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
《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日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徐勤雁、周超明、单岩。本书以逆向造型的实例介绍了在学习中应掌握的技巧。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
- 作者:徐勤雁、周超明、单岩
- ISBN:9787302184249
- 页数:366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是关于实用逆向工程技术的教材。《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共分6章,第1章主要介绍逆向造型的基础知识,第2章至第6章分别给出了5个典型的逆向工程套用实例,这些实例从简单到複杂,全部是浙大旭日科技逆向造型培训过程中所採用的经典案例。《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中所有案例,均採用逐步深入(step by step)的方式,详细讲解两方面内容:一是产品的特徵分析方法,以培养读者扎实的产品分析能力和正确的建模思路;二是逆向建模的操作技巧,使读者快速掌握UG NX软体的逆向造型方法。
配套光碟中包含了所有实例的三坐标测量点数据以及逆向设计的最终结果,供读者进行练习并检验练习结果。为便于学习,光碟中还配有“电池盒底座”和“机车后视镜”这两个实例逆向造型的教学视频。
《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所讲授的逆向造型技术和操作方法在UG NX 5/6版本中均适用。《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可作为高校模具、CAD、工业设计、汽车工程等专业的逆向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培训机构的逆向工程技能的培训教材,并可作为汽车、模具等行业逆向设计工程师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逆向造型技术基础
1.1 样条线
1.1.1 样条线的基本概念
1.1.2 样条线的创建
1.1.3 拟合样条线的创建
1.1.4 样条线的编辑
1.1.5 基本曲线转化为样条曲线
1.2 从点云构面
1.3 规律延伸曲面
1.4 直接建模
1.4.1 移动面
1.4.2 替换面
1.4.3 删除面
1.5 偏差
1.5.1 检查
1.5.2 边到面实例操作
1.6 几何属性
1.6.1 分析类型
1.6.2 几何属性实例操作
1.7 曲线
1.7.1 曲率梳
1.7.2 曲率梳选项
1.7.3 曲率梳图形对比及质量判别
1.7.4 边曲率梳实例操作
1.8 形状
1.8.1 截面
1.8.2 等参栅格实例操作
1.9 曲面连续性
1.9.1 偏差类型
1.9.2 连续性检查
1.9.3 显示选项
1.9.4 曲面连续性实例操作
1.10 面
1.10.1 斜率
1.10.2 斜率实例操作
1.10.3 反射
1.10.4 连续性判别(反射套用)
1.10.5 反射实例操作
1.11 拔模
1.11.1 选项介绍
1.11.2 注意事项
1.11.3 拔模实例操作
1.12 简单干涉
1.12.1 选项介绍
1.12.2 简单干涉实例操作
第2章 电池盒底座
2.1 产品分析
2.2 输入点数据
2.3 确定脱模方向
2.4 确定对称平面
2.5 底座主体(base)製作
2.6 节点B1製作
2.7 节点B2製作
2.8 节点B3製作
2.9 节点B4製作
2.10 节点B5製作
2.11 节点B6製作
2.12 节点B7製作
2.13 后处理
第3章 电动工具
3.1 产品分析
3.2 输入点数据
3.3 确定脱模方向
3.4 确定对称平面
3.5 电动工具主体製作
3.6 节点B1製作
3.7 节点B2製作
3.8 节点B3製作
3.9 后处理
第4章 机车后视镜
4.1 产品分析
4.2 输入点数据
4.3 确定脱模方向
4.4 型腔表面
4.4.1 顶面(B1)製作
4.4.2 侧面(B2)製作
4.4.3 侧面(B2)的完善
4.5 圆角製作
4.5.1 圆角A製作
4.5.2 圆角B製作
4.5.3 圆角1-3製作
4.5.4 圆角拼接製作
4.6 圆角4製作
4.7 圆角拼接製作
4.7.1 圆角拼接1製作
4.7.2 圆角拼接2製作
4.8 曲面修剪
4.9 型芯表面製作
4.10 手柄製作要点提示
第5章 助动车后备箱
5.1 产品分析
5.2 输入点数据
5.3 确定拔模方向
5.4 三个水平面製作
5.5 顶面製作
5.6 侧面製作
5.6.1 侧面A製作
5.6.2 侧面B、C製作
5.6.3 圆角A1、A2和A3的创建
5.7 四个平面製作
5.7.1 Plane A製作
5.7.2 Plane B製作
5.7.3 Plane C製作
5.7.4 Plane D製作
5.8 小侧面製作
5.8.1 小侧面A
5.8.2 小侧面B
5.9 Surface A、B、C製作
5.9.1 Surface A製作
5.9.2 Surface B製作
5.9.3 Surface C製作
5.10 曲面修剪
5.11 圆角製作
5.11.1 圆角F1、F2
5.11.2 圆角F3、F4
5.11.3 圆角F5、F6
5.11.4 圆角F7、F8和F9
5.11.5 圆角F10
5.12 底侧面及其圆角製作
5.12.1 底侧面製作
5.12.2 圆角製作
5.13 镜像、补面
5.14 后续补充
第6章 机车前把总成
6.1 产品分析
6.2 输入点数据
6.3 确定脱模方向
6.4 大面1製作
6.5 平面1製作
6.6 大面2製作
6.7 圆角1製作
6.8 平面2製作
6.9 平面3製作
6.10 大面3製作
6.10.1 Plane A製作
6.10.2 Surface A製作
6.10.3 Surface B製作
6.11 曲面4製作
6.12 曲面5製作
6.13 圆角2製作
6.14 曲面6製作
6.15 曲面拼接
6.15.1 拼接曲面A製作
6.15.2 拼接曲面B製作
6.15.3 拼接曲面C製作
6.16 圆角3製作
6.17 曲面7製作
6.18 圆角8製作
6.19 圆角9製作
6.20 边界平面製作
6.21 消失特徵製作
6.22 圆角10、11製作
6.22.1 圆角10製作
6.22.2 圆角11製作
6.23 圆角12、13、14製作
6.23.1 圆角12製作
6.23.2 圆角13製作
6.24 边界製作
6.24.1 边界区域A
6.24.2 边界区域B
6.24.3 边界区域C
6.24.4 边界区域D
6.25 镜像、补面
6.26 黑色件製作提示
序言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又称为反求工程、反向工程、三坐标点测绘造型、抄数等),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还几乎无人知晓的技术术语,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製造业中的一项"时尚"技术,它在产品(尤其是交通工具)设计领域的普及速度之快,简直可与数控技术在加工领域的普及速度相媲美。
作为产品原创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高水平CAD三维建模技术,逆向工程在国内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其最初的原动力几乎完全来自于製造业对国外产品国产化(仿製)的强烈需求,仿製产品涉及汽车、机车、机器设备、家用电器、玩具、日用品等,几乎无所不包。所以至今还有许多人把逆向工程误当作一项"仿製"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智慧财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内产品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逆向工程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产品原创设计,其真正的套用价值正在被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和发掘——这也算是一种"回归"吧。
然而,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是,虽然逆向工程在製造业中如此热门(有些职业学校甚至为它专门开设了专业),但时至今日,却难以找到一本关于实用逆向工程技术的培训教材。尤其是在各种CAD/CAM/CAE软体套用教材铺天盖地的今天,实用逆向工程培训图书的极度匮乏与它的广泛套用相比,反差巨大,令人费解。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编写了这本逆向工程基础与实例教程。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UG NX软体中进行逆向设计的基础知识,第2章至第6章分别给出了5个典型的逆向工程套用实例,这些实例从简单到複杂,全部是浙大旭日科技培训所採用的经典案例。
书中所有案例,均採用逐步深入(step by step)的方式详细讲解两方面内容:一是产品的特徵分析方法,以培养读者扎实的产品分析能力和正确的建模思路。二是逆向建模的操作技巧,使读者快速掌握UG NX软体的逆向造型方法。
本书配套光碟中包含了所有实例的三坐标测量点数据以及逆向设计的最终结果,供读者进行练习并检验练习结果。为便于学习,光碟中还配有"电池盒底座"和"机车后视镜"逆向造型的教学视频。
本书所讲授的逆向造型技术和操作步骤在UG NX 5/6版本中均适用。本书可用于高校模具、CAD、工业设计、汽车工程等专业的逆向设计课程的教学,也可用于各类培训机构的逆向工程技能培训,还可用作汽车、模具等行业设计工程师的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逆向造型技术及套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