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1945
10月21日,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台湾·1945》在京举行看片会。该片将于10月25日,亦即台湾光复70周年纪念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19:06首播。该片是央视纪录频道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继纪录片《船政学堂》之后,在纪录片领域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2017年9月,获得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湾·1945》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首播时间:2015年10月25日
- 集数:6
介绍
纪录片《台湾·1945》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台湾光复前后“筹备--接收--重建”三大阶段的重要史实和代表人物故事,从政治与军事的接管,经济与社会的重建,文化与教育的正本清源等方面深入探寻台湾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分集剧情
第一集 还我河山
宝岛之殇,还我河山!日本投降之后,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区,划分为十六个受降区接受投降,台湾为第15受降区,陈仪负责接收台湾及澎湖列岛。
第二集 宝岛新生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总督府对台湾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台湾人民从没有享受过一天的日本国民待遇。进入1945年9月,从东京湾的投降签字仪式,到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日本投降的历史性场景一幕接一幕地上演。此时的台湾已悄然发生变化,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即将光复的风声,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三集 接收遣送
别了,帝国春梦!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之后,整箇中国战区,等待遣返的日俘日侨总数有300多万,其中台湾需要遣返的日俘日侨就有将近50万人……
第四集 兴废继绝
国民政府为了战后的经济重建,先后派遣孙运璿等三十一位中国青年到美国各主要工业领域学习深造。孙运璿渴望立即赶回山东老家,用自己精通的电气专业建设一座新式发电厂,让乡亲们把煤油灯换成电灯。孙运璿接到紧急命令返回中国,几天后他和几位同伴乘飞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战争废墟上的台湾,正急切等待着孙运璿们施展才华,兴废继绝。
第五集 正本清源
将日语逐出教室!1946年10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发出一份公告,命令从即日起撤除所有新闻报纸杂誌之日文版。几乎在同时,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下令中国小禁止使用日语。五十一年来,第一次把日语逐出了教室……
第六集 共祖中华
2006年9月12日,陕西黄帝陵,88岁的林宪从台湾来到这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946年9月12日,林宪参加的台湾光复致敬团祭拜黄帝陵一行,来到陕西耀县后,却因风雨阻隔,只能在县城遥祭。他们焚香致敬告慰祖先,台湾脱离日寇统治,重归祖国版图。光阴走过60年,当年未完成的致敬行动差点成为林宪终身遗憾。
获奖记录
2017年9月,获得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