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Z计画(舰只情况)

Z计画(舰只情况)

Z计画(舰只情况)

Z计画(德文:Z-Plan)是一个纳粹德国海军的造舰发展计画,该计画预计自1935年开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该国在海上的军事力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Z计画
  • 外文名:Z-Plan
  • 建设单位:纳粹德国海军
  • 开始时间:1935年
  • 影响:大幅翻新重建该国海上军事力量
  • 舰只情况:H级战列舰 6艘

计画介绍

Z计画内容有数种版本:
第1种版本
第2种版本
第3种版本
战列舰
6艘56,000吨级与2艘42,000吨级
10艘
8艘
装甲舰
3艘
15艘:12艘20,000吨级、3艘10,000吨级
3艘
战列巡洋舰
3艘31,000吨级
10艘
5艘
航空母舰
2艘
4艘20,000吨级
4艘
重巡洋舰
5艘
5艘
5艘
轻巡洋舰
44艘
16艘轻巡洋舰、22艘5000吨级搜寻巡洋舰
13艘
驱逐舰
68艘
68艘
68艘
潜艇
249艘
249艘
249艘
其他
90艘鱼雷艇
90艘鱼雷艇
90艘鱼雷艇、302艘S艇
由于战时船舰武装常有变动,排水量与性能也会因而略有改变;另外同级舰间也多少有些差异,故数据并不十分準确。潜艇排水量以水面上状态为準。

级别

级别:H级战列舰6艘
舰名(下水时间):兴登堡(Hindenburg),鲁登道夫(Ludendorf),毛奇(Moltke),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ss)(头四艘推测命名)(皆未完成)
基準排水量(吨):55453
全长:872ft
极速(节):30
航程:9000nm@18kts
主炮:8*16in/C47【4*2】
副炮:12*15cm/C55【6*2】
高炮:不详
鱼雷:无
船舷装甲(寸):11.75
甲板装甲(寸):4.75
主炮装甲(寸):15.25
副炮装甲(寸):4
舰桥装甲(寸):15.25
舰载机数:无
级别:俾斯麦级战列舰2艘
舰名(下水时间):俾斯麦(Bismarck)(1940),提尔皮茨(Tirpitz)(1941)
基準排水量(吨):41700,(42900 tons Tripitz)
全长:792ft 4in
极速(节):30~32
航程:8000nm@18kts
主炮:8*15in/C47【4*2】
副炮:12*15cm/C55【6*2】
高炮:16*10cm,16*3.7cm
鱼雷:无(6*21in【2*3】 Tirpitz)
船舷装甲(寸):12.5
甲板装甲(寸):6.75
主炮装甲(寸):14.25
副炮装甲(寸):4
舰桥装甲(寸):14
舰载机数:4~6
级别:O级战列巡洋舰3艘
舰名(下水时间):巴巴罗萨(Barbarossa),史里芬(Schlieffen),华伦斯坦(Wallenstein)(推测命名)(均未完成)
基準排水量(吨):30500
全长:807ft
极速(节):34
航程:14000nm@19kts
主炮:6-15in/C47【3*2】
副炮:6*15cm/C48【3*2】
高炮:不详
鱼雷:12*21in【4*3】
船舷装甲(寸):7
甲板装甲(寸):3
主炮装甲(寸):8.25
副炮装甲(寸):5.5
舰桥装甲(寸):7.75
舰载机数:4
级别: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艘
舰名(下水时间):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1938),格奈森瑙(Gneisenau)(1938)
基準排水量(吨):32000(改装后34841)
全长:770ft 8in
极速(节):31.5~32
航程:9000nm@18kts
主炮:9*28cm/C54.5【3*3】
副炮:12*15cm/C55【4*2,4*1】
高炮:14*10cm,16*3.7cm
鱼雷:6*21in【2*3】(格奈森瑙无)
船舷装甲(寸):13.75
甲板装甲(寸):5
主炮装甲(寸):14
副炮装甲(寸):5.5
舰桥装甲(寸):13.75
舰载机数:3~4
级别:P级袖珍战列舰(袭击舰) 12艘,
后削减为8艘
舰名(下水时间):P1 ~ P8
基準排水量(吨):26100
全长:731ft 6in
极速(节):33.5~34
航程:15000nm@19kts
主炮:6*28cm/C54.5【3*2】
副炮:4*15cm/C55【2*2】
高炮:8*10cm,4*3.7cm,10*2cm
鱼雷:8*21in【2*4】
船舷装甲(寸):15
甲板装甲(寸):5
主炮装甲(寸):6
副炮装甲(寸):5
舰桥装甲(寸):6
舰载机数:2
级别: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袭击舰) 3艘
舰名(下水时间):德意志/吕佐夫(Deutshland/Lutzow)(1933),舍尔海军上将(Admiral Scheer)(1934),斯佩伯爵海军上将(Admiral Graf Spee)(1936)
基準排水量(吨):11700(12100tons Adm Scheer & Adm Graf Spee)
全长:596ft 1in
极速(节):28
航程:10000nm(9000nm Adm Scheer & Adm Graf Spee)/18kts
主炮:6*28cm/C54.5【2*3】
副炮:8*15cm/C55【8*1】
高炮:6*10cm,8*3.7cm
鱼雷:8*21in【2*4】
船舷装甲(寸):3(4in Adm Scheer & Adm Graf Spee)
甲板装甲(寸):3
主炮装甲(寸):5.5
副炮装甲(寸):2.25
舰桥装甲(寸):6
舰载机数:2
级别:德意志(Deutschland)级战舰 2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保存的老式战舰)
舰名(下水时间):德意志(Deutschland)(1904,1922年解体),汉诺瓦(Hannover)(1905,1944解体),西里西亚(Schlesien)(1906),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Schleswig-Holstein)(1906)
基準排水量(吨):13993
全长:419ft
极速(节):18
航程:不详
主炮:4-11in/C54【2*2】
副炮:6*10.5cm
高炮:8*8.8cm
鱼雷:6
船舷装甲(寸):9.5
甲板装甲(寸):3
主炮装甲(寸):6.5
级别: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2艘
舰名(下水时间):齐柏林伯爵(Graf Zeppelin,德国的飞艇建造者)、彼得·斯特拉塞(Peter Strasser,一战时期德国飞艇部队司令)
基準排水量(吨):23200
全长:861ft
极速(节):34
航程:不详
主炮:8*15cm/C55
副炮:无
高炮:6*10cm,8.8cm与3.7cm若干
鱼雷:无
舰载机数:42
级别:希佩尔级重巡洋舰5艘
舰名(下水时间):希佩尔海军上将(Admiral Hipper)(1939),布吕歇尔(Blucher)(1939),欧根亲王(Prinz Eugen)(1940),塞德利茨(Seydlitz)(中途改为空母,未完成),吕佐(Lutzow)(未完成,出售给苏联)
基準排水量(吨):14050(16974 Prinz Eugen)
全长:638ft 5in (654ft 6in Prinz Eugen)
极速(节):32~33
航程:6800nm@18kts(5500nm@18kts Prinz Eugen)
主炮:8*8in/C60【4*2】
副炮:12*10cm/C65【6*2】
高炮:12*3.7cm
鱼雷:12*21in【4*3】
船舷装甲(寸):3.25
甲板装甲(寸):3.25
主炮装甲(寸):6.25
副炮装甲(寸):无
舰桥装甲(寸):6
舰载机数:3
级别:M级轻巡洋舰6艘
舰名(下水时间):M1~M6(皆未完成)
基準排水量(吨):7800
全长:584ft
极速(节):36
航程:9000nm@14kts
主炮:8*15cm/C55【4*2】
副炮:无
高炮:不详
鱼雷:8*21in【2*4】
船舷装甲(寸):2
甲板装甲(寸):1.25
主炮装甲(寸):3.25
副炮装甲(寸):无
舰桥装甲(寸):4
舰载机数:2
级别:K级轻巡洋舰5艘
舰名(下水时间):柯尼斯堡(Konigsberg),科隆(Koln),卡尔斯鲁厄(Karlsruhe)(1927~1937)。另外,来比锡号和宁堡号两艘轻巡洋舰被认为是K级的改进型,数据与K级差不多。
基準排水量(吨):6710~6980
极速(节):32
主炮:9*15cm/C55【3*3】
副炮:无
高炮:8*8.8cm
鱼雷:12*21in
舰载机数:无
级别:埃姆登级轻巡洋舰1艘
舰名(下水时间):埃姆登(Emdem)(1925)
基準排水量(吨):5600
全长:508ft 6in
极速(节):29
航程:不详
主炮:8*15cm/C55【8*1】
副炮:无
高炮:9*7.5cm,4*3.7cm
鱼雷:4*21in
舰载机数:无
级别:SP级快速轻巡洋舰(驱逐领舰) 6艘
舰名(下水时间):SP1 ~ SP6
基準排水量(吨):5700
全长:531ft 4in
极速(节):36.2
航程:12000nm@17kts
主炮:6*15cm/C55【3*2】
副炮:无
高炮:4*8.8cm,10*3.7cm,12*2cm
鱼雷:10*21in
舰载机数:无
级别:Z级驱逐舰 22艘
舰名(下水时间):Z1~Z22(1937~1939)
基準排水量(吨):1625~1811
全长:381ft 6in~393ft 8in
极速(节):38~40
航程:4400~5100nm@18kts
主炮:5*5in/C45【5*1】
副炮:无
高炮:8.8cm或3.7cm或机炮若干
鱼雷:8*21in【2*4】
舰载机数:无
级别:改良Z级驱逐舰 17艘
舰名(下水时间):Z23~Z39
基準排水量(吨):3605
全长:399ft 11in
极速(节):39
航程:5900nm@18kts
主炮:5*15cm/C55【3*1,1*2】
副炮:无
高炮:8.8cm或3.7cm或机炮若干
鱼雷:8*21in【2*4】
舰载机数:无
级别:S级鱼雷艇
舰名(下水时间):S1~S?(数量非常多)
基準排水量(吨):92.5(S38)
全长:35m(S38)
极速(节):39
主炮:2*20mm机炮,机枪数挺
鱼雷:2~4*21in
舰载机数:无
级别:UIA型潜艇(U25-26)
基準排水量(吨):862
水上/水下极速(节):17.7/8.3
乘员(人):43
主炮:1*10.5cm
高炮:1*20mmMG
鱼雷(枚):14
级别:UII型潜艇(UIIA:U1-6)
U2B:U7-24,120-121
U2C:U56-63
U2D:U37-U152)
基準排水量(吨):250~300
水上/水下极速(节):13/8
乘员(人):25
主炮:无
高炮:1*20mmMG
鱼雷(枚):5
级别:UVIIA型潜艇(U27-36)
基準排水量(吨):626
水上/水下极速(节):17/8
乘员(人):44
主炮:1*8.8cm
高炮:1*20mmMG
鱼雷(枚):11
级别:UVIIB型潜艇
(U45-55,73-76,83-87,99-102)
基準排水量(吨):753
水上/水下极速(节):17.9/8
乘员(人):44
主炮:1*8.8cm
高炮:1*20mmMG
鱼雷(枚):12
级别:UVIIC型潜艇
(共688,舰名太多不及备载)
基準排水量(吨):769
水上/水下极速(节):17.6/7.6
乘员(人):44
主炮:1*8.8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14
级别:UVIID型潜艇(布雷用,U213-218)
基準排水量(吨):965
水上/水下极速(节):18/8
乘员(人):约40
主炮:1*8.8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14+水雷15
级别:UVIIF型潜艇(补给用,U1059-1062)
基準排水量(吨):1084
水上/水下极速(节):17.6/7.9
乘员(人):46
主炮:1*8.8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14+25
级别:UIXA型潜艇(U37-44)
基準排水量(吨):1032
水上/水下极速(节):18.2/7.7
乘员(人):48
主炮:1*10.5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22
级别:UIXB型潜艇
(U64-65,103-111,122-124)
基準排水量(吨):1051
水上/水下极速(节):18.2/7.7
乘员(人):48
主炮:1*10.5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22
级别:UIXC型潜艇
(共141,舰名太多不及备载)
基準排水量(吨):1120
水上/水下极速(节):18.2/7.7
乘员(人):49
主炮:1*10.5cm
高炮:1*20mmMG,1*3.7cm
鱼雷(枚):22
级别:UIXD型潜艇(共33艘)
基準排水量(吨):1616
水上/水下极速(节):19.2/6.9
乘员(人):57
主炮:1*10.5cm
高炮:2*20mmMG,1*3.7cm
鱼雷(枚):24
舰载机:1*FA-330
级别:UXB型潜艇
(水雷敷设、运输补给用,8艘)
基準排水量(吨):1763
水上/水下极速(节):16.4/7
乘员(人):52
主炮:无
高炮:4*20mmMG
鱼雷(枚):15 or 水雷66
级别:UXIV型潜艇(补给用,3艘)
基準排水量(吨):1827
水上/水下极速(节):16.4/7
乘员(人):55
主炮:无
高炮:4*20mmMG
高炮:1*3.7cm
鱼雷(枚):22
(二战期间德国U艇型号众多,这里只是列出了部分型号的数据)
其他
二战期间的德国海军还有辅助巡洋舰、扫雷舰、扫雷艇、补给舰、浮动炮台等多种舰船,数据恕不一一列载。
辅助巡洋舰(伪装袭击舰)
水雷战舰艇
浮动炮台
供应舰、炮舰、护航舰和其他辅助船只

大型战舰

兴登堡级战列舰
(Schlachtschiff "H" Project )
是德国海军“Z”计画的一部分。属于大型战列舰计画。计画建造六艘,代号为H、J、K、L、M、N。其中,H舰、M舰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莱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其中业已命名的,有兴登堡号(Hidenburg,H39)、鲁登道夫号(Ludendorf,H40)、毛奇号(Moltke,H41)、腓特烈大帝号(Friedrich der Gross,H42)四艘。
兴登堡级的头两艘H39和H40,分别于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以及德国大型水面军舰在大西洋上的不佳表现,均于1941年8月29日停工。该级舰最初準备安装SKC34型15.9英寸主炮(403mm),后来陆军下士心血来潮,要求更换为16.53英寸(420mm)主炮,以对抗美国海军的新型战列舰。。到了1941年,更是福至心灵,竟然打算安装31.5英寸(800mm)主炮!!!在海军军械局的开导下,希特勒放弃了这个不现实的想法。但是到了1943年,他又要求海军在兴登堡级舰体的基础上,设计出安装18.9英寸(480mm)主炮的战列舰(H42计画,包括H42、H43、H44三艘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主要数据如下
排水量(吨):55453/60500+。预计最高排水量可能达65000~69000吨。 H44舰的设计排水量达109246吨,最大排水量118104吨。
全长908.7英尺(277米),水线长872.78英尺(266米),宽123.4英尺(38米),吃水31.5英寸(9.6米),满载吃水为36.75英尺(11.2米)。H44号设计尺寸为长1082英尺(330米),宽157.6英尺(48米),吃水39.6英尺(12米)。
极速30节。安装3组齿轮涡轮机,和12台曼(Man)9缸双动二冲程柴油机,每台功率为13,750马力,总计165000马力。 航程:16000海里/19节
主炮:8*403mm/C52(4*2);副炮:12*150mm/C55(6*2);高炮:16*105mm/C65、16*27mm/C83、12*20mm/Caliber65;鱼雷:6*533mm发射管
船舷装甲:5.9-12.9英寸(150-327mm);甲板装甲:主甲板1.96英寸(50mm),装甲甲板3.14-4.72英寸(80-120mm);主炮装甲:前部15.4英寸(390mm),侧面9.5英寸(240mm);副炮装甲4英寸;舰桥装甲13.77英寸(350mm)。
舰载机数:舰上空间可搭载6架阿拉多196型水上飞机。估计装备4架。2台弹射器。
乘员平日2100/战时最多2400人。
P级袭击舰
(Kreuser "P" Entwurf AV Project Panzerschiffes),作为德意志级的后续舰,计画建造12艘,P1-P12。后来削减到8艘。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计画1940年8月开工,到1948年全部完工。由于二战的爆发而取消。主要数据为:
排水量(吨):标準23700/满载26100
长223米,3轴,动力同兴登堡级,为12台曼公司生产的双动二冲程柴油机,总功率为165000马力,续航力25000海里/13节。最高速度34节。
装甲:侧面150mm,甲板40-70mm,炮塔125mm,舰桥140mm。
装备六门三联283mm(11.1英寸)克虏伯SKC34主炮,4门150mm和8门104mm双联副炮。8座533mm鱼雷发射管。2架水上飞机。
乘员1200-1500人。
O级战列巡洋舰
("O" Project Schlachtkruezers),作为沙恩霍斯特级的后续舰,计画建造三艘:巴巴罗萨号/Barbarossa,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施里芬号/Schlieffen,由威廉港海军船厂建造;华伦斯坦号Wallenstein,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工厂建造。这三条船在Z计画中的代号分别为O舰、P舰、Q舰(排列在兴登堡级的N舰之后)。该级计画在1939年取消。
主要数据如下:
排水量:标準38540/满载42100吨
长257米,水线长251米,宽30米,吃水8.7米。
4套华格纳锅炉,8台曼柴油机,Deutschimag涡轮机。功率为涡轮机66000马力,柴油机121000马力。速度28节。
装甲:侧面358mm,甲板64/150mm,炮塔358/190mm,舰桥200mm。
装备6门380mm克虏伯主炮,三座双联炮塔;4门双联150mm副炮,2前2后;14门105mm双联副炮;16门37mm高炮,10门20mm高炮。
4架水上飞机。
乘员1730/1950人。

德国海军航母

二战期间德国海军航母,建成的有齐伯林伯爵号。此外还有改装计画,计有:重巡洋舰塞得利茨号(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邮船欧罗巴号和波茨坦号。塞得利茨号的改装工程1942年8月开始。后来在1943年6月停止下来,最后作为阻塞舰,自沉于柯尼斯堡港(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为苏军所虏获。此外德国还曾经计画把在洛里昂船厂夺得的法国de Grasse号轻巡洋舰(180米,12000吨)改装为航母。后于1943年2月放弃。
德国海军齐伯林伯爵号航空母舰,1936年12月28日在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开工。1938年12月8日下水进行舾装。1940年6月停工,工程进度完成88%。1942年5月起进行了飞行甲板和弹射器的安装工程,1943年1月工程再次停止。最后于1945年4月25日在斯德丁港凿沉。1946年被苏联俘获并打捞起来,1947年8月25日,装载俘获的德国U艇和其他战利品,拖往列宁格勒。1948年8月16日在斯维内明德(今波兰希维诺乌伊切)附近海域作为靶舰击沉。
其第二艘彼得·斯特拉塞号(Peter Strasser,推测命名),计画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工厂建造,1938年开工。1940年3月26日取消建造,并解体。
主要数据:
排水量:标準19250/满载28100吨
长251.5米,水线长233米,宽31.3米,吃水5.6米。飞行甲板长240.7米,宽27米。
动力为16台舒尔茨高压锅炉,4组齿轮蒸汽涡轮机,功率为185,000-200,000马力。4轴,最高速度32节。
装甲:侧面89mm,主甲板41mm,飞行甲板19mm。
装备16门150mm/55Cal主炮(4座双联,8座单装),12门104mm/65Cal炮,22门37mm高炮,28门20mm机枪。
载机40架。18架容克Ju87施图卡,22架梅塞施米特Me109或菲亚特Fi156。
乘员:海军1760,飞行员及空勤人员700。
此外早期的德国海军还有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包括民船Ausonia号、Oswestry号、Santa Elena号、A.H.Stinnes号、Glyndwr号等。还有巡洋舰Roon号(Roon级)、斯图加特号(宁堡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Z计画(舰只情况)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