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金靴奖
欧洲金靴奖开始于1967年,由爱迪达公司赞助,法国周刊《法国足球》执行,但对当时评比的计分制度有争议而于1991年中止。新恢复的金靴奖仍由爱迪达公司提供赞助,但改由英国《世界足球》和欧洲体育杂誌集团执行,同时还有最佳俱乐部评选,依据它们在国内和欧洲比赛中的成绩评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欧洲金靴奖
- 外文名:European Golden Shoe
- 起始时间:1967年
- 领域:足球
- 赞助公司:爱迪达公司
- 最近得主:里奥·梅西(2017-18赛季,34球)
设立起源
世界盃的最佳射手历来受世界各地的球迷推崇。弗德莱切是世界上第一个踢进1000个球的射手,儘管他已在1930年首届世界盃赛前引退,但他在巴西仍然是一个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在阿根廷,原为巴拉圭人的埃里克也在金靴奖的历史上留名。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巴西的贝利、前西德的穆勒和葡萄牙的尤西比奥,都以他们在禁区里的成就而闻名全球。当选第一任欧洲金靴奖得主的是莫三比克人尤西比奥,他在1967—1968赛季的葡萄牙联赛中为本菲卡队头顶脚踢进43球,但是随后这个奖的构想被爱迪达引用到其他的项目和比赛,最早在世界盃赛中有世界盃金靴奖射手。一些国家也依照这个奖项来奖励国内联赛的最高得分手,如英格兰,前西德等。
发展历程
在国内联赛中,这个奖容易评定;但在欧洲因有人为因素而导致在1990—1991年赛季这个奖项中止。其实早在1976年,赛普勒斯射手凯亚法斯已为尼科西亚奥莫尼亚队踢进39球而得金靴奖,这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因为有人指出联赛水平太次,得奖名不副实)。 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人们同意足球小国应该排除在这个奖项之外,但在此之后,更大的问题出来了,在一小部分东欧国家利用此奖作为推动体育和政治的砝码,最典型的例子是罗马尼亚的尖刀杀手卡马塔鲁:他为布加勒斯特迪纳摩队踢进44球,被评为1986—1987年赛季的金靴奖得主,他在那个赛季开始从克拉约瓦队转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球迷们从未注意到他会是金靴奖的竞争者,儘管他的同胞齐奥尔格斯库在70年代曾两次获得该奖。
1987年5月,在布加勒斯特迪那莫队踢了34场联赛中的前25场,卡马塔鲁进19球,无法与当时的几位顶级射手:奥地利FK队的波尔斯特、英格兰托特纳姆热刺队的阿兰和苏格兰凯尔特人队的麦克莱尔相比。然而,在5月3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与布加勒斯特维多利亚队的一场联赛中,卡马塔鲁在一小时内连进4球,比赛最后打成4比4平局。一星期之后,他在对普洛耶什蒂爱国者队一赛中,又罚进一个点球。
5月13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与布加勒斯特星队比赛,打成1比1平,卡马塔鲁未能进球,布加勒斯特星队以9分优势领先,夺标在望;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居第二位,比第三位的维多利亚队多6分,实际上也确保了它在欧洲联盟杯的一个席位。 从这个时候开始,为了能得金靴奖,卡马塔鲁在一月零一天内的7场比赛中,进了21个球,但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只赢了其中的两场。这样,卡马塔鲁在前27场比赛中进23球,在后7场进了21个球,以总数44球夺得金靴奖,比排第二位的波斯特尔多5球。对此,波尔斯特极为生气,他说:“不要指望我会参加领奖会,我相位我是不会以体育家的风度与他握手的。”在齐奥塞斯库倒台后,人们才了解到,卡马塔鲁只不过是当时罗马尼亚内部腐败的一名“马前卒”。但是他的得逞给后来的金靴奖得主,如也是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队的马特乌特、保加利亚索非亚CSKA队的斯托伊奇科夫等其他东欧国家射手的脸上抹了黑。
由此,《法国足球》在1990—1991年赛季撤出对金靴奖的支持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爱迪达没有了合作伙伴,也就中止了其赞助。1991年最后一次金靴奖的颁奖晚会也被取消,金靴奖得主前南斯拉夫贝尔格勒红星队的潘采夫也没能领到奖品。此后爱迪达早就想复活金靴奖,但找不到一家出版物作为载体。后来它与许多杂誌进行过商谈。《法国足球》有优先权,但拒绝了;之后爱迪达才与包括《世界足球》在内的欧洲体育杂誌集团接洽。 复活金靴奖的挑战在于找到一个评分制度,以反映欧洲足球国家的不同水平,最后达成一致,以前一赛季的比赛为基準。
评选规则
1、欧洲所有参加各国顶级联赛的俱乐部球员均有资格参评选;
2、只有在联赛的进球才能积分;
3、每进一球得一分;
4、进球数得分在与进球者所在国的足球係数相乘,得出排名分;
5、五大联赛的积分係数为2,有2个冠军联赛参赛名额的联赛积分係数为1.5,有1个冠军联赛参赛名额的联赛积分係数为1。另外,球员转会前后的积分可累积,但从单年度联赛转会到跨年度联赛,积分则不能累积。截止2013-2014赛季结束的五大联赛(按照欧战积分排序)为西甲、英超、德甲、意甲、葡超。这5个联赛的金靴係数为2;
6、每年六月在欧洲各国联赛结束时积分最高的射手将使得爱迪达公司为其颁发象徵欧洲金靴的奖品。
经历事件
概述介绍
2003年德国《体育图片》曾在一期金靴奖专题中给这个射手的游戏做了“十大定理”,撰写者是德国足球名宿内策尔,他认为每一位企图获得金靴奖的球员都应该用对待《圣经》的态度来牢记这十大定理———
1.必须是球队主力射手和进攻核心,一个赛季缺席场次最多不能超过6场。
2.不受严重伤病困扰,“轻伤不下火线”的场次比重在一个赛季也不应超过18%。
3.与主帅和队友关係融洽,不是锋线上的独行侠。
4.有劳有逸,必须集中火力主攻联赛赛场,别指望多线开花。
5.效力于任何联赛参与夺冠的球队,而不是保级球队,金靴永远都是为名门望族度身定做的饰物。
6.一个赛季内至少上演过两次“帽子戏法”,梅开二度应该是家常便饭。
7.绝对不放弃主罚点球的机会。
8.年龄在24-29岁之间。
9.不要对“世界波”执迷不悟,信奉不管左脚右脚还是头顶手碰,只要能把球送进网窝就是英雄。
10.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激髮状态的嗜好,酒精、女人、跑车或赌博活动,只要不去碰兴奋剂一切请自便。
积分与公平
为确保基本的游戏公平性,1997年金靴奖的评选开始推行积分评判,这个制度规定金靴奖得主的获得积分由联赛进球数与积分係数相乘而得。这便是现在的金靴奖评判方式。
起初人们认为这个制度将使金靴奖的评选结果更具说服力,但这个新制度并没让代表欧洲联赛最高水平的四大联赛射手成为金靴的“主人”。近7个赛季,只有罗纳尔多(34球)、菲利浦斯(30球)和上赛季的马凯(29球)来自四大联赛,防守较好的意甲和进攻更犀利的德甲赛场迄今没有射手穿过金靴。积分制的具体标準还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比如葡萄牙和荷兰联赛直到2000年才由2的联赛积分係数改为1.5,否则也不会轮到马赫拉斯和贾德尔成为含金量不足的金靴得主。
任何一国的联赛特徵都有差异,即便是今天球迷眼中攻势足球联赛的代表——葡超联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还曾是欧洲最“保守”的联赛之一,而荷甲、苏超这些传统攻强守弱的联赛似乎也出现了“基因变异”。用积分制区区3个不同的分数来体现欧洲各大联赛的攻守特点、水平基础是相当荒唐和“伪善”。诚然,主办者也绞尽脑汁想过很多办法确保评选的公平合理,例如计算进球率和用进球换算球队的积分等等,但几乎每种方法都存在必然缺陷和不科学性,你不能说把1:1变为2:1那个进球就为球队获得胜利,而3:1那个进球就是“无所谓”。
积分制的“伪公平性”让金靴奖的发展势头并不明朗,因为这项评选几乎已经成为小国联赛的包场娱乐。上赛季马凯一度受到爱沙尼亚塔林队射手克罗洛夫的“威胁”,此君在本国联赛中进了37个球,按照积分规则马凯每进1个球,他就必须打进2球才能追平,亚美尼亚俱乐部队的卡拉米扬也在积分榜上一度压倒了凯日曼和侬达,为此《马卡报》嘲讽金靴奖已经沦为“侏儒联赛製造巨人杀手的游戏”。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1997/1998赛季欧洲金靴奖得主是荷甲维特斯队的马赫拉斯,银靴奖则是流浪者队的内格里,这些无名之辈就利用规则“宽容”击败了太多真正有实力的顶级射手。过去7个赛季的金靴前3名一共24名射手中(有2次3人并列),仅有11人次来自四大联赛。
历届得主
无正式奖项时期的欧洲最佳射手
赛季 | 球员 | 所属俱乐部 (国家) | 进球 |
1888/89 | 约翰·古达尔(John Goodall) | 北普雷斯顿(英格兰) | 21 |
1889/90 | 詹姆士·罗斯(James Ross) | 北普雷斯顿(英格兰) | 24 |
1890/91 | 杰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 | 布莱克本流浪(英格兰) | 26 |
1890/91 | 杰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 | 布莱克本流浪(英格兰) | 26 |
1891/92 | 约翰尼·坎贝尔(Johnny Campbell) | 桑德兰(英格兰) | 32 |
1892/93 | 约翰尼·坎贝尔(Johnny Campbell) | 桑德兰(英格兰) | 31 |
1893/94 | 杰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 | 布莱克本流浪(英格兰) | 27 |
1894/95 | 约翰尼·坎贝尔(Johnny Campbell) | 桑德兰(英格兰) | 22 |
1895/96 | 史蒂芬·布鲁默(Stephen Bloomer) | 德比郡(英格兰) | 22 |
约翰尼·坎贝尔(Johnny Campbell) | 阿斯顿维拉(英格兰) | 20 | |
1896/97 | 史蒂芬·布鲁默(Stephen Bloomer) | 德比郡(英格兰) | 22 |
1897/98 | 乔治·惠尔登(Georghe Wheldon) | 阿斯顿维拉(英格兰) | 21 |
1898/99 | 罗伯特·汉密尔顿(Robert Hamilton) | 格拉斯哥流浪者(苏格兰) | 25 |
1899/00 | 威廉·加拉蒂(William Garraty) | 阿斯顿维拉(英格兰) | 27 |
1900/01 | 史蒂芬·布鲁默(Stephen Bloomer) | 德比郡(英格兰) | 24 |
1901/02 | 查尔斯·西蒙斯(Charles Simmons) | 西布罗姆维奇(英格兰) | 23 |
1902/03 | 亚历克·雷博尔德(Alec Reybould) | 利物浦(英格兰) | 31 |
1903/04 | 罗伯特·汉密尔顿(Robert Hamilton) | 格拉斯哥流浪者(苏格兰) | 28 |
1904/05 | 塞缪尔·马什(Samuel Marsh) | 博尔顿流浪者(英格兰) | 26 |
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 | 伯明罕城(英格兰) | 26 | |
威廉·马克斯韦尔(William Maxwell) | 布里斯托城(英格兰) | 26 | |
1906/07 | 阿尔夫·扬(Alf Young) | 埃弗顿(英格兰) | 30 |
1907/08 | 约翰·辛普森(John Simpson) | 法尔科克(苏格兰) | 32 |
1908/09 | 伯特·弗里曼(Bert Freeman) | 埃弗顿队(英格兰) | 38 |
1909/10 | 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 | 赫尔城(英格兰) | 32 |
1910/11 | 伊姆雷·施勒塞尔(Imre Schlosser)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42 |
1911/12 | 伊姆雷·施勒塞尔(Imre Schlosser)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40 |
1912/13 | 伊姆雷·施勒塞尔(Imre Schlosser)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42 |
1913/14 | 伊姆雷·施勒塞尔(Imre Schlosser)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36 |
1914/15 | 托马斯·格雷西(Thomas Gracie) | 中洛锡安郡哈茨(苏格兰) | 29 |
詹姆士·里查德森(James Richardson) | 赫伯年(苏格兰) | 29 | |
1915/16 | 詹姆士·麦克科尔(James McColl) | 凯尔特人(苏格兰) | 34 |
1916/17 | 伯特·亚纳尔(Bert Yarnall) | 赫伯年(苏格兰) | 39 |
1917/18 | 阿尔弗雷德·沙费尔(Alfréd Schaffer) | 布达佩斯MTK队(匈牙利) | 42 |
1918/19 | 阿尔弗雷德·沙费尔(Alfréd Schaffer) | 布达佩斯MTK队 (匈牙利) | 41 |
1919/20 | 弗瑞德·莫里斯(Fred Morris) | 西布罗姆维奇队(英格兰) | 37 |
1920/21 | 休·弗格森(Hugh Ferguson) | 马瑟威尔(苏格兰) | 43 |
1921/22 | 邓肯·沃克(Duncan Walker) | 圣米伦(苏格兰) | 45 |
1922/23 | 查利·巴汉姆(Charlie Bucham) | 桑德兰(英格兰) | 30 |
约翰·怀特(John White) | 中洛锡安郡哈茨(苏格兰) | 30 | |
1923/24 | 戴夫·哈利迪(Dave Halliday) | 邓迪联(苏格兰) | 38 |
1924/25 | 威利·德弗林(Willie Devlin) | 考登比斯(苏格兰) | 33 |
1925/26 | 特德·哈珀(Ted Harper) | 布莱克本流浪(英格兰) | 43 |
1926/27 | 吉米·麦克格罗里(Jimmy McGrory) | 凯尔特人(苏格兰) | 49 |
1927/28 | 威廉·迪恩(William Dean) | 埃弗顿(英格兰) | 60(欧洲纪录) |
1928/29 | 伊夫林·莫里森(Evelyn Morrison) | 法尔柯克(苏格兰) | 43 |
戴夫·哈利迪(Dave Halliday) | 桑德兰(英格兰) | 43 | |
1929/30 | 维克·沃森(Vic Watson) | 西汉姆联(英格兰) | 41 |
1930/31 | 乔·班布里克(Joe Bambrick) | 林菲尔德(北爱尔兰) | 50 |
1931/32 | 弗瑞德·罗伯茨(Fred Roberts) | 格伦托兰(北爱尔兰) | 55 |
1932/33 | 威利·麦克法迪恩(Willie McFadyen) | 马瑟威尔(苏格兰) | 45 |
1933/34 | 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 | 格拉斯哥流浪者(苏格兰) | 41 |
1934/35 | 爱德华·德雷克(Edward Drake) | 阿森纳(英格兰) | 42 |
1935/36 | 吉米·麦克格罗里(Jimmy McGrory) | 凯尔特人(苏格兰) | 50 |
1936/37 | 拉斯洛·切赫(LaszloCseh II) | 布达佩斯匈牙利人(匈牙利) | 36 |
1937/38 | 安迪·布莱克(Andy Black) | 中洛锡安郡哈茨(苏格兰) | 40 |
1938/40 | 捷尔吉·萨罗西(Gyorgy Sarosi)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23 |
1940/41 | 捷尔吉·萨罗西(Gyorgy Sarosi)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29 |
1941/42 | 科雷亚·迪亚斯(Correia Diaz) | 波尔图(葡萄牙) | 36 |
1942/43 | 马丁(Martín) | 巴塞隆纳 (西班牙) | 32 |
1943/44 | 久拉·仁格勒尔(Gyula Zsengellér) | 布达佩斯宇佩斯(匈牙利) | 33 |
卡尔·德克尔(Karl Decker) | 维也纳第一队(奥地利) | 33 | |
1944/45 | 久拉·仁格勒尔(Gyula Zsengellér) | 布达佩斯宇佩斯(匈牙利) | 36 |
1945/46 | 弗伦茨·代亚克(Ferenc Déak) | 森特罗林茨(匈牙利) | 66 |
1946/47 | 弗伦茨·代亚克(Ferenc Déak) | 森特罗林茨(匈牙利) | 48 |
1948/49 | 弗伦茨·代亚克(Ferenc Déak) | 费伦茨瓦罗斯(匈牙利) | 59 |
1949/50 | 杰夫·莫尔曼斯(Jef Mermans) | 安德莱赫特(比利时) | 37 |
1950/51 | 汉斯·绍恩(Hans Schone) | 巴伯尔斯堡旋转队 | 38 |
1951/52 | 桑多尔·科奇士(Sandor Kocsis) | 洪韦德(匈牙利) | 36 |
1953/54 | 桑多尔·科奇士(Sandor Kocsis) | 洪韦德(匈牙利) | 33 |
1954/55 | 里克·科彭斯(Rik Coppens) | 贝尔绍特(比利时) | 35 |
1955/56 | 皮埃特·霍林克(Piet Hollink) | 赫尔蒙迪亚(荷兰) | 37 |
1956/57 | 科恩·迪伦(Coen Dillen) | PSV爱英获温 (荷兰) | 43 |
1957/58 | 朱斯特·方丹(Just Fontaine) | 兰斯(法国) | 34 |
1958/59 | 莱奥·坎耶尔斯(Leo Canjels) | NAC布雷达 (荷兰) | 34 |
1959/60 | 乔·贝克(Joe Baker) | 赫伯年(苏格兰) | 42 |
1960/61 | 亚历克斯·哈利(Alex Harley) | 第三拉纳克(苏格兰) | 42 |
1961/62 | 雷·克劳福德(Ray Crawford) | 伊普斯维奇城(英格兰) | 33 |
德雷克·凯文(Derek Kevan) | 西布罗姆维奇(英格兰) | 33 | |
1963/64 | 吉米格里夫斯(Jimmy Greaves) | 托特纳姆热刺(英格兰) | 35 |
1964/65 | 吉姆·弗斯特(Jim Forrest) | 格拉斯哥流浪者(苏格兰) | 30 |
1965/66 | 菲利普·贡代(Philippe Gondet) | 南特 (法国) | 36 |
1966/67 | 安托尔·杜纳伊(Antal Dunai II) | 多扎宇佩斯(匈牙利) | 36 |
非积分评判时期的欧洲金靴奖得主
赛季 | 获奖球员 | 国籍 | 俱乐部 | 进球数 |
---|---|---|---|---|
1967-68 | 尤西比奥 | 葡萄牙 | 本菲卡 | 42 |
1968-69 | 佩塔尔·日科夫 | 保加利亚 | 索菲亚中央陆军 | 36 |
1969-70 | 盖德·穆勒 | 联邦德国 | 拜仁慕尼黑 | 38 |
1970-71 | 约西普·斯科布拉尔 | 南斯拉夫 | 马赛 | 44 |
1971-72 | 盖德·穆勒 | 联邦德国 | 拜仁慕尼黑 | 40 |
1972-73 | 尤西比奥 | 葡萄牙 | 本菲卡 | 40 |
1973-74 | 埃克托·亚萨尔德 | 阿根廷 | 里斯本竞技 | 46 |
1974-75 | 杜杜·齐奥尔格斯库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迪纳摩 | 33 |
1975-76 | 索蒂里斯.凯亚法斯 | 赛普勒斯 | 奥摩尼亚 | 39 |
1976-77 | 杜杜·齐奥尔格斯库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迪纳摩 | 33 |
1977-78 | 汉斯·克兰克尔 | 奥地利 | 维也纳快速 | 41 |
1978-79 | 基斯·基斯特 | 荷兰 | 阿尔克马尔 | 34 |
1979-80 | 埃尔文·范登博格 | 比利时 | 利亚斯 | 39 |
1980-81 | 格尔基·斯拉夫科夫 | 保加利亚 | 普罗夫迪夫博特夫 | 31 |
1981-82 | 维姆·基夫特 | 荷兰 | 阿贾克斯 | 32 |
1982-83 | 费尔南多·戈麦斯 | 葡萄牙 | 波尔图 | 36 |
1983-84 | 伊恩·拉什 | 威尔斯 | 利物浦 | 32 |
1984-85 | 费尔南多·戈麦斯 | 葡萄牙 | 波尔图 | 39 |
1985-86 | 马尔科·范巴斯滕 | 荷兰 | 阿贾克斯 | 37 |
1986-87 | 洛狄昂·卡马塔鲁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迪纳摩 | 44 |
1987-88 | 科拉克(Tanju Çolak) | 土耳其 | 加拉塔萨雷 | 39 |
1988-89 | 多林·马特乌特 | 罗马尼亚 | 布加勒斯特迪纳摩 | 43 |
1989-90 | 乌戈·桑切斯 | 墨西哥 | 皇家马德里 | 38 |
赫里斯托·斯托伊奇科夫 | 保加利亚 | 索菲亚中央陆军 | 38 | |
1990-91 | 达尔科·潘采夫 | 南斯拉夫 | 贝尔格勒红星 | 34 |
1991-92 | 阿利·麦考伊斯特 | 苏格兰 | 格拉斯哥流浪者 | 34 |
1992-93 | 阿利·麦考伊斯特 | 苏格兰 | 格拉斯哥流浪者 | 34* |
1993-94 | 大卫·泰勒 | 威尔斯 | 博斯玛多戈 | 43 |
1994-95 | 阿森·阿维迪斯扬 | 亚美尼亚 | 叶里温霍门门队 | 39 |
1995-96 | 兹维亚德·恩德拉泽 | 乔治亚 | 泽斯塔夫尼马戈维蒂 | 40 |
(注:1991-92赛季至1995-96赛季没有正式颁发“欧洲金靴奖”)
积分评判时期的欧洲金靴奖得主
赛季 | 获奖球员 | 国籍 | 俱乐部 | 进球数(得分) |
---|---|---|---|---|
1996-97 | 罗纳尔多 | 巴西 | 巴塞隆纳 | 34(68分) |
1997-98 | 尼克斯·马赫拉斯 | 希腊 | 维特斯 | 34(68分) |
1998-99 | 马里奥·贾德尔 | 巴西 | 波尔图 | 36(72分) |
1999-00 | 凯文·菲利普斯 | 英格兰 | 桑德兰 | 30(60分) |
2000-01 | 亨里克·拉尔森 | 瑞典 | 凯尔特人 | 35 |
2001-02 | 马里奥·贾德尔 | 巴西 | 里斯本竞技 | 42(63分) |
2002-03 | 罗伊·马凯 | 荷兰 | 拉科鲁尼亚 | 29 |
2003-04 | 蒂埃里·亨利 | 法国 | 阿森纳 | 30 |
2004-05 | 蒂埃里·亨利 | 法国 | 阿森纳 | 25 |
迭戈·弗兰 | 乌拉圭 | 比利亚雷亚尔 | 25 | |
2005-06 | 卢卡·托尼 | 义大利 | 佛罗伦斯 | 31 |
2006-07 | 弗朗西斯科·托蒂 | 义大利 | 罗马 | 26 |
2007-08 |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 葡萄牙 | 曼联 | 31 |
2008-09 | 迭戈·弗兰 | 乌拉圭 | 马德里竞技 | 32 |
2009-10 | 里奥·梅西 | 阿根廷 | 巴塞隆纳 | 34 |
2010-11 |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 葡萄牙 | 皇家马德里 | 40 |
2011-12 | 里奥·梅西 | 阿根廷 | 巴塞隆纳 | 50 |
2012-13 | 里奥·梅西 | 阿根廷 | 巴塞隆纳 | 46 |
2013-14 |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 葡萄牙 | 皇家马德里 | 31(62分) |
路易斯·苏亚雷斯 | 乌拉圭 | 利物浦 | 31(62分) | |
2014-15 |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 葡萄牙 | 皇家马德里 | 48 |
2015-16 | 路易斯·苏亚雷斯 | 乌拉圭 | 巴塞隆纳 | 40 |
2016-17 | 里奥·梅西 | 阿根廷 | 巴塞隆纳 | 37(74分) |
2017-18 | 里奥·梅西 | 阿根廷 | 巴塞隆纳 | 34(68分) |
参考资料来源