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UG NX 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UG NX 10.0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10.0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一般指本词条

《UG NX 10.0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是2016年05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CAD/CAM/CAE技术联盟。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 作者:CAD/CAM/CAE技术联盟
  •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 印刷时间:2016年04月01日

内容简介

《UG NX 10.0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一书综合介绍了UG NX 10.0中文版的基础知识和套用技巧。全书共13章,分别介绍了UG NX 10.0入门、基本操作、草图设计、曲线操作、特徵建模、特徵操作和编辑、曲面功能、测量分析查询、钣金设计、装配建模、工程图绘製、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内容。
全书内容翔实,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图文并茂,每章的知识点都配有案例讲解,使读者对知识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每章最后配有巩固练习实例,使读者对全章的知识点能综合运用。

书籍目录

第1 章 UG NX 10.0 入门
1.1 UG NX 10.0 的启动
1.2 工作环境
1.2.1 标题栏
1.2.2 选单
1.2.3 功能区
1.2.4 工作区
1.2.5 坐标系
1.2.6 快捷选单
1.2.7 资源条
1.2.8 状态栏
1.2.9 全萤幕按钮
1.3 滑鼠和键盘
1.3.1 滑鼠
1.3.2 键盘
1.4 功能区的定製
1.5 档案操作
1.5.1 新建档案
1.5.2 打开档案
1.5.3 保存档案
1.5.4 另外储存档案
1.5.5 关闭部件档案
1.5.6 导入部件档案
1.5.7 装配载入选项
1.5.8 保存选项
1.6 上机操作
第2 章 基本操作
2.1 对象操作
2.1.1 观察对象
2.1.2 隐藏对象
2.1.3 编辑对象显示方式
2.1.4 对象变换
2.1.5 移动对象
2.2 坐标系
2.3 布局
2.4 图层操作
2.4.1 图层的分类
2.4.2 图层的设定
2.4.3 图层的其他操作
2.5 常用工具
2.5.1 点工具
2.5.2 平面工具
2.5.3 矢量工具
2.5.4 坐标系工具
2.6 表达式
2.7 布尔运算
2.7.1 求和
2.7.2 求差
2.7.3 求交
2.8 上机操作
第3 章 草图设计
3.1 进入草图环境
3.2 草图的绘製
3.2.1 轮廓
3.2.2 直线
3.2.3 圆弧
3.2.4 圆
3.2.5 圆角
3.2.6 倒斜角
3.2.7 矩形
3.2.8多边形
3.2.9椭圆
3.2.10艺术样条
3.3编辑草图NoteVIUGNX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3.3.1快速修剪
3.3.2快速延伸
3.3.3镜像
3.3.4偏置
3.3.5阵列曲线
3.3.6派生直线
3.3.7添加现有曲线
3.3.8投影曲线
3.3.9相交曲线
3.4草图约束
3.4.1建立尺寸约束
3.4.2建立几何约束
3.4.3建立自动约束
3.4.4显示/移除约束
3.4.5转换至/自参考对象
3.5综合实例——拨叉草图
3.6上机操作
第4章曲线操作
4.1曲线
4.1.1基本曲线
4.1.2直线
4.1.3圆弧/圆
4.1.4倒斜角
4.1.5多边形
4.1.6椭圆
4.1.7抛物线
4.1.8双曲线
4.1.9规律曲线
4.1.10螺旋线
4.1.11实例——绘製螺母
4.2派生的曲线
4.2.1偏置
4.2.2在面上偏置
4.2.3桥接
4.2.4简化
4.2.5连结
4.2.6投影
4.2.7组合投影
4.2.8缠绕/展开
4.2.9相交曲线
4.2.10等参数曲线
4.2.11截面
4.3曲线编辑
4.3.1编辑曲线参数
4.3.2修剪曲线
4.3.3分割曲线
4.3.4实例——花瓣
4.3.5编辑圆角
4.3.6拉长曲线
4.3.7曲线长度
4.3.8光顺样条
4.4综合实例——扳手曲线
4.5上机操作
第5章特徵建模
5.1基本特徵
5.1.1长方体
5.1.2圆柱体
5.1.3实例——轴衬套
5.1.4圆锥体
5.1.5球
5.2扫描特徵
5.2.1拉伸
5.2.2实例——轴衬固定套
5.2.3旋转
5.2.4实例——矩形弯管
5.2.5沿引导线扫掠
5.2.6管道
5.3特徵设计
5.3.1凸台
5.3.2实例——电阻
5.3.3腔体
5.3.4孔
5.3.5适配器
5.3.6垫块
5.3.7实例——插头
5.3.8键槽
5.3.9实例——低速轴
5.3.10槽
5.3.11实例——顶桿帽
5.3.12三角形加强筋
5.3.13螺纹
5.4GC工具箱NoteVII
5.4.1齿轮建模
5.4.2实例——齿轮
5.4.3弹簧设计
5.4.4实例——弹簧
5.5上机操作
第6章特徵操作和编辑
6.1边特徵操作
6.1.1边倒圆
6.1.2倒斜角
6.1.3实例——轴承座
6.2面特徵操作
6.2.1抽壳
6.2.2实例——油杯
6.2.3偏置面
6.2.4拔模
6.2.5面倒圆
6.3关联複製特徵
6.3.1镜像特徵
6.3.2实例——轴承盖
6.3.3阵列特徵
6.3.4实例——显示屏
6.4体特徵操作
6.4.1修剪体
6.4.2拆分体
6.4.3缩放体
6.5特徵编辑
6.5.1编辑特徵参数
6.5.2特徵尺寸
6.5.3编辑位置
6.5.4移动特徵
6.5.5特徵重排序
6.5.6抑制特徵
6.5.7由表达式抑制
6.5.8移除参数
6.5.9指派实体密度
6.5.10特徵回放
6.6综合实例——主机
6.7上机操作
第7章曲面功能
7.1创建曲面
7.1.1通过点生成曲面
7.1.2拟合曲面
7.1.3直纹面
7.1.4通过曲线组
7.1.5通过曲线格线
7.1.6实例——灯罩
7.1.7剖切曲面
7.1.8艺术曲面
7.1.9N边曲面
7.1.10扫掠
7.1.11实例——节能灯管
7.2曲面操作
7.2.1延伸
7.2.2规律延伸
7.2.3偏置曲面
7.2.4大致偏置
7.2.5修剪片体
7.2.6缝合
7.2.7加厚
7.2.8实例——咖啡壶
7.3曲面编辑
7.3.1X型
7.3.2I型
7.3.3扩大
7.3.4更改阶次
7.3.5更改刚度
7.3.6法向反向
7.3.7光顺极点
7.4上机操作
第8章测量分析查询
8.1测量
8.1.1距离
8.1.2角度
8.1.3长度
8.1.4面
8.1.5体
8.2偏差
8.2.1偏差检查
8.2.2邻边偏差分析
8.2.3偏差度量
8.3几何对象检查NoteVIIIUGNX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8.4曲线分析
8.5曲面分析
8.5.1面分析半径
8.5.2面分析反射
8.5.3面分析斜率
8.6信息查询
8.6.1对象信息
8.6.2点信息
8.6.3样条分析
8.6.4B-曲面分析
8.6.5表达式信息
8.6.6其他信息
8.7上机操作
第9章钣金设计
9.1进入钣金环境
9.2钣金首选项
9.3钣金基本特徵
9.3.1突出块特徵
9.3.2弯边特徵
9.3.3轮廓弯边
9.3.4放样弯边
9.3.5折边弯边
9.3.6二次折弯特徵
9.3.7折弯
9.3.8法向除料
9.3.9伸直和重新折弯
9.3.10实例——微波炉内门
9.4高级钣金特徵
9.4.1冲压除料
9.4.2凹坑
9.4.3实体冲压
9.4.4筋
9.4.5百叶窗
9.4.6撕边
9.4.7转换为钣金件
9.4.8封闭拐角
9.5综合实例——电源盒底座
9.6上机操作
第10章装配建模
10.1装配基础
10.1.1进入装配环境
10.1.2相关术语和概念
10.1.3装配导航器
10.2引用集
10.3组件
10.3.1添加组件
10.3.2新建组件
10.3.3替换组件
10.3.4创建阵列组件
10.4组件装配
10.4.1移除组件
10.4.2装配约束
10.4.3显示和隐藏约束
10.44实例——笔记本装配
10.5装配爆炸图
10.5.1新建爆炸图
10.5.2自动爆炸视图
10.5.3编辑爆炸图
10.6对象干涉检查
10.7部件族
10.8综合实例——滑动轴承装配
10.9上机操作
第11 章 工程图绘製
11.1 进入工程图环境
11.2 图纸管理
11.2.1 新建工程图
11.2.2 编辑工程图
11.3 视图管理
11.3.1 基本视图
11.3.2 投影视图
11.3.3 局部放大图
11.3.4 局部剖视图
11.3.5 断开视图
11.3.6 剖视图
11.3.7 实例——轴承座视图
11.4 视图编辑
11.4.1 对齐视图
11.4.2 视图相关编辑
11.4.3 移动/ 複製视图
11.4.4 视图边界NoteIX
11.4.5 更新视图
11.5 中心线
11.5.1 中心标记
11.5.2 2D 中心线
11.6 尺寸和符号标注
11.6.1 尺寸
11.6.2 基準特徵符号
11.6.3 符号标注
11.6.4 特徵控制框
11.6.5 表面粗糙度
11.6.6 相交符号
11.6.7 注释
11.6.8 实例——标注轴承座工程图
11.7 表格
11.7.1 表格注释
11.7.2 零件明细表
11.7.3 自动符号标注
11.8 综合实例——滑动轴承装配工程图
11.9 上机操作
第12 章 运动仿真
12.1 仿真模型
12.2 运动分析首选项
12.3 连桿
12.4 传动副
12.4.1 运动副
12.4.2 齿轮齿条副
12.4.3 齿轮副
12.4.4 线缆副
12.4.5 点线接触副
12.4.6 线线接触副
12.4.7 点面副
12.5 载荷
12.5.1 弹簧
12.5.2 阻尼
12.5.3 标量力
12.5.4 矢量力
12.5.5 标量扭矩
12.5.6 矢量扭矩
12.5.7 弹性衬套
12.5.8 3D 接触副
12.5.9 2D 接触
12.6 模型编辑
12.7 标记
12.8 封装
12.8.1 测量
12.8.2 追蹤
12.8.3 干涉
12.9 解算方案和求解
12.9.1 解算方案
12.9.2 求解
12.10 运动分析
12.10.1 动画
12.10.2 生成图表
12.10.3 载荷传递
12.11 综合实例——沖床运动机构
12.12 上机操作
第13 章 有限元分析
13.1 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13.2 求解器和分析类型
13.2.1 求解器
13.2.2 分析类型
13.3 模型準备
13.3.1 理想化几何体
13.3.2 移除几何特徵
13.4 指派材料
13.5 添载入荷
13.5.1 载荷类型
13.5.2 载荷添加方案
13.6 边界条件的载入
13.7 划分格线
13.7.1 格线类型
13.7.2 零维格线
13.7.3 一维格线
13.7.4 二维格线
13.7.5 三维四面体格线
13.7.6 三维扫掠格线
13.7.7 接触格线
13.7.8 表面接触NoteXUG NX 10.0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13.8 创建解法
13.8.1 解算方案
13.8.2 步骤- 子工况
13.9 单元操作
13.9.1 拆分壳
13.9.2 合併三角形单元
13.9.3 移动节点
13.9.4 删除单元
13.9.5 创建单元
13.9.6 单元拉伸
13.9.7 单元旋转
13.9.8 单元複製和平移
13.9.9 单元複製和投影
13.9.10 单元複製和反射
13.9.11 节点/ 单元信息
13.10 分析
13.10.1 求解
13.10.2 分析作业监视器
13.11 后处理控制
13.11.1 后处理视图
13.11.2 标识(确定结果)
13.11.3 动画
13.12 综合实例——支架有限元分析
13.13 上机操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10.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