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X技术大全
《UNIX技术大全》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是9787111065272。
基本介绍
- 作者:(美)Robin Burk / 等
- 译者:前导工作室
- ISBN:9787111065272
- 页数:949
- 定价:118.00元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07
- 装帧:平装
内容介绍
欢迎阅读本书:《UNIX技术大全
作品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UNIX入门
第1章 UNIX作业系统
1.1什幺是UNIX
1.2作业系统简介
1.2.1硬体管理,第一部分
1.2.2进程管理
1.2.3硬体管理,第二部分
1.3UNIX作业系统
1.4UNIX的历史
1.4.1早期
1.4.2Berkeley软体发布
1.5UNIX和标準
1.5.1大型主机和工作站上的UNIX
1.5.2Intel平台上的UNIX
1.5.3UNIX原始码版本
1.5.4修改UNIX
1.6UNIX的哲学
1.6.1简单、通用的命令
1.6.2使用管通连线命令
1.6.3通用可选择的接口风格
1.6.4无档案类型
1.7总结
第2章 使用入门
2.1LoggingIn
2.1.1用户帐号的建立
2.1.2登录到系统
2.1.3成功登录之后
2.1.4用户的许可权
2.2loggingout
2.3使用命令
2.3.1什幺是命令
2.3.2输入输出重定向
2.4配置自己的环境
2.4.1浏览和设定环境变数
2.4.2使用Shell的启动档案
2.4.3配置rc档案
2.5管理口令
2.6在系统中工作
2.6.1擦除(Erase)
2.6.2取消(Kill)
2.6.3停止和开始(StopandStart)
2.6.4档案结束符(eof)
2.7线上帮助
2.8总结
第3章 其他的UNIX资源
3.1UNIX手册页
3.1.1手册页的组织
3.1.2手册页命令
3.2 Web站点
3.2.1有关UN IX的书目
3.2.2有关UN IX的FAQ文档
3.2.3UN IX入门知识
3.2.4FTP站点
3.3新闻组
3.4UNIX用户组
3.5UNIX的专业组织
3.5.1电子工业领域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Fou ndation,简称
EFF)
3.5.2开放工作组(TheOpen
Group)
3.5.3USENIX
3.5.4UniForum
3.5.5X组织
3.6出版物
3.6.1UNIXReview
3.6.2UNIXworld
3.6.3Sys Adm in
3.6.4SunWorld
3.6.5Sun Expert
3.7总结
第4章 UNIX档案系统
4.1档案类型
4.1.1正规档案
4.1.2目录档案
4.1.3字元和块设备档案
4.1.4套接字(socket)
4.1.5有名管道
4.1.6符号连结和硬连结
4.2档案和目录的命名
4.3档案系统的组织
4.3.1路径名
4.3.2使用目录
4.3.3使用ls命令对档案和目录列表
4.3.4创建和删除目录
4.3.5使用find命令
4.3.6使用du和df查询磁碟空间
4.3.7根据档案内容确定档案类型
4.4档案和目录的许可权
4.4.1许可权位
4.4.2默认许可权:umask
4.4.3使用chmod命令改变档案或目录
许可权
4.4.4改变所有者和组的命令:chown和
chgrp
4.4.5setuid和setgid命令
4.5总结
第5章 通用命令
5.1与用户相关的命令
5.1.1Login
5.1.2rlogin
5.1.3telnet
5.1.4passwd
5.1.5exit命令
5.2定位命令
5.2.1which
5.2.2whence命令
5.2.3where
5.3学习命令的使用
5.4管理命令
5.4.1install
5.4.2shutdown
5.4.3ulimit
5.4.4umask命令
5.5进程相关命令
5.5.1kill
5.5.2nice
5.5.3ps
5.5.4jobs
5.5.5wait
5.5.6nohup
5.5.7sleep
5.6通讯命令
5.6.1cu
5.6.2ftp
5.6.3mailx
5.6.4talk
5.6.5vacation命令
5.6.6write
5.7档案比较命令
5.7.1cmp
5.7.2comm
5.7.3diff
5.7.4diff3
5.7.5dircmp
5.7.6sdiff
5.8档案的操作命令
5.8.1touch
5.8.2chmod
5.8.3chgrp
5.8.4chown
5.8.5rm
5.8.6mv
5.8.7cp
5.8.8cat
5.8.9rcp
5.8.10ln
5.9目录操作命令
5.9.1mkdir
5.9.2rmdir
5.10 档案信息命令
5.10.1ls
5.10.2find
5.10.3file
5.11与档案内容相关的命令
5.11.1more
5.11.21ess
5.11.3tail
5.11.4head
5.11.5 wc
5.11.6read
5.11.7od
5.11.8pg
5.11.9tee
5.11.10vi
5.12档案内容查询命令
5.12.1egrep
5.12.2fgrep
5.12.3grep
5.12.4strings
5.13 列印命令
5.13.1cancel
5.13.2lp
5.13.3pr
5.13.4lpstat
5.14调度命令
5.14.1at
5.14.2atq
5.14.3crontab
5.15存贮命令
5.15.1com press
5.15.2cpio
5.15.3dd
5.15.4pack
5.15.5pcat
5.15.6tar
5.15.7uncom press
5.15.8unpack
5.15.9zcat
5.16 状态命令
5.16.1date
5.16.2env
5.16.3iostat
5.16.4sar
5.16.5uname
5.16.6uptime
5.16.7vmstat
5.17文本处理命令
5.17.1cut
5.17.2ex
5.17.3fmt
5.17.4fold
5.17.5join
5.17.6paste
5.17.7sort
5.17.8tr
5.17.9uniq
5.17.10sed
5.18 其他命令
5.18.1banner
5.18.2bc
5.18.3cal
5.18.4calendar
5.18.5clear
5.18.6time
5.18.7xargs
5.19正则表达式
5.19.1字元集
5.19.2位置指示符
5.19.3元字元
5.20执行命令
5.21总结
第6章 网路知识
6.1什幺是网路
6.1.1UUCP――基本的网路互联
工具
6.1.2TCP/IP――区域网路、广域网
和Internet
6.1.3名字和地址
6.2rlogin、telnet及cu命令
6.2.1使用rlogin、rsh和rcp之前的
準备工作
6.2.2使用rlogin命令
6.2.3使用telnet命令
6.2.4使用cu命令之前的準备
6.2.5使用cu命令
6.3传输档案的命令rcp ftp及uucp
6.3.1 rcp命令
6.3.2ftp命令
6.3.3使用uucp uuto和uupick
6.4其他网路服务
6.4.1archie
6.4.2gopher
6.4.3WorldWideWeb
6.5TCP/IP疑难解答
6.5.1使用nslookup命令检查地址
变换
6.5.2ping命令
6.6总结
第7章 通信
7.1电子邮件
7.1.1邮件讯息的组成
7.1.2传送二进制数据
7.1.3 寻找地址
7.1.4用户的地址和名片
7.1.5邮件程式
7.1.6邮件列表
7.1.7自动邮件排序
7.2Usenet
7.2.1新闻阅读器
7.2.2寻找感兴趣的新闻组
7.2.3Usenet的礼节
7.2.4Usenet其他知识
7.2.5Usenet中的恶作剧
7.3talk
7.4Internet中继交谈(IRCInternet
RelayCha t)
7.4.1IRC基本结构
7.4.2建立IRC客户
7.4.3连线伺服器
7.4.4选择通道
7.4.5获得帮助
7.4.6注意事项
7.4.7其他信息
7.5多媒体
7.5.1Internet基础设施
7.5.2MulticastBackbone
7.5.3Internet上的音频
7.5.4Internet上的视频
7.6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UNIX Shell
第8章 什幺是She11
8.1UNIX核心和Shell的互动方法
8.1.1UNIX在用户登录时启动
Shell
8.1.2Shell及其子进程
8.1.3Shell的自动执行
8.2Shell的功能和特点
8.2.1命令行解释
8.2.2保留字
8.2.3Shell通配符
8.2.4程式命令
8.2.5输入输出重定向及管道
8.2.6命令的替换
8.2.7维护变数
8.2.8Shell环境的建立
8.2.9Shell编程
8.3总结
第9章BourneShell
9.1Shell基础
9.1.1Shell的启动和环境
9.1.2特殊字元及其含义
9.1.3Shell解释命令的方法
9.1.4输入简单命令
9.2Shell变数
9.2.1用户定义的变数
9.2.2 条件变数替换
9.2.3位置变数或Shell参数
9.3She1l程式设计
9.3.1什幺是Shell程式
9.3.2简单的Shell程式
9.3.3Shell是一种语言
9.3.4在Shell程式中使用数据变数
9.3.5在Shell程式中加入注释
9.3.6对Shell变数进行算术运算
9.3.7向Shell程式传递参数
9.3.8Shell程式中的条件判断
9.3.9程式中的重複语句
9.3.10使用与/或结构有条件的执行
命令
9.4规範Shell
9.4.1使用Shell变数设定Shell环境
9.4.2在Shell中增加自己的命令和
函式
9.5其他
9.5.1调试Shell程式
9.5.2命令分组
9.5.3使用Shell分层管理器shl
9.6总结
第10章 BourneAgainShell
10.1特色
10.2定义
10.3Bash的安装
10.3.1準备
10.3.2 过程
10.4激活
10.4.1互动式激活
10.4.2非互动式Shell
10.4.3激活的选项
10.4.4使用Bash作为登录Shell
10.5语法
10.5.1变数
10.5.2表达式
10.5.3引用
10.5.4简单命令
10.5.5管道
10.5.6命令表(list)
10.5.7重定向
10.5.8流程控制
10.5.9循环
10.5.10 注释
10.6初始化档案
10.6.1初始化档案基本思想
10.6.2Shell变数
10.6.3提示符
10.6.4set和shopt命令
10.6.5别名
10.6.6函式
10.6.7初始化档案的例子
10.7命令行和历史
10.7.1命令行
10.7.2命令行编辑
10.7.3补齐
10.7.4 历史调用
10.7.5历史变数
10.7.6历史替换
10.8总结
第11章 KornShell
11.1Shell基础
11.1.1通配符表达式
11.1.2~表达式
11.1.3模式表达式
11.1.4命令替换
11.1.5增强的cd命令
11.2 别名
11.2.1定义别名
11.2.2 清除别名
11.2.3别名定义的方法
11.2.4使用输出的别名
11.2.5使用跟蹤别名
11.3Shel1选项
11.4命令历史
11.4.1显示命令历史列表
11.4.2执行历史命令
11.4.3访问历史清单:fc命令
11.5命令编辑
11.5.1激活命令编辑模式
11.5.2vi编辑模式
11.5.3EMACS编辑模式
11.6变数
11.6.1预定义的变数
11.6.2 变数引用
11.6.3数组变数
11.6.4变数的算术运算
11.7shell编程
11.7.1条件表达式
11.7.2 函式
11.7.3使用getopts命令扫描参数
11.7.4使用select语句
11.7.5使用协同进程(Coprocesses)
11.7.6需要小心的问题
11.8规範Kornshell
11.8.1使用tty命令设定控制键
11.8.2使用ulimit命令控制资源
11.8.3设定环境变数
11.8.4为shell控制设定本地变数
11.8.5定义别名
11.8.6 定义函式
11.8.7设定shell选项
11.8.8执行每次登录后都要执行的
命令
11.8.9在修改后执行.profile档案
11.8.10创建ENV档案
11.8.11在profile档案中增加对其他
程式的设定
11.8.12作业控制
11.9总结
第12章 CShell
12.1激活CShell
12.2Shell基础
12.2.1执行命令:基础
12.2.2Shell语句:近观
12.2.3档案名称替换
12.2.4重定向输入和输出
12.2.5引用或避免特殊字元
12.2.6目录和目录栈
12.2.7改变活跃的Shell
12.3别名(Aliases)
12.3.1定义 列表和改变命令别名:
alias
12.3.2删除命令别名:unalias
12.4Shell选项
12.5命令历史
12.5.1显示命令历史
12.5.2使用历史替换执行命令
12.6变数
12.6.1变数名
12.6.2创建Shell变数
12.6.3用访问表达式获得变数值
12.6.4使用数组变数
12.6.5使用特殊唯读变数
12.6.6使用预定义的变数
12.7Shell编程
12.7.1什幺是Shell脚本
12.7.2编写Shell脚本:总览
12.7.3一个简单的Shell脚本
12.7.4在Shell语句中使用表达式和
操作符
12.7.5在Shell程式中输入注解
12.7.6条件语句
12.7.7重複语句
12.7.8改变命令执行顺序:goto
12.7.9规定对信号的回响:onintr
12.7.10 处理任意数目的参数:
Shift
12.7.11解释当前Shell中的脚本:
12.8规範Shell环境
12.8.1在.cshrc初始化档案中写
什幺
12.8.2在.login档案中写什幺
12.9作业控制
12.9.1以后台方式执行作业:&
12.9.2列出活跃的后台作业:jobs
12.9.3引用作业号:fg和bg
12.9.4将前台命令切换到后台命令:
bg
12.9.5暂停和恢复后台作业
12.9.6将后台作业切换为前台作业:
fg
12.9.7 停止后台作业:stop
12.9.8停止当前Shell: suspend
12.9.9等待后台作业完成:wait
12.9.10 请求后台作业状态变化的通
知:notify
12.9.11控制后台进程分配优先权:
12.9.12发信号给进程:kil1
12.10使用Shell的Hash表
12.10.1测定hash表的效果:
hashstat
12.10.2重建hash表:rehash
12.10.3废除hash表的使用:
unhash
12.11限制资源的使用:limit和
unlimit
12.12 总结
第13章 Shell比较
13.1互动式用法
13.1.1BourneShell
13.1.2POSIXShell
13.1.3CShell
13.1.4KornShell
13.1.5TC Shell
13.1.6Bourn eAgain Shell
13.1.7ZShell
13.1.8互动式Shell特性比较
13.2个人Shell脚本
13.3公用Shell脚本
13.4总结
第三部分 系统管理
第14章 什幺是系统管理
14.1系统管理员基本知识
14.1.1多用户和多帐号
14.1.2对网路的支持
14.1.3UNIX网路:档案和信息共享
14.1.4网路安全问题
14.2UNIX是异构的
14.2.1管理工具
14.2.2图形接口
14.2.3命令行接口
14.3系统管理任务
14.3.1支持用户
14.3.2支持系统
14.4资源管理
14.4.1手册页
14.4.2Internet信息资源
14.5商业工具
14.5.1Shel1
14.5.2Perl和其他自动工具
14.5.3Intranet工具
14.6总结
第15章 UNIX安装基础
15.1不同UNIX变体的差异
15.2预备知识
15.3空间需求
15.3.1系统的用户
15.3.2网段上的其他系统
15.3.3安装前準备工作的总结
15.4安装计画
15.4.1安装的起点
15.4.2无盘伺服器和单机伺服器的
选择
15.4.3系统命名
15.4.4选择本地安装的软体包
15.4.5分区的概念
15.5为什幺使用多档案系统
15.5.1root 分区
15.5.2swa p分区
15.5.3usr分区
15.5.4var分区
15.5.5home分区
15.5.6 tmp 分区
15.5.7给磁碟驱动器分配分区
15.5.8分配IP位址
15.5.9是否有必需的网路连线
15.5.10使用NIS/NIS+
15.6系统安装
15.6.1引导安装媒体
15.6.2软碟引导
15.6.3安装主系统
15.6.4安装附加的软体包
15.6.5给伺服器添加无盘客户机
15.7总结
第16章 启动和关闭系统
16.1启动系统
16.1.1初始化操作
16.1.2配置档案
16.1.3RC脚本
16.1.4启动守护进程和程式
16.2关闭系统
16.2.1HP-UX
16.2.2IRIX
16.2.3 Solaris
16.2.4 Linux
16.3 总结
第17章 用户管理
17.1增加新用户
17.1.1口令档案
17.1.2阴影(shadow)口令档案
17.1.3组档案
17.1.4其他档案
17.1.5伪用户
17.2用户维护命令
17.3用户监视命令
17.4用户限制命令
17.5匿名FTP
17.6总结
第18章 档案系统和磁碟管理
18.1什幺是档案系统
18.1.1inode
18.1.2超级块
18.1.3档案类型
18.2管理档案系统
18.2.1安装和卸下档案系统
18.2.2档案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
18.3使用fsck修复档案系统
18.3.1fsck工具
18.3.2 稳定(乾净)的档案系统
18.3.3fsck程式的存放
18.3.4运行fsck的时机
18.3.5运行fsck的方法
18.3.6fsck运行之后
18.3.7处理lost +found目录
18.4创建档案系统
18.4.1选择硬碟
18.4.2什幺是分区
18.4.3设备项
18.4.4格式化磁碟
18.4.5磁碟分区和创建档案系统
18.5总结
第19章 核心配置
19.1什幺是核心
19.2核心服务
19.2.1系统启动
19.2.2核心模式
19.3进程管理
19.3.1进程结构
19.3.2进程运行状态
19.3.3进程调度
19.4记忆体管理
19.5I/O管理
19.5.1RAMI/O
19.5.2硬驱动I/O
19.6档案系统管理子系统
19.6.1档案系统的类型
19.6.2硬体结构
19.6.3档案系统的概念和格式
19.7核心配置过程
19.7.1重建核心的时机
19.7.2HP UX 10.x
19.7.3Solaris2.5
19.7.4SVR4
19.7.5AIX4.2
19.7.6Linux
19.8总结
第20章 组网
20.1TCP/IP通信基础
20.1.1TCP/IP协定体系结构
20.1.2TCP/IP数据封装
20.1.3网路访问层
20.1.4IP层
20.1.5主机――主机传输层
20.1.6名字服务
20.2为TCP/IP配置UNIX
20.2.1準备建立和配置TCP/IP
20.2.2TCP/IP配置档案
20.2.3启动TCP/IP
20.2.4ifconfig
20.3NFS档案共享
20.3.1NFS的概念
20.3.2远程过程调用(RPC)
20.3.3NFS守护进程
20.3.4建立NFS伺服器
20.3.5建立NFS客户
20.3.6启动和终止NFS服务
20.4实现域名服务
20.4.1建立DNS客户
20.4.2DNS资料库和启动档案
20.4.3DNS资源记录(RR)
20.4.4配置一个主域名伺服器
20.4.5配置一个二级域名伺服器
20.4.6启动二级伺服器
20.5配置一个只有高速快取(cache-only)
的伺服器
20.6nslookup
20.6.1nslookup的线上帮助
20.6.2用nslookup询问本地伺服器
20.6.3使用nslookup询问一个远程
伺服器
20.6.4使用nslookup下载DNS
资料库
20.6.5简易编辑DNS档案
20.7使用UNIX工具解决网路问题
20.7.1解决问题的方法
20.7.2网路诊断工具
20.7.3可达性问题
20.7.4解决域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20.7.5解决与NFS相关的问题
20.7.6snoop:协定分析工具
20.8总结
第21章 系统计帐
21.1系统计帐基础
21.1.1会话连线统计
21.1.2进程使用情况
21.1.3磁碟空间的使用
21.1.4印表机的使用(AIXX4.2)
21.2命令定义
21.2.1自动运行的系统计帐命令
21.2.2手工或自动执行的系统记帐
命令
21.2.3手工运行的记帐命令
21.3配置例程
21.3.1设定AIXX4.2记帐系统
21.3.2设定HP-UX10.x记帐系统
21.4磁碟记帐统计
21.5系统记帐的目录结构
21.5.1记帐系统的高层目录
21.5.2/var/adm 目录中的档案
21.5.3/var/adm/acct/nite目录中的
档案
21.5.4/var/adm/acct/sum 目录中的
档案
21.5.5/var/adm/acct/fiscal目录中的
档案
21.6系统记帐报告的产生
21.6.1系统记帐数据报告的产生
21.6.2每天自动产生的报告
21.7总结
第22章 性能及调整
22.1性能及其对用户的影响
22.2UNIX性能简介
22.3监视整个系统的性能
22.3.1使用uptime命令监视系统状态
22.3.2使用perfmeter监视系统状态
22.3.3使用sar-q命令监视系统性能
22.3.4使用sar-u命令监视系统
22.4使用ps命令监视进程
22.5监视记忆体的使用
22.5.1UNIX记忆体管理
22.5.2使用vmstat监视记忆体性能
22.5.3使用sar-wpgr监视记忆体性能
22.5.4Vmstat命令在多处理器上的
实现
22.6监视磁碟系统的性能
22.6.1磁碟I/O性能的最佳化
22.6.2关係资料库
22.6.3使用iostat和sar命令检查磁
盘性能
22.6.4使用df命令监视档案系统
22.7监视网路性能
22.7.1使用netstat-i监视网路性能
22.7.2使用spray监视网路性能
22.7.3使用nfsstat-c监视网路性能
22.7.4使用netstat监视网路性能
22.7.5使用netstat-s分析网路数据
22.7.6解决网路问题
22.8监视CPU性能
22.9核心调整
22.9.1核心表格
22.9.2使用sar-v检查核心表
22.9.3显示可调的核心参数
22.9.4显示可调核心参数的当前值
22.9.5修改配置档案
22.9.6maxusers参数
22.9.7monitor工具
22.9.8影响调页和交换的参数
22.9.9核心调整总结
22.10第三方解决方案
22.11总结
第23章 设备管理
23.1SVR4的SAF工具
23.1.1连线埠服务
23.1.2连线埠监视器
23.1.3服务访问控制器
23.1.4SAF管理命令和档案
23.1.5sac相关的档案和命令
23.1.6连线埠监视器相关的档案和命令
23.1.7SAF初始化过程
23.1.8SAF的管理
23.1.9ttymon连线埠监视器
23.1.10listen连线埠监视器
23.2SVR下的设备管理任务
23.2.1连线终端和modem
23.2.2建立连线
23.2.3连线modem
23.2.4连线终端
23.2.5在BSD系统中连线终端和
modem
23.2.6Linux下连线终端和modem
23.3连线印表机
23.3.1LP列印服务工作原理(SVR4,
Solaris2.x)
23.3.2设定本地列印服务(SVR4
Solaris2.x)
23.3.3设定网路列印服务
23.3.4管理印表机
23.3.5在BSD系统上设定本地
印表机
23.3.6在BSD系统设定网路列印
23.3.7BSD下的列印服务管理
23.4将PC连线到UNIX系统
23.4.1通过COM口连线PC
23.4.2利用TCP/IP连线PC
23.5连线X终端
23.5.1X的体系结构
23.5.2X资源
23.5.3视窗管理器
23.5.4设定Shell环境变数
23.5.5X显示管理器
23.5.6X伺服器访问安全
23.5.7X伺服器的类型
23.5.8PCX伺服器
23.6总结
第24章 邮件管理
24.1E-Mail简介
24.2mail命令
24.2.1为用户设定mail
24.2.2mail命令和选项
24.2.3阅读邮件
24.2.4mail命令
24.2.5发讯息
24.2.6定义变数
24.3elm命令
24.3.1elm 的主选单
24.3.2调试elm
24.3.3在X视窗中使用
24.4pine工具
24.5UUCP 做为MTA
24.5.1有关UUCP做为MTA的讨论
24.5.2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源
24.5.3Internet Mail协定
24.5.4域名服务和e-mail
24.5.5sendmail的功能
24.5.6sendmail的辅助档案
24.5.7别名档案
24.6设定sendmail
24.6.1获取原始码
24.6.2解压缩和编译sendmail源
代码
24.7配置档案sendmai1.cf
24.7.1配置档案的一般格式
24.7.2配置档案的功能描述
24.7.3创建一个sendmali.cf档案
24.7.4测试sendma il和sendmail.cf
24.7.5安装sendmail
24.7.6修改sendmail在系统引导时
的设定
24.8总结
第25章 新闻管理
25.1简介
25.2其他信息资源
25.2.1FAQ文档
25.2.2新闻传输软体文档
25.2.3RFC文档
25.2.4Usenet新闻组
25.3新闻系统和软体
25.3.1新闻文章
25.3.2新闻组的层次
25.3.3新闻文章的存放
25.3.4新闻浏览资料库(News
OverviaewDatabaseNOV )
25.4新闻发布
25.4.1通过网路共享新闻
25.4.2将新闻传给其他主机
25.4.3主机到主机传输协定
25.4.4新闻传输系统的配置档案
25.5用户界面――新闻阅读器和投递
程式
25.6规划一个新闻系统
25.6.1是否真正需要成为一个Usenet
站点
25.6.2共享新闻还是每个主机一个
新闻缓冲区
25.6.3隔离新闻缓冲区
25.6.4配置新闻缓冲区档案系统
25.6.5获得新闻的途径
25.6.6站点管理规则
25.6.7新闻的删除策略
25.6.8对newgroup/rmgroup控制消
息的自动回响
25.7新闻传输软体基础
25.8INN分布图
25.8.1了解INN
25.8.2配置INN―config.data
档案
25.8.3创建INN
25.8.4安装INN
25.8.5站点的配置
25.8.6系统启动脚本和新闻cron作业
25.8.7其他任务
25.8.8安装的检查以及问题的解决
25.9 帮助
25.10总结
第26章 UUCP管理
26.1什幺是UUCP
26.1.1传输档案
26.1.2执行远端命令
26.1.3彻底了解UUCP
26.2设定UUCP
26.2.1接收UUCP呼叫
26.2.2 初始化UUCP呼叫
26.2.3对话脚本的进一步介绍
26.2.4对有关档案的管理
26.2.5支撑档案
26.2.6UUCP守护程式
26.3使用UUCP
26.4UUCP工具
26.5总结
第27章 FTP管理
27.1FTP协定和服务简介
27.1.1FTP 连线
27.1.2FTP传输的可靠性
27.1.3FTP的最佳化特性
27.2FTP会话过程
27.3FTP内部命令和回响
27.4FTP第三方(代理)传输
27.5FTP管理
27.5.1建立FTP服务
27.5.2FTP用户管理
27.6匿名FTP
27.7非线上FTP传输
27.8FTP疑难解答
27.9总结
第28章 备份和恢复系统
28.1tar命令的使用
28.2dump命令的使用
28.3cpio的使用
28.4在HP-UX系统上做备份
28.4.1fbackup
28.4.2frecover
28.5在AIX系统上的备份
28.5.1AIX3.2系统的複製
28.5.2用mksysb恢复一个AIX3.2
系统
28.5.3AIX4系统的複製
28.5.4用mksysb恢复AIX4系统
28.5.5用AIX4的savevg命令备份
磁碟组
28.5.6用AIX4的restvg命令恢复
磁碟组
28.5.7backup命令和restore命令的
使用
28.5.8rdump /rres tore
28.5.9pax
28.6在SunSolaris系统上做备份
28.6.1做追加备份
28.6.2用ufsrestore恢复
28.7在SVR4系统上做备份
28.8在SiliconGraphicsIRIX系统上做
备份
28.9在BSD系统上做备份
28.10在Linux系统上做备份
28.10.1在Linux上备份档案
28.10.2用tar在一个磁带上获取多
个文档
28.10.3使用taper
28.10.4用taper做备份
28.10.5用taper恢复档案
28.11其他方法
28.12总结
第四部分 附 录
附录A GND通用公布许可证
A.1序言
A.2GNU通用公布许可证
A.3不保证
A.4Linux和GNU系统
A.5FreeBSD着作权
附录B 术语
前言
第一部分 UNIX入门
第1章 UNIX作业系统
1.1什幺是UNIX
1.2作业系统简介
1.2.1硬体管理,第一部分
1.2.2进程管理
1.2.3硬体管理,第二部分
1.3UNIX作业系统
1.4UNIX的历史
1.4.1早期
1.4.2Berkeley软体发布
1.5UNIX和标準
1.5.1大型主机和工作站上的UNIX
1.5.2Intel平台上的UNIX
1.5.3UNIX原始码版本
1.5.4修改UNIX
1.6UNIX的哲学
1.6.1简单、通用的命令
1.6.2使用管通连线命令
1.6.3通用可选择的接口风格
1.6.4无档案类型
1.7总结
第2章 使用入门
2.1LoggingIn
2.1.1用户帐号的建立
2.1.2登录到系统
2.1.3成功登录之后
2.1.4用户的许可权
2.2loggingout
2.3使用命令
2.3.1什幺是命令
2.3.2输入输出重定向
2.4配置自己的环境
2.4.1浏览和设定环境变数
2.4.2使用Shell的启动档案
2.4.3配置rc档案
2.5管理口令
2.6在系统中工作
2.6.1擦除(Erase)
2.6.2取消(Kill)
2.6.3停止和开始(StopandStart)
2.6.4档案结束符(eof)
2.7线上帮助
2.8总结
第3章 其他的UNIX资源
3.1UNIX手册页
3.1.1手册页的组织
3.1.2手册页命令
3.2 Web站点
3.2.1有关UN IX的书目
3.2.2有关UN IX的FAQ文档
3.2.3UN IX入门知识
3.2.4FTP站点
3.3新闻组
3.4UNIX用户组
3.5UNIX的专业组织
3.5.1电子工业领域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Fou ndation,简称
EFF)
3.5.2开放工作组(TheOpen
Group)
3.5.3USENIX
3.5.4UniForum
3.5.5X组织
3.6出版物
3.6.1UNIXReview
3.6.2UNIXworld
3.6.3Sys Adm in
3.6.4SunWorld
3.6.5Sun Expert
3.7总结
第4章 UNIX档案系统
4.1档案类型
4.1.1正规档案
4.1.2目录档案
4.1.3字元和块设备档案
4.1.4套接字(socket)
4.1.5有名管道
4.1.6符号连结和硬连结
4.2档案和目录的命名
4.3档案系统的组织
4.3.1路径名
4.3.2使用目录
4.3.3使用ls命令对档案和目录列表
4.3.4创建和删除目录
4.3.5使用find命令
4.3.6使用du和df查询磁碟空间
4.3.7根据档案内容确定档案类型
4.4档案和目录的许可权
4.4.1许可权位
4.4.2默认许可权:umask
4.4.3使用chmod命令改变档案或目录
许可权
4.4.4改变所有者和组的命令:chown和
chgrp
4.4.5setuid和setgid命令
4.5总结
第5章 通用命令
5.1与用户相关的命令
5.1.1Login
5.1.2rlogin
5.1.3telnet
5.1.4passwd
5.1.5exit命令
5.2定位命令
5.2.1which
5.2.2whence命令
5.2.3where
5.3学习命令的使用
5.4管理命令
5.4.1install
5.4.2shutdown
5.4.3ulimit
5.4.4umask命令
5.5进程相关命令
5.5.1kill
5.5.2nice
5.5.3ps
5.5.4jobs
5.5.5wait
5.5.6nohup
5.5.7sleep
5.6通讯命令
5.6.1cu
5.6.2ftp
5.6.3mailx
5.6.4talk
5.6.5vacation命令
5.6.6write
5.7档案比较命令
5.7.1cmp
5.7.2comm
5.7.3diff
5.7.4diff3
5.7.5dircmp
5.7.6sdiff
5.8档案的操作命令
5.8.1touch
5.8.2chmod
5.8.3chgrp
5.8.4chown
5.8.5rm
5.8.6mv
5.8.7cp
5.8.8cat
5.8.9rcp
5.8.10ln
5.9目录操作命令
5.9.1mkdir
5.9.2rmdir
5.10 档案信息命令
5.10.1ls
5.10.2find
5.10.3file
5.11与档案内容相关的命令
5.11.1more
5.11.21ess
5.11.3tail
5.11.4head
5.11.5 wc
5.11.6read
5.11.7od
5.11.8pg
5.11.9tee
5.11.10vi
5.12档案内容查询命令
5.12.1egrep
5.12.2fgrep
5.12.3grep
5.12.4strings
5.13 列印命令
5.13.1cancel
5.13.2lp
5.13.3pr
5.13.4lpstat
5.14调度命令
5.14.1at
5.14.2atq
5.14.3crontab
5.15存贮命令
5.15.1com press
5.15.2cpio
5.15.3dd
5.15.4pack
5.15.5pcat
5.15.6tar
5.15.7uncom press
5.15.8unpack
5.15.9zcat
5.16 状态命令
5.16.1date
5.16.2env
5.16.3iostat
5.16.4sar
5.16.5uname
5.16.6uptime
5.16.7vmstat
5.17文本处理命令
5.17.1cut
5.17.2ex
5.17.3fmt
5.17.4fold
5.17.5join
5.17.6paste
5.17.7sort
5.17.8tr
5.17.9uniq
5.17.10sed
5.18 其他命令
5.18.1banner
5.18.2bc
5.18.3cal
5.18.4calendar
5.18.5clear
5.18.6time
5.18.7xargs
5.19正则表达式
5.19.1字元集
5.19.2位置指示符
5.19.3元字元
5.20执行命令
5.21总结
第6章 网路知识
6.1什幺是网路
6.1.1UUCP――基本的网路互联
工具
6.1.2TCP/IP――区域网路、广域网
和Internet
6.1.3名字和地址
6.2rlogin、telnet及cu命令
6.2.1使用rlogin、rsh和rcp之前的
準备工作
6.2.2使用rlogin命令
6.2.3使用telnet命令
6.2.4使用cu命令之前的準备
6.2.5使用cu命令
6.3传输档案的命令rcp ftp及uucp
6.3.1 rcp命令
6.3.2ftp命令
6.3.3使用uucp uuto和uupick
6.4其他网路服务
6.4.1archie
6.4.2gopher
6.4.3WorldWideWeb
6.5TCP/IP疑难解答
6.5.1使用nslookup命令检查地址
变换
6.5.2ping命令
6.6总结
第7章 通信
7.1电子邮件
7.1.1邮件讯息的组成
7.1.2传送二进制数据
7.1.3 寻找地址
7.1.4用户的地址和名片
7.1.5邮件程式
7.1.6邮件列表
7.1.7自动邮件排序
7.2Usenet
7.2.1新闻阅读器
7.2.2寻找感兴趣的新闻组
7.2.3Usenet的礼节
7.2.4Usenet其他知识
7.2.5Usenet中的恶作剧
7.3talk
7.4Internet中继交谈(IRCInternet
RelayCha t)
7.4.1IRC基本结构
7.4.2建立IRC客户
7.4.3连线伺服器
7.4.4选择通道
7.4.5获得帮助
7.4.6注意事项
7.4.7其他信息
7.5多媒体
7.5.1Internet基础设施
7.5.2MulticastBackbone
7.5.3Internet上的音频
7.5.4Internet上的视频
7.6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UNIX Shell
第8章 什幺是She11
8.1UNIX核心和Shell的互动方法
8.1.1UNIX在用户登录时启动
Shell
8.1.2Shell及其子进程
8.1.3Shell的自动执行
8.2Shell的功能和特点
8.2.1命令行解释
8.2.2保留字
8.2.3Shell通配符
8.2.4程式命令
8.2.5输入输出重定向及管道
8.2.6命令的替换
8.2.7维护变数
8.2.8Shell环境的建立
8.2.9Shell编程
8.3总结
第9章BourneShell
9.1Shell基础
9.1.1Shell的启动和环境
9.1.2特殊字元及其含义
9.1.3Shell解释命令的方法
9.1.4输入简单命令
9.2Shell变数
9.2.1用户定义的变数
9.2.2 条件变数替换
9.2.3位置变数或Shell参数
9.3She1l程式设计
9.3.1什幺是Shell程式
9.3.2简单的Shell程式
9.3.3Shell是一种语言
9.3.4在Shell程式中使用数据变数
9.3.5在Shell程式中加入注释
9.3.6对Shell变数进行算术运算
9.3.7向Shell程式传递参数
9.3.8Shell程式中的条件判断
9.3.9程式中的重複语句
9.3.10使用与/或结构有条件的执行
命令
9.4规範Shell
9.4.1使用Shell变数设定Shell环境
9.4.2在Shell中增加自己的命令和
函式
9.5其他
9.5.1调试Shell程式
9.5.2命令分组
9.5.3使用Shell分层管理器shl
9.6总结
第10章 BourneAgainShell
10.1特色
10.2定义
10.3Bash的安装
10.3.1準备
10.3.2 过程
10.4激活
10.4.1互动式激活
10.4.2非互动式Shell
10.4.3激活的选项
10.4.4使用Bash作为登录Shell
10.5语法
10.5.1变数
10.5.2表达式
10.5.3引用
10.5.4简单命令
10.5.5管道
10.5.6命令表(list)
10.5.7重定向
10.5.8流程控制
10.5.9循环
10.5.10 注释
10.6初始化档案
10.6.1初始化档案基本思想
10.6.2Shell变数
10.6.3提示符
10.6.4set和shopt命令
10.6.5别名
10.6.6函式
10.6.7初始化档案的例子
10.7命令行和历史
10.7.1命令行
10.7.2命令行编辑
10.7.3补齐
10.7.4 历史调用
10.7.5历史变数
10.7.6历史替换
10.8总结
第11章 KornShell
11.1Shell基础
11.1.1通配符表达式
11.1.2~表达式
11.1.3模式表达式
11.1.4命令替换
11.1.5增强的cd命令
11.2 别名
11.2.1定义别名
11.2.2 清除别名
11.2.3别名定义的方法
11.2.4使用输出的别名
11.2.5使用跟蹤别名
11.3Shel1选项
11.4命令历史
11.4.1显示命令历史列表
11.4.2执行历史命令
11.4.3访问历史清单:fc命令
11.5命令编辑
11.5.1激活命令编辑模式
11.5.2vi编辑模式
11.5.3EMACS编辑模式
11.6变数
11.6.1预定义的变数
11.6.2 变数引用
11.6.3数组变数
11.6.4变数的算术运算
11.7shell编程
11.7.1条件表达式
11.7.2 函式
11.7.3使用getopts命令扫描参数
11.7.4使用select语句
11.7.5使用协同进程(Coprocesses)
11.7.6需要小心的问题
11.8规範Kornshell
11.8.1使用tty命令设定控制键
11.8.2使用ulimit命令控制资源
11.8.3设定环境变数
11.8.4为shell控制设定本地变数
11.8.5定义别名
11.8.6 定义函式
11.8.7设定shell选项
11.8.8执行每次登录后都要执行的
命令
11.8.9在修改后执行.profile档案
11.8.10创建ENV档案
11.8.11在profile档案中增加对其他
程式的设定
11.8.12作业控制
11.9总结
第12章 CShell
12.1激活CShell
12.2Shell基础
12.2.1执行命令:基础
12.2.2Shell语句:近观
12.2.3档案名称替换
12.2.4重定向输入和输出
12.2.5引用或避免特殊字元
12.2.6目录和目录栈
12.2.7改变活跃的Shell
12.3别名(Aliases)
12.3.1定义 列表和改变命令别名:
alias
12.3.2删除命令别名:unalias
12.4Shell选项
12.5命令历史
12.5.1显示命令历史
12.5.2使用历史替换执行命令
12.6变数
12.6.1变数名
12.6.2创建Shell变数
12.6.3用访问表达式获得变数值
12.6.4使用数组变数
12.6.5使用特殊唯读变数
12.6.6使用预定义的变数
12.7Shell编程
12.7.1什幺是Shell脚本
12.7.2编写Shell脚本:总览
12.7.3一个简单的Shell脚本
12.7.4在Shell语句中使用表达式和
操作符
12.7.5在Shell程式中输入注解
12.7.6条件语句
12.7.7重複语句
12.7.8改变命令执行顺序:goto
12.7.9规定对信号的回响:onintr
12.7.10 处理任意数目的参数:
Shift
12.7.11解释当前Shell中的脚本:
12.8规範Shell环境
12.8.1在.cshrc初始化档案中写
什幺
12.8.2在.login档案中写什幺
12.9作业控制
12.9.1以后台方式执行作业:&
12.9.2列出活跃的后台作业:jobs
12.9.3引用作业号:fg和bg
12.9.4将前台命令切换到后台命令:
bg
12.9.5暂停和恢复后台作业
12.9.6将后台作业切换为前台作业:
fg
12.9.7 停止后台作业:stop
12.9.8停止当前Shell: suspend
12.9.9等待后台作业完成:wait
12.9.10 请求后台作业状态变化的通
知:notify
12.9.11控制后台进程分配优先权:
12.9.12发信号给进程:kil1
12.10使用Shell的Hash表
12.10.1测定hash表的效果:
hashstat
12.10.2重建hash表:rehash
12.10.3废除hash表的使用:
unhash
12.11限制资源的使用:limit和
unlimit
12.12 总结
第13章 Shell比较
13.1互动式用法
13.1.1BourneShell
13.1.2POSIXShell
13.1.3CShell
13.1.4KornShell
13.1.5TC Shell
13.1.6Bourn eAgain Shell
13.1.7ZShell
13.1.8互动式Shell特性比较
13.2个人Shell脚本
13.3公用Shell脚本
13.4总结
第三部分 系统管理
第14章 什幺是系统管理
14.1系统管理员基本知识
14.1.1多用户和多帐号
14.1.2对网路的支持
14.1.3UNIX网路:档案和信息共享
14.1.4网路安全问题
14.2UNIX是异构的
14.2.1管理工具
14.2.2图形接口
14.2.3命令行接口
14.3系统管理任务
14.3.1支持用户
14.3.2支持系统
14.4资源管理
14.4.1手册页
14.4.2Internet信息资源
14.5商业工具
14.5.1Shel1
14.5.2Perl和其他自动工具
14.5.3Intranet工具
14.6总结
第15章 UNIX安装基础
15.1不同UNIX变体的差异
15.2预备知识
15.3空间需求
15.3.1系统的用户
15.3.2网段上的其他系统
15.3.3安装前準备工作的总结
15.4安装计画
15.4.1安装的起点
15.4.2无盘伺服器和单机伺服器的
选择
15.4.3系统命名
15.4.4选择本地安装的软体包
15.4.5分区的概念
15.5为什幺使用多档案系统
15.5.1root 分区
15.5.2swa p分区
15.5.3usr分区
15.5.4var分区
15.5.5home分区
15.5.6 tmp 分区
15.5.7给磁碟驱动器分配分区
15.5.8分配IP位址
15.5.9是否有必需的网路连线
15.5.10使用NIS/NIS+
15.6系统安装
15.6.1引导安装媒体
15.6.2软碟引导
15.6.3安装主系统
15.6.4安装附加的软体包
15.6.5给伺服器添加无盘客户机
15.7总结
第16章 启动和关闭系统
16.1启动系统
16.1.1初始化操作
16.1.2配置档案
16.1.3RC脚本
16.1.4启动守护进程和程式
16.2关闭系统
16.2.1HP-UX
16.2.2IRIX
16.2.3 Solaris
16.2.4 Linux
16.3 总结
第17章 用户管理
17.1增加新用户
17.1.1口令档案
17.1.2阴影(shadow)口令档案
17.1.3组档案
17.1.4其他档案
17.1.5伪用户
17.2用户维护命令
17.3用户监视命令
17.4用户限制命令
17.5匿名FTP
17.6总结
第18章 档案系统和磁碟管理
18.1什幺是档案系统
18.1.1inode
18.1.2超级块
18.1.3档案类型
18.2管理档案系统
18.2.1安装和卸下档案系统
18.2.2档案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
18.3使用fsck修复档案系统
18.3.1fsck工具
18.3.2 稳定(乾净)的档案系统
18.3.3fsck程式的存放
18.3.4运行fsck的时机
18.3.5运行fsck的方法
18.3.6fsck运行之后
18.3.7处理lost +found目录
18.4创建档案系统
18.4.1选择硬碟
18.4.2什幺是分区
18.4.3设备项
18.4.4格式化磁碟
18.4.5磁碟分区和创建档案系统
18.5总结
第19章 核心配置
19.1什幺是核心
19.2核心服务
19.2.1系统启动
19.2.2核心模式
19.3进程管理
19.3.1进程结构
19.3.2进程运行状态
19.3.3进程调度
19.4记忆体管理
19.5I/O管理
19.5.1RAMI/O
19.5.2硬驱动I/O
19.6档案系统管理子系统
19.6.1档案系统的类型
19.6.2硬体结构
19.6.3档案系统的概念和格式
19.7核心配置过程
19.7.1重建核心的时机
19.7.2HP UX 10.x
19.7.3Solaris2.5
19.7.4SVR4
19.7.5AIX4.2
19.7.6Linux
19.8总结
第20章 组网
20.1TCP/IP通信基础
20.1.1TCP/IP协定体系结构
20.1.2TCP/IP数据封装
20.1.3网路访问层
20.1.4IP层
20.1.5主机――主机传输层
20.1.6名字服务
20.2为TCP/IP配置UNIX
20.2.1準备建立和配置TCP/IP
20.2.2TCP/IP配置档案
20.2.3启动TCP/IP
20.2.4ifconfig
20.3NFS档案共享
20.3.1NFS的概念
20.3.2远程过程调用(RPC)
20.3.3NFS守护进程
20.3.4建立NFS伺服器
20.3.5建立NFS客户
20.3.6启动和终止NFS服务
20.4实现域名服务
20.4.1建立DNS客户
20.4.2DNS资料库和启动档案
20.4.3DNS资源记录(RR)
20.4.4配置一个主域名伺服器
20.4.5配置一个二级域名伺服器
20.4.6启动二级伺服器
20.5配置一个只有高速快取(cache-only)
的伺服器
20.6nslookup
20.6.1nslookup的线上帮助
20.6.2用nslookup询问本地伺服器
20.6.3使用nslookup询问一个远程
伺服器
20.6.4使用nslookup下载DNS
资料库
20.6.5简易编辑DNS档案
20.7使用UNIX工具解决网路问题
20.7.1解决问题的方法
20.7.2网路诊断工具
20.7.3可达性问题
20.7.4解决域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20.7.5解决与NFS相关的问题
20.7.6snoop:协定分析工具
20.8总结
第21章 系统计帐
21.1系统计帐基础
21.1.1会话连线统计
21.1.2进程使用情况
21.1.3磁碟空间的使用
21.1.4印表机的使用(AIXX4.2)
21.2命令定义
21.2.1自动运行的系统计帐命令
21.2.2手工或自动执行的系统记帐
命令
21.2.3手工运行的记帐命令
21.3配置例程
21.3.1设定AIXX4.2记帐系统
21.3.2设定HP-UX10.x记帐系统
21.4磁碟记帐统计
21.5系统记帐的目录结构
21.5.1记帐系统的高层目录
21.5.2/var/adm 目录中的档案
21.5.3/var/adm/acct/nite目录中的
档案
21.5.4/var/adm/acct/sum 目录中的
档案
21.5.5/var/adm/acct/fiscal目录中的
档案
21.6系统记帐报告的产生
21.6.1系统记帐数据报告的产生
21.6.2每天自动产生的报告
21.7总结
第22章 性能及调整
22.1性能及其对用户的影响
22.2UNIX性能简介
22.3监视整个系统的性能
22.3.1使用uptime命令监视系统状态
22.3.2使用perfmeter监视系统状态
22.3.3使用sar-q命令监视系统性能
22.3.4使用sar-u命令监视系统
22.4使用ps命令监视进程
22.5监视记忆体的使用
22.5.1UNIX记忆体管理
22.5.2使用vmstat监视记忆体性能
22.5.3使用sar-wpgr监视记忆体性能
22.5.4Vmstat命令在多处理器上的
实现
22.6监视磁碟系统的性能
22.6.1磁碟I/O性能的最佳化
22.6.2关係资料库
22.6.3使用iostat和sar命令检查磁
盘性能
22.6.4使用df命令监视档案系统
22.7监视网路性能
22.7.1使用netstat-i监视网路性能
22.7.2使用spray监视网路性能
22.7.3使用nfsstat-c监视网路性能
22.7.4使用netstat监视网路性能
22.7.5使用netstat-s分析网路数据
22.7.6解决网路问题
22.8监视CPU性能
22.9核心调整
22.9.1核心表格
22.9.2使用sar-v检查核心表
22.9.3显示可调的核心参数
22.9.4显示可调核心参数的当前值
22.9.5修改配置档案
22.9.6maxusers参数
22.9.7monitor工具
22.9.8影响调页和交换的参数
22.9.9核心调整总结
22.10第三方解决方案
22.11总结
第23章 设备管理
23.1SVR4的SAF工具
23.1.1连线埠服务
23.1.2连线埠监视器
23.1.3服务访问控制器
23.1.4SAF管理命令和档案
23.1.5sac相关的档案和命令
23.1.6连线埠监视器相关的档案和命令
23.1.7SAF初始化过程
23.1.8SAF的管理
23.1.9ttymon连线埠监视器
23.1.10listen连线埠监视器
23.2SVR下的设备管理任务
23.2.1连线终端和modem
23.2.2建立连线
23.2.3连线modem
23.2.4连线终端
23.2.5在BSD系统中连线终端和
modem
23.2.6Linux下连线终端和modem
23.3连线印表机
23.3.1LP列印服务工作原理(SVR4,
Solaris2.x)
23.3.2设定本地列印服务(SVR4
Solaris2.x)
23.3.3设定网路列印服务
23.3.4管理印表机
23.3.5在BSD系统上设定本地
印表机
23.3.6在BSD系统设定网路列印
23.3.7BSD下的列印服务管理
23.4将PC连线到UNIX系统
23.4.1通过COM口连线PC
23.4.2利用TCP/IP连线PC
23.5连线X终端
23.5.1X的体系结构
23.5.2X资源
23.5.3视窗管理器
23.5.4设定Shell环境变数
23.5.5X显示管理器
23.5.6X伺服器访问安全
23.5.7X伺服器的类型
23.5.8PCX伺服器
23.6总结
第24章 邮件管理
24.1E-Mail简介
24.2mail命令
24.2.1为用户设定mail
24.2.2mail命令和选项
24.2.3阅读邮件
24.2.4mail命令
24.2.5发讯息
24.2.6定义变数
24.3elm命令
24.3.1elm 的主选单
24.3.2调试elm
24.3.3在X视窗中使用
24.4pine工具
24.5UUCP 做为MTA
24.5.1有关UUCP做为MTA的讨论
24.5.2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源
24.5.3Internet Mail协定
24.5.4域名服务和e-mail
24.5.5sendmail的功能
24.5.6sendmail的辅助档案
24.5.7别名档案
24.6设定sendmail
24.6.1获取原始码
24.6.2解压缩和编译sendmail源
代码
24.7配置档案sendmai1.cf
24.7.1配置档案的一般格式
24.7.2配置档案的功能描述
24.7.3创建一个sendmali.cf档案
24.7.4测试sendma il和sendmail.cf
24.7.5安装sendmail
24.7.6修改sendmail在系统引导时
的设定
24.8总结
第25章 新闻管理
25.1简介
25.2其他信息资源
25.2.1FAQ文档
25.2.2新闻传输软体文档
25.2.3RFC文档
25.2.4Usenet新闻组
25.3新闻系统和软体
25.3.1新闻文章
25.3.2新闻组的层次
25.3.3新闻文章的存放
25.3.4新闻浏览资料库(News
OverviaewDatabaseNOV )
25.4新闻发布
25.4.1通过网路共享新闻
25.4.2将新闻传给其他主机
25.4.3主机到主机传输协定
25.4.4新闻传输系统的配置档案
25.5用户界面――新闻阅读器和投递
程式
25.6规划一个新闻系统
25.6.1是否真正需要成为一个Usenet
站点
25.6.2共享新闻还是每个主机一个
新闻缓冲区
25.6.3隔离新闻缓冲区
25.6.4配置新闻缓冲区档案系统
25.6.5获得新闻的途径
25.6.6站点管理规则
25.6.7新闻的删除策略
25.6.8对newgroup/rmgroup控制消
息的自动回响
25.7新闻传输软体基础
25.8INN分布图
25.8.1了解INN
25.8.2配置INN―config.data
档案
25.8.3创建INN
25.8.4安装INN
25.8.5站点的配置
25.8.6系统启动脚本和新闻cron作业
25.8.7其他任务
25.8.8安装的检查以及问题的解决
25.9 帮助
25.10总结
第26章 UUCP管理
26.1什幺是UUCP
26.1.1传输档案
26.1.2执行远端命令
26.1.3彻底了解UUCP
26.2设定UUCP
26.2.1接收UUCP呼叫
26.2.2 初始化UUCP呼叫
26.2.3对话脚本的进一步介绍
26.2.4对有关档案的管理
26.2.5支撑档案
26.2.6UUCP守护程式
26.3使用UUCP
26.4UUCP工具
26.5总结
第27章 FTP管理
27.1FTP协定和服务简介
27.1.1FTP 连线
27.1.2FTP传输的可靠性
27.1.3FTP的最佳化特性
27.2FTP会话过程
27.3FTP内部命令和回响
27.4FTP第三方(代理)传输
27.5FTP管理
27.5.1建立FTP服务
27.5.2FTP用户管理
27.6匿名FTP
27.7非线上FTP传输
27.8FTP疑难解答
27.9总结
第28章 备份和恢复系统
28.1tar命令的使用
28.2dump命令的使用
28.3cpio的使用
28.4在HP-UX系统上做备份
28.4.1fbackup
28.4.2frecover
28.5在AIX系统上的备份
28.5.1AIX3.2系统的複製
28.5.2用mksysb恢复一个AIX3.2
系统
28.5.3AIX4系统的複製
28.5.4用mksysb恢复AIX4系统
28.5.5用AIX4的savevg命令备份
磁碟组
28.5.6用AIX4的restvg命令恢复
磁碟组
28.5.7backup命令和restore命令的
使用
28.5.8rdump /rres tore
28.5.9pax
28.6在SunSolaris系统上做备份
28.6.1做追加备份
28.6.2用ufsrestore恢复
28.7在SVR4系统上做备份
28.8在SiliconGraphicsIRIX系统上做
备份
28.9在BSD系统上做备份
28.10在Linux系统上做备份
28.10.1在Linux上备份档案
28.10.2用tar在一个磁带上获取多
个文档
28.10.3使用taper
28.10.4用taper做备份
28.10.5用taper恢复档案
28.11其他方法
28.12总结
第四部分 附 录
附录A GND通用公布许可证
A.1序言
A.2GNU通用公布许可证
A.3不保证
A.4Linux和GNU系统
A.5FreeBSD着作权
附录B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