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VisualStudio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是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全面讲述了使用VisuaiStudio2010管理应用程式生命周期的指导原则、方法及所需的工具。

基本介绍

  • 书名:原ProfessionalApplicationLifecycleManagementwithVisualStudio2010
  • ISBN:9787302255505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是由四位Microsoft高级专家联袂撰写的经典着作。在详尽示例代码和案例的引导下浓墨重彩地描述紧贴实际的实现技术和最佳实践,透彻分析所有新的UML工具、高级调试技术、手工测试功能以及新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0构架等。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得心应手地使用Visual Studio在各种企业解决方案中完成建模、设计、和协调工作。

图书目录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第Ⅰ部分 架 构 师
第1章 软体架构简介 3
1.1 可视化设计 3
1.2 microsoft的建模策略 4
1.2.1 了解模型驱动开发 5
1.2.2 了解dsl 6
1.3 从对象到服务 6
1.3.1 对象和编译时重用 6
1.3.2 组件和部署时重用 7
1.3.3 分散式组件和运行时重用 8
1.3.4 分散式服务和面向服务的架构 9
1.4 visual studio 2010 ultimate的新架构工具 9
1.4.1 用例图 9
1.4.2 活动图 10
1.4.3 顺序图 11
1.4.4 组件图 11
1.4.5 类图 11
1.4.6 层次图 12
1.4.7 architecture explorer 12
.1.5 小结 13
第2章 使用用例图、活动图和顺序图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 15
2.1 用例图 15
2.1.1 了解用例图 16
2.1.2 用例图工具箱 17
2.1.3 创建用例图 18
2.2 活动图 19
2.2.1 了解活动图 20
2.2.2 活动图工具箱 22
2.2.3 创建活动图 24
2.2.4 将活动图添加到用例图 25
2.3 顺序图 25
2.3.1 了解顺序图 25
2.3.2 顺序图工具箱 27
2.3.3 创建顺序图 27
2.4 小结 28
第3章 使用组件图和类图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 29
3.1 组件图 29
3.1.1 了解组件图 30
3.1.2 组件图工具箱 31
3.1.3 组件图元素的属性 31
3.1.4 创建组件图 32
3.1.5 显示内部组件部件 37
3.2 类图 39
3.2.1 了解类图 39
3.2.2 类图工具箱 40
3.2.3 类图类型的属性 41
3.2.4 类图特性的属性 42
3.2.5 类图操作的属性 43
3.2.6 类图关联的属性 44
3.2.7 创建类图 46
3.3 小结 48
第4章 使用architecture explorer分析应用程式 49
4.1 了解基本代码 50
4.2 architecture explorer基础 50
4.2.1 了解architecture explorer视窗 51
4.2.2 architecture explorer选项 51
4.2.3 architecture explorer的导航功能 52
4.2.4 名称空间的浏览选项 53
4.2.5 类的浏览选项 55
4.2.6 成员的浏览选项 56
4.2.7 architecture explorer查询 57
4.3 依赖图 58
4.3.1 创建第一个依赖图 59
4.3.2 不用architecture explorer创建依赖图 60
4.3.3 依赖图的导航功能 61
4.3.4 依赖图图例 63
4.3.5 依赖图工具条 64
4.4 小结 65
第5章 使用层次图 67
5.1 创建层次图 67
5.2 层次图的层定义 69
5.2.1 为单独的项创建层 69
5.2.2 在层次图中添加多个对象 70
5.2.3 layer explorer 70
5.3 定义依赖关係 71
5.4 验证层次图 72
5.5 层次图和生成过程 74
5.6 小结 75
第Ⅱ部分 开 发 人 员
第6章 软体开发简介 79
6.1 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人员提供的新功能 80
6.2 测试影响分析 80
6.3 改进的代码分析功能 80
6.4 性能分析器的增强 81
6.5 资料库的可扩展性 81
6.6 intellitrance的高级调试功能 81
6.7 改进的“测试优先”开发体验 81
6.8 小结 82
第7章 利用单元测试框架进行单元测试 83
7.1 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 84
7.1.1 单元测试的优点 84
7.1.2 编写有效的单元测试 85
7.1.3 第三方工具 86
7.2 visual studio单元测试 86
7.2.1 创建第一个单元测试 86
7.2.2 管理和运行单元测试 89
7.2.3 测试运行配置 91
7.2.4 test results视窗 92
7.2.5 调试单元测试 92
7.3 使用单元测试框架进行编程 93
7.3.1 单元测试的初始化和清除 93
7.3.2 使用assert方法 95
7.3.3 使用collectionassert类 98
7.3.4 使用stringassert类 99
7.3.5 期望的异常 100
7.3.6 定义自定义单元测试属性 101
7.3.7 testcontext类 101
7.3.8 创建数据驱动的单元测试 102
7.4 访问测试的非公有成员 103
7.4.1 使用privateobject访问非公有实例成员 103
7.4.2 使用privatetype访问非公有静态成员 105
7.5 代码生成 106
7.6 代码覆盖 109
7.6.1 启用代码覆盖 110
7.6.2 浏览代码覆盖结果 111
7.7 测试影响分析 111
7.7.1 测试影响分析的先决条件 112
7.7.2 明确代码和测试之间的关係 112
7.7.3 测试影响分析示例 113
7.8 小结 117
第8章 託管代码分析和代码度量 119
8.1 分析工具的必要性 120
8.2 使用託管代码分析 120
8.2.1 内置的託管代码分析规则 121
8.2.2 代码分析规则集 122
8.2.3 启用託管代码分析 123
8.2.4 执行静态代码分析 124
8.2.5 违反规则的处理 126
8.3 使用命令行分析工具 129
8.3.1 fxcopcmd选项 129
8.3.2 fxcopcmd项目档案 131
8.3.3 将代码分析集成在生成过程中 132
8.4 创建代码分析规则 132
8.4.1 反射与内省 132
8.4.2 创建一条新规则 133
8.5 代码度量 139
8.6 小结 140
第9章 性能和性能分析 143
9.1 性能分析概述 143
9.1.1 性能分析器类型 144
9.1.2 visual studio性能分析 144
9.2 使用性能分析器 145
9.2.1 创建示例应用程式 145
9.2.2 创建性能会话 146
9.2.3 使用performance explorer 149
9.2.4 配置採样式会话 156
9.2.5 配置插装式会话 157
9.2.6 配置.net记忆体分配会话 157
9.2.7 配置并发分析会话 158
9.2.8 执行性能会话 158
9.2.9 管理会话报告 158
9.2.10 解读会话报告 160
9.3 命令行分析实用工具 166
9.3.1 虚拟机 167
9.3.2 javascript性能分析 167
9.3.3 仅分析自己的代码 168
9.4 常见的性能分析问题 168
9.4.1 调试符号 169
9.4.2 插装和代码覆盖 169
9.5 小结 169
第10章 资料库开发、测试和部署 171
10.1 资料库更改管理面临的挑战 171
10.2 脱机架构开发 172
10.2.1 使架构脱机 173
10.2.2 叠代开发 173
10.2.3 架构测试 174
10.2.4 生成和部署 175
10.3 创建一个资料库项目 175
10.4 资料库项目研究 180
10.4.1 solution explorer 与 schema view 180
10.4.2 schema dependency viewer 181
10.4.3 t-sql档案结构 181
10.5 架构修改 182
10.5.1 直接编辑t-sql档案 182
10.5.2 检测架构的语法错误 183
10.5.3 资料库重构 183
10.5.4 t-sql脚本模板 186
10.6 部署资料库更改 187
10.7 数据生成 190
10.7.1 数据生成计画 190
10.7.2 数据生成器 192
10.8 资料库测试 193
10.8.1 函式、触发器和存储过程 193
10.8.2 编写高级的资料库单元测试 196
10.8.3 有效的资料库测试 196
10.8.4 t-sql静态分析 198
10.8.5 其他资料库工具 200
10.9 小结 205
第11章 intellitrace简介 207
11.1 使用intellitrace进行调试 207
11.1.1 调试选项 208
11.1.2 事件记录 210
11.1.3 调试与回放 212
11.2 断点中的新功能 214
11.2.1 共享断点 215
11.2.2 标记断点 215
11.3 可停靠的数据提示 216
11.4 小结 218
第Ⅲ部分 测 试 人 员
第12章 软体测试简介 221
12.1 基于角色的测试工具 221
12.2 测试类型 222
12.3 诊断数据适配器 223
12.4 microsoft test manager 225
12.5 使用visual studio管理自动测试 225
12.5.1 测试项目 226
12.5.2 使用测试分类 228
12.5.3 管理测试结果 229
12.5.4 使用顺序测试 232
12.5.5 测试设定 234
12.5.6 test impact view 235
12.6 小结 236
第13章 web性能和负载测试 237
13.1 web性能测试 237
13.1.1 web性能测试与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238
13.1.2 创建一个示例web应用程式 238
13.1.3 创建站点用户 239
13.1.4 创建和配置web测试 240
13.1.5 录製一个web性能测试 241
13.1.6 配置web性能测试的运行设定 242
13.1.7 web server的参数化 243
13.1.8 测试设定 244
13.1.9 运行web性能测试 245
13.1.10 查看测试执行和结果 246
13.1.11 编辑web性能测试 247
13.1.12 数据驱动的web性能测试 250
13.1.13 可编码web性能测试 252
13.2 负载测试 254
13.2.1 创建和配置负载测试 255
13.2.2 编辑负载测试 262
13.2.3 执行负载测试 264
13.2.4 浏览和解释负载测试结果 264
13.3 从命令行执行测试 268
13.3.1 执行测试 268
13.3.2 执行测试列表 268
13.3.3 其他测试选项 268
13.4 分散式负载测试 269
13.4.1 安装控制器和代理 269
13.4.2 配置控制器 270
13.4.3 配置代理 270
13.4.4 测试设定 271
13.4.5 运行分散式负载测试 271
13.4.6 浏览分散式负载测试 272
13.5 小结 272
第14章 手动测试 273
14.1 microsoft test manager 273
14.2 使用测试计画 274
14.2.1 配置测试设定 275
14.2.2 版本 276
14.2.3 测试影响分析 278
14.2.4 测试配置定义 278
14.2.5 使用计画内容 279
14.3 测试运行和结果记录 283
14.3.1 使用microsoft test runner 284
14.3.2 支持技术 286
14.3.3 保存测试结果 287
14.4 运行自动测试 287
14.5 小结 289
第15章 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291
15.1 使用coded ui test builder创建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292
15.1.1 设定示例应用程式 292
15.1.2 创建测试项目 292
15.1.3 添加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293
15.1.4 coded ui test builder 294
15.1.5 生成的代码 296
15.1.6 运行测试 298
15.1.7 创建数据驱动的测试 298
15.1.8 使用using()子句 301
15.1.9 增强的断言报告 301
15.2 使用动作记录创建可编码用户界面测试 302
15.3 支持技术 305
15.4 小结 305
第16章 lab management 307
16.1 lab management基本结构 307
16.1.1 金质图像 308
16.1.2 代理 308
16.2 虚拟环境 309
16.3 使用虚拟环境进行测试 314
16.3.1 创建新的测试设定 314
16.3.2 使用虚拟环境运行手动测试 316
16.4 使用虚拟环境进行自动的生成-部署-测试 319
16.5 物理环境 321
16.6 小结 322
第Ⅳ部分 team foundation server
第17章 team foundation server简介 325
17.1 team foundation server简介 325
17.2 team foundation server核心概念 326
17.2.1 team foundation套用层 327
17.2.2 团队项目集合 327
17.2.3 团队项目 327
17.2.4 过程模板 329
17.2.5 工作项跟蹤 331
17.2.6 版本控制 332
17.2.7 团队生成 334
17.3 访问team foundation server 334
17.3.1 从visual studio访问teamfoundation server 335
17.3.2 team foundation serveradministration console 336
17.3.3 通过web浏览器访问teamfoundation server 337
17.3.4 在microsoft excel中使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 338
17.3.5 在microsoft project中使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 339
17.3.6 team foundation server命令行工具 339
17.3.7 从eclipse访问teamfoundation server 340
17.3.8 team foundation server与windows explorer集成 341
17.3.9 通过其他第三方集成工具访问team foundation server 341
17.4 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0的新内容 341
17.4.1 项目管理 342
17.4.2 版本控制 342
17.4.3 生成 342
17.4.4 管理 342
17.5 选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 343
17.5.1 驻留team foundation server 343
17.5.2 选取计画 343
17.6 小结 344
第18章 team foundation架构 345
18.1 team foundation server逻辑结构 346
18.1.1 团队项目集合 347
18.1.2 team foundation server场 349
18.1.3 team foundation server应用程式 349
18.1.4 team foundation server实例 350
18.2 物理架构 350
18.2.1 硬体要求 351
18.2.2 软体要求 352
18.3 部署场景 353
18.3.1 个体和小团队 354
18.3.2 小公司 354
18.3.3 大企业 355
18.3.4 驻留环境 356
18.3.5 从team foundation server老版本升级 357
18.4 小结 358
第19章 team foundation版本控制 359
19.1 team foundation 版本控制和vss 2005 360
19.2 设定版本控制 360
19.2.1 设定安全形色 361
19.2.2 设定工作空间 361
19.3 source control explorer 363
19.3.1 工作空间 364
19.3.2 将项目添加到源档案库 367
19.4 签入和签出 367
19.4.1 签入一个项 368
19.4.2 签出一个项 369
19.4.3 创建和管理签入策略 369
19.4.4 浏览历史 371
19.4.5 标记档案 372
19.5 上架 373
19.6 分支与合併 374
19.6.1 分支 374
19.6.2 合併 377
19.7 命令行工具 378
19.8 小结 379
第20章 分支与合併 381
20.1 了解分支与合併 382
20.1.1 软体配置管理 382
20.1.2 基本定义 382
20.2 常见的分支策略 383
20.2.1 不分支 383
20.2.2 每发布都分支 383
20.2.3 代码升级分支 384
20.2.4 每功能都分支 384
20.3 基本分支计画 385
20.3.1 场景 385
20.3.2 计画 386
20.3.3 实现 386
20.4 高级分支计画 398
20.4.1 场景 398
20.4.2 计画 398
20.4.3 实现 399
20.5 小结 399
第21章 team foundation build 401
21.1 team foundation build简介 402
21.2 team foundation build 2010新功能 403
21.2.1 windows workflow 4.0 404
21.2.2 限制门签入 404
21.2.3 私有生成 404
21.2.4 生成控制器 405
21.2.5 生成通知 405
21.2.6 公用自定义属性 405
21.2.7 与符号和源伺服器集成 406
21.2.8 增强的生成删除选项 406
21.3 team foundation build架构 406
21.4 生成管理 407
21.4.1 team explorer 408
21.4.2 build explorer 408
21.4.3 生成细节浏览 409
21.4.4 创建生成定义 410
21.4.5 生成排队 417
21.4.6 生成通知 419
21.5 团队生成过程 420
21.5.1 defaulttemplate过程 421
21.5.2 生成过程的参数 421
21.5.3 自定义生成过程 427
21.6 小结 444
第Ⅴ部分 项目/过程管理
第22章 项目管理简介 447
22.1 团队项目安装和配置 448
22.1.1 创建一个团队项目 449
22.1.2 连线team foundation server 452
22.2 项目计画 453
22.3 一切皆为工作项 454
22.3.1 了解工作项 454
22.3.2 工作项连线和连线类型 456
22.3.3 创建和更新工作项 457
22.3.4 工作项查询 458
22.4 ms office与team foundationserver 461
22.4.1 office project和team foundation server 462
22.4.2 office excel和team foundation server 465
22.5 小结 468
第23章 过程模板 469
23.1 了解过程模板 469
23.2 自带的过程模板 470
23.2.1 msf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471
23.2.2 msf for cmmi process improvement v5.0 480
23.3 合作者与社区模板 484
23.4 小结 485
第24章 报表、门户和面板 487
24.1 team foundation server报表功能 487
24.1.1 team foundation server操作存储区 488
24.1.2 team foundation server数据仓库 489
24.1.3 team foundation server olap 多维数据集 489
24.2 team foundation server报表管理 491
24.2.1 创建报表的工具 491
24.2.2 使用microsoft excel报表 492
24.2.3 使用rdl报表 500
24.2.4 自带的报表 503
24.2.5 项目门户和面板 506
24.3 小结 509
第25章 使用计画工作簿制订敏捷计画 511
25.1 产品需求总表 512
25.2 产品计画工作簿 513
25.2.1 产品计画工作簿位置 513
25.2.2 设定产品计画工作簿 513
25.2.3 使用product backlog工作表 515
25.2.4 使用iterations工作表 517
25.2.5 使用interruptions工作表 518
25.3 叠代计画 518
25.4 iteration backlog工作簿 519
25.4.1 iteration backlog工作簿位置 519
25.4.2 iteration backlog工作表 520
25.4.3 capacity planning工作表 522
25.5 叠代跟蹤 523
25.5.1 问题 524
25.5.2 追溯 524
25.6 小结 524
第26章 过程模板自定义 525
26.1 过程模板自定义 526
26.1.1 将一个过程模板下载到桌面 526
26.1.2 过程模板的内容 526
26.1.3 过程模板外挂程式 528
26.2 自定义工具 529
26.2.1 xml编辑器 529
26.2.2 witadmin命令行工具 531
26.2.3 process template editor 531
26.3 将过程模板上传到team foundation server 538
26.4 删除过程模板 539
26.5 自定义过程指南 539
26.6 小结 53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Visual Studio 2010软体生命周期管理高级教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