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向家坝镇

向家坝镇

向家坝镇

向家坝镇管辖区域为原楼坝镇。1974年,水东、水河公社由四川省宜宾县划入云南省水富市。1977年8月,从绥江县会议公社新寿大队划出3个小队给水河公社,组建新田大队。1984年初,水东、水河两个公社合併组建楼坝区,区公所在楼子坝。1988年1月,撤区改乡。1997年4月,撤乡设镇。2006年初,云富镇与楼坝镇合併设立向家坝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县城中嘴。2012年3月,向家坝镇析置云富街道办事处,析置后镇辖楼坝、水东、水河、永安、大池5个村和迎新社区,镇人民政府驻地由县城迁至楼坝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向家坝镇
  • 外文名称:Xiang jia ba
  • 别名:楼坝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云南省水富市 
  • 下辖地区:迎新社区、楼坝村、水东村、水河村、大池村、永安村
  • 政府驻地:迎新社区
  • 电话区号:0870
  • 邮政区码:657801
  • 地理位置:水富市 
  • 面积:61.35平方公里
  • 人口:2.5万
  • 方言: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南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楼子口、古拜台、东汉崖墓群、君山湖、上村葡萄基地
  • 机场:宜宾五粮液机场
  • 火车站:水富火车站
  • 车牌代码:云C

乡镇概况

向家坝镇位于水富市区西南部,与四川省宜宾县横江镇隔江相望,地处水富中间位置,地域面积61.35平方公里,2013年末,向家坝镇辖5个村和1个社区,10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755户24593人,其中农业人口19029人、城镇居民人口5564人,常用耕地面积2.6万亩。
向家坝镇
镇政府驻迎新社区。镇域西南高,属二半山区;东南临横江是河谷平坝或丘陵区域。镇内受季风影响,成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19.4℃,年降雨量1077.7毫米。境内交通方便,水麻高速公路、盐水公路穿境而过。
云天化集团高技术产业园、伊力集团横江发电公司、云南包装厂水富分厂、金明化工、理世集团、昊龙集团坐落在境内。

区域优势

区位优势

向家坝镇与四川省宜宾县横江镇隔江相望,地处水富中间位置,是茶马古道入滇的第一站,成渝经济圈和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滇川人文相通、产业融合、发展互补、资源共享的区位中心。

交通优势

向家坝镇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国道G85渝昆高速、省道S205昆水公路横穿全境,水麻高速公路过境段全长12千米,东边与四川省内昆铁路横江镇火车站仅一江之隔,距水富火车站仅14千米,距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仅17千米,距大型电站——向家坝电站仅19千米,距中国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西部大峡谷温泉21千米,距宜宾飞机场46千米。
境内交通便捷,水清公路、永安公路、田阜公路、水东公路贯穿村组。2013年末,全镇有乡村公路35条,总里程148.87千米,其中2006年之前修建公路18条,里程83.37千米;2006~2013年,新建公路17条,里程65.5千米,涉及6000余户20000余人,基本实现98%以上村民小组都有村组公路。

工业优势

向家坝镇是境内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主阵地。主导产业为化工、建材、农特产品加工及物流。水富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境内挂牌成立。随着金明化工、宜宾伊力集团、昊龙集团、中城燃气公司等企业的入驻和云南虹启投资集团、大桥机砖厂、融烨建材公司等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众多企业在楼坝、张滩和九龙3个片区370公顷工业用地上相继落地。辖区有张窝电站、云南包装厂水富分厂、金明化工、理世集团、昊龙集团5家规模企业。2013年,全面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昭通管道燃气项目、水富中城液化天燃气有限公司LNG项目、虹启集团、伏龙口电站等征地拆迁工作,LNG项目、虹启制鬃、昭通天然气管道安装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云南水富包装厂技改项目和伏龙口电站建设的前期服务工作。完成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征地10公顷,拆除项目区内违章建筑43户4400平方米,协调境内被征地拆迁民众就业82人。

产业优势

农业以水稻为主,是全县水稻主产区,是全省最大规模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蚕桑、花椒、核桃套种魔芋等,水果以葡萄、茵红李、柑桔、桂圆、梨、桃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鸡、鸭、鹅、鱼、兔为主。噜咪啦薯片、楼坝麵条、88腊肉、白魔芋、容祥葡萄酒等农产品深得消费者喜爱。以水富穗丰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建成集水产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中滩溪渔业庄园,全力打造种鱼养殖基地、溪水养鱼品牌,形成精品庄园农业。
向家坝镇

旅游优势

向家坝镇有南方丝绸之路、古渡拜台、古渡楼子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挖掘,依託棚户区改造、古渡文化广场、古楼子落架修缮等建设,打造楼坝沿江滨江大道,形成历史文化旅游小镇。在中滩溪、上村、杨柳小坝等地建设庄园农业,形成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的特色庄园农业。

资源环境

2006年向家坝镇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了关河、金沙江等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长防”工程、“长治”工程、坡改梯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
程、天保工程模拟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40亩,建设基本农田和中低产田改造23600亩,修建了一大批蓄水保土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增产粮食50万公斤,增产水果20万公斤,
向家坝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
与2006年之前相比较,每年减少土壤浸蚀量119万吨,增加保水能力62767立方米,并通过治理开发,3000余人口脱贫致富,生态环境和民众生活明显改善。
截止2006年底,向家坝镇累计造林7300亩,保存4500亩;封山育林6000亩。森林面积由1985年的35000亩增加到81319亩,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18.2%上升到45.53%,实现了森林面积、覆盖率同步增长。

农村经济

向家坝镇紧紧围绕“水产、水果、水稻、畜牧”“三水一牧”产业抓实农业发展,溪沟和塘坝水产养殖面不断扩大,完成中滩溪渔业庄园提档升级;葡萄、桂圆、茵红李、枇杷为主的水果产业喜获丰收,柑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紫秋葡萄庄园建设推进有力,永安生态优质大米品牌正在积极实施,杂交制种基地得以继续巩固;肉牛、生猪等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新建标準化生猪养殖场4个、肉牛养殖场1个;成功申报水果绿色产品认证1个,获得市级“平安林区”称号。深入挖掘南方丝绸之路、“四古”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旅游小镇品味不断提升;积极打造中滩溪渔业庄园、水富紫秋葡萄庄园、罗湾沟生态农果庄园、田园牧歌庄园“四大庄园”,乡村一日旅游条件逐渐成熟,接待游客1万余人。加快日用品消费配送中心、商贸中心建设,升级改造农家店;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总量、规模日益扩大,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特色产业

一、蔬菜产业。2007年向家坝镇共有商品蔬菜种植户220户,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2007年1至4月蔬菜产量40吨,产值5.6万元,蔬菜种植户户均收入230元。截止2007年已建立高滩罗岩、水东柏杨、马脑丰满、永安永安、水河大坪5个蔬菜种植小区。
蚕桑蚕桑
二、畜牧产业。2007年向家坝镇共有养殖户8300户,养殖大户20户。2007年1至4月,向家坝镇畜禽总存栏16.3万头(只),其中猪存栏2.63万头、兔存栏1.42万只;畜禽总出栏10.4万头(只),其中猪出栏 2.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2200吨。
三、蚕
桑产业。2007年向家坝镇现有桑园4500亩,由于受乾旱影响,2007年第一季共有养蚕户350户,1至4月养蚕680张。
四、水果产业。2007年向家坝镇有水果种植面积11800亩,其中,盛果6000亩,水果产量8500吨。2007年新发展水河大田116亩枇杷,楼坝村楼坝组、高滩村五和组枇杷技术改造150亩,效果明显。楼坝游河、水东大坪发展50亩葡萄示範,新安村蓝兴组100亩黄花梨示範取得丰收。

基础设施

截止2005年,向家坝镇有乡村公路42条(其中主线15条,支线27条),总里程175.57公里。于2005年实现公路村村通,截止2008年底,向家坝镇212个村民小组, 有164个村民小组通公路,达77%。向家坝镇共有水利工程1763件,其中小(一)型水库1件,小(二)型水库6件,塘坝1180件,堰沟325件,蓄水池251件。有效灌溉面积9029.2亩,水利化程度为47%。农村农户电视普及率100%,均能收看到10套卫星电视节目,且图象十分清晰。电视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向家坝镇还有三个村333户农户未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分别是新寿村渔池、大兴村民小组211户农户,永安村永坝、上槽、山区、永安、坳田、雄村、团结村民小组20户农户,大池村龙升、红岩、庙湾、杨湾村民小组102户农户。

人口卫生

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30止,全镇共出生257人,人口出生率为4.08‰,同比下降1.61个千分点;其中,计画内出生251人,计画生育率为97.67%,计画外出生6人,计画外生育率为2.33%,其中,多孩出生1人,多孩率为0.39%,;完成结扎229例,占县下达任务数208例的110.%,其中,二扎完成211例,占县下达任务数178例的118.54%;完成一孩放环409例,占县下达任务数383例的106.79%;徵收社会抚养费15.98万元,为县下达任务数23万元的69.48%,收取罚款21.48万元;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38户,为县下达任务数121户的114.05%;综合节育率为84.52%,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应监护3288人,外出务工1465人,在家应监护2585人,实际监护2397人,监护率9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启动,全镇参合农民39821人,筹集资金39.821万元。全镇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91%,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8.74%。积极参加义务献血,40名职工义务献血8000余毫升。
2007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生入学率达99.9%,巩固率达99.9%,中学生入学率达98.1%,巩固率达99.83%。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完成了三中排污沟修建、田竹国小饮水工程、大池国小垃圾池、楼坝国小厕所修建,解决了各学校的教学奖金。加强学校法制和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整治,教育教学环境健康有序,共开展安全教育宣传40期,师生的法律、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文化事业全面进步。2013年,境内有县设初级中学1所,入学率100%,国小9所,在校学生1578人。有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5个,卫生室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5个。计画生育率96.19%,人口出生率12.89‰,人口自然增长率5.10‰。

领导班子

2013年,镇人民政府内设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口和计画生育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干部职工65人。
全镇共有党总支部17个,党支部95个,党员2008名,其中农村党支部55个,农村党员1250名。镇属党政机关、民众团体、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146名,其中,行政干部42名,行政工人17名,事业干部77名,事业工人10名。30岁及以下的41名,占28%,31岁至50岁的96名,占66%,51岁以上的9名,占6%,大专以上学历88名,占60%。
全镇10个村共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任18人。其中,男12人,女6人;党总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2人,男1人,女1人;非一肩挑党总支书记8人,男7人,女1人;非一肩挑村委会主任8人,男5人,女3人。35岁以下3人;35-44岁10人;45-55岁5人。高中、中专文化13人,国中文化5人。全镇有村委会委员48人,其中男37人,女11人;35岁以下10人,35-44岁21人,45-55岁8人,55岁以上9人;高中、中专文化19人,国中文化24人;党员43人,非党员5人。

文化教育

该村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楼坝文体活动中心全面建成,投入资金2万元配备了桌椅、茶具、图书等文体活动器材。开展了民兵军事训练,截止2007年11月,65名民兵参加了军训,完成了徵兵任务,向国家输出合格新兵14名。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生入学率达99.9%,巩固率达99.9%,中学生入学率达98.1%,巩固率达99.83%。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完成了三中排污沟修建、田竹国小饮水工程、大池国小垃圾池、楼坝国小厕所修建,解决了各学校的教学奖金。加强学校法制和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整治,教育教学环境健康有序,共开展安全教育宣传40期,师生的法律、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人文地理

向家坝镇是南方丝绸之路明珠,西电东输能源重镇,境 内山峦叠嶂,峡谷幽深,溪流纵横,水秀山青,是理想的旅游之地,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旅游业将成为向家坝镇的支柱产业。境内有亚洲最大的露天温泉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新建成的新农村建设示範点、乡村旅游景点罗岩田园新村、云南的古墓葬—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崖墓群;古渡拜台、古楼、古石寨与建造物等诸多景点,原汁原味的车车灯、牛牛灯、龙灯、金钱棍、民歌等民间文艺表演流传久远,颇其川南特色,让人耳目一新。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革命历史文化,构成了独特的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

社会保障

在2007年中,向家坝镇全面落实特困户、五保户、受灾民众和残疾人救助措施,切实关心和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抓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将城镇居民、下岗职工等1614户,2745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範围;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解决了113户“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2008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27万元,救灾款8万元,优抚费34万元,救灾粮6万斤,救济衣物8800余件。狠抓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办证工作,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万余人。失地特困民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将204名特困人员纳入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31.4万元。组织开展了“九九”敬老节活动,落实了专人负责老龄工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正当权益得到依法维护。

新农村建设

2006年向家坝镇新农村建设主要体高滩罗岩“田园新村”。现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是开展了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会长、理事会会员,完成了理事会制度建设。二是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万元完成南坳水库的坝体加高3米,蓄水量由原来的3万方增至7.5万方。投资170万元完成4公里高罗公路改造,新修罗岩至学堂、公路、从金、穀场四条支线公路。完成了1500米文星水库至田园新村输水管网,改良土地27户55亩。完成677米南坳水库环库建设。三是开展了农业产业建设。巩固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农家乐2家,现已正式营业。四是抓好美化亮化建设。栽种葡萄、枇杷、垂柳、梅花、桅子花等绿色植物,对农户庭院、活动中心及南坳水库进行了美化。按川南民居风格改造房屋33户,完成2605米户与户水泥连线通道、院坝硬化1103平方米、墙体粉刷7610平方米、房屋改造270平方米,建沼气池14口、节能灶37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向家坝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