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B1.1
USB 最初是由英特尔与微软公司倡导发起,其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当设备插入时,主机侦测此设备并载入所需的驱动程式,因此使用远比 PCI 和 ISA 汇流排方便。
USB规格第一次是于1995年,由Intel、IBM、Compaq、Microsoft、NEC、Digital、North Telecom等七家公司组成的USBIF(USB Implement Forum)共同提出,USBIF于1996年1月正式提出USB1.0规格,频宽为1.5Mbps.不过因为当时支持USB的周边装置少的可怜,所以主机板商不太把USB Port直接设计在主机板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USB1.1
- 提出时间:1998年9月
- 特点: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
简介
USB外接装置的流行与需求。1998年9月,USBIF提出USB1.1规範来修正USB1.0,主要修正了技术上的小细节,频宽为12Mbps。USB1.1向下兼容于USB1.0,因此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并感受不到USB1.1与USB1.0的规範差异。
USB1.1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2Mbps,即目前USB2.0标準中的"Full-Speed USB",一些厂商将其产品标为"USB2.0 Full-Speed "。注意不要将"全速(Full-Speed )"误解为"高速(High-Speed)",真正的USB2.0 High-Speed最高传输速率是480Mbps。

升级方法
老式的电脑大多数配备的是USB1.1的接口。为了达到更高的速度,需要升级至USB2.0.方法目前有2种:
1、通过升级主机板进行换代。
2、通过添加USB2.0的pcI卡(分两口和4口),插在主机板的PCI插槽上即可。此方式可达到略低于USB2.0全速而大大高于USB1.1的传输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