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UG NX 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

UG NX 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

UG NX 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

《UGNX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是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温正。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
  • 作者:温正
  • 译者:温正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

基本信息

作 译 者:温正
出版时间:2010-08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千 字 数:846
版 次:01-01
页 数:516
开 本:16(185*260)
I S B N :9787121114250
定价:¥59.0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集成设计软体UG NX 7.0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地全面剖析了UG NX软体的各种基本操作、技巧和常用功能,使读者能更快捷、更熟练、更全面地掌握UG NX 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共14章,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了UG NX的各种操作,分别为UG NX简介、UG NX常用选单、UG NX常用工具、UG NX建模基础、草图绘製、三维实体建模、装配设计、工程图、曲面设计、钣金设计、注塑模具设计;第二部分为综合设计实例篇,分别介绍了机车发动机的创建及装配、计算机机箱侧板的创建和机油桶複杂曲面造型等。配书光碟包含了书中案例所採用的模型部件档案和具体的操作视频,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进行操作练习和参考。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非常适合广大UG NX 初、中级读者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以及社会相关培训班的教材。

图书目录

基 础 篇
第1章 UG NX 7.0简介(2)
1.1 UG NX概述(2)
1.2 UG基本操作(3)
1.2.1 UG NX的启动(3)
1.2.2 初识图形工作界面(3)
1.2.3 UG对话框(5)
1.2.4 快速拾取和预选加亮(5)
1.2.5 选择过滤器(5)
1.2.6 UG档案要求(6)
1.3 工作环境用户化(6)
1.3.1 工作环境定製方法(6)
1.3.2 角色方法(7)
1.3.3 软体操作流程(7)
1.4 本章小结(8)
第2章 UG基本操作(9)
2.1 档案操作(9)
2.1.1 新建档案(10)
2.1.2 关闭档案(11)
2.1.3 导入档案(11)
2.1.4 导出档案(11)
2.1.5 档案导入导出操作实例(12)
2.2 编辑操作(15)
2.2.1 对象显示命令(15)
2.2.2 显示和隐藏(17)
2.2.3 变换命令(18)
2.2.4 对象显示、隐藏和变换
操作实例(27)
2.3 视图操作(31)
2.3.1 操作命令(31)
2.3.2 布局命令(33)
2.4 UG界面格式选单(35)
2.4.1 UG图层设定(35)
2.4.2 移动至图层(37)
2.4.3 複製至图层(38)
2.4.4 WCS(38)
2.4.5 图层和WCS操作实例(40)
2.5 UG界面信息选单(45)
2.5.1 对象信息(45)
2.5.2 曲线和特徵信息(45)
2.6 UG界面分析选单(46)
2.6.1 测量距离(47)
2.6.2 测量角度(49)
2.6.3 测量体(50)
2.7 UG界面首选项选单(51)
2.7.1 对象参数设定(51)
2.7.2 可视化(52)
2.7.3 栅格和工作平面设定(53)
2.8 本章小结(55)
第3章 UG常用工具(56)
3.1 点构造器(56)
3.1.1 捕捉特徵法(56)
3.1.2 坐标设定法(61)
3.1.3 创建点实例(61)
3.2 矢量构造器(65)
3.2.1 矢量构造方法(66)
3.2.2 创建矢量实例(71)
3.3 平面构造器(75)
3.3.1 平面构造方法(75)
3.3.2 创建平面实例(89)
3.4 坐标系构造器(92)
3.4.1 坐标系构造方法(93)
3.4.2 创建坐标系实例(96)
3.5 点捕捉功能(99)
3.6 定位功能(101)
3.6.1 水平定位(101)
3.6.2 竖直定位(102)
3.6.3 平行定位(103)
3.6.4 垂直定位(103)
3.6.5 按一定距离平行(104)
3.6.6 成角度(104)
3.6.7 点到点(105)
3.6.8 点到线上(105)
3.6.9 直线到直线(106)
3.6.10 定位操作实例(106)
3.7 本章小结(109)
第4章 UG曲线建模基础(110)
4.1 基本曲线(110)
4.1.1 创建点(110)
4.1.2 创建直线(110)
4.1.3 创建圆弧/圆(113)
4.1.4 倒圆角操作(116)
4.1.5 倒斜角操作(117)
4.1.6 创建矩形(118)
4.1.7 创建多边形(118)
4.2 特殊曲线(120)
4.2.1 绘製椭圆(120)
4.2.2 绘製抛物线(121)
4.2.3 绘製双曲线(121)
4.2.4 绘製一般二次曲线(122)
4.2.5 绘製螺旋线(122)
4.2.6 绘製样条曲线(123)
4.3 曲线操作(126)
4.3.1 偏置曲线到指定
距离(126)
4.3.2 桥接操作(130)
4.3.3 简化操作方法(131)
4.3.4 连结曲线操作(132)
4.3.5 投影曲线或点(132)
4.3.6 镜像曲线(133)
4.3.7 求交操作(133)
4.3.8 创建截面(134)
4.3.9 抽取操作创建
曲线(134)
4.4 曲线编辑(135)
4.4.1 参数编辑(135)
4.4.2 修剪曲线的多余部分(136)
4.4.3 修剪角操作(136)
4.4.4 分割曲线为数段(137)
4.4.5 圆角参数编辑(138)
4.4.6 拉长曲线到指定位置(138)
4.4.7 长度延伸(138)
4.4.8 样条线光滑处理(139)
4.5 曲线建模实例(139)
4.5.1 连桿轮廓图绘製(139)
4.5.2 发动机活塞垫片绘製(145)
4.6 本章小结(150)
第5章 草图绘製(151)
5.1 创建草图(151)
5.1.1 创建草图工作平面(151)
5.1.2 激活草图(153)
5.2 草图约束(153)
5.2.1 尺寸约束(153)
5.2.2 几何约束(154)
5.2.3 自动约束(155)
5.2.4 显示所有约束(156)
5.2.5 显示/移除约束(156)
5.2.6 转换至/自参考对象(156)
5.2.7 自动判断的约束(156)
5.3 草图操作(156)
5.3.1 创建交点(156)
5.3.2 投影曲线到草图平面(157)
5.3.3 偏置和镜像(157)
5.4 草图实例操作(158)
5.4.1 草图实例1(158)
5.4.2 草图实例2(167)
5.5 本章小结(172)
第6章 三维实体建模(173)
6.1 基準特徵(173)
6.2 基本特徵(173)
6.2.1 创建长方体(173)
6.2.2 创建圆柱体(174)
6.2.3 创建圆锥(176)
6.2.4 创建球(178)
6.3 扫描特徵(179)
6.3.1 拉伸特徵操作(180)
6.3.2 迴转扫描特徵(183)
6.3.3 沿引导线扫掠(184)
6.3.4 管道扫掠生成实体(185)
6.3.5 扫掠特徵实例(186)
6.4 加工特徵(190)
6.4.1 孔加工特徵(190)
6.4.2 创建凸台(192)
6.4.3 放置腔体(193)
6.4.4 创建凸垫(194)
6.4.5 创建键槽(195)
6.4.6 添加沟槽(198)
6.4.7 创建螺纹(200)
6.4.8 加工特徵实例(202)
6.5 详细特徵(210)
6.5.1 边倒圆(210)
6.5.2 倒斜角(212)
6.5.3 抽壳(212)
6.5.4 拔模(213)
6.5.5 修剪体(217)
6.5.6 拆分(218)
6.6 特徵操作(218)
6.6.1 特徵实例(219)
6.6.2 镜像特徵生成实体(221)
6.6.3 镜像体操作(221)
6.6.4 偏置面操作(222)
6.6.5 比例缩放(222)
6.6.6 特徵操作实例(223)
6.7 本章小结(234)
第7章 装配设计(235)
7.1 装配概述(235)
7.1.1 基本概念和术语(235)
7.1.2 装配导航器(236)
7.1.3 “装配”工具列(236)
7.2 配对条件(237)
7.2.1 配对定位方式(237)
7.2.2 角度定位方式(238)
7.2.3 平行定位方式(239)
7.2.4 垂直定位方式(239)
7.2.5 距离定位方式(239)
7.2.6 同心定位方式(239)
7.3 自底向上装配(239)
7.4 自顶向下装配(241)
7.4.1 第一种方法(241)
7.4.2 第二种方法(241)
7.5 实例操作(242)
7.5.1 曲柄活塞装配(242)
7.5.2 连线头装配(256)
7.6 本章小结(270)
第8章 工程图(271)
8.1 工程图参数预设定(271)
8.1.1 原点参数设定(271)
8.1.2 剖切线参数设定(272)
8.1.3 视图参数设定(272)
8.1.4 注释参数设定(272)
8.2 图纸操作(273)
8.2.1 建立工程图(273)
8.2.2 删除工程图(274)
8.2.3 编辑工程图(274)
8.2.4 显示工程图(274)
8.3 视图操作(274)
8.3.1 基本视图(275)
8.3.2 投影视图(275)
8.3.3 局部放大图(276)
8.3.4 剖视图(276)
8.3.5 半剖视图(277)
8.3.6 旋转剖视图(278)
8.3.7 局部剖视图(278)
8.4 尺寸标注(279)
8.5 创建工程图实例(280)
8.6 本章小结(292)
第9章 曲面设计(293)
9.1 曲面概述(293)
9.1.1 自由曲面构造方法(293)
9.1.2 自由曲面的一般概念(294)
9.2 创建自由曲面(294)
9.2.1 由点创建自由曲面(294)
9.2.2 由曲线创建自由曲面(298)
9.2.3 由曲面创建自由曲面(306)
9.3 编辑自由曲面(309)
9.3.1 X成形(309)
9.3.2 剪断曲面(310)
9.3.3 扩大(310)
9.3.4 光顺极点(311)
9.3.5 变形(312)
9.3.6 等参数修剪/分割(312)
9.4 电话听筒设计实例(313)
第10章 钣金设计(328)
10.1 钣金设计概述(328)
10.2 钣金弯边(329)
10.2.1 对接接头(329)
10.2.2 弯边斜接(330)
10.3 内嵌弯边和通用弯边(330)
10.3.1 内嵌弯边(331)
10.3.2 通用弯边(332)
10.4 钣金成形/展开和钣金折弯(334)
10.4.1 钣金成形/展开(335)
10.4.2 钣金折弯(335)
10.5 除料特徵(337)
10.5.1 钣金冲压(337)
10.5.2 钣金除料(339)
10.5.3 钣金孔(341)
10.5.4 钣金槽(342)
10.6 钣金角和钣金切边(343)
10.6.1 钣金角(343)
10.6.2 钣金切边(344)
10.7 钣金止裂口(345)
10.8 钣金桥接(347)
10.9 电源外壳设计实例(349)
10.10 本章小结(366)
第11章 模具设计(367)
11.1 UG模具设计简介(367)
11.1.1 注塑成型工艺原理(367)
11.1.2 注塑成型工艺性(368)
11.1.3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368)
11.1.4 UG模具设计工具(369)
11.2 UG模具设计初始化(370)
11.2.1 设计参数预置(370)
11.2.2 装载产品(370)
11.2.3 模具收缩率(371)
11.2.4 工件设定(373)
11.3 分模前準备工作(375)
11.3.1 自动修补(默认值)(375)
11.3.2 曲面修补(377)
11.3.3 边缘修补(377)
11.3.4 现有曲面(378)
11.3.5 创建块(378)
11.3.6 分割实体(379)
11.3.7 实体修补(380)
11.3.8 修剪区域修补(380)
11.3.9 其他工具(381)
11.4 分型及分模设计(381)
11.4.1 分型管理器(382)
11.4.2 设计区域(382)
11.4.3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385)
11.4.4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385)
11.4.5 编辑分型线(385)
11.4.6 引导线设计(387)
11.4.7 分型面(388)
11.4.8 型芯和型腔(391)
11.4.9 其他分型工具(392)
11.5 模架库(392)
11.5.1 模架管理(392)
11.5.2 可互换模架(392)
11.5.3 通用模架(393)
11.6 浇注系统设计(394)
11.6.1 浇口设计(394)
11.6.2 分流道设计(394)
11.6.3 定位环和浇口衬套设计(395)
11.7 标準件及标準件工具(397)
11.7.1 UG标準件系统(397)
11.7.2 顶出设计(398)
11.7.3 滑块/抽芯设计(398)
11.7.4 镶块设计(399)
11.7.5 冷却设计(400)
11.7.6 电极设计(402)
11.8 模具的其他功能(403)
11.8.1 建腔(403)
11.8.2 物料清单(404)
11.8.3 模具图纸(404)
11.8.4 视图管理(405)
11.9 模具设计典型实例(405)
11.9.1 项目初始化(406)
11.9.2 模具坐标系统(406)
11.9.3 设定收缩率(407)
11.9.4 设定工件(407)
11.9.5 布局(407)
11.9.6 模具修补(408)
11.9.7 分型(410)
11.9.8 添加模架(413)
11.9.9 添加标準件(414)
11.9.10 推桿后处理(416)
11.9.11 添加浇口(417)
11.9.12 分流道设计(419)
11.9.13 镶块设计(421)
11.9.14 添加冷却管道(423)
11.9.15 建立腔体(427)
11.10 本章小结(428)
综合设计实例篇
第12章 机械设计之机车发动机设计(430)
12.1 汽缸建模(430)
12.1.1 创建汽缸主体(430)
12.1.2 创建连线接口(432)
12.1.3 创建拉伸体及孔(435)
12.1.4 创建加强筋及孔(437)
12.1.5 创建安装架(439)
12.1.6 创建连线孔(440)
12.1.7 保存并退出(442)
12.2 汽缸盖建模(442)
12.2.1 创建汽缸盖主体(442)
12.2.2 创建孔(443)
12.2.3 保存并退出(445)
12.3 排气管建模(445)
12.3.1 创建排气管主体(446)
12.3.2 创建连线件(448)
12.3.3 创建排气孔(451)
12.3.4 创建拉伸体(452)
12.3.5 创建细节特徵(453)
12.3.6 保存并退出(454)
12.4 其他零件建模(454)
12.4.1 消声器建模(454)
12.4.2 尾管建模(454)
12.4.3 过滤片建模(455)
12.4.4 底盖建模(455)
12.4.5 气阀建模(455)
12.4.6 进油器建模(456)
12.4.7 混合室建模(456)
12.4.8 连线管建模(456)
12.4.9 盖栓建模(456)
12.4.10 长螺栓建模(456)
12.4.11 长短螺钉建模(456)
12.5 发动机装配(457)
12.5.1 装配汽缸(457)
12.5.2 装配汽缸盖(458)
12.5.3 装配长螺钉(459)
12.5.4 装配盖栓(461)
12.5.5 装配汽阀(462)
12.5.6 装配进油器(464)
12.5.7 装配混合室(465)
12.5.8 装配连管(466)
12.5.9 装配端盖(468)
12.5.10 装配排气管(469)
12.5.11 装配消声器(471)
12.5.12 装配过滤片(472)
12.5.13 装配尾管(473)
12.5.14 保存并退出(475)
12.6 本章小结(475)
第13章 钣金设计之机箱侧板设计(476)
13.1 钣金基体(476)
13.2 创建散热窗(477)
13.3 阵列散热窗(478)
13.4 创建弯边(479)
13.5 创建钣金除料(479)
13.6 创建钣金孔(481)
13.7 创建实体冲压(482)
13.8 创建弯边(485)
13.9 创建安装挂鈎(486)
13.10 创建内嵌弯边(488)
13.11 保存并退出(489)
13.12 本章小结(489)
第14章 造型设计之机油桶设计(490)
14.1 创建机油桶轮廓图(490)
14.2 创建机油桶主体(492)
14.3 去除材料(493)
14.4 创建手柄(496)
14.5 镜像体(498)
14.6 创建桶口(499)
14.7 创建螺旋线(500)
14.8 创建扫掠特徵(503)
14.9 创建抽壳特徵(505)
14.10 保存并退出(505)
14.11 本章小结(505)

图书前言

UG(Unigraphics)是美国UGS公司推出的CAD/CAM/CAE一体化集成软体,它汇集了美国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专业经验,是UGS公司的主导产品。目前,UG在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工业设备、医疗器械,以及其他高科技套用领域的机械设计和模具加工自动化的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套用。UG NX 7.0是目前UG公司推出的最新的版本,较以前的版本,在性能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克服了以前版本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此外UG NX 7.0和之前的版本相比,新增“HD3D”和同步建模技术增强功能,创新、开放性的快速、精确可视化分析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NX以突破性同步建模技术建立的领先地位。UG NX 7.0融入了各行业需用的各个模组,涵盖了产品设计、工程和製造、结构分析、运动仿真等,为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整个过程提供了一个数位化平台,工程师可以通过这个数位化平台使很多烦琐的事变得方便快捷,和传统的研发过程相比,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本书主要介绍了UG NX 7.0的曲线功能、草图功能、实体造型、曲面创建、工程图绘製、装配功能、钣金功能、模具功能,最后还以複杂实例介绍了複杂模型的创建与装配、複杂钣金件和曲面造型的创建方法。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14章,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基础篇。
第1章介绍了UG NX 7.0的基本模组分类,并介绍了UG NX软体的特点、UG NX基础操作和工作环境用户化方法。
第2章介绍了UG NX各选单中所包含的命令,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3章介绍了UG NX的点构造器、矢量构造器、平面构造器、坐标系构造器、点捕捉功能和定位功能。
第4章介绍了基本曲线中的各个命令,如点、直线等,还介绍了特徵曲线的创建方法、曲线操作的方法和曲线的编辑方法。
第5章介绍了草图的创建方法、草图的约束方法和草图的操作。
第6章介绍了基準特徵和基本特徵的创建、扫描特徵的创建、详细特徵的运用和特徵操作。
第7章介绍了装配的基本概念、术语、装配导航器、装配工具列、装配的配对条件、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装配方法。
第8章介绍了工程图的参数和预设定、图纸的操作、视图操作和尺寸标注。
第9章介绍了曲面设计的基本概念、自由曲面的创建和自由曲面的编辑。
第10章介绍了钣金设计的基本概念、钣金各种设计特徵的创建。
第11章介绍了注塑模嚮导的基本概念、注塑模嚮导的选单运用和产品模具创建的一般过程。
第二部分为综合设计实例篇。
第12章 介绍了机车发动机各零件的创建方法及其装配方法。
第13章 通过计算机机箱侧板的创建介绍了複杂钣金件的创建方法。
第14章 通过机油桶的创建介绍了複杂曲面的造型方法。
为方便读者学习,配书光碟中包括了书中所有案例操作视频和源档案。
本书由温正、张小勇统稿并担任主编,其中第1-2章由陈辉、王丽编写,第3-8章由温正、何嘉扬、唐家鹏、凌桂龙、张向东编写,第12-14章由张小勇、丁金滨、连洁、郑光谱、邓秀娟、马晓峰编写。
虽然作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叙述準确、完善,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迫,书中难免出现不妥或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7.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机械·钣金·模具·造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