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味素
特色味素主要是由呈鲜味特强的肌苷酸钠或乌苷酸钠与普通味素混合而製成。按不同的配比量,可使味素的鲜度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味素具有强化鲜味、增强食物滋味、协调甜酸苦辣等作用,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特色味素
- 外文名:Characteristic MSG
- 拼音:teseweijing
- 作用:强化鲜味
- 用途:汤和调味汁
- 毒性:无害
特色味素概念
味素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冷盘、做汤等都可用。 味素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慾,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素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特色味素组成
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素是食品增鲜剂,最初是从海藻中提取製备,现均为工业合成品。
毒性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常规食用量对人体无害。
味素中毒表现
部分西方人在进食富含味素的食物2小时内,出现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此现象多出现在中餐用餐后,因此有些西方人将此现象称为“中国餐馆综合徵”,但此现象和进食味素的关係至今未能证实。
中毒后紧急处理
误服过量味素后勿须特殊处理。出现中国餐馆综合徵者也可口服维生素B6,每天50毫克。
中毒预防
可以放心食用味素,但不要使用量过大,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过20克。
使用技巧
1.对用高汤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素。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素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素,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餚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菜餚,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素。因为味素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盘使用晶体味素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冷盘上,效果较好(因味素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冷盘,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素的提鲜作用。
4.作菜使用味素,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素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危害人体。
5.味素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素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味素;成人每人每天味素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6.味素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 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时味素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还会产生毒性。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素,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7.在含有硷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素,味素遇硷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