB标準件库 389
13.2.6 GB螺纹 390
13.3 齿轮出图工具 390
13.3.1 圆柱齿轮 390
13.3.2 实战:创建啮合的圆柱齿
轮组 391
13.3.3 锥齿轮 393
13.3.4 实战:创建啮合的圆锥齿
轮组 394
13.3.5 齿轮出图与简化 395
13.3.6 实战:创建齿轮的简化
工程图 395
13.4 弹簧工具 396
13.4.1 弹簧模板 396
13.4.2 弹簧设计 397
13.4.3 删除弹簧 399
13.4.4 弹簧简化画法 399
13.4.5 实战:创建圆柱拉伸弹簧 400
13.5 综合实战:创建行星齿轮机构 401
第14章 数控加工
14.1 UG CAM基础知识 408
14.1.1 UG CAM概述 408
14.1.2 加工术语及定义 408
14.1.3 UG CAM加工基本流程 411
14.2 数控加工过程 411
14.2.1 创建程式 412
14.2.2 创建几何体 412
14.2.3 创建刀具 416
14.2.4 创建加工方法 416
14.2.5 创建工序 417
14.2.6 生成车间文档 418
14.2.7 输出CLSF档案 418
14.2.8 后处理 419
14.3 UG CAM加工类型 419
14.3.1 铣加工 419
14.3.2 多轴加工 422
14.3.3 孔加工 423
14.3.4 车削加工 423
14.3.5 线切割 424
14.4 综合实战:塑胶壳凹模加工 42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10完全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