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结合众多典型範例,循序渐进地介绍NX 9中文版的软体功能和实战套用知识。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 作者:钟日铭
  • ISBN:7115345708
  • 类别:计算机
  • 页数:662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4月1日 
  • 开本:16

内容简介

UG NX(即Siemens NX,简称NX)是值得推荐的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它为用户的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位化造型和验证手段。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结合众多典型範例,循序渐进地介绍NX 9中文版的软体功能和实战套用知识。全书共分12章,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初识NX 9、二维草图、三维实体设计基础、标準成形特徵设计、特徵的操作和编辑、在模型空间中套用3D曲线、曲面片体设计、同步建模、NX装配设计、工程製图、NX标準化与定製、钣金件设计。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套用性强,特别适合从事机械设计、模具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UG NX的综合培训教材使用。
一册在手,轻鬆入门,快速提高
附带教学光碟,知识点丰富,讲解全面
合理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流程/专业知识与软体操作紧密结合/汇集教学培训和企业一线的成功案例/全面、系统地讲解UG NX 9设计的思路、操作方法和技巧

作者简介

钟日铭,曾在多家知名企业担任过一线产品设计师或总工程师助理,主要从事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对Pro/ENGINEER、UG、AutoCAD等设计软体深有研究。曾经在多家专业杂誌上发表过技术文章或论文,从2005年至今,编着多本CAD/CAM/CAE类的图书,畅销精品很多。

图书目录

第1章初识NX9
1.1NX9新增功能及操作界面
1.1.1NX9新增功能
1.1.2NX9操作界面
1.2基本操作
1.2.1档案管理基本操作
1.2.2视图基本操作
1.2.3模型显示基本操作
1.2.4选择对象基本操作
1.3系统配置基础
1.3.1NX首选项设定
1.3.2用户默认设定
1.3.3定製个性化萤幕
1.4视图布局
1.4.1新建视图布局
1.4.2替换布局中的视图
1.4.3删除视图布局
1.5图层设定及编辑
1.6NX9基础入门範例
1.7本章小结
1.8思考与练习
第2章二维草图
2.1草图概述
2.1.1草图基本概念
2.1.2草图首选项设定
2.1.3草图任务环境
2.1.4直接草图
2.2草图工作平面
2.2.1指定草图平面
2.2.2重新附着草图平面
2.3草图曲线
2.3.1绘製直线
2.3.2绘製圆弧
2.3.3绘製轮廓
2.3.4绘製圆
2.3.5绘製矩形
2.3.6绘製多边形
2.3.7绘製椭圆
2.3.8绘製圆角与倒斜角
2.3.9绘製艺术样条与拟合曲线
2.3.10绘製二次曲线
2.4草图编辑与操作技术
2.4.1快速修剪
2.4.2快速延伸
2.4.3製作拐角
2.4.4偏置曲线
2.4.5阵列曲线
2.4.6镜像草图曲线
2.4.7交点
2.4.8添加现有曲线
2.4.9派生曲线
2.4.10处方曲线
2.4.11编辑定义截面曲线
2.4.12複製、移动、编辑草图对象
2.5草图约束
2.5.1自动判断约束和尺寸
2.5.2几何约束
2.5.3尺寸约束
2.5.4自动约束
2.5.5自动标注尺寸
2.5.6动画尺寸
2.5.7转换至/自参考对象
2.5.8备选解
2.5.9设为对称
2.6草图分组
2.6.1新建草图组
2.6.2新建活动草图组
2.6.3从组中移除
2.6.4取消分组
2.7定向视图到模型和定向视图到草图
2.8草图综合範例
2.8.1综合範例一:在草图任务环境中绘製草图
2.8.2综合範例二:直接草图
2.9本章小结
2.10思考与练习
第3章三维实体设计基础
3.1实体建模概述
3.2基準特徵
3.2.1基準平面
3.2.2基準轴
3.2.3基準坐标系
3.2.4基準平面栅格
3.2.5点与点集
3.3体素特徵
3.3.1长方体
3.3.2圆柱体
3.3.3圆锥
3.3.4球体
3.4拉伸特徵
3.5旋转特徵
3.6几类扫掠特徵
3.6.1基本扫掠
3.6.2沿引导线扫掠
3.6.3变化扫掠
3.6.4管道
3.7布尔操作命令
3.7.1求和运算
3.7.2求差运算
3.7.3求交运算
3.8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3.9本章小结
3.10思考与练习
第4章标準成形特徵设计
4.1标準成形特徵设计概述
4.1.1标準成形特徵的安放表面
4.1.2标準成形特徵的定位
4.2孔特徵
4.3凸台特徵
4.4垫块特徵
4.4.1矩形垫块
4.4.2常规垫块
4.5腔体特徵
4.5.1圆柱形腔体
4.5.2矩形腔体
4.5.3常规腔体
4.6键槽特徵
4.7开槽特徵
4.8凸起特徵
4.9螺纹特徵
4.9.1螺纹术语
4.9.2符号螺纹
4.9.3详细螺纹
4.10三角形加强筋
4.11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4.12本章小结
4.13思考与练习
第5章特徵的操作和编辑
5.1细节特徵
5.1.1倒斜角
5.1.2边倒圆
5.1.3面倒圆
5.1.4拔模
5.1.5拔模体
5.2实体偏置/缩放
5.2.1抽壳
5.2.2缩放体
5.3关联複製
5.3.1阵列特徵
5.3.2镜像特徵
5.3.3镜像几何体
5.3.4抽取几何体
5.3.5阵列几何特徵
5.3.6阵列面
5.3.7镜像面
5.4特徵编辑
5.4.1编辑特徵尺寸
5.4.2编辑位置
5.4.3移动特徵
5.4.4替换特徵
5.4.5特徵重排序
5.4.6编辑实体密度
5.4.7特徵回放
5.4.8编辑特徵参数
5.4.9可回滚编辑
5.4.10由表达式抑制
5.4.11抑制特徵与取消抑制特徵
5.4.12移除参数
5.4.13删除特徵
5.5表达式设计
5.5.1表达式概述
5.5.2创建表达式
5.5.3编辑表达式
5.6本章综合实战範例
5.6.1底座支架零件建模
5.6.2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建模
5.7本章小结
5.8思考与练习
第6章在模型空间中套用3D曲线
6.13D曲线设计概述
6.2创建常规曲线
6.2.1创建直线
6.2.2创建圆弧/圆
6.2.3使用“直线和圆弧”工具
6.2.4螺旋线
6.2.5二次曲线
6.2.6规律曲线
6.2.7创建艺术样条和拟合曲线
6.2.8曲面上的曲线
6.2.9文本
6.3来自曲线集的曲线
6.3.1桥接曲线
6.3.2连结曲线
6.3.3简化曲线
6.3.4投影曲线
6.3.5组合投影
6.3.6镜像曲线
6.3.7偏置与在面上偏置
6.3.8圆形圆角曲线
6.3.9缠绕/展开曲线
6.4来自体的曲线
6.4.1求交曲线
6.4.2截面曲线
6.4.3等参数曲线
6.4.4抽取曲线与抽取虚拟曲线
6.5曲线编辑
6.5.1编辑曲线参数
6.5.2修剪曲线
6.5.3修剪拐角
6.5.4分割曲线
6.5.5编辑圆角
6.5.6拉长曲线
6.5.7编辑曲线长度
6.5.8光顺样条
6.5.9模板成型
6.6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6.7本章小结
6.8思考与练习
第7章曲面片体设计
7.1曲面概述
7.2依据点构建曲面
7.2.1通过点创建曲面
7.2.2从极点创建曲面
7.2.3拟合曲面
7.3基本格线曲面
7.3.1直纹面
7.3.2通过曲线组
7.3.3通过曲线格线
7.3.4N边曲面
7.3.5艺术曲面
7.4典型曲面设计
7.4.1四点曲面
7.4.2曲线成片体
7.4.3有界平面
7.4.4过渡曲面
7.4.5条带构建器
7.4.6修补开口
7.4.7整体突变
7.4.8样式扫掠
7.4.9剖切曲面
7.5曲面操作
7.5.1延伸曲面
7.5.2规律延伸
7.5.3轮廓线弯边
7.5.4偏置曲面
7.5.5可变偏置曲面
7.5.6大致偏置曲面
7.5.7桥接曲面
7.5.8修剪片体与其他修剪工具
7.5.9缝合片体
7.5.10曲面拼合
7.5.11曲面各类倒圆角
7.6曲面基本编辑
7.6.1匹配边
7.6.2边对称
7.6.3扩大
7.6.4整修面
7.6.5更改边
7.6.6替换边
7.6.7光顺极点
7.6.8法向反向
7.6.9更改阶次
7.6.10更改刚度
7.6.11X成形
7.6.12I成形
7.6.13使曲面变形
7.6.14变换曲面
7.6.15剪断曲面
7.6.16编辑U/V向
7.7曲线与曲面分析
7.7.1曲线分析
7.7.2测量基础
7.7.3曲面分析
7.8加厚片体
7.9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7.10本章小结
7.11思考与练习
第8章同步建模
8.1同步建模技术入门
8.1.1同步建模技术概述
8.1.2初识同步建模工具
8.1.3建模模式
8.2修改面
8.2.1移动面
8.2.2拉出面
8.2.3调整面大小
8.2.4偏置区域
8.2.5替换面
8.3细节特徵与抽壳
8.3.1调整圆角大小
8.3.2圆角重新排序
8.3.3调整倒斜角大小
8.3.4标记为倒斜角
8.3.5壳体
8.3.6更改壳单元厚度
8.4组合面
8.5删除面
8.6重用数据
8.6.1複製面
8.6.2剪下面
8.6.3贴上面
8.6.4镜像面
8.6.5阵列面
8.7同步建模的相关几何约束变换
8.7.1设为共面
8.7.2设为共轴
8.7.3设为相切
8.7.4设为对称
8.7.5设为平行
8.7.6设为垂直
8.7.7设为偏置
8.7.8设为固定
8.7.9显示相关面
8.8尺寸约束变换
8.8.1线性尺寸
8.8.2径向尺寸
8.8.3角度尺寸
8.9最佳化
8.9.1最佳化面
8.9.2替换圆角
8.10修改边
8.10.1移动边
8.10.2偏置边
8.11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8.12本章小结
8.13思考与练习
第9章NX装配设计
9.1装配入门
9.1.1NX装配术语
9.1.2新建装配部件档案
9.1.3装配导航器
9.1.4典型装配建模方法
9.1.5装配首选项设定
9.2引用集套用
9.3装配约束
9.3.1“装配约束”对话框
9.3.2装配约束类型
9.3.3建立装配约束
9.4组件套用
9.4.1新建组件
9.4.2新建父对象
9.4.3添加组件
9.4.4镜像装配
9.4.5阵列组件
9.4.6设为唯一
9.4.7移动组件
9.4.8替换组件
9.4.9变形组件
9.4.10显示自由度
9.4.11显示和隐藏约束
9.4.12抑制组件、取消抑制组件和编辑抑制状态
9.4.13记住约束
9.5检查简单干涉与装配间隙
9.5.1简单干涉
9.5.2分析装配间隙
9.6爆炸图
9.6.1初识爆炸图的工具命令
9.6.2新建爆炸图
9.6.3编辑爆炸图
9.6.4创建自动爆炸组件
9.6.5取消爆炸组件
9.6.6删除爆炸图
9.6.7工作视图爆炸
9.6.8隐藏爆炸图和显示爆炸图
9.6.9隐藏和显示视图中的组件
9.6.10创建追蹤线
9.7克隆装配基础
9.7.1创建克隆装配
9.7.2修改现有装配
9.8装配序列
9.8.1装配序列概述
9.8.2执行序列任务的相关面板
9.8.3装配序列的主要操作
9.9本章综合设计範例
9.9.1支架零件设计
9.9.2光轴零件设计
9.9.3滚轮零件设计
9.9.4装配设计
9.9.5对当前的间隙集运行间隙分析
9.10本章小结
9.11思考与练习
……
第10章工程製图
第11章NX9标準化与定製
第12章钣金件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9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