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豆汁
北京豆汁是北京独有的吃食儿,是水磨绿豆製作冬粉或团粉时,把澱粉取出后,剩下来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后熬製成的。据说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已经传入皇家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豆汁
- 英文名:Beijing To solidify
- 主要食材:绿豆,辣鹹菜
- 分类:北京
- 口味:酸鹹
- 製作难度:一般
豆汁
豆汁是北京独有的吃食儿,是水磨绿豆製作冬粉或团粉时,把澱粉取出后,剩下来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后熬製成的。据说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已经传入皇家了。“老北京有句话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因为豆汁的气味及味道独特,若非长期接触,很难习惯。
喝豆汁儿是有讲究的,首先得烫,偶尔咕嘟着几个泡的热度最好,再者必须得配上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儿、淋上辣油,同时还得搭上两个“焦圈儿”,吃起来主味酸、回味甜、芥菜鹹、红油辣,五味中占了四味,再加上焦圈儿的脆和香,绝配!
历史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做法
绿豆1千克,辣鹹菜适量。豆汁实际上是製作绿豆澱粉或冬粉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澱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
1.将绿豆杂质筛净,淘洗乾净,放入盆内用凉水(冬天用温水,水量要比绿豆高出2倍)泡十几小时。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时捞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细越好),每千克绿豆约出稀糊2.65千克。然后,在稀糊内加入1.5千克的浆水(即前以次製作豆汁、澱粉时撇出的清水)并逐次加入不少于12千克的凉水过滤,约可滤出粉浆17千克、豆渣2千克,
2.把粉浆倒入大缸内,经过一夜沉澱。白色的澱粉就沉澱到缸底,上面是一次层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层即是颜色灰绿、质地较浓的生豆汁,最上层是浮沫和浆水。撇去浮沫和浆水,把生豆汁舀出(可得生豆汁8千克左右,另有澱粉约500克和黑粉少量),再煮之前还需在沉澱一次,夏季沉澱六小时。冬季沉澱一夜。沉澱好后,撇去上面的浆水。
3.锅内放入少许凉水,用旺火烧沸后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涨并将溢出锅外时,立即改用微火保温(此时不能用旺火,否则会逐成麻豆腐),随吃随盛,并佐以辣鹹菜同食。
锦馨店
位于东城区(原崇文区)磁器口东榄桿市的老字号,那里的豆汁儿和焦圈儿都是国内贸易部挂牌儿的“中华名小吃”,据说是得了原来花市火神庙“豆汁丁”的真传,大概是专营店的缘故,保持了一贯的质量水準,豆汁儿总保持着将开不开的温度,焦圈儿也总是酥脆,不仅可以堂食,还提供大塑胶壶打生豆汁儿带走。现在锦馨在天坛北门、东门和龙潭湖公园西北门开了三家分店。
菜品特色
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用绿豆做原料,经过烫豆,磨豆,澱粉分离,发酵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得到澱粉.豆汁和浆。澱粉被用做它用,浆被用来再循环生产的发酵原料,豆汁是用做饮用和再生产麻豆腐,麻豆腐是使用大锅把豆汁熬开,再经过把水分沥乾,用羊油炒!
意义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 (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豆汁儿是製造绿豆冬粉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準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幺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桿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鹹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鹹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鹹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鹹菜呢?”——“鹹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鹹菜。”
功用
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前后,传入宫内。每年旧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5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要製做豆汁,帝、后酒肉之余,皆饮豆汁以解油腻。
据说,鹹丰梓宫(灵梓)迴銮,东西两太后带领同治帝刚回到宫里,即向御膳房要豆汁儿喝。
在民间,豆汁儿的主顾更不分贵贱,凡穿戴体面者在庙会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往往会被人耻笑,唯独喝豆汁儿则不足为耻。
营养价值
绿豆具有清除肌肤毒素的作用,对于肌肤舒缓也有特别功效。对痘痘有一定的缓和作用。使用绿豆面膜配合牛奶,可以让痘痘消除,还能淡化痘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