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商河县

商河县

商河县

商河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济南市的北大门,东靠滨州市的惠民、阳信,西与德州市的临邑毗邻,南临济阳区,北与德州市的乐陵接壤。介于东经116°58′—117°26,北纬37°06′—37°32′之间,县境呈菱形,南北最长51千米,东西最宽43千米,总面积1162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商河县下辖1个街道、11个镇,总人口57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7.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1:41.4:37.6,二三产业比重比2017年提高3%。

2019年1月9日,商河县凭藉鼓子秧歌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商河县
  • 外文名称:Shanghe Xian
  • 别名:滳河县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
  • 下辖地区:1个街道、11个镇
  • 政府驻地:许商街道明辉路119号
  • 电话区号:0531
  • 邮政区码:251600
  • 地理位置:济南市北部,鲁北平原
  • 面积:1162平方千米
  • 人口:57万(2018年总人口)
  •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汉墓群、卢坊遗址、战国故城、梁王冢遗址、刘祯墓志铭、花卉世界
  • 机场:商河通用航空机场 
  • 火车站:商河站、商河南站(高铁站)
  • 车牌代码:鲁A
  • 行政区划代码:370126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商河县原为滳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因有滳水流经,故名滳河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滳河县改为商河县。

建置沿革

商河置县前的建置隶属,据现存原明、清及民国时期《商河县誌》记载,尧、舜、夏、商属古兖州域。
商河县历史演变商河县历史演变
周属齐国麦邱邑。
秦属齐郡。
西汉为平原郡之扐县、千乘郡之湿沃县。
东汉为平原郡之般县。
三国、魏晋、南北朝为乐陵郡湿沃县。
隋隶属于棣州。大业元年(605年),改属渤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属棣州。武德八年(625年),棣州废,属沧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德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复置棣州于厌次(今惠民东南),又属棣州。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改棣州为乐安州,滳河县属之。
五代时(907—960年),隶属关係未变。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滳河县改为商河县,属棣州。
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併入无棣。未久,商河县复立,归属棣州。
明初,属济南府。宣德元年(1426年),改属武定州。
清初,商河县复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武定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行县道,商河县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济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划为武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省领县,商河县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设行政区,商河县属第五行政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鲁北行政委员会领属。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改属冀南行署第八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商河、惠民两县结合部成立商惠县,属冀鲁边区三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撤销商惠县,恢复原商河县建置,属渤海区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改属泺北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初属泺北专署。1950年属德州专署。1956年3月德州专署撤销,商河县归属惠民专署。1958年12月商(河)、乐(陵)合併为商河县(1960年改名乐陵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4月改属淄博专署。1961年9月两县分治,商河县复属德州专署(1978年改称德州行政公署)。1990年元月商河县归属济南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行乡里制,商河全境设5乡68里。
清康熙二年(1663年),增设安丰乡,全县分为6乡、60里、134约,辖1123个庄。宣统二年(1910年),取消6乡旧名。全县划为9区、52段。
民国初,沿用清制。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划为9个区。区下设乡镇,共有12个镇、96个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奉省令改划为9区、6镇、75乡、辖1017个村庄。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县政府人员仓皇南逃,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区划时有变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1日,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相继设立了二区、三区、四区、七区、八区、九区共6个区公所。
民国三十年(1941年)07月,商河县政府分为商惠公路南、北两个领导机构开展抗日工作。次年9月,在商河、惠民两县的结合部建立了商惠县。商惠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设立了三、四、五、六、七、八共6个区公所。原商河县二、八、九区划归商惠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在惠民、济阳、商河三县结合部置三边县(后改为杨忠县、惠济县),原商河县的三、四区划入三边县。
商河县区划商河县区划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09月,商河县全境解放。同年11月商惠县撤销,恢复商河县建制。全县设10个区。
1950年05月,惠济县撤销,其所辖郑路区、潘桥区、常王区归入商河县。全县共13区。
1952年春,撤销四区、十三区,全县为11区。
1955年12月,又撤销二区、七区,全县调整为9个区。
1956年03月,德平县撤销,其所辖怀仁区及奎台区南部划归商河县。至此,全县共10个区。
1957年01月,撤区建乡。全县10个区划为40个乡(镇),辖1012个村。
1958年03月,全县调整为19个乡(镇)。同年9月全县实现公社化,19个乡(镇)转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2月商河、乐陵合併,称商河县(1960年1月改称乐陵县)。县内区划调整,共设20个公社。计有186个管区,2064个村。
1961年09月,两县分治,恢复商河县。全县10个公社。
1965年05月,公社规模调整,划为22个公社。计有974个大队,1058个生产队。
1983年,全县22个公社,979个大队,3099个生产队。
1984年春,撤销公社,全县改建为6镇、16乡。共有998个行政村,1056个自然村。
1990年1月,商河县划归济南市。同时,奎台乡划入乐陵市。全县计6镇、15乡,959个行政村,1018个自然村。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商河县下辖1个街道、11个镇。商河县人民政府驻许商街道明辉路11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70126001000
许商街道办事处
370126101000
殷巷镇
370126102000
怀仁镇
370126104000
龙桑寺镇
370126105000
郑路镇
370126106000
贾庄镇
370126107000
玉皇庙镇
370126108000
白桥镇
370126109000
孙集镇
370126110000
韩庙镇
370126111000
沙河镇
370126112000
张坊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商河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济南市的北大门,东靠滨州市的惠民、阳信,公路直达渤海沿岸;西与德州市的临邑毗邻,南临济阳县,北与德州市的乐陵接壤。介于东经116°58′—117°26,北纬37°06′—37°32′之间,县境呈菱形,南北最长51千米,东西最宽43千米,总面积1162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商河县的地质构造位置在惠民凹陷中部。惠民凹陷的构造分布是一隆、两洼、南斜坡的格局。一隆,即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起陈庄、经萧庄、盘河、临邑、商河、沙河街到林樊家,呈北东东走向,长150千米,宽10—16千米。商河县境内的胡集乡、商河镇、牛铺乡、沙河乡及其以北乡镇,位于中央隆起带中部。两洼,即在中央隆起带南北两侧的惠民凹陷北部洼陷带和惠民凹陷南部洼陷带,商河县的玉皇庙、钱铺、孙集、郑路、展家及其以南等乡镇位于南部凹陷带中部。南斜坡,位于惠民凹陷南部洼陷带以南,即惠民凹陷南部边缘斜坡带,在县境南部边缘及其以南。
惠民凹陷内构造活动较强烈,发育着受基底断裂控制的两大断裂体系。中央隆起带上展布着北东东断裂体系,形成三个帚状段,马寨到商河,商河到淄角镇段部分或全部位于商河县境;南部斜坡边缘上展布着北东东断裂体系,其中夏口至白桥一带、营子街至玉皇庙断层部分在商河县境内。
商河的地层和惠民凹陷一致,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薄层灰岩、石炭系和二迭系的砂岩、泥质页岩和灰岩煤线地层,也有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侏罗系是紫色砂岩等,白垩系是红色粘土等地层。新生界始新统孔店组--沙四段,岩性为一套巨厚的砂岩、泥岩互层,厚度在2000米以上。地层沉积有些缺失。

地形地貌

商河县属华北沖积平原,境内无高山和丘陵。地势平缓,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10000之间。最高点为胡集乡小寺村,海拔17.10米;最低点为韩庙乡红庙洼,海拔8.94米,高低相差8.16米。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漫溢溃决和淤淀不均,遗留下5条古河道高地带,在古河道间形成了坡地和洼地。高地、坡地、洼地相间分布,洼地星罗棋布全境,素有72洼之称。
商河县有河滩高地、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浅平洼地、沙质河槽地6个地貌类型。
河滩高地
系古河道漫滩沉积而成,主要是垄岗河滩高地,地面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通畅,一般无涝灾威胁;地下水埋深3米以下,矿化度为2.07克/升,井灌水质较好,河灌无盐化威胁,土壤水分以下渗为主,多为褐土化潮土。主要分布于徒骇河、沙河、朱家河沿线。
高坡地
系泛滥漫流沉积而成,位于河滩高地的下端,地面坡度相对较大,地段中有微微隆起。地下水埋深在3米左右,排水良好,矿化度1.5克/升。土壤类型以砂质潮土为主,其次是褐土化潮土,为全县土壤精华,是粮棉高产地。主要分布在商河南部土马河、徒骇河一带和商河西北部的怀仁、殷巷等乡镇。
平坡地
系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的单斜坡地,在高坡地下端,处于高坡地与洼地之间,地势平缓,地下水埋深2—3米,矿化度2.17克/升。土壤类型以沙质潮土为主,夹杂着零星的斑化潮土,耕性好,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全县主要地貌类型。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洼坡地
系黄河泛滥漫流沉积而成,位于平坡地的下端,地下水埋深1—3米,矿化度高,径流滞缓,盐分集聚,易泥涝易硷,是全县盐硷地的所在地,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各洼地的边缘地带。
浅平洼地
系黄河泛滥尾水缓流或静水沉积而成,地势封闭平缓,土壤表层多为厚层粘土,地下水埋深2米,矿化度2—3克/升。排水不畅,汛期易积水。主要分布在沙河、常庄、钱铺、商河、贾庄、张坊、郑路、孙集等乡镇。
沙质河槽地
多数由故河道遗留下的沙质河槽所形成。经过多年的淤积和农田基本建设形成了断断续续明显或不明显的槽状洼地,土壤质地多为砂质,地下水埋深较浅,有的甚至积水。主要分布在沙河故道和朱家河故道。

气候特徵

商河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乾燥度为1.2,大陆度65.7%。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6°C;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591.1毫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737.4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季风特徵明显。春季,始于3月28日,终于5月22日,持续56天,其特点是乾旱、风多、回暖迅速,蒸发量大;夏季,始于5月23日,终于9月4日,持续105天,其特点是湿热、雨量集中、受海上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秋季,始于9月5日,终于11月7日,持续64天,其特点是天高气爽、气温下降急;冬季,始于11月8日,终于3月27日,持续140天,其特点是乾冷,雨雪稀少,受欧亚大陆冷高压的控制,盛行乾冷的偏北风。
光照
商河县实际日照数年均2737.4小时,日均7.5小时,日照率62%,其中80%的保证率为2639.9小时。全县以春、夏季光照最多,日均8.4小时,冬季最少,日均6.3小时。
气温
商河县全年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6°C,最低气温月平均为-8.6°C,日最低气温≤-5.0°C的寒冷日数,年平均为64.1天,日平均气温≤-10.0°C的严寒日数年平均23天,最早开始于11月下旬,最晚结束于3月中旬。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8°C,最高气温月平均为31.6°C。日最高气温≥35°C的炎热日数,年平均为15.8天;日最高气温≥30°C炎热期平均74.0天,一般从6月上中旬开始,至9月上旬结束。
地温
商河县封冻日一般在12月下旬,最早为12月6日,最晚为1月12日。
降水
商河县历年平均降水量591.1毫米。降水的四季分配,以夏季最多,平均为404.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8%;冬季最少,平均为15.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一年中各月的降水变化为单峰型,以7月份最多,平均为205.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5%,1月份最少,平均为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全年降水量的3.1%为雪,平均降雪量为18.3毫米。
蒸发
商河县水面蒸发量全年以6月份最大,为332.2毫米,占全年总蒸发量的16.9%;1月份最小,为46.5毫米,占全年总蒸发量的2.4%。
商河县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次是东北风。以2—4级的和风为主,平均风速3.2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18天。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4.4米/秒,大风日数平均为4天。8月份平均风速最小,2.2米/秒,大风日数平均为0.4天。

水文概况

商河县境内的河流属海河流域徒骇河水系和德惠新河水系。徒骇河水系的支流有徒骇河故道、土马河、清水乾沟、沙河,流域面积349.2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0%。德惠新河水系支流有商西河、商中河、改硷河、商东河,1990年流域面积813.4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0%。
文昌河文昌河
徒骇河水系
徒骇河又名土河,前身为古漯川,是境内最大河道。起源于山东省莘县文明寨,自杨庄铺乡南河头入县境,经白桥乡、郑路镇,至展家乡出境入惠民县,境内长31.7千米。流域面积347.06平方千米。
德惠新河水系
德惠新河1968—1970年开挖,因贯穿德州、惠民两地区而得名。起源于平原县马洪乾沟。自怀仁镇三皇庙村西南入境,流经商河县及乐陵市边界,至韩庙乡买虎站东北出境入乐陵市。境内长21千米,河床底宽52米,深5—6米,径流量254.34米/秒,流域面积813.43平方千米,为境内商西、商中、改硷、商东四河的唯一排水河道。
引黄提水灌区渠系
商河县为邢家渡引黄灌区。渠首引黄闸在济阳县境。县境内1979年建引黄输水渠和二级沉沙池。黄河水通过引黄乾渠经牛王渡槽过徒骇河,进入境内二级沉沙池。沉沙后,清水分流,一支入商西河往北输送,灌溉县境西半部农田并给庆云、乐陵两县(市)送水;一支由二级沉沙池东北口溢流堰泄入引黄输水渠,然后再分两路,一路通过垦禹公路沟入商中河,另一路利用土马河往东引至商东河与引徒骇河水汇流,通过各节制闸调配,送至境内各河系的支斗沟网。引黄输水渠是一地下渠,从二级沉沙池溢流堰起至商中河,全长18.67千米。河底高程11.67—8.46米,河底宽11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商河县自然灾害以气象灾害为主,其次是虫害、地震、盐硷等。气象灾害中经常发生,危害较重的是旱涝灾害、冰雹和乾热风。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水资源总量为3.6769亿立方米,天气降水径流总量为6867万立方米,内河、沟渠和坑塘拦蓄库容为5228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1763亿立方米,引进黄河、徒骇河、德惠河水可利用量为1.9777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土地总面积1162平方千米,已利用土地面积10.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8%。其中耕地面积6.67万公顷,水域面积1.3万公顷。

植物资源

商河县草本植物资源有:大蓟、小蓟、马齿苋、马兜铃、蛤蟆草、木贼、王不留、风仙花、车前、风眼草、冬葵、艾、龙葵、列当、地锦草、地肤、地丁、蛇床、老鹳嘴子、血见愁、苍耳、谷精草、牵牛花、青蒿、泽兰、败酱草、青箱、菟丝子、茜草、贯众、菌陈蒿、浮萍、莎草、益母草、透骨草、夏枯草、猪眼草、曼陀罗、野菊花、旋复花、葶苈、蒺藜、锦灯笼、蒲草、蒲公英、打破碗花花、马伴草、芦苇、茅草、灰菜、曲曲菜、猪毛菜、狼尾草及其它禾本科杂草。
野生木本植物有:酸枣、杜梨、红荆条、野桑树、枸杞、爬山虎共6种。

动物资源

兽类
商河县民国以前常见的兽类有黄鼠狼、刺猬、蝙蝠、野狸、狐狸、獾、野兔等。
建国后,狐狸、獾、黄鼠狼数量逐年减少,鼠类特别是田鼠自70年代以来随蛇、猫头鹰、猫的减少而有所增加。
鸟类
清至民国时期,主要有麻雀、燕子、灰喜鹊、喜鹊、大山雀、黄雀、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白玉、蜡嘴、乌鸦、野鸽、野鸭、戴胜、鹌鹑等。
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末除“四害”时,麻雀的数量曾一度大减。猫头鹰、乌鸦、喜鹊的数量自60年代末以来逐年减少,90年代乌鸦、喜鹊已属罕见。
昆虫
民国以前有蚕、蜂、蝶、蜻蜓、阜螽、螳螂、蜉蝣、蟋蟀、蝼蛄、蝗虫、叩头虫、蚊、蝇、蠓、蚱蜢、蝎子、蚂蚁、蚰蜒、天牛、螟蛉、蠹虫、蛴螬等种类。
建国后,随农林作物种类增多,昆虫种类也相应增加,常见的农林昆虫324种,其中害虫238种。
鱼类
商河县野生鱼29种,分属6科,鲤科有青鱼、草鱼、马口鱼、赤眼鳟、鰵条、长春鳊、红鳍鲅、扇体红鲅、团头鲂、青稍红鲅、翘嘴红鲅、麦穗鱼、棒花鱼、鲤鱼、大眼鲤、鲫、银鲫、鱅鱼、白鲢;合鳃科有黄鳝;鳍科有鳜鱼;鮠科有黄桑鱼;鲶科有鬍子鲶;鳢科有乌鳢。
节肢类
主要有虾、螃蟹、蜘蛛等。虾有毛虾、白虾、马虾及青虾。螃蟹数量很少,主要是河蟹。蜘蛛种类较多,危害农林作物的种类有长腿蜘蛛、麦圆蜘蛛、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农林害虫天敌定名的有26种。
爬行动物
鳖、蛇、蜥蜴。
两栖动物
青蛙、蟾蜍。
软体动物
螺蛳、河蚌、蜗牛。
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等。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勘测石油储量5000万吨,年产40万吨。石油伴生天然气储量达14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天然气日供气量40万立方米。
商河县自然资源商河县自然资源

地热资源

商河地热资源地下储量256亿立方米,可开採量179亿立方米,井口出水温度58—62℃,埋藏浅、温度高、水质优,属于医疗型地热温泉。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户籍总人口64.19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3.97:100。全县人口出生率15.06‰;人口死亡率5.05‰,人口自然增长率10.01‰。常住总人口57.93万人。

政治

县委副书记、县长:郅颂
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晓东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孟庆华
副县长:崔泽花、霍仁禄、刘动、张成伟、王帅
(截至2019年初)

经济

综述

2018年,商河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43%;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7.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1:41.4:37.6,二三产业比重比2017年提高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8.72%,比2017年提高10.33%。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商河县固定资产投资127.0亿元,比2015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16.4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67.5亿元,增长30.0%;第三产业43.0亿元,下降10.3%。
财税收支
2016年,商河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8亿元,比2015年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8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9亿元,增长5.5%。其中,教育支出7.9亿元,增长31.3%;农林水支出5.4亿元,增长7.6%;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4.0亿元,增长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亿元,增长19.8%。各项税收总额10.5亿元,增长4.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9%。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8亿元,增长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8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6.7%。
人民生活
2018年,商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

第一产业

2018年,商河县建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8家、现代农业园区31家。
种植业
2016年,商河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2.4万亩,其中粮食162.1万亩,比2015年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73.0万吨,增长0.5%,粮食单产450.2公斤/亩,下降1.0%;蔬菜26.0万亩,下降1.6%,蔬菜总产量98.3万吨,增长0.4%;棉花3.2万亩,棉花总产0.3万吨。
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範园兰化育苗温室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範园兰化育苗温室
林业
2016年,商河县新增造林合格面积0.6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6.0%。
畜牧业
2016年,商河县猪存栏36.0万头、牛存栏8.6万头、羊存栏26.1万头、家禽存栏为531.9万只;猪出栏63.3万头、牛出栏5.3万头、羊出栏52.2万头、家禽出栏为1076.2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7.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5万吨,奶类产量达到5.2万吨。
农业基础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0.2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0.1%。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32.0万千瓦,下降0.1%;农用拖拉机拥有量1131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25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0197台,其中,大中型农机具8127部;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2040台;玉米联合收穫机达到144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1701台。机耕作业面积为49.6千公顷,下降11.4%;机播面积为106.4千公顷,下降9.0%,机收作业面积112.6千公顷,增长4.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县灌溉面积67.08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3.9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6.21千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商河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05%,1—11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2%,比年初提高4.5%。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806户、新增注册资本金8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36%和31.88%。建成标準厂房50万平方米、入驻项目16个,投资1.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
建筑业
2016年,商河县建筑业增加值11.3亿元,比2015年增长6.7%。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8家,完成总产值13.4亿元,增长45.9%;实现利税8194万元,增长11.8%;房屋施工面积97.7万平方米,增长61.3%,房屋竣工面积43.8万平方米,增长29.7%,其中住宅32.1万平方米,增长26.1%。
商河工业商河工业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6年,商河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比2015年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3.5亿元,增长17.2%。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18.0亿元,增长17.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0.5亿元,增长13.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个,成交额7.8亿元。
招商引资
2018年,商河县签约内资项目73个,计画总投资369.94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9个、过10亿元项目9个、过100亿元项目1个,创新药物产业示範园、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签约落地,产业发展平台得到有效拓展;实际利用外资3.82亿元。
房地产业
2016年,商河县3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12.9亿元,比2015年下降18.0%。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92.00万平方米,增长3.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56.21万平方米,增长2.4%。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4.16万平方米,增长8.7%。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52.52万平方米,增长113.1%。其中期房销售面积45.54万平方米,增长205.4%;商品房销售额20.27亿元,增长108.8%。其中期房销售额17.36亿元,增长89.3%。
邮电通信
2016年,商河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114亿元,比2015年增长15.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62万元,增长36.0%;电信业务总量7785万元,下降1.5%;移动通讯业务收入1.7268亿元,增长20.2%。在邮政业务中,邮政储蓄平均余额26.5835亿元,增长40.0%。年末,行动电话用户42.8590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4873户,其中住宅电话10089户,乡村电话用户34784户。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网际网路业务用户92847户。
金融业
截止2016年末,商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7.7亿元,比年初增长2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8.6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7亿元,增长9.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2.9亿元,增长7.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1.7亿元,增长12.8%。
保险业
2016年,商河县实现保费收入3.3869亿元,比2015年增长5.7%。其中,农业保费收入1815万元,减少19.7%。寿险保费收入2.6581亿元,增长13.7%。支付各种赔款及给付2.6619亿元,增长51.7%,其中:人身保险支出2.0770亿元,增长68.4%。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面展开,农业赔付金额仅235万元,减少83.76%。
商河温泉基地商河温泉基地

交通运输

交通

2018年,商河县开通城区公交2号线,新增2条城乡公交线路,完成46个村街巷硬化,省级“四好农村路”示範县创建工作实施。
省道S248线(商河至济南路段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纵贯商河县南北,S316线横跨县境东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170千米,公路密度名列山东省之首。

运输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机动车拥有量11.2544万辆,比2015年增长2.7%,其中大型汽车2432辆,增长5.1%;小型汽车80065辆,增长15.1%。拥有载客汽车234辆,载货汽车4694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484万人次。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8年,商河县建成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同比增长26.2%。

教育事业

2018年,商河县西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中主体完工、今年9月投入使用,全县新改扩建学校及幼稚园22处、新增学位10995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末,商河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63326户。

体育事业

2016年,商河县举办桌球、篮球、羽毛球、足球、象棋等各项比赛及全民健身大展示等大型民众活动30次;举办2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0人;荣获2016年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国小女子组冠军;县实验国小鼓子秧歌表演队荣获山东省第十一届“小飞天”少儿舞蹈大赛一等奖。承办“济南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荣获“济南市第六届全民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2016年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035万元,营业网点43家,有效销售网点36家。

卫生事业

2018年,商河县中医医院医技综合楼建成使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一期项目主体完工。

劳动就业

2018年,商河县新增城镇就业218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065人,发放创业补贴589.1万元、同比增长324%,发放创业贴息贷款4907万元、同比增长137%。

社会保障

截止2016年末,商河县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95万人。其中:企业在职职工2.64万人、离退休人员0.6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16万人、离退休人员0.49万人。城镇养老保险金髮放人数1.14万人,城镇养老保险金髮放额3.95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00万人,居民交纳居民养老保险金额6655万元。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3万人,城镇失业保险金收缴额770.99万元,城镇失业保险金髮放人数0.37万人,城镇失业保险金髮放额361.24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336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收缴额1.0469亿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支出额9037万元。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4万人、3.53万人、2.87万人、1.25万人,分别征缴基金1.8951亿元、1.0469亿元、821万元、469万元。连续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企业离退休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2327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比2015年增长15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32万元。

社会福利

2018年,商河县投资1300万元完成敬老院安全改造。

基础建设

2018年,商河县改造城区老旧住宅小区37处、农村危房569户,对91栋城区居民楼进行节能改造,完成农村改厕54649户。
全国特色小镇——商河县玉皇庙镇全国特色小镇——商河县玉皇庙镇

环境保护

2018年,商河县118个环境空气品质微观监测站建成使用,老旧渣土车完成更新换代、50辆新型渣土车上路运行,投资3500万元购置环卫车辆及配套设备107台,空气品质优良天数227天、比2017年增加49天,重污染天数11天、比2017年减少7天。全面实行“河长制”,基本完成“清河行动”,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範县。

安全生产

2016年,商河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人数1人,伤0人,造成各项经济损失180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06人;火灾事故392起。

平安建设

2016年,商河县刑事案件立案150起;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5起;全县受理社会治安案件2924起,比2015年减少1086起;查处社会治安案件2865起。

历史文化

商河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列山东三大秧歌之首,是汉族北方四大民间舞蹈之一。1955年、1980年两次组成农民鼓子秧歌队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均获优秀奖,1989年参加“中国舞蹈蓉城之秋”舞蹈大赛,获得最佳节目、最佳方队、最佳组织工作三项大奖;1992年参加瀋阳“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获特等奖,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商河县为“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入围全国文艺界最高奖-山花奖评选资格。2006年1月通过国家文化部的评审和科学认定,商河鼓子秧歌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河县

风景名胜

遗址

商代芦坊遗址,位于郑路镇芦坊村徒骇河北岸,面积300×200米,低于地面5米,出土青铜器、陶器、石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东温桥遗址,位于玉皇庙镇东温桥北,面积400×600米,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等。
古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北怀仁镇与张坊乡交界处,距县城13千米。遗址占地9000平方米。
秦汉台子刘遗址位于胡集乡台子刘村。面积150×150米,台45×45×3.5米,残留大量绳纹筒、几何花纹残砖。
东信遗址,位于怀仁镇东信村南200米处,南临古沙河500米。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4.9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7米,面积810平方米,约为原址的三分之一。
鲁北相府遗址,位于赵魁元乡王家寨村,原山东豪门王氏家族所在地,本家多自称“五大院”。

墓葬

梁王冢遗址位于郑路镇梁王冢村西北500米处,距县城20千米。遗址高出地面4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
小官庄汉墓群,位于韩庙乡小官庄,有五座汉墓组成,现存大冢、磨冢、平冢、信家冢,其中最大冢50×55×5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唐马胤孙墓,位于展家乡小孙家村北。面积8000多平方米,有石人、石兽、石桩、石碑等,拟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古墓,位于县城西北角商中河东岸。此墓由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前、中室顶部被毁、四壁残存。
明刘桢墓,位于孙集乡大刘家村,占地十余亩,有石兽、石桩、墓碑,汉白玉质墓碑和莲花碑座。拟定省重点保护文物。

着名人物

孟简(?—824),字几道,唐代德州平昌(今商河县西北)人。元和六年(811年),出任常州剌史。后晋任户部侍郎,加御史中丞。长庆三年(824年)卒。
马胤孙(?—953),字庆先,五代商河县人。后唐应顺元年(934年),李从珂杀闵帝自立为末帝后,用胤孙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未满岁,改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皆带禁职。未久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卢亨(1420—1474),字永泰,明代商河人。父卢彬,母周氏,对其家教甚严。成化年间,卢亨举进士。任兵部给事中十余年,建议颇多。后晋升为太常寺卿。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山东商河人。抗战期间,“七七事变”后,任第三战区江防军第十一军团军团长,参加保卫上海的淞沪会战。1945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华北剿总副司令等职,参与解放战争。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后晋升上将。
张杰轩(1914—1969),原名孙元清,韩家庙乡雹泉庙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队伍,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军务科科长,海军航空部任免科科长,海军航空兵第二师九团政委,国防部七院第十研究所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张北华(1911—1975),原名张训荣,又名张恩堂、张维之。1948年济南解放后,任济南特别市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后调任徐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1961年下半年任山东省委常委、省监委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与世长辞。
李珍轩(1923—1990),原名李士廉,韩庙乡孙家胡同人。历任贵州省工业厅处长、副厅长,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央高级党校学员,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兼省民委主任,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商河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