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水稻版中国地图

水稻版中国地图

水稻版中国地图

2015年10月13日,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的一片水稻田中出现了一幅“中国地图”及一张“彩色地毯”,这是71岁的陈锦祥老人用彩色水稻种出来的作品。“中国地图”是他的最新作品,“彩色地毯”则是他的彩稻试验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水稻版中国地图
  • 创作人:陈锦祥 
  • 创作材料:彩色水稻
  • 创作时间:2015年 
  • 作品地点: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 

作者简介

陈锦祥退休前是枫泾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研究水稻已有30多年。退休后承包了30亩水稻地,他利用自家承包田搞稻种培育试验,用800多种实验样本培育出30多种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水稻。除了在稻田里培育彩色水稻,陈锦祥还有一个爱好:用彩色稻创作金山农民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陈锦祥曾用彩色稻米贴上出一幅《世博农民画》,表达自己对世博会能在家乡举办的自豪之情。陈锦祥的母亲、兄弟姐妹、女儿都会画农民画,女婿是金山农民画家陆永忠。

创作经历

每年春天,陈锦祥要在田里种下500多种不同品种的水稻。秋收时分,稻田就会变得五彩缤纷。把合格的留下来,不合格的淘汰掉,这些年他用800多种实验样本培育出30多种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水稻。2015年6月,他在稻田里划了380个小渠,用500多根木桿和500多米长的草绳,按照图纸勾勒出形状,然后将20多种颜色不一的水稻种子种下去。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如今已经成型:中间是中国地图,上方有“庆祝建国六十六周年”九个字,地图右边和下方分别写着“中国梦”和“彩色梦”。
他在创作另一幅作品《世博农民画》时,先要在画板上打底稿,再将一粒粒稻米用胶水粘在画板上,每一种稻米的颜色都要精心挑选。配色、贴上都很费工夫,一幅画平均要花半个月才能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水稻版中国地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