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
《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是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晓东 李明昕。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页数:503页
- 开本:16
- 定价:69.00
- 作者:陈晓东 李明昕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1170270, 7121170272
-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UG NX模具设计为主线,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辅以相应的实例,使读者能够快速、熟练、深入地掌握UG模具设计技术。全书共分为18章,由浅入深地讲解了UG NX模具设计的各种功能,包括UG NX入门、模具设计基础及初始化、分型设计、多腔模设计、模架库、浇注系统设计、标準件及标準件工具、模具其他功能以及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实例。为便于读者学习,在每章中列举了模具设计实例,全书第二部分给出了多个综合实例帮助读者学习。
《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从零讲起,对软体的常用操作、模具设计常用技术与技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无论读者有无模具基础都可以学习无忧,轻鬆高效。全书通俗易懂、详略得当,通过大量实例详细介绍了UG NX 8.0注塑模设计的流程和方法。通过《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快速地掌握UG NX 8.0 Mold Wizard在模具设计中的使用方法。所附光碟包括书中所有模型部件档案和相关操作视频教程。
图书目录
第1章 UG NX 8.0入门
1.1 UG NX 8.0中文版概述
1.1.1 UG NX计算机辅助设计
1.1.2 UG NX计算机辅助製造模组
1.1.3 UG NX计算机辅助分析模组
1.1.4 知识融合套用模组
1.2 UG NX 8.0中文版的主界面
1.3 UG NX 8.0中文版常用命令与操作
1.3.1 UG NX 8.0系统参数设定
1.3.2 工作图层的设定
1.3.3 常用工具
1.3.4 类选择器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UG NX 8.0建模基础
2.1 草图的绘製及操作
2.1.1 草图创建
2.1.2 草图编辑
2.1.3 草图约束
2.2 实体建模
2.2.1 基本体素
2.2.2 特徵实体
2.2.3 参考特徵
2.2.4 扩展特徵
2.2.5 实体布尔运算
2.3 特徵操作
2.3.1 拔模
2.3.2 边倒圆
2.3.3 倒斜角
2.3.4 抽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UG NX 8.0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3.1 塑胶概述
3.1.1 塑胶的分类
3.1.2 塑胶的性能
3.2 模具设计简介
3.2.1 注塑成型工艺原理
3.2.2 注塑成型件的成型工艺
3.2.3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2.4 注塑模具的设计步骤
3.3 注塑模CAD技术
3.3.1 模具CAX技术
3.3.2 注塑模具CAD技术
3.4 UG模具设计工具
3.4.1 UG模具设计选单
3.4.2 UG模具设计过程
3.4.3 产品模型的準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UG模具设计初始化
4.1 UG注塑模具设计参数设定
4.1.1 腔体设定
4.1.2 电极设定
4.2 装载产品
4.2.1 Mold Wizard的装配克隆
4.2.2 prod装配子结构
4.3 模具坐标系
4.4 模具收缩率
4.4.1 设定收缩类型的过程
4.4.2 收缩参考
4.5 工件设定
4.5.1 工件类型
4.5.2 工件库
4.5.3 工件尺寸及其定义方式
4.6 UG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实例
4.6.1 装载产品
4.6.2 浏览装配结构
4.6.3 定位模具坐标系
4.6.4 设定模具收缩率
4.6.5 创建自定义工件用的实体
4.6.6 创建自定义工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具分型前的準备工作
5.1 基于修剪的分型过程
5.2 工具概述
5.3 修补
5.3.1 边缘修补
5.3.2现有曲面
5.3.3 创建块
5.3.4 分割实体
5.3.5 实体修补
5.3.6 修剪区域修补
5.4 其他工具
5.4.1 面拆分工具
5.4.2 扩大曲面
5.4.3 修剪实体
5.4.4 替换实体
5.4.5 延伸实体
5.4.6 参考圆角
5.4.7 投影区域
5.4.8 线切割起始孔
5.5 修补设计实例
5.5.1 装载产品
5.5.2 定位模具坐标系
5.5.3 创建工件
5.5.4 型腔布局
5.5.5 模具修补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模具分型设计和管理
6.1 分型概述
6.2 分型工具
6.3 设计区域
6.3.1 区域分析
6.3.2 模型部件检验
6.4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
6.5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
6.6 编辑分型线
6.7 引导线设计
6.7.1 创建引导线
6.7.2 编辑引导线
6.8 分型面
6.8.1 创建分型面
6.8.2 删除分型面
6.9 型芯和型腔
6.10 其他分型工具
6.10.1 交换模型
6.10.2 备份分型和补片片体
6.11 分型实例
6.11.1 项目初始化
6.11.2 模具坐标系
6.11.3 设定工件
6.11.4 定义布局
6.11.5 模具修补
6.11.6 分型
6.12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腔模模具设计
7.1 多腔模布局设计
7.1.1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7.1.2“型腔布局”对话框
7.1.3 矩形布局
7.1.4 圆形布局
7.1.5 编辑布局
7.2 多件模设计
7.2.1 用项目初始化载入多件模
7.2.2 激活部件
7.2.3 删除多件模成员
7.3 多件模与多腔模设计实例
7.3.1 多腔模设计实例
7.3.2 多件模设计实例
7.3.3 删除一个产品
7.3.4 删除档案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模架库系统设计
8.1 模架标準化
8.1.1 塑胶模标準化
8.1.2 模架的选用
8.2 模架管理
8.3 可互换模架
8.4 通用模架
8.5 添加模架实例
8.5.1 项目初始化
8.5.2 模具坐标系
8.5.3 设定工件
8.5.4 定义布局
8.5.5 模具修补
8.5.6 分型
8.5.7 添加模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9.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9.1.1 浇注系统的组成
9.1.2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2 浇注系统的结构设计
9.3 浇口设计
9.4 分流道设计
9.4.1 定义引导线串
9.4.2 分流道截面设定
9.5 定位环和浇口衬套设计
9.5.1 添加定位环
9.5.2 添加浇口衬套
9.6 浇注系统设计实例
9.6.1 载入模型
9.6.2 添加定位环
9.6.3 添加浇口套
9.6.4 浇口设计
9.6.5 流道设计
9.6.6 腔体设计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标準件添加及管理
10.1 标準件系统
10.1.1 标準件概述
10.1.2 标準件管理
10.2 顶出设计
10.2.1 顶出机构
10.2.2 顶桿后处理
10.2.3 推桿设计实例
10.3 滑块/抽芯设计
10.3.1 侧抽机构的分类
10.3.2 斜导柱抽芯机构
10.3.3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
10.3.4 Mold Wizard滑块抽芯设计
10.3.5 滑块/抽芯设计实例
10.4 镶块设计
10.4.1 子镶块设计
10.4.2 镶块设计对话框
10.5 冷却设计
10.5.1 冷却设计原则
10.5.2 常用冷却迴路
10.5.3 插入标準件方式
10.5.4 管道设计方式
10.6 电极设计
10.6.1 插入标準件方法
10.6.2 插入电极方法
10.6.3 电极设计实例
10.7 本章小结
第11章 模具的其他功能
11.1 腔体
11.1.1 建腔的概念
11.1.2 对话框选项
11.2 物料清单
11.3 模具图纸
11.3.1 装配图纸
11.3.2 组件图纸
11.3.3 孔表
11.3.4 视图管理
11.4 实例
11.4.1 创建装配图纸
11.4.2 生成推板的组件图纸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典型两板式模具设计
12.1 实例分析
122 主要知识点
12.3 设计流程
12.3.1 项目初始化
12.3.2 模具坐标系
12.3.3 设定收缩率
12.3.4 设定工件
12.3.5 定义布局
12.3.6 模具修补
12.3.7 分型
12.3.8 添加模架
12.3.9 添加定位环
12.3.10 添加浇口套
12.3.11 添加顶桿
12.3.12 修剪顶桿
12.3.13 浇口设计
12.3.14 流道设计
12.3.15 添加冷却管道
12.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2.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2.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2.3.19 自动创建腔体
12.3.20 生成物料清单
12.3.21 生成装配图纸
12.4 本章小结
第13章 典型三板式模具设计
13.1 实例分析
13.2 主要知识点
13.3 设计流程
13.3.1 项目初始化
13.3.2 模具坐标系
13.3.3 设定收缩率
13.3.4 设定工件
13.3.5 定义布局
13.3.6模具修补
13.3.7 分型
13.3.8 添加模架
13.3.9 添加定位环
13.3.10 添加浇口套
13.3.11 添加顶桿
13.3.12 修剪顶桿
13.3.13 流道设计
13.3.14 浇口设计
13.3.15 添加冷却管道
13.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3.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3.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3.3.19 自动创建腔体
13.3.20 生成物料清单
13.3.21 生成装配图纸
13.4 本章小结
第14章 典型曲面产品模具设计
14.1 实例分析
142 主要知识点
14.3 设计流程
14.3.1 项目初始化
14.3.2 模具坐标系
14.3.3 设定收缩率
14.3.4 设定工件
14.3.5 定义布局
14.3.6 模具修补
14.3.7 分型
14.3.8 添加模架
14.3.9 添加定位环
14.3.10 添加浇口套
14.3.11 添加顶桿
14.3.12 修剪顶桿
14.3.13 流道设计
14.3.14 浇口设计
14.3.15 添加冷却管道
14.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4.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4.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4.3.19 自动创建腔体
14.3.20 生成物料清单
14.3.21 生成装配图纸
14.4 本章小结
第15章 典型侧抽芯模具设计
15.1 实例分析
15.1.1 设计方法分析
15.1.2 技术难点分析
15.2 主要知识点
15.3 设计流程
15.3.1 项目初始化
15.3.2 模具坐标系
15.3.3 设定收缩率
15.3.4 设定工件
15.3.5 定义布局
15.3.6 模具修补
15.3.7 分型
15.3.8 添加模架
15.3.9 添加定位环
15.3.10 添加浇口套
15.3.11 添加顶桿
15.3.12 修剪顶桿
15.3.13 浇口设计
15.3.14 流道设计
15.3.15 滑块设计
15.3.16 添加型腔冷却管道
15.3.17 创建型腔冷却水孔腔体
15.3.18 添加冷却标準件
15.3.19 添加型芯冷却管道
15.3.20 创建型芯冷却水孔腔体
15.3.21 添加冷却标準件
15.3.22 添加定模板冷却管道
15.3.23 创建定模板冷却水孔腔体
15.3.24 添加动模板冷却管道
15.3.25 创建定模板冷却水孔腔体
15.3.26 创建防水圈
15.3.27 添加冷却管道接头
15.3.28 自动创建腔体
15.3.29 生成物料清单
15.3.30 生成装配图纸
15.4 本章小结
……
第16章 典型动定位模具设计
第17章 典型多件模设计
1.1 UG NX 8.0中文版概述
1.1.1 UG NX计算机辅助设计
1.1.2 UG NX计算机辅助製造模组
1.1.3 UG NX计算机辅助分析模组
1.1.4 知识融合套用模组
1.2 UG NX 8.0中文版的主界面
1.3 UG NX 8.0中文版常用命令与操作
1.3.1 UG NX 8.0系统参数设定
1.3.2 工作图层的设定
1.3.3 常用工具
1.3.4 类选择器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UG NX 8.0建模基础
2.1 草图的绘製及操作
2.1.1 草图创建
2.1.2 草图编辑
2.1.3 草图约束
2.2 实体建模
2.2.1 基本体素
2.2.2 特徵实体
2.2.3 参考特徵
2.2.4 扩展特徵
2.2.5 实体布尔运算
2.3 特徵操作
2.3.1 拔模
2.3.2 边倒圆
2.3.3 倒斜角
2.3.4 抽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UG NX 8.0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3.1 塑胶概述
3.1.1 塑胶的分类
3.1.2 塑胶的性能
3.2 模具设计简介
3.2.1 注塑成型工艺原理
3.2.2 注塑成型件的成型工艺
3.2.3 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3.2.4 注塑模具的设计步骤
3.3 注塑模CAD技术
3.3.1 模具CAX技术
3.3.2 注塑模具CAD技术
3.4 UG模具设计工具
3.4.1 UG模具设计选单
3.4.2 UG模具设计过程
3.4.3 产品模型的準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UG模具设计初始化
4.1 UG注塑模具设计参数设定
4.1.1 腔体设定
4.1.2 电极设定
4.2 装载产品
4.2.1 Mold Wizard的装配克隆
4.2.2 prod装配子结构
4.3 模具坐标系
4.4 模具收缩率
4.4.1 设定收缩类型的过程
4.4.2 收缩参考
4.5 工件设定
4.5.1 工件类型
4.5.2 工件库
4.5.3 工件尺寸及其定义方式
4.6 UG模具设计项目初始化实例
4.6.1 装载产品
4.6.2 浏览装配结构
4.6.3 定位模具坐标系
4.6.4 设定模具收缩率
4.6.5 创建自定义工件用的实体
4.6.6 创建自定义工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具分型前的準备工作
5.1 基于修剪的分型过程
5.2 工具概述
5.3 修补
5.3.1 边缘修补
5.3.2现有曲面
5.3.3 创建块
5.3.4 分割实体
5.3.5 实体修补
5.3.6 修剪区域修补
5.4 其他工具
5.4.1 面拆分工具
5.4.2 扩大曲面
5.4.3 修剪实体
5.4.4 替换实体
5.4.5 延伸实体
5.4.6 参考圆角
5.4.7 投影区域
5.4.8 线切割起始孔
5.5 修补设计实例
5.5.1 装载产品
5.5.2 定位模具坐标系
5.5.3 创建工件
5.5.4 型腔布局
5.5.5 模具修补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模具分型设计和管理
6.1 分型概述
6.2 分型工具
6.3 设计区域
6.3.1 区域分析
6.3.2 模型部件检验
6.4 提取区域和分型线
6.5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
6.6 编辑分型线
6.7 引导线设计
6.7.1 创建引导线
6.7.2 编辑引导线
6.8 分型面
6.8.1 创建分型面
6.8.2 删除分型面
6.9 型芯和型腔
6.10 其他分型工具
6.10.1 交换模型
6.10.2 备份分型和补片片体
6.11 分型实例
6.11.1 项目初始化
6.11.2 模具坐标系
6.11.3 设定工件
6.11.4 定义布局
6.11.5 模具修补
6.11.6 分型
6.12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腔模模具设计
7.1 多腔模布局设计
7.1.1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7.1.2“型腔布局”对话框
7.1.3 矩形布局
7.1.4 圆形布局
7.1.5 编辑布局
7.2 多件模设计
7.2.1 用项目初始化载入多件模
7.2.2 激活部件
7.2.3 删除多件模成员
7.3 多件模与多腔模设计实例
7.3.1 多腔模设计实例
7.3.2 多件模设计实例
7.3.3 删除一个产品
7.3.4 删除档案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模架库系统设计
8.1 模架标準化
8.1.1 塑胶模标準化
8.1.2 模架的选用
8.2 模架管理
8.3 可互换模架
8.4 通用模架
8.5 添加模架实例
8.5.1 项目初始化
8.5.2 模具坐标系
8.5.3 设定工件
8.5.4 定义布局
8.5.5 模具修补
8.5.6 分型
8.5.7 添加模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9.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9.1.1 浇注系统的组成
9.1.2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2 浇注系统的结构设计
9.3 浇口设计
9.4 分流道设计
9.4.1 定义引导线串
9.4.2 分流道截面设定
9.5 定位环和浇口衬套设计
9.5.1 添加定位环
9.5.2 添加浇口衬套
9.6 浇注系统设计实例
9.6.1 载入模型
9.6.2 添加定位环
9.6.3 添加浇口套
9.6.4 浇口设计
9.6.5 流道设计
9.6.6 腔体设计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标準件添加及管理
10.1 标準件系统
10.1.1 标準件概述
10.1.2 标準件管理
10.2 顶出设计
10.2.1 顶出机构
10.2.2 顶桿后处理
10.2.3 推桿设计实例
10.3 滑块/抽芯设计
10.3.1 侧抽机构的分类
10.3.2 斜导柱抽芯机构
10.3.3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
10.3.4 Mold Wizard滑块抽芯设计
10.3.5 滑块/抽芯设计实例
10.4 镶块设计
10.4.1 子镶块设计
10.4.2 镶块设计对话框
10.5 冷却设计
10.5.1 冷却设计原则
10.5.2 常用冷却迴路
10.5.3 插入标準件方式
10.5.4 管道设计方式
10.6 电极设计
10.6.1 插入标準件方法
10.6.2 插入电极方法
10.6.3 电极设计实例
10.7 本章小结
第11章 模具的其他功能
11.1 腔体
11.1.1 建腔的概念
11.1.2 对话框选项
11.2 物料清单
11.3 模具图纸
11.3.1 装配图纸
11.3.2 组件图纸
11.3.3 孔表
11.3.4 视图管理
11.4 实例
11.4.1 创建装配图纸
11.4.2 生成推板的组件图纸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典型两板式模具设计
12.1 实例分析
122 主要知识点
12.3 设计流程
12.3.1 项目初始化
12.3.2 模具坐标系
12.3.3 设定收缩率
12.3.4 设定工件
12.3.5 定义布局
12.3.6 模具修补
12.3.7 分型
12.3.8 添加模架
12.3.9 添加定位环
12.3.10 添加浇口套
12.3.11 添加顶桿
12.3.12 修剪顶桿
12.3.13 浇口设计
12.3.14 流道设计
12.3.15 添加冷却管道
12.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2.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2.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2.3.19 自动创建腔体
12.3.20 生成物料清单
12.3.21 生成装配图纸
12.4 本章小结
第13章 典型三板式模具设计
13.1 实例分析
13.2 主要知识点
13.3 设计流程
13.3.1 项目初始化
13.3.2 模具坐标系
13.3.3 设定收缩率
13.3.4 设定工件
13.3.5 定义布局
13.3.6模具修补
13.3.7 分型
13.3.8 添加模架
13.3.9 添加定位环
13.3.10 添加浇口套
13.3.11 添加顶桿
13.3.12 修剪顶桿
13.3.13 流道设计
13.3.14 浇口设计
13.3.15 添加冷却管道
13.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3.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3.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3.3.19 自动创建腔体
13.3.20 生成物料清单
13.3.21 生成装配图纸
13.4 本章小结
第14章 典型曲面产品模具设计
14.1 实例分析
142 主要知识点
14.3 设计流程
14.3.1 项目初始化
14.3.2 模具坐标系
14.3.3 设定收缩率
14.3.4 设定工件
14.3.5 定义布局
14.3.6 模具修补
14.3.7 分型
14.3.8 添加模架
14.3.9 添加定位环
14.3.10 添加浇口套
14.3.11 添加顶桿
14.3.12 修剪顶桿
14.3.13 流道设计
14.3.14 浇口设计
14.3.15 添加冷却管道
14.3.16 创建冷却水孔腔体
14.3.17 添加冷却标準件
14.3.18 在模架上创建冷却水孔和冷却标準件
14.3.19 自动创建腔体
14.3.20 生成物料清单
14.3.21 生成装配图纸
14.4 本章小结
第15章 典型侧抽芯模具设计
15.1 实例分析
15.1.1 设计方法分析
15.1.2 技术难点分析
15.2 主要知识点
15.3 设计流程
15.3.1 项目初始化
15.3.2 模具坐标系
15.3.3 设定收缩率
15.3.4 设定工件
15.3.5 定义布局
15.3.6 模具修补
15.3.7 分型
15.3.8 添加模架
15.3.9 添加定位环
15.3.10 添加浇口套
15.3.11 添加顶桿
15.3.12 修剪顶桿
15.3.13 浇口设计
15.3.14 流道设计
15.3.15 滑块设计
15.3.16 添加型腔冷却管道
15.3.17 创建型腔冷却水孔腔体
15.3.18 添加冷却标準件
15.3.19 添加型芯冷却管道
15.3.20 创建型芯冷却水孔腔体
15.3.21 添加冷却标準件
15.3.22 添加定模板冷却管道
15.3.23 创建定模板冷却水孔腔体
15.3.24 添加动模板冷却管道
15.3.25 创建定模板冷却水孔腔体
15.3.26 创建防水圈
15.3.27 添加冷却管道接头
15.3.28 自动创建腔体
15.3.29 生成物料清单
15.3.30 生成装配图纸
15.4 本章小结
……
第16章 典型动定位模具设计
第17章 典型多件模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8.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