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是2009年5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主要针对使用UG NX 5中文版进行装配和产品设计的广大初、中级用户,是广大读者快速掌握UG NX 5的自学实用指导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指导教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
  • 丛书名: 零件设计经典教材
  • 平装: 43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开本: 16
ISBN: 9787302198963
条形码: 9787302198963
尺寸: 27.4 x 21.2 x 2.6 cm
重量: 699 g

内容简介

UG是当前三维图形设计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套用软体之一,广泛套用于通用机械、模具、家电、汽车及航天领域。《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UG NX 5中文版的装配和产品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其主要的设计功能。全书从UG NX 5中文版的基础设计开始,详细介绍了UG NX 5中文版的产品基础设计、产品实体设计、工程图设计、视图设计、工程图编辑、装配设计基础、自底向上装配和自顶向下装配以及综合範例等内容。另外,《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还配备了互动式多媒体语音教学光碟,将书中案例的创建过程製作为多媒体教学档案进行讲解,讲解形式活泼,方便实用,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结构严谨、内容翔实,知识全面,可读性强,设计实例实用性强,专业性强,步骤明确。

目录

第1章 产品基础和曲面设计.
1.1 UGNX5简介
1.1.1 UGNX5的操作界面
1.1.2 标题栏
1.1.3 选单栏
1.1.4 工具条
1.1.5 提示栏和状态栏
1.1.6 绘图区
1.1.7 资源条
1.2 草绘设计
1.2.1 进入草绘环境
1.2.2 草绘平面
1.2.3 草绘工具条
1.2.4 基本曲线的创建和编辑
1.2.5 草图约束
1.3 曲面设计
1.3.1 曲线的创建和编辑
1.3.2 曲面构造
1.3.3 曲面编辑
1.4 设计範例
1.4.1 建立轮廓曲线
1.4.2 创建曲面操作
1.4.3 编辑曲面操作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实体设计和编辑
2.1 实体建模概述
2.1.1 实体建模的特点
2.1.2 建模的工具条
2.2 实体特徵设计
2.2.1 体素特徵
2.2.2 扫描特徵
2.2.3 扫掠体
2.2.4 布尔运算
2.2.5 孔特徵
2.2.6 凸台特徵
2.2.7 键槽特徵
2.2.8 割(沟)槽特徵
2.3 实体特徵操作
2.3.1 特徵操作概述
2.3.2 倒斜角设计
2.3.3 边倒圆设计
2.3.4 面倒圆设计
2.3.5 软倒圆设计
2.3.6 抽壳
2.3.7 複製特徵操作
2.3.8 修改特徵操作
2.3.9 缝合操作
2.3.10 螺纹
2.4 实体特徵编辑
2.4.1 编辑特徵参数
2.4.2 编辑位置
2.4.3 移动特徵
2.4.4 特徵重排序
2.4.5 特徵替换
2.4.6 特徵抑制与取消特徵抑制
2.5 设计範例
2.5.1 创建毛坯
2.5.2 创建修剪面
2.5.3 修剪体形成轮齿
2.5.4 创建键槽并完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製图基础
3.1 UG工程製图基础
3.1.1 UG工程图的特徵
3.1.2 在工程製图中套用主模型方法
3.1.3 UG新建工程图的方式
3.1.4 UG工程图类型
3.2 製图整体的首选项设定
3.2.1 製图界面的首选项设定
3.2.2 製图首选项设定
3.2.3 视图首选项设定
3.2.4 视图示签首选项设定
3.2.5 剖切线显示首选项设定
3.3 注释的首选项设定
3.3.1 尺寸首选项设定
3.3.2 直线/箭头首选项设定
3.3.3 文字首选项设定
3.3.4 符号首选项设定
3.3.5 单位首选项设定
3.3.6 径向首选项设定
3.3.7 坐标首选项设定
3.3.8 填充/剖面线首选项设定
3.3.9 截面首选项设定
3.3.1 0单元格首选项设定
3.4 设计範例
3.4.1 新建工程图
3.4.2 製图的首选项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视图操作
4.1 视图操作介绍
4.1.1 基本概念
4.1.2 视图操作
4.2 基本视图
4.2.1 【基本视图】工具条
4.2.2 基本视图右键快捷选单
4.3 部件视图和投影视图
4.3.1 部件视图
4.3.2 投影视图
4.4 剖视图
4.4.1 剖视图概述
4.4.2 一般剖视图
4.4.3 半剖视图
4.4.4 旋转剖视图
4.5 设计範例
4.5.1 进入製图模组
4.5.2 添加基本视图
4.5.3 添加剖视图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其他视图和视图编辑
5.1 其他视图
5.1.1 局部放大图
5.1.2 断开视图
5.1.3 扩展成员视图
5.2 视图编辑
5.2.1 概述
5.2.2 删除视图
5.2.3 移动视图
5.2.4 複製视图
5.2.5 对齐视图
5.2.6 定义视图边界
5.2.7 视图相关的编辑
5.2.8 更新视图
5.3 设计範例
5.3.1 添加局部放大图
5.3.2 编辑视图
5.3.3 创建局部剖视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尺寸和注释标注
6.1 尺寸标注
6.1.1 尺寸标注概述
6.1.2 创建尺寸标注
6.1.3 坐标尺寸的标注
6.1.4 尺寸的编辑
6.2 文本注释标注
6.2.1 文本注释概述
6.2.2 文本编辑器
6.2.3 文本注释的编辑
6.2.4 编辑尺寸文本
6.3 符号标注
6.3.1 实用符号标注
6.3.2 形位公差符号
6.3.3 表面粗糙度符号
6.3.4 用户自定义符号
6.4 表格注释标注
6.4.1 创建表格注释
6.4.2 表格注释的编辑
6.4.3 添加表格文字
6.5 设计範例
6.5.1 尺寸标注
6.5.2 形位公差标注
6.5.3 表面粗糙度标注
6.5.4 调用图纸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程图综合範例——传动轴工程图
7.1 範例介绍
7.2 範例製作
7.2.1 建立工程图
7.2.2 创建视图
7.2.3 首选项设定
7.2.4 尺寸及文本注释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装配设计基础
8.1 装配概述
8.1.1 装配的术语
8.1.2 装配方式
8.1.3 装配方法简介
8.1.4 装配环境介绍
8.1.5 设定装配首选项
8.2 装配导航器
8.2.1 设定装配导航器
8.2.2 装配导航器介绍
8.3 设定引用集
8.3.1 引用集的定义
8.3.2 创建引用集
8.3.3 删除引用集
8.3.4 编辑引用集
8.3.5 使用引用集
8.3.6 替换引用集
8.3.7 载入选项和引用集
8.4 设计範例
8.4.1 进入装配环境
8.4.2 设定引用集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自底向上装配和编辑
9.1 自底向上装配
9.1.1 自底向上装配的装配过程
9.1.2 配对条件
9.2 对装配件进行编辑
9.2.1 移去组件
9.2.2 替换组件
9.2.3 重新定位组件
9.3 爆炸图
9.3.1 爆炸图基本特点
9.3.2 爆炸图工具条及选单命令
9.3.3 创建爆炸图
9.3.4 编辑爆炸图
9.3.5 爆炸图及组件可视化操作
9.4 设计範例
9.4.1 建立装配环境
9.4.2 进行组件装配
9.4.3 修改装配和製作爆炸图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自顶向下装配和装配顺序
10.1 自顶向下装配
10.1.1 自顶向下装配的方法
10.1.2 创建新组件
10.1.3 上下文中设计
10.2 装配顺序
10.2.1 套用环境介绍
10.2.2 创建装配序列
10.2.3 回放装配序列
10.3 设计範例
10.3.1 进入装配环境
10.3.2 进行自顶向下装配
10.3.3 创建爆炸图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属性和高级装配
11.1 属性操作
11.1.1 部件的属性
11.1.2 对象的属性
11.2 配对组件和镜像装配
11.2.1 配对组件
11.2.2 镜像装配
11.3 组件阵列
11.3.1 基于特徵的阵列
11.3.2 线性阵列
11.3.3 圆形阵列
11.3.4 编辑阵列部件
11.4 设计範例
11.4.1 进入装配模组
11.4.2 创建轮子的子装配
11.4.3 创建完整装配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装配工程图
12.1 装配工程图设计
12.1.1 装配工程图的一般步骤
12.1.2 设定明细表格式
12.1.3 创建明细表
12.1.4 进行零件标号
12.2 装配信息查询
12.2.1 列出组件信息
12.2.2 查询更新组件
12.2.3 查询引用部件的所有装配部件
12.2.4 查询当前引用某部件的装配部件
12.2.5 产生装配结构图
12.2.6 零件族报告
12.3 设计範例
12.3.1 创建视图
12.3.2 创建零件明细表和零件标号
12.3.3 调用图纸框
12.4 本章小结
第13章 装配综合範例——减速器装配体
13.1 範例介绍
13.2 範例製作
13.2.1 创建轴承
13.2.2 进行子装配
13.2.3 创建整体装配
13.3 本章小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5.0中文版装配与产品设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