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纳藤黄
版纳藤黄(学名: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 Y. H. Li)乔木,高6-15米。产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于海拔600米的沟谷密林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版纳藤黄
- 拉丁学名: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 Y. H. Li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亚目:山茶亚目
- 科:藤黄科
- 亚科:藤黄亚科
- 族:藤黄族
- 属:藤黄属
- 种:版纳藤黄
- 命名者及年代:Y. H. Li,1981
形态特徵
乔木,高6-15米。枝条褐色,具纵条纹,髓心中空,嫩枝绿色,光滑。
叶片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18厘米,宽4-8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微下延,下面淡绿色,中脉两面隆起,侧脉8-12对,网脉多,但不明显;叶柄长1.2-2.2厘米。
花杂性,同株,稀疏的圆锥状聚伞花序,长达8厘米,通常顶生,稀腋生,有时在花序基部着生1个长约2.5厘米双花的小花序;总梗和花梗具明显的关节,花梗长0.8-1.2厘米;花橙黄色,开放时直径约1厘米;萼片2大2小,外方2枚较短,三角状卵形,内方2枚较长,近圆形;花瓣几等大,肉质,阔卵形,较萼片为长;雄蕊多数,花丝基部联合成1轮,包围子房,花丝粗壮,与花葯等长或更长,花葯扁球形,2室,纵裂,能育雌蕊的子房膨大,10-12室,柱头肥厚,上面近瘤突状,退化雌蕊的子房不膨大,柱头扁平,光滑,高2-3毫米。
果序长5-7厘米,通常着果1-2;果成熟时黄色,直径4-5厘米,圆球形,外面光滑无沟槽,柱头宿存,上面具多数乳头状瘤突;成熟种子2-4,几卵圆形,表面光滑,长2-2.5厘米。
花期1 2月,果期4-5月。
(注:版纳藤黄图片图册资料来源)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米的沟谷密林中。
分布範围
产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腊县。
近种区别
该种外形近Garcinia cambogia Desr.,不同点为雄蕊多数,退化雌蕊的柱头近全缘,不具瘤突,中间下陷,果实光滑,无沟槽而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